2011年5月15日日曜日

防灾减灾必须重视墨菲定律

5月12日是中国第三个国家"防灾减灾日"。一项旨在为国家防灾减灾决策提供参考依据的科研项目——"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战略研究"11日在京启动。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主持召开"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战略研究"项目首次专家研讨会。来自中国自然科学界与社会科学界的一批着名专家学者围绕国家综合防灾减灾的理念、原则、战略目标和国家防灾减灾投入机制优化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05月12日 新华网)

墨菲定律是西方世界常用的俚语,主要内容是:事情如果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甚至会引起最大可能的损失。这就告诉我们面对潜在灾难不能心存侥幸,务必坚持保持警惕,尽最大力量做好防范措施,尽量不让灾难发生,即使发生也不要出现最严重的灾难后果;同时由于灾难终有可能发生,也就需要做好灾难发生后的救灾准备,以便及时高效救援,尽量减少灾难造成的损伤了。

以地震灾难为例,如果是地震活动带,那它就总会发生地震的,但是凭目前的科技水平又难以准确判断发生时间。那么就只能加强防范措施了,如强化其所在地区建筑的防震标准以及特别严格检查保证建筑质量等等。不过由于地震终会可能发生,并可能以人们预料之外的强度发生,往往防不胜防:毕竟不太可能将所有建筑都建设得坚不可摧。因此加强事后的救灾速度,能力就很有必要。考虑到地震往往影响交通,地震灾难后也需较快的救援速度,以便在震后救援黄金时间内挽救更多生命。因而空中力量实是救灾力量建设的关键了。

而日本福岛核电危机,则从反面证明了忽视墨菲定律的后果!本来日本作为地震活动带,就不应该建设比较危险的核电站,但既然不顾危险建起来的,那总该多多做好准备,以防灾难出现吧。但日本却还是没有做好足够的准备:建立在海边的核电站却却没有做好防范海啸的准备,以致灾难开始发生了。而灾难发生后的救灾准备呢?本可及早调用混凝土臂架泵车向事故反应堆准确高效地注水降温,但却先用人力,后用直升机等危险而效果不佳的手段来降温,以致浪费了许多时间,使情况不断恶化;而本来可用特种布遮盖反应堆,减少放射性烟尘的扩散,但却要研制几个月才能制成。由此可见其防范措施,应对预案实在做得太不充分了,以致灾难变得严重。

因此,面对灾难,我们必须充分重视墨菲定律,尽量在防灾减灾具体细节方面发挥智慧,尽可能地做好防范准备,同时尽量加强救灾能力吧!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