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8日日曜日

  美媒称中国11月6日后可能试射DN-2反卫星导弹

  据《台北时报》报道称,来自美国一媒体的报道表明,中国最近将试验一种新型反卫星武器,这将对台湾的防卫作战能力产生威胁。


  根据美国得到的情报,DN-2型反卫星导弹将在下月进行试验。这种武器有可能摧毁位于高地球轨道或是地球同步轨道上的卫星。
  如果此次试验获得成功,那么这种导弹将能击落为台湾受到攻击时提供预警的美国卫星和其他用于防卫作战的卫星。

  美国的华盛顿自由灯塔网站在周四的一份报告中称,此次导弹测试将被推迟,以"避免扰乱"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再次竞选。

  一位熟悉该项情报的美国官员称:"北京方面将此次导弹试验推迟到11月6日的美国大选之后,意味着为奥巴马的再次竞选提供帮助,这也表明北京方面是宁愿让奥巴马再次当选的。"




  军方和情报部门在周四接受《台北时报》采访时,都拒绝证实或否认所报道的导弹试验。

  该报道称:"情报部门认为,中国的这种导弹是一种高地球轨道拦截器,通过高速撞击来摧毁太空中的卫星。"

  中国从十几年前开始就一直进行着反卫星导弹能力建设,试验高地球轨道反卫星导弹将是个"重大进步"。

  军事通讯和导航卫星位于距离地球19300千米到35410千米的高地球轨道。 目前尚不清楚这项导弹试验将如何进行。

  该报道称:"国防官员表示,中国仅需要24枚反卫星导弹就可以严重削弱美国的军事能力,这主要是通过破坏全球通信和军事后勤以及限制高科技武器的空中导航系统来实现的。"

  今年早些时候,由美国国务院和五角大楼提交给国会的报告称,在台湾海峡出现偶发事件时,中国的反卫星武器在对付美国和实施反介入以及区域封锁上具有"重大影响"。

  该报告还指出,中国正在发展此类武器来迫使美国退出亚洲水域,从而使得美国力量进入这一地区来防护台湾变得更加困难。

  近日,美国的卫星突然之间侦测到中国某内陆地区出现了大量的导弹和导弹部队。经过分析,根据导弹的形制和规模,最后得出结论是中国的战略导弹部队;消息一经披露,引起了美国的一片哗然;因为按照美国此前得到的结论中国是不可能存有这么多的战略导弹的。那么中国在这个时候,突然曝光如此大规模的战略导弹,预示着什么呢?

  中国曝光导弹,是有意为之吗

  中国明明知道导弹部队是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的,但是还是在美国卫星的眼皮子低下曝光了。这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做法,可以肯定的是,这是应该是中国的故意这么做的。

  因为中国的战略导弹大部分的都是隐藏在深山等战略要地之内。没有特别的情况发生,是不可能出来晒太阳的。所以既然中国公然的拿出战略导弹晒太阳,可以说,中国所面临的军事斗争形势也是十分紧迫的。而故意卖给对方一个破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给敌人一个威慑。

  中国突然曝光解放军惊人军事战略机密

  今年美国国防部公布了年度军事报告,其中针对中国发布了《中国军事与安全态势发展报告》,和以往一样,报告再度指责了中国军事力量发展不透明的现状。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发表的文章称,对于美国而言,关于中国的国防战略,有五个最重要问题仍悬而未解,而这五个问题也是美方最担忧的所在。 一是预算——中国的长期国防预算支出计划是什么?

  中国国防预算一直处于相对保密的状态,从中共取得政权以后,就不断加强军事投入,这基于历史原因和现实需要所致,我们知道,中国的近代史可以说是一段历经沧桑的历史,这个倍受欺凌的国家深深体会到贫弱的苦果,即便到了改革开放以后,国际环境相对稳定,中国更加大了军事力量的发展,经济与军事发展不单单是高层领导者的愿望,甚至可以说是全球华人的共同诉求。

  即便在经济有所减缓时,军方仍能获得两位数国防预算增长。如果按这种趋势进行大胆的估算,中国可能在今后20~30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国防预算最多国家,当然,其中可能存在太多不确定因素,而这更让美国产生更多的暇想空间——中国的长期国防预算支出计划到底是什么呢?这是美国政府最想刺探的问题之一。

  近日,美国的卫星突然之间侦测到中国某内陆地区出现了大量的导弹和导弹部队。经过分析,根据导弹的形制和规模,最后得出结论是中国的战略导弹部队。
  据日本新闻网10月28日消息,日本海上保安厅第11管区海上保安本部称,中国国家海洋局的4艘海监船28日上午在钓鱼岛附近的中日连接海域航行。针对日本海上保安厅巡视船"不要进入日本领海"的警告,中方在电子屏上不断打出中文"你们进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海域",并要求海上保安厅巡视船离开。
  日海上保安厅说,这4艘中国海监船在当地时间27日下午5时,航行在钓鱼岛的赤尾屿附近西南海域。晚上7时许,进入南小岛附近东南海域。当地时间28日上午9时许,中方船只再次在南小岛东南附近海域航行。
  报道称,日海上保安厅的多艘巡视船正在现场监视,防止中国海监船进入"日本领海"。
纽约时报关于温家宝家人敛财的报道在海峡对岸也引起热议。台湾联合报发表报道说:纽约时报披露温家宝家人积累巨额家产的报道形同一颗震撼弹,具有相当的杀伤力,这颗炸弹引爆的效果或者意在"围魏救赵",有人要最后保薄,或者直接指向数日之后的七中全会。
  联合报指出,有人投出的"温炸弹"被认定与北京有极深的关联,但炸弹出自何方,有何企图,则云遮雾罩。

  对于中共外交部直接批驳上述报道为"抹黑"和"别有用心",该报认为显然留有余地。因为像纽约时报这样的媒体,在未拿到一定证据前,不可能贸然出手。因此,极可能有"深喉"隐身。

  该报认为人们将这件事同薄熙来被取消人大代表资格联系起来,深层塬因是温家宝是薄熙来主要敌人。温家宝今年叁月人大会上,怒批极左和文革,接着就传出薄熙来夫妇均被扣留在北京,会被查处的消息。

  该报分析,联系到最近左派公开发信要求公平处理薄熙来,有人要最后保薄,不排除会以温家宝为打击目标,目的在"围魏救赵"。

  该报认为这颗炸弹真正要爆裂的目标,是中共十七届七中全会。这次会议是中共十八大前关最键性的会议,具换届前特殊的人事和政治安排任务,"温炸弹"出现,还不会一下把温家宝炸倒,但足以令温家宝代表的人事势力收敛,令温家宝象征的改革路线煺缩。
一位接近中共高层的消息人士透露,温家宝已专门写信给中共高层,坚决要求"立即成立专门机构","对我的贪污传言,进行全面的、公开的调查";"公开给人们一个交代"。


这位目前不能公开自己身份的消息人士表示,近日,《纽约时报》刊登了有关温家宝家族贪污的文章,声称温家宝家族贪污27亿美元,一些媒体立即跟进,掀起了一场针对温家宝的前所未有的大讨伐。温家宝此次致函中共高层,就是对这种贪污传言的回应。
温家宝在这封信中特别要求,对他的贪污腐败调查,"邀请中外媒体派代表参加",而且他和他的亲属"将无条件地绝对配合这种公开的调查"。

温家宝还表示,如果不能对他的这种贪污传言进行公开的调查,也可以组成专案调查小组进行独立调查;如果不能进行调查,他则要求高层同意他立即公开自己的财产。

该消息人士还透露,温家宝在这两封正式递交给中共高层的信中还进一步表示,别说是媒体所传言的贪污27亿美元,"如果调查结果证明我或我的亲属有任何的贪污腐败行为,愿意接受党纪国法的任何惩罚"。温家宝甚至还要求,如果对他和他的所谓家族的公开调查结果证明,他和他的所谓家族有任何贪污腐败的行为,他"都愿意接受公审"和"接受党纪国法的最严厉的惩处"。

该消息人士表示,这是温家宝第五次正式写信给中共高层要求对他进行独立调查。在此之前他已经在政治局会议上多次要求,对他家族的贪污腐败传闻进行调查,并且表示如果有任何贪污腐败行为,他愿意立即辞职和接受党纪国法的严肃处理。温家宝还多次建议,应该立即全面推行党政官员财产公开制度,而且他愿意首先公开自己的财产。

而实际上,虽然中共高层实际上并未公开接受温家宝的这种要求,不过由某位高官主管的相关机构早就对温家宝家族的所谓贪污腐败行为,多次进行过非常严密调查,结果并没有发现任何贪污腐败的证据。

另据一位消息人士透露,曾经参与调查温家宝贪污调查的一位这位高官的亲信私下表示,关于温家宝家族贪污的线索实际上只有三个:一个是温家宝夫人张培莉在台湾买高价珠宝;二是温家宝家族与通过平安保险公司敛财;三是温家宝的儿子化名郑建源敛财。这次《纽约时报》声称温家宝家族贪污,主要根据也就是这三条。不过经过反复调查,他们发现其实张培莉并未在台湾买过任何珠宝,而只是应邀鉴赏而已。在她鉴赏之后又人"故意买了珠宝"送给张培莉,也被张培莉拒绝了。可是有关店家为了自己的生意故意宣称张培莉本人购买了高价珠宝,因此造成了所谓张培莉在台湾高价买珠宝的传言。至于平安保险,第一该公司运作完全合法,第二实际上温家宝家属与平安保险公司早就没有任何关系。因此,说温家宝家族通过平安保险公司敛财,实在难以成立。而说温家宝的儿子化名郑建源更是离谱,因为郑建源本人早就公开澄清他不是温云松,而且与温云松没有任何关系。

分析人士指出,这次《纽约时报》等对温家宝的贪污腐败报道,其实并无新意,而只是重复了一些早已在网络上流传且已经被证实根本不成立的传言而已。不过,在这个时候利用《纽约时报》对中国社会政治了解的局限来发动对温家宝的这种攻击,并不是偶然的,而是要在关键时刻打击中共内部的改革派。因为温家宝可以说是继胡耀邦、赵紫阳后中共的又一位改革重要推动者,而且他坚决反对薄熙来的唱红打黑,更是一直在力主改革派人物进入下一届政治局常委。现在中共高层正在为十八大政治局人选进行最后的激烈斗争,以贪污为借口对温家宝进行攻击,目的是非常显然的。
  北京 — 《纽约时报》揭露温家宝家族财富的报道引发政治风波之后,中共中央政治局九常委罕见地在北京集体露面,向外界释放挺温家宝和党内团结稳定的信号。
  中央政治局九常委星期六集体露面的场合,是参观一个在北京展览馆举行的大型图片展览。中国官媒报道说,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均有出席。由于温家宝在《纽约时报》刊登关于他家族财富的文章的当晚没有在新闻联播节目露面,因此26日晚上,也就是纽约时报报道的次日,温家宝面带笑容,参观展览,被解读为温家宝的地位并没有立即受到影响, 中央已经做出如何应对《纽约时报》爆炸性文章的对策。

  中国官方对纽约时报文章的官方反应是,说它"抹黑中国"。

  中国官媒还着重报道了胡锦涛在参观过程中强调,中国十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北京观察家表示,温家宝这次会对《纽约时报》的报道加以回应和澄清,否则将会对中共营造的十年辉煌以及在反腐倡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形象造成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