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13日土曜日

中国航母今或试飞舰载机 未来或配无人机

8月13日是中国首艘航母试航进入第四天。海事部门再次发布通告,13日零时至24时,辽宁西部海岸附近,17海里为半径范围内实行禁航及无线电管制,任何船只在上述时间内不得进入该海域。有分析称,届时舰载机或将试飞。

  有海军人士向有关媒体透露,中国第一艘航母预计在明年八一建军节宣布成军,正式交付海军服役。

  舰载机或8月13日试飞 

 中国日报网报道,大连海事局10日晚发出通告,13日零时至24时,在渤海西北部40°11′52〞N/120°26′50〞E为中心,17 海里为半径范围内实行禁航及无线电管制,该坐标附近12公里为海军航空兵某部绥中场
站,曾模拟过航母着舰、离舰试验。有分析推测,中国航母当天将在渤海西北可能进行舰载机着舰、离舰试验。


  日前有消息称,中国航母此次试航为厂方测试。据央视报道,此次要具体测试引擎、电子系统、导航设备、火力控制等内容。
 
  明年建军节或服役 

  有关军方消息人士表示,经过多次测试完毕后,中国第一艘航母预计在明年八一建军节宣布成军,正式交付海军服役,并在国庆前后举行正式的下水典礼;航母归属中央军委直接指挥,初步计划日后将在南海服役。

  大型舰艇已配数千官兵 

  前日,国防部网站刊发一条消息称,海军为大型水面舰艇选配好数千名官兵。这条消息引用了此前海军干部部长夏平在海军人才工作会议上的情况介绍。

  夏平介绍,围绕大型水面舰艇、新型潜艇和战机等一批新型武器装备列装的需要,海军开办大型水面舰艇军事指挥班、核潜艇艇长改训班等专门班次,为新装备培养储备了一批指挥员和技术骨干。同时,实施了新兴专业人才培养,积极开展改装培训、协作培养和国外留学,圆满完成了大型水面舰艇和新型潜艇部队等单位数千名官兵的选配工作,保证了新装备如期试验和训练。

  装备——配备"中华神盾"雷达 护航舰数量不足 

  中国首艘航母到底配备了哪些武器装备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10日海试后,有媒体专家通过观察分析发现,中国航母已经配备了"中华神盾"相控阵雷达等装备。

  已配备相控阵雷达 

  有媒体昨日报道,航母最为显眼的是安装在舰岛四周的相控阵雷达"中华神盾"。"中华神盾"并不是雷达的正统称呼,而是中外专家与军事爱好者为中国自主研发的相控阵雷达起的外号,其名称可以追溯到美国的"宙斯盾"作战系统。"宙斯盾"作战系统的反应速度快,主雷达从搜索方式转为跟踪方式仅需 0.05秒,能有效对付作掠海飞行的超音速反舰导弹。

  未来或配备无人机 

  除了之前报道的歼15,中国航母还会配备哪些舰载机?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研究员李杰预测,将来无人机部分替代有人机的趋势越来越突出。我军无人机型近些年的发展曾被广泛披露,取得了较为明显的进步,在航母舰载无人机方面的研究目前应该至少不会是空白。

  反潜方面,中国的潜艇能力和反潜能力一向神秘,中国首艘训练级航母应该不会动用到最先进的反潜装备。

中国与乌克兰再次谈判,又要进行大动作

  据俄罗斯军工信使网8月11日报道,在经历漫长的修复过程后,中国的首艘航空母舰"瓦良格"号终于开始了其首次出海测试。而"瓦良格"号之所以能浴火重生,乌克兰在其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乌克兰地缘政治专家帕维尔·拉基秋克指出,中国在购买、修复和重新装备"瓦良格"号的过程中采取了一套非常周全的计划。他表示:"我们当初将航母出售给中国澳门。"

  帕维尔·拉基秋克同时还强调说,美国人在13年前并未对中国购买"瓦良格"号的举动表示过多担忧,因为当时中国更为无力应付该舰的改装工作。

  他表示:"中国那时既无经验,也缺乏相关的技术,而最主要的是,他们没有舰载战斗机,而这将导致航母的建造工作变得毫无意义。但今天的中国已用于了所有必要的条件。"

  乌克兰专家帕维尔·拉基秋克指出,在中国取得技术突破的过程中,乌克兰方面提供了巨大的帮助,中国歼-15舰载战斗机(与俄制苏-33非常相似)的出现便离不开乌克兰的帮助。歼-15的设计方案是以苏联解体后遗留在乌克兰境内的T10K验证机为基础开发的,而后者在2005年被出售给了中方。而在"瓦良格"号的改装过程中,中方还从乌克兰黑海造船厂和乌特种出口公司聘请了专家作为顾问。"瓦良格"号上的动力装置来自乌克兰尼古拉耶夫科学生产联合体,而且"中方还在就购买更多的发动机与乌方进行谈判,以便装备研制中的第二艘航母"。

  帕维尔·拉基秋克认为,中国在购买"瓦良格"号的过程中不单单获得了一艘未完工的航母,而且还有研制和建造此类大型军舰的技术。他指出,中方实际上获得了前苏联在航母建造领域所有的经验,其中也包括舰载机飞行员的训练方法。通过对位于乌克兰的舰载航空兵飞行员地面模拟训练系统进行研究,中国人搞成了自己的训练设施并进行必要的改进。

  乌克兰专家帕维尔·拉基秋克认为,随着"瓦良格"号开始海试,中国组建航母舰队的计划已进入了一个全新导弹阶段。帕维尔·拉基秋克表示:"'瓦良格'号事实上已是一艘过时的军舰,其改装工作不过是中国航母计划的第一阶段,中方的主要目标是建造国产航母舰队并获得在海洋上任意一点展示自己旗帜的能力。而在此过程中,作为在航母建造领域拥有丰富经验的乌克兰则拥有与中国继续开展合作的巨大机会。"当然,这种合作在今后将会变得非常有限,因为乌方仅能进行舰体和动力装置的生产,而武器则是其短板。

  近些年来,乌中军事技术领域一直保持着密切合作。消息人士指出,中国还获得乌方制造的雷达系统、空对空导弹和两栖登陆装备。需要提醒的是,中国此前也曾试图从俄罗斯那里得到相似的装备。不过,由于俄方担心中方会对其技术进行仿制并开发出国产的雷达系统和导弹,因此拒绝了中方的请求。有分析人士指出,迄今为止,乌克兰已向中国出口了约30类军事技术,其中涉及用于大型舰艇的动力系统、大型运输机设计、用于探测隐形飞机的无源雷达和空对空导弹等装备。

世界又乱套了 中国不会再当救火队员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G2(中国和美国)同心协力。

美国因为次贷危机力不从心,中国则作为救火队员站了出来,果断抛出4万亿元人民币的经济刺激对策。3年后,G2再次面临新的挑战,导火索是美国信用等级降级。何去何从,世界再次将目光转向G2。但这一次中国也是自身难保。

中国能否像3年前面对"雷曼兄弟事件"时一样,起到世界经济安全阀的作用呢?中南海的情况并不是特别好。

首先,中国手中没了好用的牌。2008年金融危机时投入的人民币引发恶性通货膨胀,折磨着中国经济。中国人民银行数次加息,但却始终未能控制住脱缰的物价。上月,中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达到6.4%,使得中国市民怨声载道。虽然出台了多项超强硬政策,但是房地产市场仍充满不安因素。地方政府的隐形负债如雪球般越滚越大,这是一枚定时炸弹,随时都可能爆炸。

  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情况有所不同。当时中国制定了大手笔经济扶持政策,拿出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17%的高达4万亿元人民币的巨资。中国的银行存款在2009年和2010年总额高达16万亿元。中国经济迅速恢复,外界盛赞中国为世界经济复苏作出巨大贡献。

如果中国按照西方要求,再次充当世界经济危机的救火队员,就需要再次推行扩大内需政策。最具代表性的政策手段就是上调利率以及人民币升值,但这样做只能加剧通货膨胀。

  中国非常清楚经济复苏政策所带来的副作用,因此很难施以援手。当然也不排除中国作为救世主站出来拯救世界经济的可能性。中国现在持有约1.16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

  当前危机的进一步深化是一柄双刃剑,也会伤害到中国。SK中国公司经营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允钟分析认为:"中国动用宏观经济手段来救火的可能性很低。即使中国站出来灭火,也很可能提出对美国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进行改革等要求。"

  美国要求中国像"1987年的日本"一样,为恢复世界经济而降低利率,实施宽松货币政策。但中国反而把日本当成反面教材。 如西方所期待的那样,当时日本内需稍有所扩大,投放的资金很快变成资产
泡沫,使日本经济经历"失去的十年"。这就是中国领导层不会按照西方期待的那样欣然站出来充当世界经济危机救火队员的原因。

一句话点评近几天世界大事

近几天国际国内又发生了一些事,可这些事又不值得长篇大论,因此选用偷懒的办法,就是可用一句话来点评。

美国股市大跌和大起:美国主权债务被标普下调后,引发股市大跌,但今天又强劲反弹,因为美联储又发话了。其实,这种现象很简单,就是世界的游资,还有什么可以选择的吗?不投资美国,欧洲更差,日本也低迷,中国人民币还没有国际化,黄金已经那么高了,石油因为经济不好,也无法投资,那么,美国只要有一点点利好,就可以进入,无奈呀。美国模式的胜利。

伦敦纵火和暴力事件:是自由民主战士的斗争,还是恐怖暴力事件?那要看从哪方面看。对于那些纵火者来说,是自由民主民权战士的行为,而在英国政府来看,还是暴力事件,应该镇压和绳之以法。向勇敢跳楼的女士致敬,呵呵,好照片呀,连发的。看来英国还是大气一些,可以容忍这些移民和民权自由人士造反,而挪威就不行了,挪威的移民还没有干什么,挪威白人已经受不了了,要杀自己人以警戒政府了。

美军海豹突击队30几位队员全军覆没案:美国一架重型直升机被塔利班击落,一个小队的美军精锐海豹突击队员全军覆没,有人说,这个小队突击队员,正是在巴基斯坦攻击本拉登的那个小队。而且也有人说,击落直升机的武器来自中国,看来中国总是在代人受过。中国人会支持塔利班,傻吗?塔利班在庆祝胜利。阿富汗看来是所有帝国的墓地,这个中亚国家,真的不能小瞧了。

中国新疆喀什暴力事件:与伦敦纵火暴力有可比性,对于那些实行暴力的人来说,是自由民主民族战士,而对于中国政府来说,这些人还是暴徒和分裂主义分子。

黑龙江方正县日本开拓团碑被攻击案:这个县似乎是日本领土,县政府似乎也是日本的县政府,因此为日本开拓团的死亡人士立碑,也是无可厚非呀。日本开拓团在中国东北最高峰的时候,达到过150万人,就是一家老小,移民中国东北,准备赖在中国不走了。而这个方正县,还是一个女人嫁到日本最多的县,估计受过日本人很多的好处。以次类推,是否可以在南京建立一个:南京战役日军死伤纪念碑?松山战役日军阵亡将士纪念碑?我们向北京的5位勇士致敬,可惜他们的镐头太小,对那个碑,不造成威胁。

王濛被开除国家队事件:王濛真的发飙到殴打领队的地步吗?为什么?深层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王濛受伤最重?中国体育界内幕太深,也太黑了。李娜算冲出来了,其他人怎么办?还去街头乞讨?体育冠军乞讨案也非常有警示作用。

英国骚乱的中国冲击

上周末,伦敦爆发了几十年未见的大规模骚乱,暴徒们抢劫放火,此后又蔓延到英格兰的几个城市,令全世界目瞪口呆。前天晚上我观看《凤凰卫视》,听到里面的专家评论,这才意识到,该事件必然给中国政府的决策带来某种影响。

爱党人士或左派们的反应是不用说的——这事证明了最老牌的民主国家与第三世界的野蛮国家一样,照样有维稳问题,并非中国特色。因此,比起专制制度来,"举国体制"更有优越性——要论政府的"维稳"权力,世上还有哪家政府敢跟极权政府比?

本区铁木网友走的更远,他甚至将英国等同于利比亚,认为联合国既然可以派出军队攻击卡扎菲,当然就应该派出军队攻击卡梅伦,否则就是无耻地实行双重标准(说明,原话请见原帖,若转述失真,敬请铁木网友指正)。

铁木网友特别强调尊重事实,可不幸的是,他眼中的事实,与其他人见到的不大一样,大概是戴着有色眼镜看见的。谁都知道,伦敦的骚乱完全是刑事犯罪,暴徒们毫无任何政治或经济诉求,煽动暴乱的推特信息基本是"你想发财么?快到某某地!"一类。暴徒们都是摩登罗宾汉(Robin Hood),统统
戴着hood(头套吧,反正是遮住脸不让面孔被CCTV[并非中央台,而是英文闭路电视的缩写]拍下来的布套),根本不喊什么口号,全忙着砸玻璃窗洗刷商店并放火。用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话来说,"他们是行者而不是言者,'言者无罪'这条用不上"。芦某无知,还真不知道这类大规模群体刑事犯罪,与中东的茉莉花革命或是中国因维权发生的骚乱有什么可比性(当然不包括那些国家同样可能发生的群体犯罪在内),就连跟90年代伦敦发生的人头税骚乱相比,性质也完全不同——那次毕竟有着明确具体的诉求,开头是和平示威,后来才演成暴乱。

然而这不是说,这事件不是社会病态的反映。既然有那么多人能在旦夕间突然堕落成匪徒,那社会肯定是出了重大问题。据警方初步调查,参与暴乱的并不都是失业的少数民族(当然这类人似乎是主体),也有职业人士甚至研究生。据警方解释,那些人乃是"机会贼",也就是顺手牵羊的大量机会突然出现在面前,而参与抢劫的暴徒又那么多,事后受到惩罚的概率肯定要低得多。在这种巨大的诱惑面前,意志薄弱者就情不自禁地参与犯罪。但即使采用此说,英国仍然面对着一个难堪的问题: "机会造成贼"只对道德修养欠缺的人成立,为什么社会上会有这么多缺乏道德自律的人?

"制度决定论"者通常忽略的一个问题,是民主制度照样需要各派势力尤其是政客们的道德自律。已经反复讲过了,民主运作的前提,是各派政客都认定"规则至上",愿赌服输。而这对中国人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民国实验就不用说了,就连海外"精英"们也那德性。当年海纳百川俱乐部成员全都是亲民主人士,可许多人偏偏就是做不到这点,这才会同意停止选举俱乐部主席,先界定产权。可等到产权界定了,人家又觉得吃亏了,不干了,认定"嘴巴大不如力气大"(这是老虫[易往崇]的名言,与"枪杆子里出政权"一样历万世而不朽),反正技术全控制在咱们手里,干脆发挥这硬实力优势,抢走网站全部财产,再拉闸断电,凿沉海船,让狼协去第五空间里当那董事长。连多年深受西方文明熏陶的精英们,办个无利可图的网站,都还要使出流氓手段来解决分歧,若将民主制度放大到国家规模,又还能有什么成功指望?

当然,这次骚乱与政客不守规矩无关。但是,西方社会的维稳,主要还是靠公民自律。民主社会的维稳机制,无非是不同利益集团按严格的程序和平瓜分社会财富。普罗大众觉得吃亏大时,若是赢得了大部份公民的同情,分肥比例就向他们偏移。待到劫富济贫搞得经济萧条了,引起大众不满,分肥比例又向资本家偏移。除了这粗调节外,还有工会与雇主的谈判,雇员对雇主的诉讼等等细调节。这一系列设计,在理论上保证了"蛋糕轮流啃一嘴"的动态平衡,去除了暴力抗争的必要性。

东西方社会制度的最大区别就在这一点上,这就是西方有、东方无的维稳软件,也就是为何西方国家不必如中国那样一般,投入大量的金钱去维持庞大的暴力机构与宣传机构的运作,以致"维稳"预算连年超过国防预算。

然而这一套要能工作,前提是社会成员都坚信"在现行制度下,可以用合法手段实现社会公平,而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愿赌服输,服从多数民意决定的不利于自己的裁决,希望在日后说服更多的人后翻本"。换言之,公民们必须严格实行"按规则为自己谋福利"的自律,抵制"不按规则发迹"的强大诱惑。在一个大多数公民实行了普遍自律的社会,执法机构是以权威而不是以暴力来维持社会秩序的,暴力机构可以缩减到极小的程度。反过来,若是许多社会成员都认定靠现有制度无法伸张正义或发家致富,只能靠"超限战"发迹或报仇雪恨,则该社会的法律与道德权威便扫地以尽,维稳就只能靠暴力镇压实现,而这正是今日中国所处的困境。那情景有点像堤坝与洪水比赛涨速。

在过去,西方社会靠这一套确能如意运转(或者说是磕磕绊绊地运转也成,取决于各人所戴的眼镜)。然而伦敦骚乱却提示,至少对那成千上万(已逮捕的嫌犯就有上千名)的英国匪徒来说,他们既丧失了对现行制度的信心,更失去了文明社会公民所必需的道德自律。这当然只能说,那社会出了相当严重的问题。

那是什么问题?专家们讨论的已经很多了。有的认为是卡梅伦削减政府预算、大砍公务员预算导致警力不足,有的认为是经济萧条使得青少年看不到希望,有的则归咎于卡梅伦削减教育经费,等等。这其中,凤凰台的一位专家的评论最令我注意,他说,那是高福利国家削减社会福利必然引出来的社会问题。

专家们的意见似乎都有道理。从表面来看,经济问题是最主要的问题。自2008年金融风暴以来,西方经济一直陷在泥坑里,至今难以自拔,英国的情况虽不如冰岛、希腊的严重,却比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更糟糕,高通胀、高失业一直存在,而经济复苏至今未能出现。在这种情况下,卡梅伦的联合政府不得不大幅度削减政府开支,压缩教育经费、福利预算,等等。英国过去是高福利国家,儿童可以免费受教育到18岁(法定16岁,但其实延伸到18岁),除吃穿外,由国家承包一切开支,连教科书作业本都负责。上大学也有奖学金、拨款、低息贷款等等,家长只需要负责生活费,高等教育实际上是免费的。如今这一套难乎为继,不但加重了学生和家长的经济负担,而且毕业后就业希望渺茫。这结果当然是制造出许多失业失学青年来(所谓失学,不是指没有完成法定的强迫教育,而是指16岁以后就不再上学,如当年的首相梅杰一般)。不管在哪种类型的社会里,这类人从来是"不和谐因素"。

类似地,福利预算的缩减,必然导致少数民族的严重不满。这对勤劳而不勇敢的中华民族来说倒不是问题:国人的优良传统,一是苦吃苦做,二是勤俭节约,积谷防饥,三是重视子女教育,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因此这次骚乱还真没听说有华人参加。然而有的少数民族却没有这些优良传统,天生不喜欢工作,却要生大量的孩子,生一个孩子出来,国家就会发钱,一直发到起码16岁(若是去上高中,可以延伸到18岁),此外本人还有失业救济,easygoing一辈子,既无远虑,亦无近忧,当然要在政府大幅度削减福利预算时深感不满。

大幅度削减公务人员包括警务人员也确实引出了问题。英国的警方的问题,与铁木网友试图告诉大家的完全相反,非但不是什么法西斯恐怖统治,而是太多宋襄之仁,太讲究人权了,因而不可能保持高效率。我曾看过电视对某警察局的采访,记者询问他们是怎么审讯犯人,又是怎么定案的,那女警官说,他们一般不靠口供。所谓审讯犯人,根本不是过去那种interrogation,其实就是一个interview,既不诱供,更不逼供。如果嫌疑人愿意主动坦白,那当然好,如果不愿,他们也不勉强。记者问,那你们如何定案?答曰,除非有过硬证据,那嫌疑人被caught red-handed,他们就不提起公诉。因此,英国警方的破案方式,靠的
基本是CCTV。效率如此之低,还要削减警力,当然要影响到社会治安。

从表面上来看,这一切问题当然是经济萧条引出来的。如果英国也如中国那样,经济蒸蒸日上,政府有的是钱,那又何必削减种种预算,引出上述一系列问题?又岂会有失业问题,造出大批"不和谐分子"?

但经济问题又是怎么出现的?是不是社会病态的表现?我的感觉是,噎死。那大概是西方普遍害上的"富贵病"吧,欧美概莫能外。

上次诚灵网友转贴的某经济大拿的讲话视频,我觉得就说出了症结——美国梦如今已经严重变味。过去大家都充满了艰苦创业精神,跟中国人一般苦吃苦做,如今则像八亿中国人都是批判家一样,欧美人人都是银行家或经济学家,都指望靠炒钱发快财大财。白人普遍都变懒惰了,这才会想出个什么全球化来,把实体经济全下放到中国印度去,靠进口廉价消费品维持民生。西欧国家还大量接纳第三世界的移民,实行类似中国城乡二元化的经济结构,指望靠那些"洋民工"来干脏活累活,却不知道第一,经济是不可知、更无从把握的怪兽,一旦全球性炒钱失误,所有的西方国家都要陷在泥塘中。第二,西方不是中国,不可能实行变相的"城乡二元化"。洋民工一旦获得永久居留,就享受与土著同等的福利(过去的福利更蝎虎,外国人只要在英国居留一个月以上,即可享受免费医疗)。当政府再没钱维持全民的高福利时,那些人当然要不满,而他们没有受过西方法治传统的熏陶,自律性当然不如土著。反种族歧视的"政治正确"使得这个问题根本无望解决——若哪个政客敢提出,必须为新移民开设特殊的公民课,只怕他立即就要身败名裂,从此断送政治生命。

所以,那位凤凰专家说的也不错,英国出现的问题,确实是高福利国家削减福利造成的,虽然他未能看到病根何在,但能看到这点,也算不错了。

然而正是这点让我不寒而栗。凤凰台乃是海外CCTV(这次是中国中央电视台了),专家们应该都是国策顾问。如所周知,国内官媒经常嚷嚷的就是,要吸取西方高福利国家的教训,一定要坚持恃强凌弱,绝不搞高福利,政府的责任就是把蛋糕无限做大做强,切蛋糕不是政府的事,而薄熙来同志则针锋相对地提出,要由官家充当人民救星,动用权力把蛋糕切下来,送到千家万户贫民手中。两派孰是孰非,不是本文要讨论的主题,但英国出现的骚乱,必然会为坚持"恃强凌弱是宇宙运行规律"的政客们大大地"给力",使得中国分配不公的严重问题更难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