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2日水曜日

新技术有望使电脑芯片速度提高1000倍

  IBM已经与胶水制造商3M合作,联合打造用来"叠加"100层硅片,制造速度比现在快1000倍的处理器

  电脑制造商IBM已经与3M公司合作,利用胶水把一层层芯片粘在一起,研制"摩天楼"电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令手机和PC的速度提高1000倍。这种产品有望在2013年上市。

  3M公司还生产用于航空航天业的耐热胶水、黏合剂和胶带,但是它与IBM联合研制的这种高科技胶水,事实上是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能否向前迈进一大步的关键。现在把芯片垂直叠加在一起的技术面临产品过热等问题。新型胶水应该让叠加在一起的芯片具备良好的导热性,确保线路不会因过热而烧毁。该研究打算制造由100层芯片组成的商用微处理器。

  IBM研究部副总裁伯尼-梅尔森在声明里说:"这种新型'3D'方法能够大大提高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速度,进而显著提高电脑的能力。"

储君普京接受中国媒体专访:美国是寄生虫

  正在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并出席中俄总理第十六次定期会晤的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理弗拉基米尔·普京11日在这里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说,《俄中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性文件,它确保了两国在全新的基础上发展双边关系,并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11日晚,普京在钓鱼台国宾馆接受了新华社和中央电视台联合采访,就中俄关系、两国经贸合作及金砖国家的作用、欧债危机等国际热点问题回答了提问。

  今年是《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十周年。在评价当前两国关系的发展时,普京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性文件,它确保了俄中两国能够在全新的基础上发展双边关系,并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使两国在政治领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互信。中国和俄罗斯都是大国,是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力量。两国在国际舞台上密切合作,俄中合作是世界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重要影响和作用,维护了彼此的合法利益。条约使两国在军技等敏感领域开展合作达成了新的共识,合作水平不断提高。

  他说,两国在经贸领域的合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在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发生以前,两国的贸易额是559亿美元。今年我们的贸易额有望达到 700亿美元,甚至800亿美元。我们完全可以在2015年使两国贸易额达到
1000亿美元,到2020年达到2000亿美元。在人文合作方面,俄中互办了"国家年"和"语言年"。当时,我十分关注在中国举办的"俄罗斯语言年"活动。有那么多中国人关心俄罗斯让我非常吃惊。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们第一时间伸出了援助之手,并邀请灾区儿童到俄罗斯疗养。胡锦涛主席也邀请俄罗斯儿童到中国疗养。当俄罗斯遇到困难时,中国也马上给予帮助,这一切都证明两国关系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他说,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很多,不仅包括石油和天然气供应,也包括联合勘探、开采。天然气定价问题很重要,今天我同温家宝总理会谈时说,买方都希望便宜点,卖方都希望贵一点。我们在政治层面不做买卖,这是两国企业之间的事,他们会找到公平合理互利的解决方案,我们不用干涉企业的事。我们了解中方的需求,中方也了解我们的供应水平。此外,俄罗斯还恢复了向中国输电、供煤和在核能领域的合作。我们都注意到了日本福岛核泄漏悲剧。但像俄中这样的大国,没有核能是不可能的,关键是研究改进,确保安全。

  普京说,俄中合作是全方位的、多元化的,包括科技、金融、纳米、信息、医疗设备、机械制造、宽体客机等。我们两国有很多共同的国家利益,为了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我们必须加强合作,共同努力,把两国的合作提升到新的、更高的水平。

  谈到金砖国家经济发展能否引领世界走向新秩序及改革国际金融体系的问题时,普京说,当前,首要任务是对现有经济秩序进行变革,包括改革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这些机制中,金砖国家的作用应该得到提升。另外,对对冲基金等金融工具应该进行治理,减少矿物原料市场的波动,限制投机行为。包括俄罗斯和中国在内的金砖国家在稳定世界经济方面可以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

  在谈到欧债危机及其对俄罗斯的影响时,普京说,欧债危机主要出在金融领域,但现在还没达到最坏的程度,而且德法两国领导人已表示将提供援助,这是一个很积极的信号。欧债问题目前仍然是一个政治问题,不完全是经济问题。现在欧元区问题最严重的是希腊,但是希腊经济总量只占全欧洲国内生产总值的 2%。有专
家认为,欧债危机的援助规模可能达到一万亿到一万五千亿欧元。这个数字虽然不小,但我觉得欧盟可以承担。之所以说欧债是政治问题,是因为欧洲主要国家应该作出政治决定提供援助,这需要政治勇气。

  他说,关于美国,我不觉得我的言论有多么激烈。听听一些欧洲领导人、专家和部长们的话,他们也和我有同样的评价。美国不是世界经济的"寄生虫",而是美元垄断地位的"寄生虫"。我这样说不是我喜欢批评美国,而是因为我们需要找到一些共同解决问题的办法,这需要我们在欧美的朋友们,以及金砖国家的朋友们在20国集团框架内共同去寻求。在目前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谁也不愿意搞不稳定,我们应该同舟共济,而不是相互掣肘。

  谈到俄罗斯经济发展前景及正在进行的经济创新转型进程,普京说,俄罗斯经济仍然对外部经济有很高依赖度。由于俄罗斯经济在相当大程度上依赖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因此当发达国家遭受危机时,他们就会减少购买我们的产品,我们的经济就会受影响,这就是所谓的原料依存型经济。

  他说,我们的主要目标是推进经济多元化,让它更富创新性,更有竞争力,我们希望这个进程能够更快。目前,我们已取得了一些成果,比如,现在我们财政预算补充收入的三分之二是来自非原油和天然气,可以说,我们选对了发展方向。我们并不打算减少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和出口,而是改变我们的产业结构,同时改变我们预算收入的结构,这就是"2020年前俄罗斯社会经济长期发展规划"的一个长远目标。

  普京表示,俄罗斯的经济创新转型进程对推动俄罗斯对华经贸合作也有益处,俄方愿进一步加强与中方在民用火箭发射等高科技领域的合作。俄中双方还可以开拓更多的合作领域。

  谈到俄罗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问题时,普京说,我们非常愿意加入世贸组织,这是我们的目标和任务。加入世贸组织总体会给俄罗斯经济带来好处,主要因为它会在经济、行政、法律层面提高国际信任度。我们已经改革了我们的法律体制,使它符合世贸组织的规定。我们已和所有的主要谈判伙伴解决了绝大多数的问题,目前只剩下政治问题。如果欧洲和美国愿意看到我们加入世贸组织,这个进程就会很快。俄罗斯需要世贸组织,世贸组织也需要俄罗斯。俄罗斯毕竟是全球生产和销售石油最多的国家,没有我们,世贸组织不能称为全球性组织。

  他说,目前,重要的问题都解决了,俄方非常希望年底之前完成入世谈判。我们已经竭尽全力,剩下的事情取决于我们的伙伴。我们感谢中方对俄罗斯入世给予的一贯支持。总体来说,入世会给俄罗斯经济带来好处,但是一定要以标准的条件加入世贸组织,并且一定要对俄罗斯个别产业提供"保护期",直到它们具有足够的竞争力。

  今年59岁的普京不仅是政治家,还是柔道黑带、会开战斗机、会潜水。在谈到个人爱好对他的政治生涯的影响时,普京说,我确实很喜欢学习了解新东西,特别是喜欢学习了解的过程。现在我正学习滑冰。我所以从事这些活动,包括支持俄罗斯申办大型体育赛事,主要是想引导人们过健康的生活,提高对体育和运动的兴趣。

  谈到他的政治理想和理念时,普京说,参加俄罗斯大选的决定是和梅德韦杰夫总统共同作出的。这个决定有利于加强俄罗斯的政治体制,我们也非常期望得到选民的支持。俄罗斯顺利度过了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危机前,我们取得的成绩非常不错,最大的成就是把俄罗斯贫困人口减少了一半,经济增长了近一倍。我们很清楚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如何取得更好的成绩。所以我觉得我们有理由、有权力向选民提供我们的建议,我们很清楚该做什么,而且我们会非常坦诚地讲出我们到底该怎么做,这是最重要的。从事政治的人喜欢体育运动是件好事,但更重要的是,面对自己国家的民众,非常坦诚地讲成绩也讲问题,而且给他们提供一些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深思熟虑的想法。我本人和梅德韦杰夫都有这样的想法,我们会把这样的想法提供给我们的选民去做判断。

水均益曝内幕:普京访问中国真正原因

  ——普京来了:非同寻常的中国之行


  主持人 水均益:

  大家晚上好,欢迎您收看新闻频道正在直播的《环球视线》,我是水均益。

  俄罗斯总理普京将于10月11日,也就是明天对中国进行正式的访问,并且与温家宝总理举行中俄总理第十六次的定期会晤。明天我也代表我们中央电视台对俄罗斯总理普京进行一次专访。

  普京这一次访华引起了很大的关注,这不仅是因为随同普京访问的是一个由160名工商界领袖组成的"豪华"代表团,最重要的原因恐怕莫过于这是普京宣布参加2012年,也就是明年总统选举之后的首次出国访问。

  于是,有专家就认为此次访华是普京重返外交第一线的开始,重要性已经超越了正常总理级的访问。普京此次访问将谈些什么?中俄这两个大邻居的关系将又怎样的发展?我们今天请到了特约评论员叶海林和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的研究员姜毅先生一起来参与讨论。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几个外媒的相关的一些讨论。你像乌克兰的国家通讯社认为说,这只是一次工作访问,但是仍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这是他宣布准备重返总统岗位后首次国外访问。

  像法新社认为说,这也没什么希罕的,这普京已经是北京的常客了,从1999年开始,就是以总统、总理不同身份访问过中国多次。法新社还认为这个意义多少有点儿不同,这是因为它宣布要参加总统选举。

  另外像路透社认为说,普京肯定是当明年是要当总统了,所以这次访华被看作是处理与中国,对俄罗斯来说富有挑战性的大邻居的关系。姜先生,首先这个评价给我们来解读一下,您认同他这种说法吗?

  普京访华非同寻常?

  姜毅 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

  首先,应该说这个说法不能说完全错,毕竟中俄两国作为一个邻国,同时两国都在迅速的发展,这个中间当然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中间会有这样那样一些利益上的一些分歧。

  水均益:

  一些挑战。

  姜毅:

  对,这对俄罗斯来讲当然可能是会出现一种心理上来讲可能是一个挑战,毕竟几百年来,对于俄罗斯来讲,不管是沙俄还是苏联时期,中国都一直是处于一个弱势的地位,而现在我们看到在30年的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地位迅速的提高。

  水均益:

  对。

  姜毅:

  这对于俄罗斯人来讲,他可能心理会有一点点挑战的意义。

  水均益:

  所以,您认为就是说这也不见得说是有多大的挑战性。

  姜毅:

  对。

  水均益:

  但是可能是心态上的一种挑战。

  姜毅:

  一种心态上的,事实上就是从冷战结束20年以后,中俄关系迅速发展来看,我们两个国家的关系在20年里头是走得最好,在所有的大国关系的调整中间,应该说是走得最好。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也可能在心理上潜在的挑战,实际上我们看到变成了一种推动。

  水均益:

  基本上都磨得差不多了。

  姜毅:

  对,实际上变成了一种合作的推动作用。

  水均益:

  那您怎么看这次普京访华的规模?比如说,有的人说160个人,所有的国有的、能源、石油、天然气,所有大公司全都跟着俄罗斯总理来了,而且要签多少多少个单子,我们有数字。但是有的人说,实际这个代表团已经超过总理级别了,是这么夸张吗?

  姜毅:

  是这样。这次有一个特殊的情况,因为这次第十六次总理级会晤的开始的同时,中俄双方还要召开一个工商界巨头的论坛,因此他有很多的工商巨头过来,这是客观的原因。另外一个,当然就是说,也反映出来就是金融危机以后,他对俄罗斯对于开展中国经济合作的重要性,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出来,中俄关系中间现在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经贸合作。我们刚才讲20年来两国关系的调整非常到位,两国关系发展非常健康,但是接下来的任务还是要使两国关系怎么样有一个非常坚实的物质基础,怎么样使广大的民众,能够使广大的民众能够使中俄的这样一种合作中间受到好处、受到实惠,这可能是经贸合作非常重要的一个发力点。

  水均益:

  对,我们在这儿也可以来看一下,中俄的双边贸易额据中国商务部的统计2009年是381.4亿,到了2010年是570多亿,今年截止到7月份已经到了 410亿,突破500亿是没有了。实际上中俄两国已经确定一个目标,2015年要让两
国的贸易额升两倍,1000亿美元的概念,那叶先生认为就是说像中俄的贸易额,这一次会不会是普京来访问要大谈的,它的空间有多大?

  "豪华"代表团随行 普京要谈什么

  叶海林 特约评论员:

  肯定是一个重点,但问题是双方可能对提升贸易额的细化的门类理解上还是有一些不同。对于俄罗斯来说,他并不希望中俄的贸易从俄罗斯的角度来说只是能源出口。他还是希望他能够多元化的,包括他的工业制成品,包括他的房屋设备等等,但是从中国的角度来说,从目前中俄的工业发展水平而言,恐怕我们的需求主要还是能源的,这种双方尽管都愿意提升贸易的总量,但是总量中哪些比例到底是什么东西?占多大的份额,恐怕分歧还是有的,双方的期望值会不会一样,我们来看这一次他就要签55亿美元的38项协议。

  水均益:

  对。

  叶海林:

  实际上以中俄两国的经济规模来说,55亿是非常小的一个数字,那就是意味着说这样一个数字说明中俄的经贸关系还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即使2015年实现 1000亿美元,对中俄两个级别,我们考虑到幅员、考虑到资源、考虑到这种战略的
这种相互关系,1000亿美元也是一个非常保守的一个数字,中俄之间如果真的想做到这种背靠背的友好关系,1000亿美元的基础还是不够的。

  水均益:

  有一个很有趣的信息,可以给两位透露一下,因为我们在跟俄罗斯方面洽谈,采访普京总理事情的时候,当时俄罗斯方面传递一个信息就是说,我们总理希望这一次接受采访更多的谈一些两国之间的经贸,实实在在的一些做买卖、商务这样一些话题。说白了,想谈点实的,想谈点很务实的这种东西,叶先生,怎么解读他这种心态?

  叶海林:

  一方面确实因为现在中俄的贸易额双方都不是很满意,毕竟这么多年了,其实这个数字的增长速度也都是,虽然我们看百分之三十几的增长,但是与双方的期望值还是有距离的,另一方面我觉得这里可能跟普京的身份即将发生转换有关,我们知道这是普京作为总理的最后一次访华。当然是说12年以后或者说6年以后他不当总理了,但是至少在他重新成为总统之前,这是他最后一次以总理的身份来中国。

  在这种情况下,普京更愿意去作为总理来谈他最后的那些具体的问题,他会愿意把战略层面的,也就是那些不是那么实打实的,而是更有战略高度的问题,留到他当了总统以后再来谈,那更符合他的身份,我想这种现在的一种比较务实的表态,也跟他具体的当前职务有关,那等他成为总统以后,他的表述方式和他关切的问题的重点肯定也会发生变化。

  中俄天然气谈判或有突破

  水均益:

  姜先生,我注意到今天其他媒体在采访您的时候,您有一个观点就是说中俄现在到了两个大国关系能够有一个新的提升或者说一个叫做新发展的这样一个阶段,而且我们也注意到实际上除了你像能源方方面面经贸的合作,我们现在似乎中俄在国际问题上的这种共识,也在不断的夯实。

  姜毅:

  对。

  水均益:

  有的人就举例子,前不久在联合国安理会对叙利亚决议案两国一致的否决,其实在这样的这种空间,中俄有很多的共同的利益,包括面对西方,包括美国有的时候要搞单边的这个时候,中俄可以联起手来,来维护世界的这种正义,这个层面有没有一些什么样的考虑?作为普京总理或者说未来的普京总统。

  中俄"大邻居"关系将更紧密?

  姜毅:

  实际上我们看就是做最近这20年来中俄之间的合作这样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最重要的就是地区问题、国际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的解决,包括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所有的地区热点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中俄双方都进行了密切的外交上的磋商和相互的通报,包括像朝核问题、伊核问题。

  大家这次看到了在安理会双方都投了否决票,但是在1973号决议就是关于利比亚的协议的,两国也都是投的弃权票,虽然是弃权票,但是也表明了双方的共同的一个立场,就是在解决热点问题的时候,双方是有很多的共识,不光是有共同利益还有很多共识,这也是中俄双边关系能够顺利的向前发展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

  水均益:

  所以说我们也期待着明天有机会的话,能够更多的问一下普京相关的一些大家关心的热点问题。


  普京重登总统宝座首次出国访问:为何选择中国

  普京来了!在宣布竞选俄罗斯总统之后,首先访问中国。对于他的此次访华,观点中国文章分析认为是对华政策上的一次"回归之旅",是向世界宣告他又回来了。

  普京此次访华是每年一度的例行会晤,也是中俄第十六次首脑会谈,之前举行过多次。不过,此次普京前来中国的重要性,有分析认为超越了正常总理级的访问。原因很简单,时机不同。

  之所以超越正常的访问,是因为在此之前不久,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宣布,"推荐普京参加明年俄罗斯总统选举"。在外界经过几年的猜测和分析之后,担任四年总理职务的普京,将再次可能成为俄罗斯总统。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看似简单常规的工作性质的访问,被众多媒体置于放大镜下分析和研判,普京在此时选择访华也变得不同寻常。

  首先,中国的国力强盛是访华的原因之一。与普京四年前担任俄罗斯总统相比,现在的中国国力日益强盛,经济、外交和军事等实力,都今非昔比。

  在他担任俄罗斯总理期间,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功举办过奥运会和世博会等。在西方经济哀声一片中,中国的经济仍然保持着健康平稳发展。同时,中国航母、新型战机等军力的问世,中国的军力得到了增强。在国际舞台上,中国也大有提升,正成为国际社会中举足轻重的力量。

  其次,关系的日益密切是访华的原因之一。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随着时间不断强化和提升,两国关系得到了长足发展和进步。

  在经济贸易领域,中国在去年成为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同时,两国期待到2015年中俄贸易额到达1000亿美元。

  而此次与普京同来的能源巨头,将进一步与中国就未来能源合作进行会谈。可以说,在经济合作方面,中俄走上了良性发展的道路,两国之间的关系将更加密切。

  再次,合作的日益加深是访华的原因之一。国际政治问题将是普京与总理温家宝会谈的重点之一,在之前的国际问题上,两国多有支持和合作。

  分析认为,普京此次访华被看作是俄中两国在大政方针上,建立重要共识的政治预热。在众多国际和地区事务中,俄中两国有着相同的立场和观点。前不久,就由欧盟起草、美国支持的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叙利亚问题的决议草案,中国和俄罗斯联手进行否决。互相配合与支持,能为中俄两国在国际上争取更多的利益和空间。

  因此,普京在看似无意之中选择首先访问中国,并不是无意之举,而是有着深刻的含义和用意。

撕裂亚洲 中美争夺权势之战打响

  中美争夺权力和势力范围之战,将是决定未来世纪全球地缘政治面貌的一场大戏。这场争夺战虽初露苗头,却已让夹在两巨头之间的亚洲各国面临尴尬抉择。

  英国《金融时报》文章,原题:中美争锋亚洲两难中美争夺权力和势力范围之战,将是决定未来世纪全球地缘政治面貌的一场大戏。这场争夺战虽初露苗头,却已让夹在两巨头之间的亚洲各国面临尴尬抉择。


  美国参议院通过法案,允许对中国商品征收报复性关税。这种对抗性情绪仍令中国各邻国面临两难境地。如今,中国是日印澳韩及东南亚大部分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但这些国家仍与美保持着最重要的军事关系。它们这种经济利益和战略利益指向不同方向的局面还可维持多久?若从9月最后一周中国官方媒体的社论来看,这种局面将不会维持太久。这篇社论有针对性地指出:"某些国家以为只要借助美国军力就能制衡中国,就可以放开手脚为所欲为"。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恰恰是中国的这种恫吓,令其邻国纷纷逃向山姆大叔的臂弯寻求庇护。直到最近,中国似乎一直采取一种明智的等待策略--倚仗不断增长的经济实力,令各邻国无法抗拒,自动进入其势力范围。如今中国的做法则有些过头,可能因此促成反华同盟建立,这是中国一直害怕和谴责的。

  对中国来说,更耐心地等待才是明智之举,因为到2020年中国很可能成为最大经济体。美国仍是世界军事霸主,甚至在中国的后院--太平洋地区,美国也是一股强劲的军事势力。但鉴于政治和军事实力通常随经济实力而起落,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军事霸权最终将不可维系。

  尽管美国在该地区的盟友们采取措施加强同美国的联系,它们也担心财政问题会迫使美国缩减在太平洋地区的军事支出。同时,中国正加强自己的军事实力。令中国各邻国忧心的还有它不断增长的实力及它展现这种实力的意愿。

  以恶意去解读,中国的举动意味着国家主义势力和军队势力的抬头。较善意的解读是:如今中国的经济利益在全世界分布越来越广泛,这使它不可避免地要大幅提高军费开支,并在维护自身利益方面采取更强硬的立场。

  然而,即便是这种较为善意的解读,也不能令人完全放心。这意味着,中美两国越来越倾向于将彼此的行动以及各自与他国的联盟视作威胁,而它们回应的方式又反过来增强了对方的受迫感。

  不过,尽管摩擦不断,整个太平洋地区的外交活动仍在继续。下个月,美国总统将在夏威夷招待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地区主要国家领袖,届时将举行apec峰会。或许奥巴马应组织与会者参观一下珍珠港,以提醒大家:错误估计太平洋地区战略局势将造成怎样的严重后果

跌到底了吗?北京通州房价均价跌至一万五

  "金九银十"变"铜九铁十",曾经火热的通州商品房销售十分惨淡,从9月1日至10月10日,通州在售的主要16个住宅项目中,签约住宅总套数仅为400套。截至目前,通州商品房均价已跌至1.5万元/平方米,而在今年年初,通州商品房均价曾攀升至2.2万元/平方米左右。


  北京房地产交易管理网数据显示,在限购执行后的3月和4月,通州商品房住宅月签约分别为156套及170套。在7月份也仅签约231套。到了8月份,在部分项目价格明显下调的影响下,虽然成交量有所回升,到了9月份成交量达到了496套。但是这一成交量相比2009年7月创造的通州单月成交量最高2975套,跌幅超过8成。

  在价格方面,从8月至10月三个月,通州房价均价从1.7万元/平方米到1.6万元/平方米再到1.5万元/平方米,实现了向下"三级跳"。百合湾、华业东方玫瑰、天时名苑等项目均出现了明显的价格下调,特别是天时名苑,2010年期房签约均价超过2万元/平方米,而在最近2个月的现房签约只有1.6万元/平方米左右的均价,下调超过两成。

  专家看法

  通州房价仍没有降到位

  北京中原地产市场研究总监张大伟认为,通州房价下调仍没有到位。"虽然目前来看通州的成交房价基本回到了2010年年初,但是实际降价比较多的依然集中在部分项目,大项目的价格下调幅度不大,并没用跌到购房者的心理价位。"同时,通州库存及潜在供应量都比较多,而且目前在售的项目大部分并非位于交通便利区域,这也影响了成交量。

  据中原地产提供的数据,最近三年通州出让的住宅类地块合计为21块,提供的住宅建筑面积为387万平方米,占到了全市住宅地块出让面积的13.1%。张大伟认为,上半年因为销售萎缩,部分项目延缓了供应,预计下半年供应很可能增加。"今年以来通州项目平均签约量只有25%左右,明显低于全市接近5成的平均水平。"按照通州目前月度成交量消耗1.5万套来计算,库存需要5年以上才能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