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一个周末,继大型运输机运-20首飞成功后,2天内中国再祭出一大利器:中国国防部新闻事务局宣布,27日中国陆基中段反导拦截试验再获成功。
这次试验的成功,意味着中国可以在大气层外(外太空)对敌方中远程导弹进行"拦截",甚至通过攻击敌方卫星使其"致盲",同时也确立了中国成美国之后世界第二个具备这项能力的国家。
同日,美国导弹防御局宣布,美国也成功试射一枚陆基拦截导弹。
中国反导试验正值朝鲜可能即将第三次核试、印度试射远程导弹、日本发射两颗间谍卫星、韩国重射罗老号等一系列敏感事件期间。中国的反导试验有何战略意义?为何选在这个时机?试验给谁看?
带着众多问题,记者连线了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中国社科院军控中心秘书长、着名军事专家洪源,请他们解读这背后暗藏的政治军事信号。
问:中国官方对外宣布高难度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再次试验成功,正值朝鲜核试、美国反导测试、日本射星、韩国也要射箭等一系列敏感事件期间。中国试验为何选在这个时机?试验给谁看?
金灿荣:中国官方的解说是不针对任何国家,发射时间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根据科学的规律来决定的。但如果一定要说"针对",那么不针对任何一方其实就是针对所有方,中方传达的信息是:你们都给我老实点。
这次我们的反导水平是最高的,因为世界上中段反导只有中美两家成功,俄国都没成功,对欧洲来说更是望其项背的一个事。少数国家有终端反导能力,而中程反导是非常高的技术,目前只有中美两家具备。
洪源:中国进行陆基中段反导试验,其实是根据当下整个世界政治的变化做出的战略防御试验的决策,冀此来达到恢复政治平衡或者打破政治平衡的目标。现在中国的现实是面临着美国高调重返亚洲,以及进行所谓的战略再平衡,它在亚洲、太平洋以及印度洋地区组成了一个对中国的封锁链条。
不仅如此,美国还纵容日本社会全体右转,在钓鱼岛及其周边海域与中国发生重大纠纷,还包括朝鲜半岛屡屡发生不稳定的因素。在印度洋地区,印度试验了能够覆盖中国全境的远程导弹,并且还可以带核弹头,对中国的安全造成了极其危险的情形。
为此,中国必须对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战略围堵作出强烈反应。
问:中美反导测试、朝鲜即将核试,而韩国罗老号也再上架,这些事件互相之间有无关联?
金灿荣:东北亚地区的安全竞争开始了。目前结果还是显示朝鲜在技术上是最弱的。大家的"亮剑"都是要告诉朝鲜:你的动作没什么用,大家不玩而已,一玩都超过你。而我们中国也是警告各方:我的技术能力是最强的。
洪源:美国发射陆基中段导弹拦截,中国13个小时后也是如法炮制。中段拦截技术不仅仅可以拦截中远程和洲际导弹,在未来还可以打天上的共同高度轨道的卫星和航天器,这就说明中国一方面存在反导和关于太空武器的研制部门,也有相应的反导和太空武器的作战部队。
加上中国原有的战略核力量,现在又试验成功导弹防御武器,加起来就是一个全球的天地攻防。那么中国梦寐以求的太空争霸,在不经意间就到来了。
目前中国已经和美国、俄罗斯等军事方面先进的国家,几乎进入了同一个领跑的地带。美国是一个现实主义的国家,他历来承认实力也承认现实,中美之所以在同一天相继地进行反导试验,其本质是通过反导达到战略核武器和太空的攻防平衡,以肢体语言进行"战略防御和太空对话"。也是两国战略互信在反导和太空领域现实的体现。这比一百次战略会谈还要有效得多。
问:28日,日本"一箭两星"发射两颗间谍卫星,它的意图是什么?
金灿荣:直接意图就是日本自己讲的,对朝鲜卫星有个更好的掌握。而更深层次的目的是日本想借这个事来推进它的议程。
日本现在是由战后一派掌权,以安倍为代表。他们把自己叫"战略派",我既不左又不右,我是"战略派"。他的目标是日本"国家正常化"。实际上,安倍政权是没有经过战争洗礼的一代,这一代人的特点是对战争不是很害怕,对日本非常自信。
安倍有一个大目标就是把日本变成一个"正常国家",即让日本的政治、军事、外交各方面取得和日本经济同样的地位,他的正常化实际上就是大国化。
其中军事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军事方面当然要做很多工作,比如说要获得国民支持、要修改宪法、要发展具体的军事能力。所以他要找机会一步一步推进,现在朝鲜核试就给了他一个看起来正当的借口。
问:最近周边局势十分复杂,中国应如何应对?
金灿荣:我认为第一,中国要首先保证家里不出事,这个最重要。中国是一个超大型国家,美国也是。我们两家家里不出事,外面怎么乱也没有关系。
第二,在技术操作上,中国和美国还是要建立新型大国关系,两个国家太能干了,打起来可不得了,所以中美关系要稳定住。对于周边国家,中国则要根据国家利益,采取区别对待的政策,奖惩分明,即符合我们的利益,我们要奖励;违背我们的利益,我们要惩罚。中国以前是"远距离外交",排排坐吃果果,对大家都一样。而现在,中国政策必须是有惩有罚。
第三,中国要走出亚洲,在亚洲以外广泛建立联系。目前中国跟欧洲、非洲、拉美的关系都不错。美国如今是准备集中力量在亚洲,别的地方准备放弃,那我们中国正好借这个时机走出亚洲。
2013年1月31日木曜日
1月11日,美国驻堪培拉大使报告称,副国家安全顾问安格斯·坎贝尔建议时任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密切关注此事"。而且,美国驻澳大使还就此事向澳大利亚外交与贸易部(DFAT)以及澳国绝密国防信号局局长伊恩·麦肯齐进行了简单介绍;在国防副部长斯蒂芬·默切特缺席的情况下,由麦肯齐负责监控国防情报。
报道援引澳大利亚外交与贸易部下属国防与战略政策处处长卡梅伦·阿彻的话称:"澳大利亚外交与贸易部以及国防信号局一直在密切监视中国飞行中心的发展情况。"
这位美国大使报告称:"阿彻表示澳大利亚政府对中国拦截测试的外交反应将取决于实际事件——直升式反卫星试验会引起高度关注,但在中国领空内进行的反弹道导弹试验则可能意味着,澳大利亚对中国的反应可能会更多的集中在反弹道导弹试验的透明度和预先告知方面。"
麦肯齐告诉这位大使,澳大利亚政府会"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并且同意将这些信息提供给情报界的同僚"。
报道称,1月11日,中国成功进行了一次弹道导弹拦截试验:SC-19导弹成功拦截了其目标。美国国务院迅速通知驻堪培拉大使"美国的导弹预警卫星检测到了导弹的动力飞行及拦截情况,此次拦截发生在大约250公里的高空。而且,此次试验没有在轨道上留下碎片。"
对此,美国情报界估计,这场试验"进一步增强了中国的反卫星和弹道导弹防御技术"。不过,"受该情报的敏感性以及需要将其公开才能证实美国相关估计的事实的影响,因此华盛顿政府在其对华外交方针中,不会将2010年1月SC-19导弹的拦截飞行试验与过去SC-19 的反卫星飞行试验联系在一起"。
报道指出,1月12日,美国驻澳大使向澳大利亚国家安全顾问邓肯·刘易斯简要汇报了该项试验。此次会面后,这位大使报告称:"刘易斯感谢我们提供了有关试验本身的技术详情,并且认同这预示着中国将向有效反卫星能力发展迈出重要的'下一步'"。而且,刘易斯还声称,他会向陆克文总理和其他高级官员汇报此事,并且表示会召见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章均赛,要求北京政府"更详细地说明此次试验的动机"。
不过,澳大利亚情报机构的任何调查结果都没有记录在被泄露的美国电报中。但美国驻华大使在给华盛顿的一封电报提到,中国官员坚持称此次试验"是防御性质的,没有针对任何特定国家",而且"符合中国的国防政策"。
报道援引澳大利亚外交与贸易部下属国防与战略政策处处长卡梅伦·阿彻的话称:"澳大利亚外交与贸易部以及国防信号局一直在密切监视中国飞行中心的发展情况。"
这位美国大使报告称:"阿彻表示澳大利亚政府对中国拦截测试的外交反应将取决于实际事件——直升式反卫星试验会引起高度关注,但在中国领空内进行的反弹道导弹试验则可能意味着,澳大利亚对中国的反应可能会更多的集中在反弹道导弹试验的透明度和预先告知方面。"
麦肯齐告诉这位大使,澳大利亚政府会"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并且同意将这些信息提供给情报界的同僚"。
报道称,1月11日,中国成功进行了一次弹道导弹拦截试验:SC-19导弹成功拦截了其目标。美国国务院迅速通知驻堪培拉大使"美国的导弹预警卫星检测到了导弹的动力飞行及拦截情况,此次拦截发生在大约250公里的高空。而且,此次试验没有在轨道上留下碎片。"
对此,美国情报界估计,这场试验"进一步增强了中国的反卫星和弹道导弹防御技术"。不过,"受该情报的敏感性以及需要将其公开才能证实美国相关估计的事实的影响,因此华盛顿政府在其对华外交方针中,不会将2010年1月SC-19导弹的拦截飞行试验与过去SC-19 的反卫星飞行试验联系在一起"。
报道指出,1月12日,美国驻澳大使向澳大利亚国家安全顾问邓肯·刘易斯简要汇报了该项试验。此次会面后,这位大使报告称:"刘易斯感谢我们提供了有关试验本身的技术详情,并且认同这预示着中国将向有效反卫星能力发展迈出重要的'下一步'"。而且,刘易斯还声称,他会向陆克文总理和其他高级官员汇报此事,并且表示会召见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章均赛,要求北京政府"更详细地说明此次试验的动机"。
不过,澳大利亚情报机构的任何调查结果都没有记录在被泄露的美国电报中。但美国驻华大使在给华盛顿的一封电报提到,中国官员坚持称此次试验"是防御性质的,没有针对任何特定国家",而且"符合中国的国防政策"。
美国与澳大利亚情报机构认定,中国今年1月进行的反弹道导弹测试标志着该国反卫星能力获得飞跃式发展,而且中国的这种能力直指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的太空能力。报道称,美澳有关中国日益增强的导弹能力的秘密评估表明,两国情报机构一直在密切联手监控中国军队及其太空行动。
据遭泄露的美国大使馆的密电详细介绍称,1月9日,美国国务院命令其驻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以及英国的大使,预先通知他们所在国家的政府:据美国情报机构预测,中国不久便会进行一次中途拦截测试,即使用一枚SC-19导弹,摧毁从中国境内另一地点发射的一枚中程弹道导弹。此外,2007年1 月11
日,中国在其进行的反卫星测试中,就曾经使用一枚SC-19导弹摧毁了该国一颗废弃气象卫星,并产生了由太空碎片形成的危险云团。
据这些电报透露,美国国务院要求其驻外大使确保"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以及英国的所有主要官员,都能及时获得有关中国行动的完整信息"。美国国务院指出:"在中国首次成功完成卫星拦截测试后,进行密切配合的需求就变得突出起来。虽然英国分析家对监控这一项目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英国外交和联邦事务部以及内阁官员都表示,直到2007年1月14日(即中国进行导弹拦截测试三天后)从美国驻英国使馆获得消息后,他们才切身感受到中国一直在发展反卫星系统。"
报道指出,为保护"敏感情报来源及途径"、确保能够收集有关该事件的情报,美国决定在中国进行预期飞行测试之前,不向北京政府提起这件事。
据遭泄露的美国大使馆的密电详细介绍称,1月9日,美国国务院命令其驻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以及英国的大使,预先通知他们所在国家的政府:据美国情报机构预测,中国不久便会进行一次中途拦截测试,即使用一枚SC-19导弹,摧毁从中国境内另一地点发射的一枚中程弹道导弹。此外,2007年1 月11
日,中国在其进行的反卫星测试中,就曾经使用一枚SC-19导弹摧毁了该国一颗废弃气象卫星,并产生了由太空碎片形成的危险云团。
据这些电报透露,美国国务院要求其驻外大使确保"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以及英国的所有主要官员,都能及时获得有关中国行动的完整信息"。美国国务院指出:"在中国首次成功完成卫星拦截测试后,进行密切配合的需求就变得突出起来。虽然英国分析家对监控这一项目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英国外交和联邦事务部以及内阁官员都表示,直到2007年1月14日(即中国进行导弹拦截测试三天后)从美国驻英国使馆获得消息后,他们才切身感受到中国一直在发展反卫星系统。"
报道指出,为保护"敏感情报来源及途径"、确保能够收集有关该事件的情报,美国决定在中国进行预期飞行测试之前,不向北京政府提起这件事。
中国中东部地区十余省(区、市)30日继续受大范围雾霾影响。记者当日从中国环境保护部获悉,在过去24小时内,中国中东部地区灰霾面积为 143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于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湖北、湖南等地。
持续的灰霾天气使中国部分城市空气质量严重下降。其中,北京、石家庄、济南、西安、天津、上海、郑州、南京、沈阳、哈尔滨等城市空气质量仍为 五级以上重度或严重污染。在环保部空气质量日报检测的68个重点城市中,51.47%的城市受到不同程度污染,仅海南三亚和广东湛江空气质量为优。
中央气象台28日首次单独发布了霾预警,30日继续发布大雾蓝色预警与霾黄色预警。
30日的北京城淹没在浓浓的灰黄雾霭中,正午阳光透过重重烟雾仿佛日落,潮湿中带有呛人气息。环保部数据显示,过去24小时中,北京细颗粒物 (PM2.5)平均浓度值为310微克/立方米,属严重污染。据出租车司机老赵估计,北京当日能见度不足200米,给开车带来很大不便。网上也开始讨论, 是否应该让交警带上口罩。
北京市29日已启动更加严格的大气污染应急减排措施,要求30%公务车停驶,103家重点排污企业停产,所有渣土运输车停止上路行驶。
根据气象部门预报,30日夜间,中国中东部地区仍将持续大范围雾霾天气。预计未来三天,大范围雨雪降温天气将横扫中国中东部地区,2月1日起雾霾天气将自北向南快速消散或明显减弱。
持续的灰霾天气使中国部分城市空气质量严重下降。其中,北京、石家庄、济南、西安、天津、上海、郑州、南京、沈阳、哈尔滨等城市空气质量仍为 五级以上重度或严重污染。在环保部空气质量日报检测的68个重点城市中,51.47%的城市受到不同程度污染,仅海南三亚和广东湛江空气质量为优。
中央气象台28日首次单独发布了霾预警,30日继续发布大雾蓝色预警与霾黄色预警。
30日的北京城淹没在浓浓的灰黄雾霭中,正午阳光透过重重烟雾仿佛日落,潮湿中带有呛人气息。环保部数据显示,过去24小时中,北京细颗粒物 (PM2.5)平均浓度值为310微克/立方米,属严重污染。据出租车司机老赵估计,北京当日能见度不足200米,给开车带来很大不便。网上也开始讨论, 是否应该让交警带上口罩。
北京市29日已启动更加严格的大气污染应急减排措施,要求30%公务车停驶,103家重点排污企业停产,所有渣土运输车停止上路行驶。
根据气象部门预报,30日夜间,中国中东部地区仍将持续大范围雾霾天气。预计未来三天,大范围雨雪降温天气将横扫中国中东部地区,2月1日起雾霾天气将自北向南快速消散或明显减弱。
登録:
投稿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