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8日金曜日

  「九一八」全国大示威后,国内反日浪潮达到高�,之后在当局引导及打压下,渐趋平静。不过,只要细心回顾这场保钓风波,当可发现最大的输家并非日本政府,而是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等北京当权派。

  从香港保钓人士登上钓鱼台开始,中日就设法尽快解决事件,不让它扩大、激化和伤害两国关系。因此,日本当局急速遣送保钓人士离境,中国驻日使馆官员也要求保钓人士签妥离境文件,以免夜长梦多。但事与愿违,中国民间保钓反日情绪已被点燃,而日本政府的购岛计划也如箭在弦,没任何�旋空间。结果,当日本完成国有化钓鱼台手续后,中国人被激怒了,中国官方传媒固然大肆抨击日本,网民更是火力全开,然后全国多个城市连续多天爆发反日示威。

  问题是,为甚么官方高度控制的中国传媒及互联网,会在此时放开反日及保钓的讯息管制呢?为甚么还暗地里组织反日游行呢?

  北京领导层应当明白,即使中国人再愤怒、再多人上街反日,日本首相野田佳彦也不可能撤回购买钓鱼台的决定,否则民主党政府必定倒台。放开舆论及游行的箝制,一方面民意难违,民间反日情绪实在太大了,跟中共一向鼓吹的爱国主义精神又完全�合,若全力禁止,进一步挫损中共的权威,日后更难以「爱国主义」作为治国理念;另方面,北京当局也希望以此作为民怨出气口,转移民众不满经济不景导致的失业、贪腐等社会问题的视线。他们不会天真的以为,大示威之后日本就会屈服。

  不过,多个城市的反日游行队伍中,特别是走在前头的人,却高举毛泽东肖像,高唿「毛主席万岁!」并拉起「毛主席,小日本又欺负我们了」的巨幅横额,似乎暗示毛泽东在位时,绝不会受到日本人欺侮。网上及传媒更是一片请战声,要求出动解放军收复钓鱼台。这一切,不都是冲着身为中共最高领导人和中央军委主席的胡锦涛吗?

  之前已有很多人批评胡锦涛主政十年,一事无成,错过一次次社会改革的良机。经此一役,胡锦涛软弱无能的形象就更突出了。在今次反日运动中,更多人质疑,他有甚么理由留任中央军委主席,做习近平的「太上皇」?因此,这场席�全国的反日运动,除了中日关系及日本当局,胡锦涛应是其中一个大输家。

  而且,多个城市带领游行的又是便衣公安等政府人员,他们亮出毛泽东肖像、叫出拥毛口号,是否受人指使呢?难怪不少人怀疑,这场民间反日运动的背后,是否隐藏着中共高层的权力斗争,藉此抹黑胡锦涛并向他夺权?
  日本政府非法"购岛"闹剧引发的风波持续发酵,中日关系面临严峻局面。日本特使25日访华"无果而终",日本首相野田佳彦于27日强调,日本政府不可能在钓鱼岛"国有化"问题上向中国作出退让和妥协。而中国外交部27日也批评日本试图搬出国际法规则作幌子,公然否定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这种做法自欺欺人。
  目前来看,中日钓鱼岛争端都已"无路可退",相比而言中国海上力量不断壮大,因而有条件利用军事和非军事手段的战略对付较弱对手。这些战略将军事实力与针对性地显示力量巧妙结合,侵蚀对手意志,进而制定更有效且更难对付的成熟战略。

  中国最近在南中国海上的咄咄逼人之势是对即将发生之事的一个预兆。北京的海上强国计划和其享有的巨大资源为中国领导人和军事指挥官开辟了新的战略视 野。解放军海军现代化的速度和规模超出西方预测,颠覆了外界对中国海上军力的乐观甚至高傲论断。但海上力量不仅仅是海军,非海军和非军事平台及系统也是重 要组成部分。它是个统一体可为北京提供多种选择余地。

  随着可支配远洋力量的扩充与能力的加强,北京完全可以制定更有效且更难对付的成熟战略。虽然这样的战略尚未预示东南亚海上秩序的根本调整,但它们可能会产生递增的回报,推进中国海上更大目标的发展。

  当然,非海军和非军事的平台与体系是中国海上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在大陆部署的远程精确打击武器,可对海上事态产生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解放军 有大量战机、轰炸机和巡航导弹部署在沿海地区。其海上监视和执法力量同样可观。海上力量的民用部分,可令北京向南海和东海派出非军事船只对抗菲律宾和日 本。甚至民船都可充当海上民兵。简言之北京手握多种形式的海上力量捍卫海上特权。

  中国动用非军事海上力量的能力,在近期的岛屿纷争中得到充分展示。在领土冲突中使用非海军资产,这是北京维护海上领土主张的一种高明、系统性的战略。 这可避免危机升级,同时确保争端限于局部,不给美国和其他外部势力以任何口实来介入。如果非军事手段无效,北京仍可利用其海军及岸基武器作为后盾。中国有 能力让事件升级(这点与那些较弱的对手不同),而这会放大在争端岛屿的威吓效果。实际上,海军军力平衡越是向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倾斜,越是可能影响东南亚国 家的决策。

  此外,和平时期的海上巡逻一旦得到真正火力支持,就会具有不小的分量。因而,军事和非军事力量之间的相互配合,增加了北京的战略筹码。零星的威吓可能 不会像战场胜利一样产生明显结果。一连串的对峙或许没完没了,对中国可能也无任何实质好处。但持久的僵局所产生的累积效果,会引发战略疲劳,从而推进北京 的目标。

  与此同时,随着中国不断推进和试探,地区国家可能担心冲突不断上演,而美国直接干预的希望渺茫。这种情况下,中国的消耗战略会逐渐侵蚀地区国家的信心 并削弱对抗的政治意志。不过,消耗战略只是今日中国海上力量的简单反映,北京使用逐步加压的手段可能仅仅是权宜之计,为其打造主导海上的军力争取时间。而 不发生真枪实弹的热战,中国的挑衅行为就会微不足道,不足以招致美国的军事干预。此外,不越过升级门槛增加了中国的回旋余地,从而使它可以在考验美国的同 时,强化自己的领土要求。
  国际关系有基本的道义准则,一个国家的形象也不是凭空而来的。对那些热衷于肮脏外交的日本政客,有必要说一句:小聪明耍过了头,是要付出大代价的。

  天下事无奇不有。由着性子干了一大堆严重侵犯中国领土主权、严重伤害中国人民感情之事,日本居然装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煞有介事地大谈如何珍惜中日关系大局。这还不算完,日本似乎铁了心要把"好人"形象扮到底,竟然开始为东亚和平稳定大局忧心忡忡了。
  9月26日,日本官房长官藤村修就中日关系讲道,"外交不存在妙招,只能通过各种渠道相互认清大局开展对话"。当日,正在参加联合国大会的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为避免钓鱼岛问题给整个中日交往层面带来恶劣影响,两国应以大局为出发点共同商讨解决对策"。前一天,野田还表示,日中双方肩负着维护东亚和平与稳定的重任,两国应坚持着眼大局的观点。

  "认清大局"、"以大局为出发点"、"着眼大局",何等优雅的道白!问题是,日本有什么资格谈论大局?

  40年前,中日两国老一辈领导人就钓鱼岛问题达成的谅解和共识为中日邦交正常化铺平了道路。中日关系健康平稳发展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日本不顾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强烈抗议,将中国固有领土钓鱼岛及其附属的南小岛和北小岛"国有化"。面对中国政府有力反制措施和13亿中国人民的愤怒,日本不思悔改、扬言在"购岛"问题上"决不后退"。日本所作所为难道是在维护中日关系大局?

  中国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政策,以自身的发展带动地区发展,成为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重要建设性力量。日本又在做些什么?推进"动态防卫"军事战略,把防卫厅升格为防卫省,以种种借口扩充军备,突破"和平宪法"限制,公然蔑视战后国际秩序,频频围绕领土问题制造紧张……日本所作所为难道是在维护东亚和平稳定大局?

  国际关系有基本的道义准则,一个国家的形象也不是凭空而来的。日本为什么始终无法做到消除发动侵略战争的历史负资产,为什么始终无法成为受人欢迎的"正常国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好话"没少说,"坏事"也没少干。

  中国希望与日本和平共处、世代友好、互利合作、共同发展。但是这一切不是没有前提的。中国绝不容忍日本对钓鱼岛采取的任何单方面行动,将继续采取坚决措施维护领土主权。日本必须打消幻想,停止一切损害中国领土主权的行为。

  对那些热衷于肮脏外交的日本政客,有必要说一句:小聪明耍过了头,是要付出大代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