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12日南京图书馆讲座
各位朋友,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国际贸易摩擦"这个问题。下面先通过一个实例向大家报告一下这方面的基本情况。
一、我国面对的国际贸易摩擦现状
先说一个最近发生的案例。
今年4月底,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裁定,支持对多数从中国进口的铝型材征收反补贴和反倾销关税。在美国,铝型材通常用于建筑,门窗框、屋顶天沟以及太阳能框架,另外汽车和船只的零部件也用到这种进口自中国的材料。中国2009、2010年出口至美国的铝型材货值都超过5亿美元。现在美国方面裁定,中国进口铝型材在美国的售价低于合理价值,美国商务部可据此开始对相关中国进口产品征收32.79%至33.28%的反倾销关税。此外,为报复中国政府对相关产品生产或出口提供的补贴,美国商务部还计划对这些产品征收8.02%至374.15%的反补贴关税。
这里涉及到两个概念:反倾销和反补贴,下面就给大家作一个通俗的解释。
假如A国出口一种商品到B国,在B国的售价是10元,而B国市场上同类商品价格为15元,于是A国的商品就取得了明显的竞争优势。但这时B国政府就可能认为A国在搞倾销,要对这种商品征反倾销税,比如每件征5元,这样就完全消除了A国商品的竞争优势。这就是所谓的反倾销。
又假如某种商品在B国的市场价是10元,A国企业生产这种商品的成本是12元,那么要出口这种商品,A国企业势必亏损。这时,A国政府为了鼓励出口,可能会为每件商品补贴2元,以保证企业出口这种商品不至亏损。B国政府发现了这种情况后,就会对每件进口商品征收2元反补贴税,使A国的出口企业重新陷入亏损状态。这就是所谓的反补贴。
这种现实反映出一个问题:为什么B国政府那么讨厌A国的倾销和补贴?从一个老百姓、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角度,我们会讨厌倾销和补贴吗?当然不会。如果有哪家商场搞清仓大甩卖,对我们来说当然是好消息,大家都会去捡便宜货。如果我们买到一件含有政府补贴的商品,我们也会偷笑,觉得占了政府的便宜。要是这件商品中的补贴是外国政府给的,那我们肯定就更高兴了。因为占自己政府的便宜还不算是纯赚,毕竟这补贴出自我们交的税。但我们没给外国政府交过税,外国政府却给我们补贴,那就绝对是纯赚,应该双倍高兴才是。那么,为什么让老百姓高兴的事,政府却高兴不起来?这个问题大家先存在心里,我们后面再讲。
通过上面讲解,大家已经大致了解反倾销、反补贴是怎么回事。所谓国际贸易摩擦,就是带有限制、扭曲国际自由贸易性质的政府措施。在以促进贸易自由化为根本宗旨的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之后,国际贸易摩擦的主要形式就是反倾销、反补贴。在WTO成立之前,主要形式是关税和配额。简单地说,关税就是对进口商品征税,配额就是限制进口商品数量。
那么我国目前面对的贸易摩擦形势是怎样的?统计数据表明,中国已经连续16年成为遭遇贸易摩擦最多的国家,2009年我国遭受各种贸易摩擦的案例就有116个,涉及金额达127亿美元,比2008年翻了一番。2010年全年中国遭遇贸易摩擦64起,涉案金额约70亿美元。
【投影显示】
近三年我国遭受贸易摩擦简况
案例总数 涉案金额(亿美元)
2008年 73 62
2009年 116 127
2010年 64 70
可以说,近年来各种针对中国外贸产业的摩擦举措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从统计数据中还可以摸到一点规律:世界性经济危机越深重,国际贸易摩擦的形势就越严峻,反之则反。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后面再讲。
二、贸易摩擦折射了国际经济秩序的荒诞
清朝有个作家叫李汝珍,他写过一部小说《镜花缘》,里面讲了不少荒诞不经的故事。
【投影显示】
《镜花缘》封面
这部小说的第十一回,书中主人公周游列国,来到了一个超乎寻常的礼义之邦"君子国",诧异于那里的交易与常规相反:顾客尽可能多付钱,商人尽可能压低价。如果商人不按顾客的意愿加价,顾客就责其有失"忠恕之道"。好不容易谈定价钱,顾客还不肯拿走全部货物,只肯拿一半。也就是说,在这个君子国中,人人都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没人知道外部世界居然有人信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所以当外人进入君子国时,就会觉得很荒诞,不可思议。当然,这只是小说家言,不能当真。
可是,当我们将现在的国际贸易情形与君子国相对照时,居然能找出不少一一对应的地方!例如,进口国常常不允许出口国要价太低(倾销)。即使按国际市场价成交,数量也常常有限制(配额)。这种现象是不是跟君子国一样荒诞?就算把大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请来,估计他也看不懂,因为他说过:
【投影显示】
对每一个私人家庭来说是精明的行为,对一个大国不可能是愚蠢的行为。
――亚当·斯密
这里要对非经济学专业的朋友们解释一下,这位亚当·斯密(1723-1790),是被人们誉之为"现代经济学之父"的大经济学家,他在1776年出版了经济学名着《国富论》,以此书为标志,经济学才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后世的经济学理论,很多都是在亚当·斯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比如马克思通过对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论的批判和继承,发展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就是目前我国大学里开的政治经济学课程。另外一些学者则抛弃了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论,继承了他的"看不见的手"的理论,发展出西方主流经济学,也就是目前我们大学里开的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课程。
好了,我们回头看亚当·斯密这句话,就会发现在现实的国际贸易中,这句话至少是部分失效了,因为在这个领域里私人家庭式的精明并不是通行无阻的交易原则。现代国际贸易中无硝烟的"贸易战",也就是上面所说的贸易摩擦,用传统智慧来理解就很荒诞——为何要把价廉物美的商品阻挡于国门之外?不过,这种荒诞感局中人是很难体会到的,因为当他们一步一步慢慢走向荒诞时,就如温水煮青蛙,感觉难免迟钝。只有外人——比如外星人——骤然一看,才有可能出现《镜花缘》式的大惊小怪:居然会有这么不可思议的世界,在那里,穷国尽管本身还有大批贫困人口衣食不周,却不断把自己生产的消费品输送到富国;而富国还不领情,要把送上门的便宜货挡回去!只是,我们不清楚外星人在"友星惊诧"之余,会把我们这个世界称作"君子世界"还是"傻子世界"。
【投影显示】
《镜花缘》式的荒诞现实:
穷国尽管本身还有大批贫困人口衣食不周,却不断把自己生产的消费品输送到富国;而富国还不领情,要把送上门的便宜货挡回去!
在座的朋友们可能很少有人曾用外星人的眼光考察过当今的国际贸易现实。用这种眼光一看,原来我们国际贸易中的很大一部分,是很傻很天真的,其荒谬程度可与大跃进年代的大炼钢铁和放高产卫星相比。那时候人们相信"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后人回首当年,确实会觉得前人很傻很天真。那么,将来的人们回顾我们今天搞的国际贸易,会不会同样认为我们很傻很天真?就是说,我们刚才用这种外星人的眼光看到的国际贸易,到底是真相还是幻觉?为什么这么多主流经济学家都没看出这种荒诞?为什么主流媒体上也几乎没人告诉大家,我们其实很傻很天真?我告诉大家,如果只有我一个人看出真相,我也会怀疑自己的眼光。但现在,决不是我一个人在战斗。
下面介绍一位经常给财经媒体写专栏文章的学者,名叫端宏斌。
【投影显示】
端宏斌简介,照片
端宏斌先生最近发表的一篇专栏文章是《一个并不荒诞的寓言》,讲了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话说有两个小岛,一个叫驴岛,一个叫猪岛。
驴岛的人非常之勤劳,每个人天天都在干活,生产了大量的粮食,有趣的是这些人还非常节俭,这些粮食自己都不舍得吃,反而都存起来,并且运往猪岛,送给猪岛的人吃。
猪岛的人正相反,他们向来大手大脚,有钱就花,没钱就借钱花。自己生产的东西满足不了自己的消费,那就从驴岛进口。猪岛每个人的储蓄率不仅是零,还是负数。反正虱多不痒,债多不愁,他们可不在乎。
就这样,驴岛的人用船满载着粮食,运往猪岛,然后空船返回驴岛。猪岛居民收到粮食之后就交一些绿色纸片给驴岛居民,证明自己确实收到了货。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过下去,大家都觉得这就是生活,没什么不妥的。
但这时候突然发生了一件事,猪岛遭遇了地震,整个岛都沉下海底,简单地说,猪岛从地球上消失了。此时驴岛的国王慌了,他并不担心驴岛也遭遇地震,他担心的是以往的这套运作模式被打破了,接下来该怎么办?(大家想一想,现在假如美国突然消失,中国用出口商品换美元的游戏无法再进行下去了,中国该怎么办?)
驴岛的国王问大臣该怎么办?一个最聪明的大臣说:立刻封锁消息,不要告诉老百姓猪岛已经消失,然后一切都照旧。驴岛还是照常的将空船装满粮食,然后驶出码头,运往猪岛所在海域。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令船员大为震惊,因为船长下令将粮食全部倾倒在大海中。等船员倒完粮食,他们又像往常一样开回驴岛,驴岛的印刷厂印了一点绿纸片发给老百姓。就这样,猪岛已经消失的事实竟然在驴岛被瞒了好多年。
驴岛的国王忍不住问那位最聪明的大臣,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大臣说:很简单。我们生产的粮食运到猪岛去,这些粮食到底是被人吃掉了,还是倒入了大海,这对我们而言没有任何区别。因为我们的目的是获取那些绿色的纸片。既然是这样的话,猪岛是不是存在对我们也没有区别,所以我们将粮食倒入大海是不会被人看出破绽的。
这个寓言故事大家听懂了吗?这个故事说的就是目前国际贸易的荒诞。
下面再看一篇由"北京大军智库经济咨询有限公司网站"转载的、在网上疯传一时的文章。先介绍一下,这个北京大军智库经济咨询有限公司实际上是一家民间智库,原名北京大军经济观察研究中心,主任一直是仲大军先生,他是一位着名的思想家和经济学家。
【投影显示】
仲大军简介,照片
仲大军先生多年前就看出中国对外贸易的问题。在他看来,中国目前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类似于传统的重商主义(也就是在亚当·斯密之前流行的一种主张政府要鼓励出口、限制进口的学说)。这种发展模式的内容主要是在全球间争夺工作机会,出口更多的国内产品,从而积攒更多的外汇储备。究其实质,就是中国年年向外部世界输出资源,不知不觉间形成了一个极其荒谬的局面:人们把美国的消费当作是对世界经济的一种贡献,我国出口的增加要感谢美国人的大量消费。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本来需要将宝贵的资源用在本国人民的发展上,却采取了一个资源对外净输出的发展模式。这就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战略中最突出的悖论。从这些观点我们可以看出,仲大军先生也是对国际贸易荒诞性先知先觉的少数人之一,所以他主办的网站会转载下面这样的文章:
美国发明家与中国经济砖家
作者:记者(这显然不是作者真名,真名大概在网络流传过程中弄丢了)
美国有个发明家很是牛。某天他的研究有了重大突破,他向媒体表示,他有办法生产出你所能想象出的任何一种商品,而且价格还特别的低廉。记者问他,那么你需要什么原材料呢?发明家表示:我需要的原料只有两样――海水和木头。只要有了海水和木头,那我就可以生产出任何一种商品。
众人半信半疑,不过还是有人愿意尝试,给了他一大笔投资。就这样,发明家在海边建起了工厂。结果还真的如他所言,你不管是想要什么,他都能给你顺利的生产出来,而且价廉物美。当众人问他,你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做的时候,发明家却三缄其口,不论你想什么办法,他就是不说。
有个记者打算探究其中的秘密,于是乔装打扮秘密潜入了发明家在海边的工厂。记者发现,在庞大工厂的外壳下面,有一个造纸厂,一个印刷厂,还有一个巨型码头。发明家先把木头做成纸张,然后把纸张印成美元,然后去码头和中国人交换商品,基本上什么商品都能换回来,而且中国人还愿意互相竞争互相压价,把利润都贡献给发明家。
记者摸清了整个流程之后感到百思不得其解,于是跑去问发明家:你这套流程我已经完全了解了,但我想不通的是,万一中国人发觉自己受骗上当了,那怎么办?发明家听完哈哈大笑,道:"根本不用担心,中国人见到绿票子就好比是饿死鬼见到了肉馒头,只要你给他绿票子,他什么都愿意和你交换。就算是他爷爷的祖坟他都愿意刨了,然后把陪葬品跟你换绿票子。"
记者继续问:"可是,你这些美元都是你自己印出来的,难道美国政府不抓你吗?"发明家不紧不慢的说:"你以为我没想到这个问题吗?我早就和总统达成了协议了,咱们给中国人的绿票子上都标有记号,这和给我们盟友的绿票子完全不同。同样是给沙特的美元,他就可以买我们最新式的战斗机,最好的导弹防御系统,最精确的激光制导武器,但是给中国人的绿票子这些都买不到,不光是这些,凡是高科技产品都不能买,有价值的企业也不能买,关键的资源矿产也不能买,涉及国家利益的战略技术更是不能买……"
记者打断道:"那么中国人手里的绿票子到底能买什么?"发明家咳嗽了一声,说道:"事实上,中国人手里的美元,除了买我们的国债之外,其他都不能买。 "
记者大吃一惊,说道:"可是美国国债也不过是一张票子啊,只不过换了一种颜色而已。为什么中国人这么傻?"
发明家两眼望向天花板,说道:"事实上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我们告诉中国人说,你们买了我们的国债,那么未来我们就会多给你一点绿票子,大约每年多给1.87%,具体的数据你自己去查美联储的网站吧。反正这么一说,中国人就买了。我发现,中国人想的一切就是一件事情,那就是从我们手里得到绿票子。为此他们不惜把所有河流都污染,让子孙吸入有毒的空气,把地下埋藏的宝藏都挖出来卖掉。现在中国人手里的绿票子已经是世界第一了,总额超过三万亿美元。更有趣的是,他们为了保住这些绿票子不贬值,宁愿一辈子给我们进贡各类商品。有些中国人听说绿票子要贬值了,就像死了爹妈一样。简直笑死人了。他们难道不知道,这些绿票子都是我们印出来的么?我们想印多少就可以印多少,别人根本管不着。"
记者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说道:"我现在问你最后一个问题,你们到底是怎么做到这一切的?"
发明家想了想,压低声音说道:"我就把秘密告诉你吧,你认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武器是什么?原子弹?氢弹?都不是!最强大的武器就是经济学思想,事实上我们控制了几乎所有中国人的经济学家,让他们真心认为他们做的一切都是正确的,接着通过这些经济学家就能控制所有中国的老百姓,让他们相信,一旦中国的出口完蛋了,那么天就要塌下来了。对于我们来说,中国人确实是奴隶,但你要知道,他们更害怕连奴隶也当不上。为了保证奴隶有口饭吃,他们会拼死拼活给你干活。而你所要做的一切,就是给那些被你控制的经济学家们一点点好处而已。曾经有人叫嚣人民币应该升值,结果被那些思维已被控制的中国人骂了个狗血喷头,由此可见,我们对中国人实行的思想控制非常有效。"
记者听完发明家这番话。好似刚刚看完一部恐怖片,长叹了一口气说:"这个世界上注定有人是羊,有人是狼,既然中国人愿意一辈子做羊,那么我们还是当狼算了。你放心吧,你说的这一切我都会保密的。"发明家忽然摇起头来,说道:"不用保密。羊从来不会相信狼的话(它们只相信自己的经济学家)。你一定要记住,如果哪天中国人不愿意再做羊了,那就意味着我们的好日子也到头了。要控制中国人,就一定要先控制中国的经济学家,让他们相信,自己做的一切都是对的,让他们相信,美国的经济学就是真理。于是他们会心甘情愿的做你的傀儡。"
好了,类似这种揭露国际贸易荒诞性的观点,在网上还能找到许多,但是在正规的媒体上就比较少见,专业的学术期刊上就更为罕见。目前在专业期刊上对国际贸易的荒诞性批判得最为深刻的学者是谁呢?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今天在座的各位都比我幸运,因为你们都能看见这个人,只有我看不见。(卢映西:《生产过剩:贸易保护主义的根源》,《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第1期)
我的学术观点,如果讲得通俗一点,其实几句话就能讲完,就如我在微博中说的:
【投影显示】
卢映西微博(2010-10-11)
伊索寓言说:蚱蜢很懒,在整个夏天唱歌玩乐,而蚂蚁则忙着储藏粮食,为冬天做准备。当寒冷的冬季来临时,蚱蜢向蚂蚁乞要食物,蚂蚁拒绝,最后蚱蜢饿死了。现代的蚱蜢学会了印钞票,用钞票向蚂蚁换食物,结果蚱蜢越吃越胖,蚂蚁也觉得自己越来越富了。蚱蜢撑得实在受不了,又求到蚂蚁门上:要想富,把自己的钞票升值一下就全有了,没必要填鸭似的填我们。蚂蚁再次拒绝。到了后现代,动物们已经拉开架式,货币战争一触即发。
关于货币的升值贬值问题,这里稍作解释。简单地说,一国货币升值,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一国货币贬值,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因为所有国家都有鼓励出口、限制进口的本能冲动,所以所有国家经济上一遇到麻烦,都倾向于使自己的货币贬值。当所有国家的货币都竞相贬值时,就是媒体上常说的货币战争或汇率战争。那么,为什么所有国家都有鼓励出口、限制进口的本能冲动呢?我们到后面再说。
我发到微博的这一段话,用更通俗的话来解释就是:在目前的国际贸易模式中,中国是吃亏的,美国是占便宜的。即然美国已经占了便宜,为什么它还要搞贸易摩擦?那是因为美国已经吃撑了。
讲到这里,大家可能都不愿意相信,我国大部分经济学家的思维已经被控制了。然而事实是残酷的,只不过他们不是被某个具体的人控制,而是被前面提到过的"主流经济学"控制了,而且被控制的不止是中国的经济学家,实际上全世界主流经济学家都被控制了,因为"主流经济学"是目前全世界大学里的经济学专业通用的基础课程。既然这样,为什么吃亏的是中国而不是美国?这里有个诀窍,就是美国政府把这种经济学当作真理向全世界推广,但美国政府本身的行为却从来不受这种经济学的约束。那么,这种经济学凭什么控制了大多数学者的思维?就因为这种经济学里包含有一个十分巧妙的魔术,而目前能揭穿这个魔术的学者还不多。下面我就给大家表演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