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经济实际上已经全球化的今天,人类正站在旧的经济体制就要全面崩溃、新的经济体制即将喷薄而出的划时代临界点上。这时,只有在中国这个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主流经济学各领风骚几十年的思想竞技场中,最有可能发出辞旧迎新的先声。请看蔡定创先生发表在《了望》上的《经济理论呼唤中国学派》。
2011-03-02
"文革"时期曾刮过一阵"考教授"之风,就是以突然袭击的方式,把一些教授召集起来,拿出事先策划好的考题考他们一下。结果合格率不到10%,主事者便奚落教授的水平跟"白卷先生"差不多。在当今的主流话语中,这种事情当然是荒唐的,也是秉持"士可杀不可辱"精神的现代士大夫不能接受的。然而……
英国女王视察伦敦经济学院时,曾问及为何没人预见到金融危机,结果教授们面面相觑,无言以对。这实际上也是一次"考教授",只是这次荒唐的显然不是出题人,而是答题的教授们。可见"考教授"本身无所谓荒唐,关键在于考什么。读过许多反思"文革"的文章,都仅止于"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太浅。
2011-03-03
香港政府修改了预算案,将向所有成年市民派发6000港元。原来的预算案以抗通胀为主题,不准备向市民发钱,结果引发社会不满,甚至游行示威。从此事我们可以看到,民主制度的好处之一,就是草根阶层可以直接向政府提出自己的诉求,施加压力。只要压力足够大,就能改变政府决策,从而避免了精英专制。
2008年爆发的世界性金融和经济危机,实际上已经宣告了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彻底失败。但主流知识精英不会因此自动退出历史舞台,他们仍要抱着过时的理论影响政府,作出荒谬的决策。这时只有草根阶层基于常识的吼声,才能敦促政府摆脱精英的忽悠,采取一些突破传统框框的新举措,为新经济理论的诞生铺路。
毛泽东历来对"精英"深怀戒心,留下名言"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如果我们把这一判断当作一种可能性而不是必然性,那显然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毛泽东早就知道中国跳出治乱循环的惟一出路在于民主,而且是一种让草根阶层拥有更大话语权的民主。他后来一直为此探索,一意孤行,虽败犹荣。
2011-03-04
以前我曾说过,西方主流经济学类似"皇帝的新衣",是一种只需用极简单的事实和逻辑就可揭穿的伪学问。但现实可能比童话更荒诞、更黑色却更少幽默。然而真的智者,真的勇士,总会在黑暗中举起投枪,例如端宏斌先生就连发了两篇专栏文章:《一个并不荒诞的寓言》和《为何中国人没钱购买自己产的商品》。
几年前,陈志武先生煞有介事地提出一个问题:"中国人为何勤劳却不富有?"读过端宏斌先生的文章,我们就会明白,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完全是包括陈先生在内的主流经济学家们忽悠政府、忽悠社会的结果。只要像端先生那样抛弃陈旧的经济学教条,回归常识常理,我们解决经济难题就会像庖丁解牛一样畅快:
"扩大中国的内需是最简单最容易的一件事,既然中国央行可以将钱借给美国人去消费,那他也一样可以将钱借给中国人消费。既然我们担心政府通过印钞票掠夺老百姓的财富,那么央行完全可以绕过政府,将钱直接发到每个老百姓的手里。既然我们担心中国贫富差距不断扩大,那么我们就按照人头发钱,所有人一视同仁。"
2011-03-08
今天上课,对学生说:"最近,我们敬爱的温总理在同海内外网友进行在线交流时,明确表示对抑制房价还有信心。现在我想问一下各位,你们是否还有信心?"几百号人齐刷刷地回答:"没有!"呵呵,政府大战房价,房价未折,政府公信力却先自折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话从前流行过,至今仍未过时。
2011-03-10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享有"债券之王"称号的美国投资家比尔·格罗斯,由于担心价格大幅下跌,清空了手下基金持有的美国国债。这一举动表明,从在商言商的角度看,美国国债目前已无投资价值。但这种债券不愁没人买,自美联储启动二次"量化宽松"以来,美联储买了70%,剩下的全被外国投资者包了。
在这种情况下仍持有美国国债,合理的解释似乎只有一个:这些外国投资者比美国本土的投资者更爱美国。在这些更爱美国的冤大头中,中国政府是"带头大哥"——持有量最大(1.16万亿),几乎赶上了美联储。我们是中国公民,爱中国可以没商量。但我们爱中国,中国却爱上了美国,居然也可以爱得没商量!
2011-03-30
我们可能正亲历这样一个历史时期:主导世界的西方文明江河日下,而新的文明形态却尚未成形。一个文明的衰落首先表现为精英的颟顸智残。所以,我们在见识了小布什率领西方联军深陷伊拉克之后,还有机会看到萨科齐带头在利比亚重蹈覆辙。倒是中国政府反对在国际关系中使用武力的一贯立场,显得格外明智。
一个文明的衰落一般会伴生另一个现象:"礼失求诸野"。文明的种子会在人民的原野中扎根,静静地等待着复兴的曙光。近日,一个名叫安田的美国男孩就带着这样的种子来到中国,亮相于《非诚勿扰》节目。他向女嘉宾提问:如果忽然拥有一千万元钱,你会怎么办?在得到中规中矩的回答后,他感到非常惊讶。
安田觉得不可思议的是,为什么没人想到用这些钱去"为人民服务"?久违了,为人民服务!见微知着,一个残酷的真相被揭开了:西方文明虽然正在衰落,但仍有复兴的希望;而中国,竟连文明的种子都流失了!于是我们只能很傻很无奈地看着:天下熙熙,中国人都为人民币服务;天下攘攘,人民币却为美元服务!
2011-05-03
世界很乱。这一头,卡扎菲的三个孙子被北约战机炸死了。孩子何辜,北约何忍?那一头,拉登被美国大兵击毙了,奥巴马立刻雄起:"正义得到了伸张!"呵呵,正义,原不过是一坨面团,有力者随手一捏,便说这怪模怪样的东西叫做"正义"。接着,必有一群帮闲文人蜂拥而上,给这怪东西贴上普世价值的金箔。
2011-05-04
有惑,便读史。谁知,不惑不读,读了更惑。例如,有一则广为人知的故事说,1967年,刘少奇在遭受残酷批斗之后,曾手拿《宪法》抗议道:"宪法保障每一个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破坏宪法的人是要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的!"宪法保护不了国家主席,的确很雷人。但是,此前几年还有一个故事似乎少人关注。
1964年年底,毛泽东带着《宪法》参加中央工作会议。在会议讨论快结束时,他拿出《宪法》,找到"在法律上一律平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等条文,然后问道:比如我们这些人算不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准不准许我们和你们讲几句话?有没有出版自由?
把这两个故事放在一起,不由人不拍案惊奇:原来我党我国的两位主席,都曾手持《宪法》扞卫自己作为公民的权利!抚今追昔,这些故事中仍熠熠发光的东西,其实已无关意识形态,无关历史,只剩下人类对自由亘古不变的向往。然而人类的宿命,也许已被卢梭一语成谶: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2011-05-05
最近,温总理会见了香港教育家、时评家吴康民先生,在提及内地的改革所遇到的困难时说,主要是两股势力,一股是中国封建社会所残余的;另一种则是"文革"遗毒,两股势力影响了人们不敢讲真话,喜欢讲大话,社会风气不好,应该努力纠正。
我现在就想为纠正社会风气略尽绵薄之力,讲一句真话:总理,您把错脉了。人们不讲真话,无关风气,更无关遗毒,而只在效果。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病可治,必讲真话;病不可治,就未必讲真话。如果真话揭出的问题在现有条件下是无解的,便形同放屁,徒然污染环境,还不如喷一些由假话、大话配制的香水。
更进一步的真话是:目前改革遇到真正困难在于已知的市场经济发展模式全都走到了尽头。这是全世界都在头痛的问题。我们现在要深化改革,应向什么方向改?是更私有化、更自由化?或是更美国化、更日本化、更欧洲化?稍有眼光的人都知道这些方向根本没有前途。只能提出无解问题的真话,总理未必真的想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