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1日日曜日

  加拿大联邦移民部昨日宣布,从7月1日(后天)起冻结联邦技术移民申请半年,直到新申请办法生效期的明年1月才重新开放。根据宣布,即使是在29项优先引进专业项目内的申请人,从后天开始也将无法申请,这也是移民部自今年3月底提出「一刀切」取消技术移民旧案后,再一次对技术移民计划「大动作」整顿。

  移民部长康尼(Jason Kenney)昨日发布「第5号部长指示」(The Fifth Ministerial
Instructions),内容除了如预期,宣布无限期暂停受理投资移民申请外,还包括冻结技术移民申请。至于那些已有工作安排,或已在本地取得博士学位的申请则不受冻结的影响。
  有关「部长指示」主要内容包括,关闭技术移民申请6个月至明年1月重开;技资移民申请配额不会在7月1日重开,开放日期还有待决定;下月将提新的技术移民申请办法;将改加拿大经验类移民办法,让从事高科技工作的移民在工作1年即能申请;以及新增商业移民类别吸引有创新构想的企业家。所有「部长指示」的详细内容并在今天于《加拿大宪报》(Canada Gazette)公布。

  康尼在几天前接受访问时,才公开建议那些被取消即「一刀切」的旧案申请人,可以根据现在的技术移民办法重提申请,然而,现在又将这扇大门关上。

  康尼昨日回应本报问及是否要让「一刀切」申请人「走投无路」,让他们无法申请?康尼说∶「申请人还是可以申请省推荐移民(PNP)、魁省技术移民,或者设法取得工作,得到雇主聘用,又或者先到加拿大求学,再申请加拿大经验类别(CEC)」,康尼认为,「中国申请人要移民加拿大的路还有很多。」

  康尼说∶「关闭技术移民,是为了让移民部能利用1年半的时间,清理所有的积压,包括被取消的旧案10万宗(影响人数为30万人),以及处理目前积压约13万人的申请」。

  康尼预期,明年1月技术移民重新接受申请,积压又将减去大半,他的目标是利用未来1年半的时间,清理所有技术移民积压,且进入「零积压」状态,那时将等同于「即时申请系统」,申请人在送件之后,将随时收到处理进展,就像是向网上书店订书一样,随时告知最新处理状态。

  康尼强调,即使暂时关闭技术移民申请半年,但并不影响移民部在新年度将吸纳6万名至6.5万名联邦技术移民的计划。

  康尼说他也知道,不管是「一刀切」或是冻结申请,均会引起申请人极大的反弹及失望,但他坚称∶「加拿大移民大门并非关上,而是有更多道便利的门,仍然欢迎申请。」

  至于投资移民申请无限期关闭,康尼重述原因是,目前移民部有2.3万宗投资移民申请,牵涉的申请人数达到8万人,加拿大现阶段完全不需要更多的投资移民,所以才冻结。
  日前到加拿大某地公干,顺道看望多年未见﹑前年移民加拿大的一位朋友。老友相见,不亦乐乎,自然在家里请我搓了一顿,还顺带邀约了其他几位朋友。三杯酒下肚,大家伙话匣子打开,谈到新移民来到加拿大,真是辛酸的故事说不完。


  朋友美丽的太太感慨:嫁给你们这些有知识的硕士博士,还不如嫁给国内的厨师或者是加拿大建筑工地的工人。我问此话怎讲?她说,就不拿你们作比较了,有损你们的自尊心,就说说我认识的两位女友吧。
  她认识的两位女友,一位说起来很有本事,还嫁给了博士,移民加拿大后,先生送过外卖,收过快件,搞过传销,在一家印刷厂出苦力闪了腰,什么样的活儿差不多都干过,高不成低不就,至今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屈就在一家灯具工厂做工,干得差不多也是和普通工人一样的活,月收入两千来块,日子过得紧紧巴巴,两口子经常怄气,一直惦记着回流。

  另一位女友,没啥大本事,也没高学历,以不便明说的身份移民加拿大后,不忘旧情,和国内做厨师的男友结了婚,如今先生来到加拿大,在一家餐馆当大厨,特吃苦耐劳,还利用早上和休班时间到另一家大型食品店兼差,每个月的收入差不多五千大洋,跟在国内的低收入比,如同自家开了银行,进了天堂,谁要跟她说加拿大不好﹑中国好,她就跟谁急。

  据说加拿大的建筑工人,月收入五﹑六千块,别看这活儿,华人也不好找,没有经验,没有技术,国内建筑工地的优秀技工,有几个能移民加拿大的?来了也未必行。听说有华人建筑设计师移民加拿大的,来了干得是设计师的活儿,拿的是描图员的工资,人家设计师大腿跷着二郎腿,在你的设计图上签个字,月月拿着高薪水。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一家美国大公司,刚毕业没几年的小丫头管理源代码,工资比华人程序员的薪水还要高。

  不少人怕是对"脑体倒挂"这个词,还记忆犹新,早年定居海外的华人和如今刚留学海外的年轻人,可能不知道这个词真正的背景和含义。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及九十年代初的中国,也就是改革开放的初期,从事脑力劳动的知识分子的收入,曾经远远低于从事体力劳动的贩夫走卒。当时有一句流传很广的顺口熘﹕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不如拿剃头刀的,就是对这种情况的忽悠诠释和真实写照。

  或许有点让人不可思议,中国当年的"脑体倒挂"现象,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加拿大的华人新移民身上得到了验证,还可以再顺口熘几句﹕原来北京大学校的教师不如温哥华做足底按摩的小姐,原来上海科研部门的研究学者不如多伦多面包房打工的大妈……对不少加拿大的华人移民来说,语言不是很通,资历得不到认证,就业的形势一直很严峻,如一些新移民朋友所言,移民的身份,就像是根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不少新移民,充满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踏上北美的土地,这里空气新鲜﹑天空湛蓝﹑青草碧绿﹑溪水清澈;到处鸟语花香﹑莺歌燕舞﹑环境幽美﹑花团拥簇,令人心旷神怡;而且言论自由,人权保障,民主制度,当家作主,没有政治压抑。可是,这一切,都不能当饭吃不是?过不了多久,就会发现,找工作到处碰壁,生意难做赚不到钱,加之不同文化的冲突,无形的种族歧视,还有打工艰难,生活辛苦,缺少亲情,缺少友谊。不少新移民感叹﹕这看不到未来的日子,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熬出头。下辈子?下辈子太久!只争朝夕。

  看到报道,加拿大政府对移民问题十分关注并正在积极调整移民政策,华人移民的学历资历和资格认同问题,想必会逐步得到解决,听说已经在北京设立了一个什么部门,专门就移民的学历资历资格等问题向新移民提供咨询和帮助。但愿所有这些,能够帮助老移民和新移民和未来移民,有助于解决他们的工作和生活问题,把华人移民的勤劳﹑聪明和智慧,发挥到尽致,在自由﹑平等﹑人权﹑民主的社会,不会再有华人脑体倒挂的笑谈。谁说看不到未来?不远的将来,我们的华人,当上加拿大总理和美国总统也没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