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30日木曜日

迎合习近平 李源潮重申党性

  北京时间8月29日,中组部召开组织系统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总结视频会,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发表讲话,重申了胡锦涛"建设模范部门、打造过硬队伍"的要求,同时又强调要将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作为永恒话题贯彻到组织工作之中,及时迎合了习近平8月24日关于党建问题的谈话。
  以党纪实现党建

  李源潮在2007年中共17 大前夕就任中组部部长,上任伊始,胡锦涛就在17大上提出全体党员应当"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以李源潮为首的中组部马上响应胡锦涛的号召,开展了一个为期五年的行动。李源潮此次召开的就是这个活动的总结会。但与"总结"不同的是,他所强调的"讲、重、作"已经不再是一个短期的行动,而被认为将是永恒话题。此番表态也被解读为背后暗合习近平日前关于党建的言论。

  8月24日,习近平在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着重提出了"党建"的问题,并要求各部门"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习近平并没有进行详细解释,而是为各级党政部门留下了回答的空间。

  李源潮将"党性"问题旧事重提恰恰可以被理解称是对如何推进"党建"这一问题的回答。在李源潮看来,组织部门通过对党员干部党性和道德品质的考察,实现干部队伍的优胜劣汰,就是组织部门对于如何推进党建工作最恰当的解答。

  18大临近 汪洋、李源潮相继表态

  不仅仅是李源潮开始在18大前的关键时刻有所发声,8月24日,广东省委书记,18大常委的另一热门候选汪洋在《人民日报》发表题为《走广东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的文章,表明其对胡锦涛引以为豪的科学发展观的完全支持,也在中国民众面前表达了其对胡锦涛本人及其政治遗产的忠诚。3日后,汪洋又在广东省第十一期领导干部党纪政纪法纪教育培训班上强调了"党纪"的问题,从纪律的角度对习近平的党建问题进行了回应。

  李源潮此次的表态和汪洋的讲话性质类似,都是对习近平"党建"问题的回应。不同的是,相比于汪洋的频繁高调的表态,李源潮更为低调一些,只是从其本职工作出发强调党性培养对于党建工作的重要性,隐含地与习近平保持了思想上的一致。因此有政治观察人士指出,鉴于汪洋、李源潮的举动与即将召开的18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他18大常委的其他候选人或许在短期内也会有所行动。

英媒:周永康仍在其位已无权威

  从2007年起担任中共政治局常委的周永康同时亦是中共政法委书记,负责监管中共政法委和公安


司法系统并制定相关政策。周永康的双重身份使其所领导的政法和公安系统每年获得高达1,100亿元人民币的预算。然而,周永康将与目前大多数政治局常委一样,在中共18大会议后退居二线。
  有关中共政治局常委从九人制减为七人制,并实际上削减周永康的后继者即政法委书记角色的相关安排近期已在网上流传。有分析认为,根据目前的安排,政法委书记不会再任常委,转而向常委负责。

  路透社引述一位与高层人士有亲属关系的商人说,即使是在政法委内部,批评声浪也不小。周永康仍在其位,但他说话已没有了往日的权威。报道还引述两位消息人士说,目前最有可能取代周永康政法委书记一职的是现任公安部长孟建柱。

  有传言说,周永康失势是因为他在扳倒原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的过程中表现迟疑。此外,山东盲人维权人士陈光诚逃脱19个月的软禁并进入美国驻华大使馆避难,也令中共政法和公安系统面子扫地。这些失误令中共总书记胡锦涛和他未来的继任者习近平达成共识,有必要将公安以及负责国内安全司法的部门归入自己的监管范围。

  很有可能胡锦涛和习近平达成了共识,让政法委的政治地位降级。"他们正利用目前的舆论看法——政法委一手遮天,并因此产生了诸多问题和丑闻。"

  另据新华社报道,周永康近日在北京主持司法体制改革会议,并首次提出"分解执法权力"的说法,唿吁推动中国司法体制改革,提高干警执法办案、保障人权和维稳的水平。

  周永康表示,在权力比较集中的执法领域,要合理划分执法环节、分解执法权力,防止发生司法不公不廉问题。

  有分析认为,在政法委系统推进这种改革实际上是为了防止出现公安凌驾检察院和法院,以及一人独揽公检法大权的情况。

白宫这手实在太狠了 北京惨遭致命阴谋?

  据共同社8月29日报道,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纽兰在28日的例行记者会上称,对于中日间存在领土争议的钓鱼岛,美国政府目前在官方名称上采用日语读音。纽兰称,钓鱼岛是《日美安保条约》的适用对象,并重申美方在主权上"不持特定立场"的一贯态度。应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邀请,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将于9月4日至5日访问中国。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纽兰28日宣布了希拉里本次访华的消息,并表示美国借此次访华强调在南海及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不过,在当天的例行记者会上,纽兰谈及钓鱼岛问题时,将钓鱼岛表述为"尖阁诸岛"。

  近来围绕着钓鱼岛问题,我国方面展开多方博弈,一方面继续对日本方面施压,另一方面寻求白宫方面默认,然随着事态的不断发展,我国众多措施并未获得应有之成效。

  虽我国对日本方面不断施压,然力度尚难以使其悔过自新,反而激化其报复之决心,至于白宫方面,我国虽一再对其示好,以"华夏之万物,结其之欢心"使其不要在钓鱼岛问题上过多为难北京,然白宫方面对此甚是不以为然,其国出于亚太主导地区出发,拟利用我周边之国与我之领土争端,制衡我国快速之崛起,为其国重新进行战略部署赢得时间,遂我国不管如何结其欢心,但最终仍难满足其之胃口。

  而今白宫更是就中日钓鱼岛问题表露强硬态度,各方面力挺日本与我国争夺钓鱼岛,其之做法,使得我国人愤懑,然又无能无力。如若就此发展下去,我国将再次失去崛起之机会。更为可怕之事,如若等白宫方面进行好战略部署,我国将难再有出头之日。下面我们从多方面探讨,应如何利用钓鱼岛以及南海之争挫败白宫阴谋,完成国家民族之崛起。

  现今白宫方面在世界各方面所做的一切,都是围绕其遏制我国崛起为中心的,特别是其在亚太地区怂恿教唆我周边蛮夷之国与我国进行领土、领海争端,其之阴谋乃是利用我国与周边蛮夷博弈之机,一方面从我国以及周边蛮夷之国掠去好处,另一方面利用争端对我国进行有效遏制,阻碍我国快速崛起之路。而要想有效的瓦解白宫之阴谋,我个人认为,南海问题由于我国软硬兼施之法,现今尚难再有大风大浪。

  同时,南海周边之蛮夷,多为白宫之附庸,各方面实力都难以与我国相对抗,我国只可强硬步入南海,在必要时刻对南海周边蛮夷略加经济制裁即可瓦解其侵占南海之计划。而今我国真正威胁乃是来自久居白宫门下东瀛之倭狗,其国借助白宫之力,拟利用钓鱼岛争端问题,一方面完成其国之崛起,另一方面借此之机讨好白宫遏制我国,其之计划可谓一箭双雕。

  我国要想有效瓦解白宫之计划,首先以及要点乃是对东瀛倭狗进行遏制,我国也可利用钓鱼岛之问题,采取强硬手段,在日本尚未做好崛起准备之时,对其进行有效的区域打击,再者可派遣军舰乃至陆战队员,强硬将钓鱼岛夺回,其可在世界方面大造舆论,一方面可以增强我国民族自信心,另一方面可以动摇东瀛倭狗乃至其主子白宫对抗我国之决心。

  此次白宫方面,在我军方高官刚刚访问之后,狠狠给了我国一个回马枪,当使我国人清醒的认识到,当近仍然是弱肉强食的外交,任何问题并不是靠谈判所能解决的,谈判是建立的强大武力基础之上,希望我国早日展开强硬出击手段,收复国土,强民族于万国之上。
 默克尔29日启程访华,这是德国总理年内第二次来京,第三次与中国国务院总理温jia宝会面。尽管如此,默克尔此行仍给世界舆论带来不少惊喜,比如,她是为参加第二轮中德政府磋商而来,《南德意志报》说,德国倡导的此类对话只面向中国、以色列和印度,访华团阵容庞大,包括7名部长和20余名德企高管。英国《金融时报》说,当30日中德高层会晤,两方部长济济一堂,简直让人觉得这是一场"联席内阁会议",可见中德关系密切到了何种程度。在德媒眼中,德中在各自地区起着相似的作用,在当下经济环境中彼此需要,"关系比任何时候都好"。

  据德媒报道,默克尔将在华停留两日,30日将分别会晤中国国家主席胡jin涛和国务院总理温jia宝等领导人,31日,两国总理将搭乘高铁赴天津,见证空客天津总装厂第100架飞机下线,《南德意志报》说,这是空客在欧洲以外的唯一装配基地。德国NTV电视台称,此次访华阵容之强超过以往任何一次,随行者包括外长韦斯特韦勒、财长朔伊布勒和经济部长罗斯勒在内的7名部长、2名副部长,以及一个由西门子、大众等企业总裁和中小企业代表组成的20人高级别经济代表团。

  英国《金融时报》称,30日中德高层济济一堂,这场景充分表明,如今两国双边关系密切和重要到了何种程度。根据德国驻华使馆29日向《环球时报》提供的数据,德国大公司和中小企业均视中国为具有吸引力的投资和贸易市场:德国企业至今在华投资266亿欧元,超过 5000家德企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

  在《法兰克福汇报》眼中,德中在各自地区的角色高度相似:"两国均被视为全球经济增长堡垒,是各自所在地区的最强大经济体,然而因欧债困境和各工业国走衰,两国的前景都初显黯淡。"所以此次总理默克尔率领"几乎半个内阁"踏上访华征程,是要寻求同中国"并肩应对之路"。

  《南德意志报》以"一个推销员的使命"为题报道默克尔访华,文章说德中经济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好,中国需要德国的技术,德国需要中国的市场,此行默克尔面临的严峻挑战是,宣传德国实力和对欧元的信心。《明镜》周刊则简单将此行核心归结为"钱",报道说,默克尔将极力寻求中国帮助欧洲走出危机,如积极争取北京购买意大利和西班牙的政府债券。且中国的态度将影响"三驾马车"对希腊的评估,而雅典政府正在学习中国方法建立经济特区,期待借此走出危机。

  《华尔街日报》29日说,默克尔此行并不轻松,除了如人权、版权保护和货币政策等传统的艰难话题外,她还需督促中国开放更多市场、提供更公平的竞争条件等。文章说,许多观察家并不看好吸引中国投资德国的前景,因为自希腊债务重组后,不仅中国,全球投资者对投资欧元区都变得小心翼翼。对于中国方面对此次会晤的期待,《金融时报》分析说,中国领导人希望从默克尔那里了解的不仅是德国的情况,还有欧盟的问题,"眼下欧盟发出的声音杂乱无章,中国很想知道'欧元区大财神'默克尔怎样想"。文章认为,德中的良好互动是中国与欧盟关系的润滑剂。

  有舆论称,中德两国在政治话题上存在诸多分歧,但法国《回声报》29日说,双方最大的共同点是秉持实用主义的成熟外交,中德经贸已密切到让欧盟智库形容为"共生关系"的地步,两国优势互补,"欧洲越衰退,中国在德国外交格局上的分量也就越重"。
  薄熙来事件已经过去,十八大即将开始。中共前总书记赵紫阳的秘书鲍彤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十八大面临两种选择:要么和薄熙来捆在一起,要么跟他切割开来。

  薄熙来已经进入历史。他之所以被载入史册,主要不是由于在谷开来一案中被切割,而是由于他对"唱红打黑"的建树。
  鲍彤还指出,在蛋糕如何分配,总量做大做小,以及公租房和城乡户口之类问题上,薄熙来并不僵化,有相当的灵活性。

  对于有关北京方面以"故意杀人罪"起诉谷开来一事,鲍彤认为,很可能是想把她作为替罪羊,最终起到保护薄熙来的目的。

  鲍彤,原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政治体制改革研究室主任,赵紫阳的政治秘书。1989年六四事件中,鲍彤被撤职,并于5月28日在北京被捕。1992年3月,被撤销中央委员职务,开除党籍。7月,因泄露国家秘密罪和反革命宣传煽动罪两项罪名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1996年5月,鲍刑满释放。此后,鲍彤一直生活在软禁中。

  原中共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的妻子谷开来因涉嫌参与谋杀英国商人尼尔-海伍德(Neil Heywood)而被以故意杀人罪名起诉,成为近30年来中共政权下最大的政治丑闻。

  随着谷开来案的审判结束,如何处理薄熙来目前已经成为外界最高位关注的焦点。截止目前为止,薄熙来仍然是全国人大代表,若要接受刑事指控,按程序需要先免去人大代表资格,因此此番他若被免去人大代表资格也被认为是摘掉"护身符"。外界认为薄熙来目前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控制中。这个中共党内组织负责调查党员的行为,并决定违规党员是该接受内部处理还是也应受到刑事指控。此前有日媒报道称,中共领导层已在北戴河会议上决定开除中共前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党籍,追究他对前重庆市副市长王立军投奔美国领事馆的责任。

  中国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正在北京举行。据报道,这次会议的内容除了审议部分法律草案外,还有一项内容是"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关于个别代表的代表资格的报告"。而这里的"个别代表"被认为或许就是已经被双停党内外职务的薄熙来,这也被认为对薄熙来的处理正式提上议程。若根据中共党内流程,随后中央政治局将会召开会议审议中纪委对于薄事件的调查报告,给予处理决定。然后在每年10月初召开的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上对该处理决定予以确认,并在十八大后被移交司法机关。
  美帝国主义最恶毒的外交手段,根据俺的见多识广,也就只有两宗特别损:一是卡特当总统时指派一位黑人到实行种族隔离的南非当大使,使得南非政府的白人官员都要对一个黑人毕恭毕敬。而且这位黑人下车伊始,就对那班不屑同黑人并排坐的南非白人指手画脚,天天逼催他们释放曼德拉,废除种族隔离政策,实行全国民主普选。并且警告他们,如果对他稍有不敬,不但美国黑人不答应,美国白人也不把他们这般高等南非白人视为同类。可怜的南非白人当局,对卡特总统派来的这位黑煞真神,恨得牙痒痒,却一直几年要陪笑脸。也亏得这位黑大使,使得南非当局没有完全彻底被国际社会孤立隔离,也使得后来的南非和平改革终于在苏东波之后水到渠成,白总统还同曼德拉一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第二宗就是美国的黑总统奥巴马派一个不会说中文的华裔美人(男子)出任驻华大使。这位骆家辉大使先生,地位比当年卡特派往南非的黑大使要高的多:卡特派往南非的大使上任前只是亚特兰大的市长,而骆家辉则是响当当的民主党大佬,连任两届的华盛顿州州长,还是奥巴马政府的内阁大臣商务部长。他这个商务部长,可不是薄熙来那个重庆市长的级别,而是相当于中共的政治局常委。他直接和总统一个团队工作,他上面没有什么政治局或者中央委员会管着。他要同奥巴马谈心,可比薄熙来要见胡锦涛容易多了。

  照理这应该是奥巴马特别看得起中国,看得起华人。十个手指头数得尽的美国政府核心部长,有两位是华人。把一位政治局常委级别的部长派到中国当大使,比中国派到华盛顿的大使高两个级别,(中国驻美大使是所有驻外使节中地位最高的,也就不过准部长级,上百号人的中央委员之一而已)。据说当时胡锦涛和奥巴马都非常高兴, 都很有面子。

  可是这个骆家辉啊,却原来是美帝国主义最恶毒的反华急先锋。奥巴马老谋深算,骆家辉老奸巨猾,功夫了得。骆家辉有些什么功夫呢?说出来你不信,还真吓死你。

  第一个功夫:华人不会说中文。连摩门教的那位白人驻华大使北京话都比胡锦涛还纯正,可是这个华人骆家辉,除了两三句广东话,其他中文一概不知点解。这好啊,中国人交谈的所有国家机密,他肯定一概不懂。大家伙骂他是数典忘祖的卖国贼也好,骂他是香蕉人也罢,他照样笑哈哈乐呵呵的。不懂中文,连国骂也不懂,干脆。

  第二个功夫,是寒酸。如果有人在北京街头象抢日本大使的坐车上的国旗一样,见了骆家辉肯定失望:一来美国人连烧国旗都不当回事,而来骆家辉的坐车在北京硬是比邻近河北一个乡长的座驾还寒酸,科长坐上去都丢面子。天津有狗不理包子,北京有贼不要的美国大使专车。在北京街头开车这样寒酸,上了天坐飞机,有局长和小老板和名记者听说美国骆大使也同乘一架飞机,于是在头等舱左顾右盼,扫描来扫瞄去,直到某位部长还有赵本山大爷的小蜜冒火了:你们看来看去看什么?啊,对不起,首长,我们找骆家辉,就是那个香蕉人美国大使。没想到坐在后面经济舱的骆家辉听见人家叫他名字,赶紧起立:哪位叫我呀?我在这里。哇塞!在众人口瞪目呆之际,那位坐在头等舱的央视名记蚋打铁赶紧以记者的敏锐,发话采访了:大使先生,你连头等舱都坐不起,是否提醒大家美国欠中国的钱?要不要我借给你一点,补张头等舱的票?我的票和五星级旅馆都是党报销,我这次去采访一位中央企业老总,还有几十万的红包捏。

  骆家辉的第三个功夫,是特别不怕死,也对中国人特别信任。中国一个科长县长出行,都要前呼后拥,有保镖随从,撑阳伞打雨伞的,提靴子提电话电脑行李细软箱子的,到了灰尘扑面的鸟不拉屎的乡镇,还有搽皮鞋的拎口罩的甚至拿着铁锹填平道路的。可是这个连基本中文都不会的美国华人,在中国却经常一个人或者一家子穿大街走小巷坐公交车,也不怕人家踩他的脚,或者扒手扒掉他的美国护照,抢走他口袋里的几个铜板。

  骆家辉还有一个功夫:作为华人,还是广东祖籍,却不喝功夫茶,只喝咖啡。咖啡就咖啡,我们现在许多的局长部长也习惯只喝咖啡,因为中国的绿茶红茶他们都看内部参考知道,那里面有说不清成分的添加剂,要洗过几遍才能喝。可是喝咖啡犯不着自己在大街上排队去买呀。小蜜和大秘干嘛用的呀。这个骆家辉,堂堂政治局常委级别,站大街排队买咖啡,还要在众目睽睽之下掏出优惠减价券来买咖啡,你丢你们美帝国主义的人不要紧,你那张黄皮肤面孔,难道不是存心要丢你爷爷姥姥咱们共产党大员的脸吗?你不要脸,我们要啊,我们共产党不但要脸,还要保屁股稳腚啊。

  党国有见识有眼光有分析有头脑的人士,一眼看出了骆家辉的把戏:他是奥巴马派来搞乱中国,掏党心,动军心,摇民心的美帝国主义和平演变中国的最厉害的美国式中国功夫高手。他这些功夫,就像卡特派往南非的黑大使的皮肤一样,不是一两天在海边被太阳晒黑的,是与生俱来的。他生来不是当官的料。在美国,做到政治局常委级别的大官,举手投足,就是一个平头百姓,还好意思到你爷爷奶奶的故土来出洋相。如果你爷爷奶奶再世,他们一定不会让你到美国投胎。哪怕留在广东村里当个村长,也比你现在什么内阁部长大使风光阔气一百倍!

  俺强烈建议,为了粉碎奥巴马骆家辉败坏我党干部官员形象的阴谋,强制给骆家辉待遇升级!让他在中国期间,一切待遇出行比照中国部长级官员,费用由中国政府包干。这笔小钱,虽然对于收买骆家辉来说是笔大款,但是对于稳定党心军心民心,是非常必要的开支,对于维持中美两国官员的友好关系,更是微不足道的小开支--只要让某个科局长稍微省一点就行了。

参考新闻:



骆家辉是面镜子 中美官场文化天差地别

http://www.creaders.net 2012-08-29 13:21:55 美国之音

  对于喝咖啡的人来说,去咖啡店买咖啡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不过,如果一名内阁部长或是美国驻华大使自己去咖啡店买咖啡,你会感到奇怪吗?

  曾经做过7届美国国会众议员的吴振伟在美国之音演播室接受我们的专访时表示:

  "在美国,像参议员、众议员、内阁成员或是大使,自己去星巴克买咖啡是很司空见惯的事情。"

  不过在美国人看来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在中国人眼里则是新鲜事。

  曾经担任华盛顿州州长和商务部长的骆家辉大使2011年8月前往北京履新时背着背包带着女儿在西雅图机场的星巴克买咖啡的照片被传到新浪微博后,立刻在中国网民中炸开了锅。

  今年6月,网上又爆出骆家辉大使全家人在没有包车、也没有保镖随从的情况下游览广西桂林阳朔的消息。

  骆家辉现象

  他的种种平民官员作风在在中国掀起了一股"骆旋风",也在中国民众和社交媒体中引发了讨论"骆家辉现象"的热潮。

  骆家辉现象究竟是人民公仆的体现还是政治表演呢?

  前众议员吴振伟说,他最近在中国旅行的时候,总是有人问他骆家辉的这些举动是不是真诚的。对此,吴振伟的回答是,对于骆家辉来说,这绝对是真诚的。他举了一个1997年夏天他与骆家辉打交道时的一个小例子。

  他说:"早在我第一次竞选众议员的时候,我去他当时要发表演讲而入住的宾馆寻求他的支持,我进到他的房间时发现他自己在熨发表演讲时要穿的衬衫。我不知道他这样做是为了给自己减压,还是他就是要自己熨衣服,但不管怎样,这就是骆家辉。"

  华盛顿智库布鲁金斯学会中国中心研究主任李成博士与骆家辉都是百人会的成员,而且在骆家辉任商务部长时,两人有很多来往。

  他说:"我对他有很多近距离的观察,我觉得他不是演戏,他本来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是比较亲民的。他在做商务部长的时候,在西雅图当华盛顿州州长的时候,都是有目共睹的。"

  人民公仆还是政治表演?

  不过,中国官方媒体则认为,骆家辉是在做秀。

  骆家辉大使2011年9月坐经济舱从北京前往大连参加夏季达沃斯论坛的举动一度遭到中国央视节目主持人芮成钢的调侃。

  芮成钢:你坐经济舱来大连是不是意在提醒人们"美国欠中国的钱"?

  中共机关报《人民日报》旗下的《环球日报》更是发表文章,称骆家辉"大大超过了一个大使本应该扮演的舆论角色","以巧妙的方式干预中国舆论,增加中美之间新的误解和怀疑"。

  前美国驻华大使芮效俭认为,中国官方媒体的这种解读是错误的。

  他数:"我们来自非常不同的文化背景,骆家辉大使的行事方式是地地道道美国人的方式。我认识所有的美国驻华大使,每个人有不同的风格。骆家辉大使去中国履新之前,我对他的建议是做你自己,不要试图像其他的驻华大使那样行事,按你自己最舒服的方式行事,因为这会体现出真诚,显示真正的自我。我认为他在中国就是这样行事的。"

  美国政府对官员行为的规定

  骆家辉大使在回答央视主持人芮成钢有关他为什么坐经济舱的问题时做出了这样的解释。

  骆家辉:"实际上,这是美国政府的规定,不管我们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各地,所有美国政府的官员都必须坐经济舱,规定就是这样的,而且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如此,除非飞行时间超过14个小时而且抵达目的地后马上或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就要参加会议。从北京到大连的飞行时间只有1个小时,经济舱是很舒服的。"

  事实上,除了政府官员,美国对国会议员的行为也有非常清楚的规定。

  前众议员吴振伟:"当国会议员乘坐私营航空公司的飞机去海外旅行时,8千英里以上的里程你可以升级坐商务舱,不是一等舱,8千英里以下你就得坐经济舱。这是规定。"

  尽管骆家辉解释了他坐经济舱的原因,但是《人民日报》经济周刊主编田俊荣在复旦大学发表的一次公开演讲中仍然质疑说,"他为什么会坐经济舱?因为美国政府规定大使的差旅费是包干的,留下的是自己的。"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美国政府对大使的经费到底有什么样的规定?

  美国在台协会前台北办事处主任包道格:"你有一个经费。如果没有花完,这笔经费就会上交到美国政府。它不会进到你自己的腰包。"

  前众议员吴振伟也表示,美国人当官不是为了发财致富。他说:"在美国,没有人担任公职是为了赚钱,为了发财致富。我们卸任公职后比我们进入之前还要穷。"

  吴振伟说,中国人不了解的一个事实是,60%到70%的国会众议员在华盛顿并没有自己的住所,而是住在办公室里。他说,这不是因为他们可以把省下的钱放到自己腰包里,而是因为他们的收入不足以让他们在自己的选区之外再拥有一个住所。

  为什么中国民众和官方媒体会对骆家辉的所作所为做出完全不同的反应呢?

  曾经担任老布什总统国家安全委员会亚洲事务资深主任和总统特别助理的包道格表示:"我认为这与骆家辉大使没有任何关系,而与中国官员不无关系。中国很多官员都非常高高在上、腐化,靠着这种体制过着与他们作为人民公仆的身份不相符的奢侈生活。我认为,中国民众对此感到愤怒, 这个时候,骆家辉出现了,而且像很多其他人那样做事。"

  华盛顿智库布鲁金斯学会中国中心研究主任李成博士:"我觉得这是本身中国领导人、中国政治制度、它的大规模的腐败,然后使一些官员在心态上觉得是一个威胁,因为这个反差太大了。"

  李成指出,在美国,只是总统享有一些特权,连副总统都没有什么特权,而且他们的旅行、报销都有非常严格的规章制度,而中国的情况则完全不同。

  李成:"不用说一个县长,有时候一个局长,他们都是前唿后拥,这种腐败情况使中国的民众有很大的抵触情绪。我觉得骆家辉正好是一个非常大的反差。"

中国有网民把中美官员之间存在的这种反差归结于两国官员产生的方式。一位网民说,"在西方,官员是人民公仆,不称心老百姓就可以把他炒鱿鱼。在中国,当官儿的是老百姓的衣食父母,掌握着生杀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