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6日木曜日

中国?硬到底 决然投出反?票!

  10月5日,安理会就涉叙利亚问题的决议草案进行表决,中方投了反对票。

  中方一直高度关注叙局势发展,呼吁叙各方停止一切暴力,推动叙政府落实改革承诺,尽快开启由叙主导的包容性政治进程,积极支持地区国家和组织的斡旋努力。有关国家提交的安理会涉叙决议草案一味对叙施压并威胁使用制裁,不利于叙局势走向缓和。我们希望安理会的有关行动应有助于缓解叙紧张局势,有助于推动政治对话化解分歧,有助于维护中东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新华网:联合国安理会4日就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进行投票表决,中国和俄罗斯投了反对票,南非、印度、黎巴嫩和巴西投了弃权票,决议未获通过。

  新华网联合国10月4日电(记者林琼 顾震球)联合国安理会4日就法国、英国等提交的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进行表决。俄罗斯、中国反对,印度、南非、巴西、黎巴嫩弃权,法国、英国、德国、葡萄牙、美国等赞成,决议草案未能获得通过。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李保东在表决后作了解释性发言。李保东说:"中国高度关注叙利亚局势发展,我们呼吁叙利亚各方保持克制,避免一切形式的暴力行为和更多流血冲突。我们希望叙利亚政府落实有关改革承诺,也希望由叙利亚主导的、具有包容性的政治进程尽早启动,推动局势尽快走向缓和。"

  李保东说,国际社会应为实现上述目标提供建设性帮助,同时应该充分尊重叙利亚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安理会是否在叙利亚问题上采取进一步行动,应看是否有助于缓和叙利亚紧张局势、有助于推动政治对话化解分歧、有助于维护中东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更应看是否符合《联合国宪章》及不干涉内政原则。

  因为这些原则关系着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小国家的安全和生存,关系着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在这些原则问题上,中国政府的立场是坚定和一贯的。

  李保东强调,根据上述原则立场,中国一直以积极和建设性姿态参与相关决议草案的磋商。目前安理会有两个决议草案,一个是主张尊重叙利亚国家主权和通过政治对话解决叙利亚危机,对这个草案中方是支持的。但对今天审议的这个草案,与不少安理会成员一样,中国认为在当前形势下,制裁或威胁使用制裁无助于叙利亚问题的解决,反而可能导致局势进一步复杂化。

  但令人遗憾和失望的是,这一重大合理关切未能得到提案国应有的重视。当前这项决议草案一味对叙利亚施压甚至威胁使用制裁,不利于叙利亚局势走向缓和。因此,中国对这一决议草案投了反对票。

  李保东最后说,叙利亚是中东地区的重要国家。叙利亚保持和平与稳定,符合叙利亚人民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中国愿同国际社会一道,继续为妥善解决叙利亚问题发挥积极和建设性作用,也将继续支持有关地区国家和组织的斡旋努力。

  美国对中俄就叙利亚问题投反对票表示愤怒

  据报道,联合国安理会4日就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进行投票表决,中国和俄罗斯投了反对票,南非、印度、黎巴嫩和巴西投了弃权票,决议未获通过。综合外电消息,美方对此结果感到"不满"和"愤怒"。

  报道称,对于上述结果,美国驻联合国大使苏珊・赖斯称,联合国安理会"完全未能"支持叙利亚人民的行为"令人愤怒",并强调 ,"勇敢的叙利亚人民可以看到安理会中谁支持他们争取自由的斗争、谁不支持"。法国驻联合国大使阿劳德还将中俄的否决权形容为,"拒绝支持自由、民众的行动";英国驻联合国大使格兰特也附和称,"否决权将令叙利亚人民极大地失望","安理会部分成员国对争取基本的人权没有显示出他们的支持"。

  不过,俄罗斯驻联合国大使丘尔金则认为,这项决议加上西方领导人要求叙利亚总统阿萨德下台的呼吁,可能会激起叙利亚爆发全面内战,"这对整个中东地区可能是毁灭性的"。

  中国外交部5日就安理会涉叙利亚决议问题发表谈话时说,中方一直高度关注叙局势发展,呼吁叙各方停止一切暴力,推动叙政府落实改革承诺,尽快开启由叙主导的包容性政治进程,积极支持地区国家和组织的斡旋努力。有关国家提交的安理会涉叙决议草案一味对叙施压并威胁使用制裁,不利于叙局势走向缓和。我们希望安理会的有关行动应有助于缓解叙紧张局势,有助于推动政治对话化解分歧,有助于维护中东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中国对联合国安理会4日就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投了反对票,这是中国在联合国成立66年来第7次在安理会动用否决权,也是与俄罗斯自2008年7月以来首次共同动用否决权。

  西方傻眼:中国这次太罕见,坚决救下叙利亚政府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星期二在例行记者会上说,中国支持叙利亚为维护国家主权和稳定所做的努力,希望叙利亚尽快恢复稳定和秩序。姜瑜说,在目前的形势下,中国认为安理会通过有关决议无助于叙利亚局势的缓和与稳定。

  此前,联合国谴责叙利亚总统阿萨德政权对抗议者进行的"令人震惊的"残酷镇压。活动人士说,叙利亚军队向抗议者集中的地区用重机枪和大炮开火,至少导致15人丧生,几十人受伤。

  由英国,法国,德国和葡萄牙共同发起的一份决议草案上星期交给15个安理会成员国传阅。草案谴责叙利亚政权对抗议者使用的暴力,并呼吁叙利亚军队解除对南部城市达拉长达一个星期的围攻。

  中国这次在叙利亚问题上的表态,罕见的、一改以往、一贯拖泥带水、模糊不清的陈述,而是在明确表示,坚决支持叙利亚现政府恢复国内稳定的基础上,并明确在联合国有可能通过对叙利亚任何制裁决议时,坚决投反对票的立场。中国作为具有否决权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的一员,做出这样的决定,就意味着类似于干涉利比亚主权的联合国决议,在叙利亚问题上不会再现。

  中国这次罕见而果断的表态,充分说明了,中国以下定决心,绝不会再让利比亚的悲剧在叙利亚重演,在叙利亚问题上决不再给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以任何可乘之机。

  中国这一惊人举动,无疑是给奥巴马北非政策的当头一棒,使美国及其走狗的北非战略彻底破产,从而斩断了美国伸向非洲国家的黑手,美国及其北约,在利比亚得手后,将很难再将其颜色革命在北非蔓延,日益强大的中国成了这次北非乱局洪流中的中流砥柱。这对于中国,在北非甚至整个东亚来说无不具有当前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更难能可贵的是,在以往的国际重大博弈中,中国始终躲在俄罗斯背后随风而动,而这次中国对叙利亚问题的表态,是在俄罗斯利比亚立场反水的情况下,中国果断出击,从俄罗斯的背后走到了前台,独当一面的发出了足以可以左右国际局势的、中国人自己的声音,无不说明了今天的中国,大国自信与日俱增,自身价值逐被意识、大国心态趋于成熟。

北大清??身最新世界大学排行榜百?

  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6日发布2011-2012世界大学排行榜,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出人意料地荣登榜首,哈佛大学8年来首次失去头把交椅,与斯坦福大学并列第二。中国的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跻身百强。

 榜单前10位,美国和英国大学分占7席和3席,其中英国牛津大学排名第四。美英两国分别有75所和32所大学进入榜单前200名。亚洲排名最靠前的是东京大学,列第30位。日本和韩国各有5所和3所高校进入前200名。

  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分别位居第49和第71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排名第192位。中国香港的大学表现抢眼,在200强中夺得4席,是世界上顶尖大学密度最高的地区,其中香港大学位列第34。

  《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副主编、负责世界大学排行榜编制工作的菲尔・巴蒂在谈到香港各大学的出色表现时说,作为一个重要的世界经济中心,香港显然也已成为世界级的高等教育中心。

  《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根据汤森路透集团提供的数据,以13项指标进行世界大学排行榜的编制工作,其中包括科研、教学、论文引用、科研成果转化以及国际化水平等。为编制2011-2012世界大学排行榜,它对评比方法进行了微调,确保人文和社会学科见长的大学能够与理工科出色的学校更公平地竞争。

  《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从2004年开始对世界大学进行排名,其榜单已成为颇受全球高教界关注的参考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