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5日月曜日

默多克帝国的危机

  窃听丑闻让默多克的媒体王国成为全球焦点,在英国议会接受质询结束之后有股东维权机构呼吁默多克应该下台。窃听丑闻以及随后引发的危机,本质上是默多克的新闻集团(News Corp)存在缺陷的公司治理机制的必然结果。

  新闻集团在美国NASDAQ和澳大利亚证交所(ASX)同时上市,这两地上市的公司一般来讲信息披露都非常透明,比如股权结构,澳大利亚的上市公司都会有很详细的披露,但新闻集团是个例外,它没有按照一般澳大利亚上市公司的规矩披露比例,即使是股东名字,很多也是代理人,比如Nominee,
Trustee等,总之,根据公司年报很难估计出公司的股权结构。

  根据一家金融数据商的信息,截至2010年8月,默多克家族的持股比例为38.39%,为第一大股东。第二大股东为一个沙特阿拉伯的王子,持股约有7%。

  但即使是这个信息,也是非常模糊的。新闻集团在澳大利亚上市公司中是非常少有的、发行两种不同股份的公司。它的A型普通股没有投票权,只有B型普通股拥有投票权,两种类型股份的股东总量都差不多,都是5万个左右,但在持股超过10万股的股东中,2/3都是没有投票权的A型股股东,拥有投票权的股东数量很少。如果默多克家族拥有的股份大部分是B类型,他们家族对新闻集团的实际控制力会更高。

  实际上,很多实证研究也发现同股不同权机制的存在可以加强大股东对公司的控制,但对小股东权益是有害的,新闻集团不同类型股份的存在实质上是增强默多克家族的控制力。在实践中,同股不同权股份在澳大利亚非常少见,在英国有但在逐渐减少。在美国,比如纽约证交所,在1926-1986期间是禁止的,只是后来因交易所之间的竞争又允许存在了。

  董事会的构成也体现了大股东在股权上的控制地位。新闻集团的董事会一共有16席董事,在ASX 200中拥有最大规模的董事会,但关键是组成。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ASX)发布公司治理最
佳规范(Corporate Governance Principles and Recommendations)(澳洲、英国、香港等英联邦地区对公司治理实行"最佳规范"的方式,即发布一个标准,希望大家参照执行,如果不执行,需要作出解释。这和美国不一样,没有上升到法律的层次)。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建议董事会应该以独立董事为主,即过半数(英国的联合规章Combined Code也有类似说法)。在实践中,澳大利亚上市公司200强董事会中独立董
事的比例大约为80%,美国的数据也是超过50%。在新闻集团独立董事数量上,英国卫报(The
Guardian)的一篇报道认为是9席,这是官方说法,主要依据是新闻集团在其年报中把Messrs
Kenneth Cowley, Roderick Eddington 和 Andrew Knight定义为独立董事,但实际上他们均在新闻集团工作过,而且冷却期(Cooling period)还不到三年,无论根据澳洲还是英国的公司治理规范,他们都不符
合独立董事的定义。在16席董事中,执行董事6席,关联董事4席,二者合计为10席,保证了默多克家族对新闻集团的控制。

  另外,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以及英国都建议董事长与CEO两个职位分开,这也是为了保证董事会的独立性,在实践中,澳大利亚上市公司200强的85%把这两个职位分开了,且由独立董事担任董事长一职。在澳大利亚公司治理体系中,董事长的责任非常重大,具体包括:对董事会起领导作用,负责董事会的有效组织和运转,促进董事、董事会和管理层的沟通。而在新闻集团,董事长以及CEO的职位均为默多克担任,这是默多克家族加强对新闻集团控制的另一手段。

  当默多克及其家族通过各种手段牢牢掌控着新闻集团,而后者的影响遍及世界范围,这是何等的感觉?丑闻和危机于是出现,而小股东却是受害者。

默多克帝国的穷途末路

  默多克终于道歉了。在英国各大媒体上,到处都是默多克签名的道歉信。在美国,默多克的新闻集团也成为挞伐的靶子。据说,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已经展开对新闻集团的全面调查,对其一切涉嫌违法的事实都不错过。

  默多克为了平抑公众愤怒,还不得已舍车保帅:继新闻国际公司首席执行官丽贝卡·布鲁克斯辞职之后,新闻集团旗下道—琼斯公司首席执行官莱斯·辛顿亦黯然离开。对此,美联社认为默多克:"已失去在英国的影响力,有生之年再难挽回。所以,他没有理由继续持有新闻国际公司。如今真正应该保护的是电影工作室和有线电视。"

  确实,这对80岁的默多克而言,是极大的挑战。他从澳洲一路走来,建立了横跨英美,跨界报纸、电视、娱乐乃至石油、牧业等行业的商业帝国,财富超过600亿美元,殊为不易。可是,这场窃听丑闻,实在是影响太坏,不仅损及了英美文化最基本的平民价值观,也和英美主流政治文化格格不入。联想到"水门事件"中尼克松的遭遇,传媒大亨默多克的帝国极有可能走向穷途末路。

  首先,人生无多是默多克最大的悲哀。英伦三岛是默多克媒体帝国的福地。他毕业于牛津大学,他靠收购《世界新闻报》、《太阳报》标树了他在英国的影响力。这两份"通俗"报纸,就有近500万的发行量。可以说,普通英国人的平民化娱乐,牢牢地被默多克抓在手里。当1981年默多克把《泰晤士报》也收购到手时,默多克在大英帝国媒体界不仅是嘻哈主义的大佬,也是主流媒体的翘楚。成败皆萧何,默多克靠《世界新闻报》成名,也被《世界新闻报》拉下马来。造化弄人,80岁的默多克在大英帝国的传奇转眼间变成了黄粱一梦。老迈的默多克还有激情在英国重振雄风?

  其次,"太子"折翼。经过多年历练和考察,默多克选中了他的儿子詹姆斯。默多克作为他的"太子"。年初,詹姆斯成为"二把手",作为天空广播公司的CEO,詹姆斯本来靠收购天空广播公司剩余股权来强化其地位。窃听丑闻出来之后,詹姆斯陷入了内外交困之中。在外,英国舆论和民意坚决反对詹姆斯收购天空广播公司剩余股份。在内,新闻集团股东们不仅怀疑詹姆斯的危机处理能力,还嘲笑其没有采编经验,甚至提出让其"策略性辞职"。

  其三,失去了英国主流社会的信任。就在一个月前,默多克在还在英国举行精英聚会,卡梅伦首相夫妇、反对党共党领袖米利班德夫妇和一众政界要人还和默多克觥筹交错把酒言欢。丑闻一出,这些精英人物和默多克立刻划清界限,甚至慷慨陈词谴责新闻集团。世情冷暖,可见一斑!失去伦敦政界要人的支持,默多克媒体帝国的根基不再,默多克看来不得不丢掉大英帝国这块让其爱恨交加的市场了。"温馨的旋律已经划上了休止符。"卡梅伦以此宣告与默多克的"决裂"。

  其四,新闻集团内部也开始对开始酝酿"倒默运动"。据媒体报道,董事会准备让默多克辞去行政总裁职务,只保留主席一职。虽然到目前为止,新闻集团内部并未展开

  倒阁,但墙倒众人推,默多克的权力基础已经松动。有人调侃,在世界舆论的齐声谴责下,默多克和他的帝国变成了"颤抖的老人"和"颤抖的帝国"。

  默多克的帝国走到如此地步,完全是咎由自取。《世界新闻报》和《太阳报》,太不争气,这两家报纸为了市场发行,不仅豢养了世界上最强大最无缝不钻的狗仔队,而且为了获得耸人听闻的独家新闻无所不用其极。从英国王室到失踪少女,从明星大鳄到恐怖袭击的受害者,这两家小报都不放过,窃听不过是其滥用八卦路线的必然。所以,当媒体失去了公共良心和丧失了道德底线,最终为市场抛弃被法治和道德惩戒也是逃不过的宿命。

  当然,默多克帝国在英国的沦丧,英国政府和民众也要承担一定的责任。默多克和英国政界人士打得火热,凸显政界对其护佑。尤其是,2007年发生了《世界新闻报》窃听王室电话的丑闻事件,但是当时还是在野党领袖的卡梅伦却将该报主编库尔森任命为新闻主管。还有就是,《世界新闻报》和《太阳报》发行量极大,也凸显英国人喜欢这类小报。正如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玛丽亚·金赛所言,英国小报有个传统,就是八卦路线,挖新闻会想方设法、绞尽脑汁,因为英国人很喜欢看。

  相反,美国的媒体环境很严肃。虽然默多克最初在美也选择《纽约邮报》来复制《世界新闻报》的八卦路线,但其在美的成功还是得益于福克斯系列的成功和收购道。琼斯公司。默多克帝国在美国,也不敢明目张胆地将艳俗进行到底。

  可见,默多克帝国的兴衰成败,全由自己造成。就此而言,默多克父子亟需的不仅是道歉更该深刻反思。

A股市场是下一个被“猎杀”的目标吗

  继在美国市场大肆"猎杀"中国概念股之后,国际空头势力又把"战火"烧到了中国的家门口,在香港市场大肆唱空中资港股。国际评级机构穆迪最近发布了一份关于61家中资企业的负面报告,导致涉"案"的多只港股被沽空出现暴跌。为此,有业内人士表示:A股市场将会成为下一个"被猎杀"的目标。

  "猎杀"A股市场,相信这是许多境外机构梦寐以求的事情。但遗憾的是,这只能是某些境外机构的梦想,而不是现实。对于这些境外机构来说,"猎杀"A股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A股市场是一个并不规范的市场,对于境外机构来说,要想"利用"A股市场并不难。由于一些境外机构与中国高层亲密无间,完全有可能获得影响A股市场走势的"国家级机密"。境外机构可以通过自己所掌握的"国家级机密"来造势,从而达到盈利的目的。如2008年四季度我国政府的4万亿救市政策就率先为摩根大通、瑞银等外资机构所知晓,结果这些境外机构利用市场下跌的机会大量进货,从中大获其利。

  但要"猎杀"A股市场却并不容易。对于境外机构来说,这是一件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事情。毕竟A股市场还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市场,QFII目前在A股市场还只能充当配角。穆迪这样的国际评级机构也许在国际市场上能够呼风唤雨,但在A股市场却缺少信徒,没有人来充当他们的马前卒。尤其重要的是,A股市场还没有个股做空机制,不能做空个股来赚钱,打压个股的结果是持有相关股票的投资者都遭受损失,是把廉价筹码送给别人。这种损己利人的事情,恐怕没有人愿意去做。

  "猎杀"A股市场之所以不容易,也与A股市场原本就不良的投资环境有关。在美国市场,在香港市场,上市公司弄虚作假也许是一件大事,甚至要被退市。也正因如此,一旦有中介机构认为一家上市公司涉嫌造假时,对于涉案公司来说这也许意味着灾难降临,股价因此受到重挫。但A股市场却不一样,因为在A股市场,上市公司弄虚作假的事情司空见惯了,上市公司也不会受到重处,更不会退市。所以,这样的利空消息对A股上市公司影响有限,不会对A股公司股价构成重大杀伤。除非试图做空A股市场的境外机构能找出足以震慑A股市场的重大利空出来,否则按目前的常规性利空非但不能"猎杀"A股市场,相反还会落于"阴谋论"的怪圈,即这些境外机构唱空A股市场的目的,就是为了买进廉价筹码。而这种"阴谋论"在A股市场已经是多次上演了。

  A股市场之所以不容易被"猎杀",也在一定程度上与A股市场本身没有多少下跌空间有很大的关系。美国股市经过2008年的熊市之后,经过最近两年的反弹,基本上又回到了2007年高点的附近。而目前A股市场的指数,还不到2007年高点的一半,相比美国股市,A股下跌的空间非常有限。尤其重要的是,作为A股的权重股银行股、石化股,估值甚至低于境外市场。如银行股的A股与H股几乎都是倒挂的。因此,权重股没有做空的动力,反而是维护A股市场稳定的磐石。

  此外,由于A股市场还是一个不成熟的市场,因此,在A股市场出现异常波动的情况下,不排除政府部门会采取政策措施来维持A股市场的稳定。这对于那些试图做空A股市场的境外机构来说,更是一个杀手锏。

与2011年下半年股市有关的几个问题

  笔者2011年初曾经撰文指出,对于我国的资产价格(主要包括股票价格和房地产价格)而言,2011年需要关注国内物价及美元汇率的走势。物价的走势决定货币政策的松紧,而美元指数的趋势则关系到资本在全球范围的重新配置。物价上升对股市来说只是小的风险,大的风险来自美元的反转。现在时间已至7月份,笔者的这个判断依然有效。

  1、物价上涨对股市的压力会越来越大。

  年初,很多大行都预测,今年的物价将前高后低,最高点在6、7月份,货币政策的操作应该是上半年紧缩而下半年放松,因此,股市应该是先抑后扬。6月份的CPI如大家预测的一样,创3年新高,市场期待着物价从8月份开始回落。

  但笔者一直认为,今年的物价上半年较高,但下半年即使统计翘尾因素减弱也难以像市场期待的那样快速回落。因为当前的物价上涨的深层次基础是货币超发,这个因素并没有消除。从物价上涨的直接原因看,农产品价格的上涨是主要因素,但农产品价格上涨的背后是人工成本的快速上升,而导致人工成本上升的原因是房地产价格的上涨,这些因素都依然存在。因此,不能简单地套用"蛛网理论"来分析当前的农产品价格问题。简言之,当前的农产品价格上涨主要是成本推动的,而不是供求关系导致的。

  同样不可忽视的是服务类价格的上涨。从2011年5月份的物价走势看,食品价格有所下跌(环比为-0.3%),而房租、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成为新的涨价因素。导致服务价格上涨的原因与农产品类似,主要是房地产价格上涨引发的成本推动。

  股市在第一季度走出了一段不错的行情,但上证综指运行到3100点附近时,缺少基本面的配合(主要是市场利率高企,小非和小限套现冲动增强),股价再次探底。进入7月份,市场开始憧憬货币政策放松,股价从2600点开始反弹。但7月21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并没有传出宏观政策放松的信号,控制物价仍然是下半年的首要任务,同时,重申房地产调控不会放松。

  因此,股价向上突破2800点的概率极小,向下寻找支撑是大概率事件,今年下半年的股市不会比上半年更好。

  2、货币政策只能收紧,不会放松。

  从表象看,今年上半年六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同时市场感觉资金紧张,似乎是紧缩的货币政策,但其实不然。

  而实际上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只是为了对冲到期的央票和外汇储备占款。从融资规模看,货币政策只能说是中性的。从年初的计划看,今年的信贷规模比2010年稍有减少,多数预测2011年的信贷指标与2010年最初核定的7.5万亿相当。从实际情况看,今年上半年信贷投放4.17万亿,与大家的预测基本一致。但社会融资增量为7.76万亿,与2010年上半年基本持平(减少了3300亿),比正常年份还是多出30%以上。也就是说,今年上半年总的融资数量与去年比较并没有减少,比2009年前的正常年份还多出很多,并没有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

  资金紧张也是事实,它是实施宽松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导致的后遗症,具体来说就是政府投资规模过大占用了过多的信贷资源。正确的解决途径是压缩政府投资规模。但很多项目是2009年上的,现在还没有收尾,但现在资金又出了问题。在正常情况下,固定资产投资的50%是靠融资的,去年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是27万亿,融资规模约为14万亿,今年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至少比2010年多20%,因此,总规模应该在32.5万亿左右,需要配套的融资规模是16万亿左右,如果将融资规模控制在去年的14万亿,资金自然紧张。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银行首先要满足国有企业及政府融资平台的贷款,民营企业的贷款就被压缩。

  但如果不压缩,中国每年增加十几万亿的货币投放,物价稳定将是很大的问题。7月21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下半年"稳定物价是第一位的工作",显然,资金紧张的问题在今年下半年还不会缓解。

  在资金紧张的背景下,市场利率将继续上升或保持高位。股市、楼市价格都会受压。

  3、蓝筹股为什么没有行情?

  自2009年以来,以银行为代表的蓝筹股估值逐渐降低,引起了很多投资者的关注,市场经常刮起"风格转换"之风,但每一次都只吹起了一层涟漪,无法形成大的波澜。笔者曾在2010年初写过《蓝筹股崛起只是一个传说》,主要推理依据是"蓝筹股上涨需要资金面的配合,2009年货币、信贷极度宽松的状态下蓝筹股都没有行情,在货币政策回归稳健的背景下蓝筹股更没戏"。

  有人认为,蓝筹股估值很低,有投资价值。这个结论需要认真分析。从蓝筹股的行业分类看,主要是银行、钢铁、石油、石化、煤炭等,这些都属于强周期性行业。周期性行业的股票估值与周期所处的位置有很大关系,当周期从顶端回落时,估值必然很低,低估值反映了市场对未来悲观的预期。以银行股为例,尽管2010年和2011年上半年银行股的业绩表现优异,盈利增长速度都在30%以上,但市场对10.7万亿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担忧无法释怀,尤其是近期少数融资平台出现违约的迹象后,担忧变成了恐惧。

  从公司治理角度看,蓝筹股大多数属于国有控股企业,这些企业以社会稳定和解决就业为最重要的目标,为股东盈利是次要的目标。这样的企业对国家有利,对小股东不利。再以银行为例,在2009年,中央一声令下,纷纷放贷款,将风险暂时搁置起来,这样的行为显然是对小股东不利的。

  从投资者结构看,投资蓝筹股的主要是以基金为主的机构投资者,私募基金及散户投资者对蓝筹股没有兴趣(除非蓝筹股形成了明显上升的趋势)。因此,基金规模扩张的快慢就决定了蓝筹股股价上涨的速度。2008年以后,基金的总规模一直没有摆脱净减少的悲惨命运,及时2009年基金业绩大增的情况下,基金规模也是缩水的。蓝筹股的主力买家不断缩水,蓝筹股股价当然只有不断下跌了。假如出现2007年的情形,基金投资者疯狂买基金,则蓝筹股将有大牛市行情了。

  展望未来,只要投资者对基金的信心没有得到很好的恢复,基金的总规模没有出现明显的增长,则蓝筹股会持续低迷。蓝筹股的估值只有更低,没有最低。

  4、创业板、中小板的股票风险很高

  在蓝筹股整体没戏的情况下,创业板和中小板市场是否有机会?如果将时间倒回到2010年,答案或许是肯定的。2010年很多基金因为积极配置创业板和中小板股票而获得成功,但这是暂时的。依笔者之见,这些公司存在以下风险隐患:

  首先,估值过高。按照正常的市场定价标准,小型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较差的,市场应该有更高的风险溢价,简单来说,同一个行业内的小公司的估值应该比大公司低,而现在的市场正好相反。有人说,小公司的成长性好,应该给与高溢价。但看看这些小公司,很多已经经营十几年了,如果有高成长性,早应该成长成大公司了,这些公司在过去没有高成长性,将来怎么能保证它的高成长性?

  其次,这些公司的财务报表充满陷阱。从招股说明书看,这些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上市前的一年的利润都有快速的上涨,如一家不久上市的公司,2009年的每股利润只有0.2元,但2010年就变成了每股1.5元,公司解释是产品价格大幅度涨价所致。既然产品价格可以大幅度涨价,那么该产品就存在跌价的风险。可见,人为粉饰报表的迹象非常明显。

  用一个简单的比喻,这些公司大多属于"人造美女"。在美丽的报表之下潜藏着重重危机。


  再次,存在流动性陷阱。去年不少基金在投资中小板和创业板时,感觉很爽,用很少的资金就可以把股价推高,但当资金需要减持时就傻眼了,根本卖不出去!许多股票在今年上半年价格被腰斩,但基金无法脱身。

  尤其是潜伏其中的PE们开始减持时,资本市场的残酷本性将彻底暴露。

巨额美债何去何从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当金融市场仍纠结于卷土重来的欧债危机之时,关于是否提高美国国债上限的讨论再度成为市场焦点。即使欧盟与IMF达成了援助希腊的新贷款协议,也没能缓解市场对于美国国债违约的担忧。毕竟,希腊与美国相比,无论实体经济的体量还是金融市场的重要性都相差太远。

  政府债务的累积是持续财政赤字的结果。自次贷危机爆发以来,为提振金融市场与刺激实体经济,美国政府先后实施了五轮大规模财政刺激方案,累计规模接近3万亿美元。大规模财政刺激固然对美国经济触底反弹功不可没,但同时也造成财政赤字与政府债务问题的恶化。最近两年来,联邦政府财政赤字占GDP的比率均接近10%,目前联邦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90%。无论是财政赤字还是政府债务的严重程度,美国的相关指标都与"欧猪五国"均值相差无几。

  当前"欧猪五国"主权债务危机死灰复燃,美国是否能够置身事外呢?从经济层面来看,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足以帮助美国延缓甚至避免直接违约的结局。毕竟,美国政府举借的债务大多是以美元计价的,一旦美联储开动印钞机,再高水平的债务也都能迎刃而解。当然,通过印钞来稀释债务水平也并非是没有成本的,美国政府因此而付出的代价将包括:美国国内可能出现显着的通货膨胀、美联储实施独立货币政策的声誉受损、相应的美元大幅贬值将削弱美元地位、美国国债对全球投资者的吸引力下降等。然而,在全面权衡各方面利弊之后,美国政府仍有可能选择在中期内通过印钞来稀释政府债务。

  因此,近期美国政府债务问题浮出水面,并非经济层面上高债务水平已经难以为继,而是由于政治方面的党派纷争所致。为限制美国政府过度举债,美国国会在特定时期内均会设置一个联邦债务上限,当前该上限水平为14.29亿美元。当联邦政府债务接近该上限时,美国政府就必须和国会达成协议以提高上限。自然,国债上限的提高通常伴随着附加条件,占据了国会多数席位的党派就可以向政府施压,以贯彻自身的政治意图。

  传统上来讲,在政治谱系上,美国民主党是中间偏左的,他们重视平民阶层的利益,并寻求通过建立一个"大政府"来保障平民阶层的利益。从财政收支方面来看,他们重视教育、医疗与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的供给,并号召通过"劫富济贫"式的税收体系来为财政支出融资。相比之下,美国共和党是中间偏右的。他们更加信奉自由市场的作用,认为政府应该仅仅扮演市场经济"守夜人"的角色,过度增税与过于优厚的社会福利会挫伤美国人的劳动积极性与创造力,因此应该通过削减财政支出来压缩政府规模。

  当前民主党控制着美国政府与参议院,而共和党在众议院占据了多数席位。这就营造了两党在联邦债务问题上陷入僵局的环境。事实上,两党人士都承认,当前居高不下的财政赤字与政府债务未来将难以为继,必须通过努力降低财政赤字与政府债务的规模。争论的焦点在于究竟通过何种方式来压缩财政赤字。民主党认为应该通过增税,尤其是增加对富裕阶层的税收来平衡财政预算,他们反对大规模削减财政支出,尤其是养老与医疗方面的支出。与之针锋相对的是,共和党反对任何形式的增税,声称必须通过削减财政支出来平衡预算。而在社会保障、老年人医保(Medicare)与低收入阶层医保(Medicaid)等方面的应享权益支出,恰恰是美国财政赤字高居不下的罪魁祸首,必须予以削减。而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突然崛起的茶党(Tea
Party),更是成为当前国债问题的搅局者。作为政治谱系的极右方,他们反对任何企图扩大政府角色及影响力的努力,并不惜以损害美国经济复苏为代价。  2011年8月2日是本轮是否提高美国政府债务上限的最后期限。如果在8月2日之前,美国政府与国会之间依然不能达成提高上限的协议,那么从理论上而言,美国政府将不能继续通过发债为财政支出融资,美国国债可能陷入技术性违约的局面。这无疑将对美国政府形象、全球金融市场稳定与世界经济增长造成重大冲击。迄今为止美国财长盖特纳与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均已多次向国会发出类似警告。  为避免党派纷争损害国家利益,近期两党议员已经就如何削减财政赤字问题展开了多轮紧锣密鼓的谈判。市场流传甚广的一个版本是,两党达成在未来10年内削减4万亿美元财政赤字的协议,其中3万亿以削减财政支出的方式实现,另外1万亿以征税的方式实现。最新的消息是,由两党人士组成的"六人帮"已经达成一个初步协议,确定了可以立即实施的5000亿美元赤字削减方案,这包括冻结国会薪资、出售未使用的联邦房产、废止去年美国医疗改革提出的长期医护保险等。不难看出,上述两个流传的协议版本,都意味着民主党被迫作出了更多让步。最近奥巴马总统以承诺进行大规模财政支出削减的方式向共和党人示好,已经引发了民主党人内部的不满情绪。  我们认为,近期美国国债问题的演进,可能呈现出三种不同的路径。而不同的发展方向,对美国乃至全球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的影响也大相径庭。  路径之一,是美国政府与国会在8月2日之前,就如何削减财政赤字达成一个双方均很满意的长期方案。在此基础上,双方同意提高国债上限。美国国债违约危机得到最圆满的解决。这一路径对国内外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的冲击是最有限的。不过即使危机得以解决,依然不能排除美国政府在中期内通过印钞来稀释美元债务的风险。然而,考虑到目前双方的强硬态度,在不到10天时间内达成一揽子长期协议的可能性很低。我们认为概率不超过10%。  路径之二,是在权衡成本收益之后,美国政府与国会在8月2日之前达成一个短期内提高国债上限的临时协议,之后两党再就如何削减财政赤字问题展开谈判。这一路径很难从根本上缓解市场对美国债务问题的担忧,美国政府债务上限问题可能变得周期性与常态化。这还可能导致美国长期国债利益显着上升,从而增加财政支出压力。然而,由于该路径既能在短期内避免美国国债技术性违约,又符合共和党在财政问题上持续敲打民主党的思路(尤其考虑到总统大选在即),我们认为概率高于80%。  路径之三是破坏性最强的,即美国政府与国会在8月2日之前没能达成任何有效协议,美国国债可能出现技术性违约。这将导致美国主权信用评级被集体调降、新发国债收益率大幅上升、存量国债市场价值下滑。一方面,全球金融市场将因此陷入新的动荡,持有大量美国国债资产的国内外债权人将遭遇巨额资本损失;另一方面,美国长期利率将随之上扬,从而打压消费与投资增长,甚至扼杀依然脆弱的经济复苏。该路径对美元霸权以及美国金融市场的冲击也是相当大的。不少美国经济学家将这一情景比喻为"美国经济走上自杀之路"。然而,尽管这一情景相当可怕,但是考虑到右翼共和党人与茶党人将党派利益、地区利益凌驾于联邦利益之上,他们过于强硬的态度可能引发左翼民主党人的过度反应,我们也不能完全排除这一可能性,相应的概率应不高于10%。  相比于私人部门金融危机,政府主权债务危机解决起来更为困难。一方面,削减财政支持与刺激经济增长短期内存在着权衡;另一方面,党派利益纷争将使得削减财政赤字与政府债务的过程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正如欧债危机的演进将表现出周期性、长期化的特点一样,我们也不能期望,美国债务问题能够在一夜之间得以解决,它必将长期困扰着全球金融市场以及美国政府的主要债权人。  作为美国政府的最大海外债权人,中国政府应该如何看待当前的美国国债危机呢?一方面,即使美国国债能够避免短期技术性违约,我们也不能额手相庆,中期内无论是美国国内通胀还是美元贬值,都可能导致我们手里的美国国债大幅缩水;另一方面,如果最糟糕的情形发生,我们承受了短期损失,这未必完全是坏事。在发现通过积累外汇储备购买的金融资产原来如此不靠谱之后,我们或许能够痛定思痛,加快实现结构调整以改变当前的增长方式,通过扭转双顺差来防止外汇储备的继续累积。祸福相倚,或许是最能够描述当前微妙格局的词语。

论中华民族复兴乃世界出路

  世界光明前途唯赖中华民族复兴

  一个多世纪以来,人类历史逐渐演变为东西方阵营,而两大阵营根本上是共济会与共产党两大国际势力的互斗冷战。共济会是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文化、政治、经济、学术、传媒等背后的实际掌控者。是西方世界背后的影子政府。他们通过个人主义自由主义鼓励人们的寻求私利与自由竞争,他们制造了将局部有效的自由民主神话与学术通过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战略实现,置换为普遍有效的"普世价值"假象,而在这背后隐藏的实际却是几个阴谋统治世界的极权家族势力。

  何新编着的《统治世界》一书犹如给黑暗世界带来了光明,将西方共济会、骷髅会等黑幕真相暴露于世界面前。美钞作为全世界金融的唯一硬通货,主导其印制的美国联邦储备局竟然是家族私人机构。而躲在西方世界背后的影子政府成员罗斯切尔德家族、摩根家族、洛克菲勒家族就是共济会的核心。社会表面崇尚个人利益至上与自由竞争原则的学术粉饰,真实的却是大兽通吃的丛林规则。

  在这样的文化主导下,人人内心陷入了恶性循环的悖论之中。一方面人人追逐个体的私利乃至不惜损人利己在行动中损害着道德,一方面又在上帝面前忏悔,鳄鱼眼泪挥洒不断。自由主义学者们,为了避免这种尴尬,不得不从学理上修修补补,一再自挖根基,提出自由的界限是不损害他人的自由,不由自主地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东方价值靠拢,或者说,就是从东方智慧中找到了获得恢复道德常识认知与赖以立身的突破口。

  西方经济学的基石个人主义思想也是如此模仿抄袭修补,提出实现个人利益恰恰是通过满足他人利益,从而自觉以遵循天道法则"利人利己"均衡发展的东方价值为圭臬。这个思想变迁过程,不妨称为自由主义与西方经济学的中国本土化。

  由是可知,自由主义、西方经济学乃及西方宪政学亟待系统全面的遵循天道宇宙法则进行梳理,重建自由、经济、政治伦理与逻辑分析工具,以整体系统的天道辩证逻辑的思维统领形式数理逻辑,实现自由、资源、政治权利的动态均衡合理分配。

  虽然,现代自由主义与古典自由主义的逻辑价值根基陷入了自由悖论里面。西方周期性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危机无可辩驳地证实了,西方文明已经陷入了恶性循环互损的文明。可是,由于逻辑思维习惯根深蒂固,即便明白了整个自由主义的学术逻辑根基是互为割裂的悖论状态的真实状况,为了维护西方文化中心旗帜与西方战略,一些学养异常片面局限的人士受利益与内心局促的认知牢笼,也还是要为陷入灾患的极端个人主义自由主义辩护,不断制造罪因恶果循环,在深重的伤害自己与世界。

  海内外以共济会为究竟背景的西方势力根据反华形势需要,一些受西方共济会思想洗脑密控或受误导盲从的知识分子恶意曲解历史,从妖魔化毛泽东扩大到妖魔化孙中山等,凡是百年所有致力于民族团结与中华振兴的中国伟大人士,几乎没有不被不道德的捏造污点,以期瓦解中国人民对自己的民族世界巨人的内心敬仰与认同。

  他们显赫的追求是:他们深信人们要永远停留在兽性张扬的人格基础上,寻求照搬西方制度将兽性控制起来,他们对自己与他人的内心完全丧失了道德复兴提升的信心,无视中华文化遵循天道宇宙法则崇尚利人利己、均衡互爱、度化人心、拯治世界的伟大道统。他们的心灵在人类数千年陷入逐恶行私的泥沼里面熏染太久,以致完全沦丧了对真善美价值重建的智力;

  他们奋斗引以为自豪的是:西方"局部"的兽控原理才是人类"整体有效"的普世价值;至于如何自我拯救,从文化复兴中找到道德觉醒的自我,对于文化结构与精神心灵完全受西方共济会数百年来有计划有步骤洗脑牵制的他们,当光明已经莅临,他们天真地认为教导人们去实践"大爱、博爱"净化社会这怎么可能呢?!

  在人类东西方文化的辩证关系中,正是由于他们的文化结构与精神心灵陷入了西方偏执的一端,以致,他们分析看待问题的逻辑思维与价值基础,处理问题的方法论,都是从局部的视觉、线性的思维。他们无法从人类整体层面来理解东西方文化的辩证关系,他们文化自卑的深重到了唯西人马首是瞻的地步。以致不知妄自菲薄,无视本土中华文化复兴,通过天道辩证逻辑融合贯通东方传统阴阳逻辑与西方数理逻辑两大系统,屹立于东西方两文化文明巨肩基础上对世界文化整体性的深广现代重建。从而中华民族复兴乃世界出路,最终实现多元统一的和谐世界天下大同。

  孙中山百年未竟之业:互爱政治与中华振兴

  自近代始,孙中山等诸多中华志士皆以振兴中华文化为大任。孙中山说:"中国有一个正统思想,自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以至孔子,我的思想就是继承这一个正统的道德思想来发扬光大;"又说:"要发扬吾国固有之文化,且吸收世界之文化,以期与诸民族并驱于世界,以驯致于大同。"

  在纪念孙中山诞辰的中华文化复兴节上,蒋介石发表"中华文化演讲"深情缅怀指出:"国父一生致力于国民革命,原就是要把中华文化从根救起,再造一庄严华丽之新中国。中国国民党将复兴中华文化始终贯彻为国民革命的唯一指标。中华文化是无人可毁灭的。"

  国共当初分裂一个根本的原因在于彼此的思想意识未能圆满合一。所谓主义之争,究根结底是思维心灵片面的偏执思想之争。同时,也有着西方共济会势力处心积虑遏制中华复兴,图谋统治世界的战略安排。正是西方共济会势力背景的荷兰银行派上海金融代表虞洽卿以三百万银元欺骗了蒋介石从而发生了数十年的国共民族内战与恶耗。

  蒋公认为: "要从西方文化对中华文化的打击中恢复起来。五千年以来道统文化,将唯赖吾等从根救起,以传以继,五千年以后之伦理、民主、科学的文化亦唯赖吾人创新而盛,以开以张。"

  因此,21世纪的当今,国共再续合作实现与台湾大陆和平一统最关键核心就在于两岸共继百年辛亥至今将复兴中华文化始终贯彻为国民民主革命的唯一指标的精神价值传统,携手与共完成中华民族的统一与大团结,实现中华复兴大业,引领人类文明提升转型,构建和谐世界。

  中国的改革开放三十年,由于深受西方片面文化的毒害,经济改革获得伟大成果的同时,社会出现了严重两极分化;人们从上至下深陷片面极端的私有化与逐恶行私的自由市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政治信仰滑入此片面陷阱,几乎名存实亡,而大小官僚灵魂空虚正在加速与民为敌,从而中国共产党最大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文化精神与政策思维陷入西方偏执文化太深而背弃了中华天道宇宙法则、不懂万物均衡互利良性运行规律所致,以致政治与经济、社会结构畸形,权力财富多度集中扭曲,社会野兽出没道德沦丧彻底,这些相互交织影响,导致如今"举国道德颓废、军心散乱、民心散失。"

  因此中国迫切需要化解的危机从宏大层面,就是要通过复兴中华文化转化旧的片面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与秩序,开辟符合中华文化之根天道宇宙法则的新文化文明秩序,结束政治信仰与经济意识与民族社会心理互相割裂的状态,圆满达成百年国民民主革命唯一之精神指标。

  也就是说,社会主义信仰亟待融入本土文化复兴大业,以提升巩固社会主义道路,重铸民族之魂,再塑民族世界自尊;亟待转化思维重聚民心振兴中共以振奋民族精神、磨砺民族意志。非如此,就不能实现中华文化复兴与民族旺盛,非如此,就不能打破西方丛林国际对中国的包围剿杀,非如此,就不能转化各种国内外危机,挽救世道人心拯救世界。

  中国百年至今迫切根本性危机,就是百年文化自卑造就的精神思维、心灵价值片面僵硬的危机!不能在本土文化基础上开创世界新文化,不能重塑社会价值目标,振奋民族精神,那么只能继续沦丧为西方文化与价值的奴隶而任由宰制。

  自由空间缺乏均衡,以致掌握学术舞台的人们在主流媒体缺乏实质性引导能力的空虚下,可以肆无忌惮的误导这个国家民族的精神价值目标。他们视西方为父母,看不到更跳不出西方局限,这就是悲剧。对中华文化不是食古不化,就是不齿于子孙后代,这种作法对西方文化与悠悠五千年中华文化都是极不负责任的。

  纵观中国与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教育、军事等各种危机,根本的还是文化的危机!是中国人面对西方文化缺乏正确吸收与全面创新本土文化建设的危机!也是世界面对旧文明自身缺乏足够反省与重建的危机!

  文化危机的中心问题,就是中华文化之根"天道"作为宇宙法则,还没有被深广的演绎建设应用开来。

  孙中山致力于国民革命,原就是要把中华文化从根救起。这个根就是阴阳天道,西方叫矛盾辩证,就是中华文化的象征"太极图",也是佛家"万字符"与基督"十字架"。太极图就是"天道转轮",这代表宇宙运行总规律。中华文化复兴,就是要复兴天道,通过梳理传统文化,融汇世界文化,开创新的世界文化形式与真正属于全球与宇宙的普世价值,实现人类文化文明的转型提升。

  天道轮转"太极图"模型告诉世界,"阴阳互爱一体为根本,阴阳对立轮转为形式"。宇宙间一切唯有遵循天道,道德引导向善方向运动,实现各种事物的良性均衡运行,牢固树立互爱合作的利人利己、利资本家利劳工、利他党利己党、利他国利己国的天道辩证思维,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民族利益、人类利益均衡兼顾共同发展,实现各种事物的动态均衡循环,才是克正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教育军事等一切领域走入极端,避免从扞卫社会公平公正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计划经济滑入制造社会不公与民争利的过度私有化恶果的陷阱。

  事实上,人类五千年以来整体上就是由于自身思维心灵片面未能圆满,以致各种事物从一个极端进入另一个极端,当人们不能正视宇宙事物普遍存在的阴阳矛盾性,而排斥矛盾,企图消除对立面的时候,总是不久就走向自身的对立面,导致更大自性危机。一切政治、经济、文化的危机莫过于如此。

  正是因为世界运行秩序背离天道规则,人性堕入逐私行恶演变成兽斗场,或陷入逐善为公而不能自利变成虚伪,都是两个极端,不能利人利己辩证思维,失去均衡发展!则各种国际盗匪、恐怖袭击、文明冲突等世界灾患频发不止。

  如何转化这些刻不容缓的中国危机与世界危机问题,使之远离排斥矛盾陷入的大起大落的互为割裂的恶性矛盾,成为动态均衡的良性互补的良性矛盾状态,既是考验中国共产党的胆识,也是考验中华民族的整体智慧。

  天道动态均衡:自由主义与极权主义互根转化

  自由主义极力反对随心所欲的专制和极权主义,然而,他们忽视了,随心所欲不受管制正是他们所理解的自由的表现。无论是普通公民还是权贵,如果心灵不受宇宙道德原则的约束,那么,不受约束的自由就可能成为伤害他人与社会自然的利剑;如果将这样对自由局部的理解上升为学术化主义化乃至世界普世原则,那么自由就不可避免地沦丧为罪恶的庇护所。看看历史的与正在发生的世界自由民主生态,目睹泰国吉尔吉斯斯坦,以及台湾、日本、韩国等东亚民主国家与地区以及欧美诸国,自由的旗帜被人类高举的同时,屠刀也是同时高举。

  从历史纵向运动整体的脉络来审视,社会主义正是对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这种周期制造社会两极分化与经济危机不合理制度的反动而建立起来的,具有传统历史逻辑的必然性与先进性。

  经典社会主义与经典资本主义截然相反,马克思发现私有制才是万恶之源,提出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树立追求社会公平公正为价值目标,消除资本家剥削与私有制土壤。从极端私有制残酷的野兽出没的自由竞争阶段演进到帝国主义阶段时候,财富大量集中在少数人腰包,社会产出与社会消费市场割裂,中断了社会经济有机循环的链条,从而周期性爆发经济危机;西方经济学与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哲学上诱导世界付出的惨重代价见证了,凡是从局部思考设置的逻辑推理与价值基础,以及由此之上建立的文化大厦是昙花一现,最终误人误己的灾患。对这个结论的数学证明,就是纳什发现的"囚徒的两难选择原理",从数学上证明了西方一直以来强调实现个人利益与自由最大化不惜损人利己的逻辑与价值不仅片面,也是祸害社会的思想根由。只有同时考虑他人利益,实现双方利益均衡才是实现彼此利益的最大化。

  马克思发现了经典资本主义社会黑暗的根由,但开出的药方忽视了个人利益与集体公有利益之间的辩证关系。在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人类利益、宇宙自然利益之间不能多元均衡构建和谐宇宙。而是陷入简单的消灭私有制,彻底否定个人利益与自由价值,不能发现个人利益是集体利益与国家人类等公有利益的单元与基础。只有遵循天道阴阳均衡法则,实现各方利益的均衡才能化解个人私有制极端陷阱与形式上相反的极端公有制陷阱。

  于是,人们发现,恰如赛亚·伯林所说的:"狼群的自由就意味着羊群的死亡",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必然步入集体主义、威权主义的社会主义;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就是羊群消灭狼群的斗争。但历史现象就是:羊群消灭了狼群,羊群历史运动中也蜕变成了虎群。历史陷入恶性循环之中。对此,许多自由主义者分析极权主义信仰和理论最后推论出,极权主义之所以崛起在于人们身处环境太过恶劣,因此转向支持极权主义以寻求解决办法。为了克服太过恶劣的环境,又逐渐演化进入另一个极端极权主义。孙中山的中华革命党就是一个例子。

  也因为同样的道理,而经典自由主义也昙花一现崩溃陷入了"自由市场悖论"之中,否认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认为国家应该有保护经济情况的职责,扮演稳定经济发展的角色,并以此命名为"新自由主义"或"社会自由主义"。现在我们发现,如果忽视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人类与自然宇宙利益的多元动态均衡,我们最多是处于下一个消极平衡的流变性阶段而已,根本上无法跳出畸形社会与历史尖锐矛盾问题层出不穷诞生形成的黑暗漩涡。

  当代五大民族世界英雄:江泽民、李鹏、胡锦涛、宋楚瑜、连战

  由此证明,无论是现代资本主义吸收了社会主义政府干预经济与社会福利元素,还是特色社会主义吸收了资本主义私有化与市场竞争的元素,两者处于同心圆两端同时向同一个中间靠拢阶段。由此可知,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与极权主义的社会主义互根转化。

  因此,有人认为,欧美是现实中的社会主义社会,中国是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的社会。事实上,这两个社会形态都是处于历史逻辑中的消极平衡阶段而已。两者整体上亟待从文化之根逻辑与价值基础上学会遵循天道宇宙法则进行文化全面的重建,普及互爱的"利人利己、立人立己"原则,在多元统一的宇宙范畴中,贯彻动态均衡运行的原理,完成人类文化与文明根本上的大提升大转型。

  这个历史运动过程就是中华文化复兴奠基中华民族复兴,它必然引领世界文艺复兴与人类文明升级。

  沿着历史轨迹螺旋形运动轨迹分析得出,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到了以江泽民总书记为党中央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时候,明确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员与部署。

  这代表的不仅是中国的历史演进方向,也同时代表着世界文明演进的方向。

  在政治上,继续坚持完善"荣辱与共,肝胆相照"的一党领导与多党合作这一现代禅让制政治制度,避免政治改革陷入互斗的不断恶性循环的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宪政,重蹈民国覆辙,与时俱进创新恢复中华圣贤文化拯治人心的礼制道统。

  经济上,要从经济伦理上扭转人们片面逐恶行私不惜损人利己的恶习,倡导利人利己劳资两利的均衡运行之道,实现企业效益与劳工效益,社会效益与公民效益、自然利益、国家利益与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多元均衡发展。

  文化上,要平等融汇世界几大主流文明与科学,以贯通核心博爱大爱价值为主轴,实现文化多元统一。

  因此,在这条历史主线上,凡是承担巨大历史使命与责任,敢于不惜身家性命扞卫历史正确道路的领袖如江泽民、李鹏、胡锦涛等就是中华民族与全世界的大英雄。他们领导群体前承后继最终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和平发展,构建和谐世界与和谐宇宙。

  同时,敢于打破四十年台陆两地屏障,谋求中华民族血脉一统,推动中华民族复兴的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与国民党名誉主席连战都既是中华民族的大英雄,也是全世界的大英雄。

  辑是源自太极图天道阴阳原理的逻辑建构,包容形式逻辑与传统辩证逻辑,符合宇宙事物客观运行,达成思维与心灵运动的圆满。

现代中国经济矛盾的形成

  现代中国经济矛盾是历史经济矛盾演化的必然结果,在这种演化中,世界经济矛盾的制约是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可以说现代中国经济矛盾是中国历史经济矛盾在世界经济总体矛盾的制约下而形成的。

  中国经济矛盾属于经济矛盾系统中的国度性矛盾,它包含制度、体制、结构与机制、经营管理、对外关系等各个层次,同时体现着基本经济矛盾和商品经济矛盾两个一般性层次的矛盾,是这两个一般性层次矛盾的特殊形态。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经济矛盾的基本内容,就是劳动者素质技能与社会地位的矛盾及其表现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矛盾的各范畴的具体存在。

  经济生活的国度性决定了中国经济矛盾的特殊性,中国经济的国度性是历史形成的,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就有了严格、严密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并对经济起着总体制约作用。经济的国度性体现在:一、国家是人类社会经济生活的一个重要单位。二、国家规定着特定地域内总体经济矛盾的存在。三、国家是一定社会和历史条件的集合体,这些条件都在国家的范围内对经济生活起着制约作用。四、国家是政治对经济制约作用的集中表现。五、国家是文化发展中的一个基本单位,并且是文化从总体上制约经济的范围。六、经济矛盾各层次在国家范围内的相互制约和统一。

  中国经济矛盾是现实的存在,具有特殊性,它是活着的中国人利益和意志、人格与权利、交往与关系对立统一的集合。现实的中国经济矛盾又是历史的中国经济矛盾演变的结果,历史上的经济矛盾因素,有的已经消失,有的仍以变化了的形式存在并作用于现实。

  中国经济矛盾因中国人而生,也只能由中国人从其存在和关系中进行归纳、分析、综合,才能得出内在的规定。

  现实中国经济矛盾的历史成因,在于历史上的集权官僚制和小农经济。秦汉以来两千余年,中国的基本制度是集权官僚制,这是以武力为基础的大一统专制,主要生产资料土地的所有权由国家掌控,其派生的占有权则由国家分配给官吏和农民,而且可以买卖。土地占有权还派生出使用权,由地主租给无地少地的农民。由于废除了封建领主制,农民拥有了相对独立的人身权,除了皇帝在总体上对全体臣民的人身统治权外,农民并不在人身上依附于官吏和地主,只有少数奴仆的人身权还归贵官豪门。农民的劳动力主要用于由自己占有或租来使用的土地上,其收获物交租和税之外,就归其家庭消费,形成以家为单位的小农经济。虽然农民有相对自由的人身权,但他们的劳动力不是作为商品,而是用于自家占有或使用的土地上,因而不表现为所有权。

  中国很早就有了商品交换和商品生产,但由于集权官僚制和小农经济,并未进入商品经济形态,也未能改革手工劳动的农业生产方式而进入工业生产方式,而是停留在以农业为主的产品经济阶段,从而严重制约了劳动者素质技能的提高。

  鸦片战争的失败,宣告了集权官僚制的没落与腐朽,而工业化了的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也严重冲击了传统的小农经济,彻底改变了旧有的经济矛盾态势,形成了新的矛盾。

  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经济矛盾由以下几方面势力所构成:一、官僚地主阶级中的"开明"派或"识时务"者转化的官僚资产阶级;二、外国垄断资本对中国的渗透与控制;三、仍旧存在的地主阶级;四、私人资本家;五、在传统的小农经济中生存的农民和个体工商业者;六、初步形成的工人阶级;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根据地中的少量公有制经济。

  这七方面的矛盾势力可以组成若干矛盾,其中主要矛盾就是官僚资产阶级的官僚资本与农民和工人、个体工商业者之间的矛盾,它表现为依附外国垄断资本势力巩固集权官僚制,阻碍劳动者社会地位和素质技能的提高,阻碍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

  官僚资本是现代世界经济矛盾制约中国经济矛盾的集中体现,也是现代中国经济矛盾特殊性的集合。官僚资本是现代中国经济矛盾系统中主要矛盾的一个方面,新中国成立前是主要矛盾方面,新中国成立后是次要矛盾方面。规定中国现实经济矛盾,必须抓住官僚资本这个关键。

  中国古代的集权官僚制是由以皇帝名义的国家掌控全国土地所有权和人身权的大一统专制,它要求并创造了小农经济,二者的矛盾是中国古代的主要经济矛盾。由于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和农民的个体性,加之以重农抑商为基本国策,在中国不能形成与集权官僚制相对抗并进而取代它的经济制度,因此严重阻抑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生产方式向工业生产方式的转化,中国经济也就停滞在集权官僚制与小农经济的矛盾状态中。两千多年来,集权官僚制对商业和手工业的抑制,限制了资本化的生产资料所有权的形成,相应地,劳动力所有权也难以确立,使经济处于手工劳动的小农经济为主的简单再生产,小农经济的简单再生产又支撑了集权官僚制的再生产。由于集权官僚制的长期统治,使本来先进发达的农业生产方式在两千年的简单再生产中停滞,而当十九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其工业化了先进武力和商品冲击中国时,集权官僚制的腐朽和小农经济的落后立刻显现出来,中国被动地进入变革时期。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之所以敢于和能够侵掠中国,就在于其资本雇佣劳动制较集权官僚制先进,在于这个制度所促成的工业生产方式包含的军事技术及其武力。当西方列强的垄断资本将世界上其他落后地区瓜分完毕后,唯一还未殖民地化的就是中国这个老大天朝了。因此,外国垄断资本入侵中国并形成对中国的控制,就成为必然。

  外国垄断资本入侵中国,是以武装侵略夺取各种特权,既包括租借权、内河航行权和治外法权等明显不平等的权利,也包括貌似平等但实际不平等的各项权利,如在中国举借外债时被附加了许多损害主权的条件。利用在工商口岸设厂的特权,外国资本在中国进行投资,雇佣廉价劳动力和掠夺资源,由此控制了起步阶段的中国工业。据估计,在抗日战争前夕的1936年,外国资本垄断了中国发电量的77%,机器采煤量的72.5%,生铁产量的95%,棉纱产量的29%,棉布产量的64%,卷烟产量的58%。外国垄断资本还霸占交通运输业,而且绝大部分的公用事业也控制在外国资本的手中。[①]另据统计,从1917年到1931年,外国资本之渗入华商纱厂,至少有22起之多。其中,有众多的华商纱厂最终遭到外国资本的兼并。[②]

  外国资本的入侵,既是从外部对中国经济的控制,又成为中国经济的一个内在因素,导致中国经济矛盾的重新组合。一方面,加速了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的解体,冲破了中国延续几千年以农业生产方式为基础的产品经济,另一方面,外国资本的入侵对中国国内的资本积累造成严重阻碍,刚刚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自由资本,不仅其技术依赖外国垄断资本,还受到外国垄断资本以其雄厚资本和武力保护的特权的压制,很难形成与外国垄断资本竞争的实力,只能作为外国垄断资本产品的零售商和资源的采购网点。

  从自由竞争发达起来的外国垄断资本,是不会帮助促进中国自由资本的发展而为自己树立一个强大竞争对手的,而它们又无力将中国这个超级庞大的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变成类似其在非洲的殖民地,于是,它们采取了在中国扶植一个能够代表其利益,并能掌控政权的官僚资产阶级,通过这个阶级控制来操纵中国经济。

  中国官僚地主阶级中的"开明"派,深切认识到中国的传统农业技术与西方工业技术的差距,也正是在外国垄断资本侵略的同时,中国内部的农民起义和革命运动兴起,"开明"派的代表人物清楚外国垄断资本虽然在侵掠中国,但还不至于毁灭其政权和制度,而国内的农民起义和革命却会从根本上危及其统治。在这种认识的指导下,他们投靠外国垄断资本成为其政治代理人和经济上的买办,并借助垄断资本的武力、财力来镇压农民起义和革命运动。不同于官僚地主阶级,官僚资产阶级的注意力不再只集中于土地和收取租税,而是放在资本化的工业、商业和金融业等获利更大的行业。他们以政治专制保证其垄断地位,排挤、压制私有资本,并通过为外国资本财团充当买办,以政治权力为之推销商品,或出卖主权和资源,搜刮财富,维护集权专制和攫取更多的剩余劳动产品。

  中国的官僚资产阶段与其官僚资本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一、以李鸿章、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派";二、以袁世凯为首领的北洋军阀统治;三、以蒋介石为核心的国民党统治。官僚资本的存在形式,一是官僚个人所有的权贵资本,由其本人或亲属、亲信经营。它的运行和效益,主要从属于其所有者的政治地位和活动,受其政治生命和政治斗争的支配,充分体现出"官财一体"。二是官僚资产阶级以其政权所有的国家资本。这部分资本,名义属于中央或地方政府,其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收入,是社会各阶层劳动群众剩余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由政府以税、捐等名义聚合并投资于关乎国民经济命脉的要害部门,如金融、交通、军工、能源等。表面带有"国有"的形式,但其剩余价值的收益权和资本的支配权都属于特定官僚集团,主要是维护和巩固该集团的总体政治权力。其经营管理也按官僚政治的机制,经营者、管理者都有行政级别,并由政府任命,实际上已成为官僚机构的一部分。三是以政治权力参加和控制私有资本,拥有其股份来分红,或干脆不投资直接收取利润。四是参与外国资本为之提供获取资源和经营便利,收取回扣或分红。

  官僚资本的突出特点,就是垄断性。官僚资本充分利用了两千多年集权专制的优势,努力排斥商品经济的竞争机制,而以政治专制来保障其垄断。官僚资本的垄断首先体现在金融资本,进而垄断全部经济。具体表现是:通货膨胀,以此搜刮民财;专买专卖制,垄断市场;垄断外汇和黄金买卖;把持海关,垄断对外贸易;官僚走私;产业统制;垄断矿产、森林资源。

  官僚资本的主体是官僚,它的根据在于政治专制,而非资本经营。它是旧制度在现代的变种,而非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工业化的先导。官僚资本以其政治专制和经济垄断,严重阻碍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激化了经济矛盾,甚至危及中华民族的延续。

  然而,中国历史的主体并不是占总人口不到百分之一二的官僚资产阶级,而是占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劳动者。官僚资本以其掌控的国家主权换取外国垄断资本的扶持,不仅损害了农民、工人、知识分子的利益,也压制了私人自由资本的发展。作为中国经济矛盾主要方面的官僚资本,与中国经济矛盾的的各方面的对立都已激化,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中的先进分子以社会主义为旗号,组织、领导了以农民为主体的中国革命。中国革命的武装斗争阶段推翻了官僚资产阶级的统治,夺取了政权,建立了初级的公有制和民主制,为工业化和经济现代化创造了必要前提。其一,从政治上否定了集权官僚制,消除了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其二,从法律上规定了平等的公民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每个公民从法理上说都有平等权利参与经济生活;其三,初级公有制是劳动者协作进行工业化的必要形式;其四,国家是总体上组织、协调经济发展的必要机构;其五,确立了国家主权,形成了抵御外国垄断资本干涉中国经济的屏障。

  中国的初级公有制经济,主要有全民或国家所有制和集体(合作)所有制两种形式。新中国建立后,立即着手做的,就是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家所有并经营的企业。在建立和发展国营企业的基础上,新政权对农村经济进行了加速度的改革。先是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了普遍而彻底的土地改革,按农村人口均分土地占有权,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这个两千余年农民的梦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开始,毛泽东明确提出以合作制改造小农经济,并在短短的五六年时间内,运用行政集权体制,实现了全国的合和化,又于一九五八年将合作社变为人民公社,合作制变成了集体制。与此同时,还展开了对个体工商业经营者的合作化与以公私合营方式对私有资本企业的改造,使之变成国有或集体所有制企业。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变革,使中国经济矛盾发生了质的变化。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至七十年代末,中国经济矛盾从形式上看是比较单纯的,即只有国家(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制度形式,前者主要集中于城市和工业、服务业,后者主要体现在农村和农业。当时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与党政机关文件,都以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来规定中国经济矛盾,并在中共八大把"先进生产关系与落后的生产力的矛盾"规定为社会主要矛盾。按照这种规定,中国经济发展取决于处理好国家、集体与个人三者的关系,由此提高生产力。

  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中期开始,毛泽东就不同意用"先进生产关系和落后的生产力的矛盾"规定中国社会和经济的主要矛盾,主张以"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或"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来规定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这种观点在六十年代中期至七十年代末变成中国思想界的主导,此时的政治经济学也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矛盾作为主要矛盾。这种规定容易让人费解:自五十年代中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以后,资产阶级已经不存在,何来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既然没有资产阶级,又何人来"走资本主义道路"?毛泽东对此做了两点说明:一是"官僚主义者阶级"与广大工人、农民、"小官"、知识分子的矛盾,二是"资产阶级就在共产党内,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可见,毛泽东的思想中绝非是把已经被改造的工商业资本家视为主要矛盾中的一方,也不认为他们是"资本主义道路"的主导者和执行者。他从对中国历史的深刻认知中,看到了集权官僚制在新社会的传统及其对公有制经济的制约,看到了行政集权体制既得利益者与人民群众的对立。或许是受到当时中国思想界语境的限制,或许是政治上的顾虑,毛泽东还是使用"无产创级与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这些术语来表达他对中国社会与经济主要矛盾的思想,从而引起费解和误读,导致他为解决主要矛盾的努力不能成功,但他后来关于"官僚主义者阶级"、"资产阶级就在共产党内"的提法,却已表明他的着眼点和方法。

  即使是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初级公有制经济中,其主要矛盾也绝非从现象上所看到的"先进生产关系与落后生产力的矛盾",或者"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的矛盾"。而是有更深层的原因,必须从现象中概括、揭示其本质,才能规定其主要矛盾。

  二十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初级公有制经济的矛盾,已是现实中国经济矛盾的历史前导,现实的中国经济矛盾是其演化的结果,并承继展开了其中的基本内容。为此,下面专门对这个时期的经济矛盾进行分析,以明确现实中国经济矛盾的历史成因。

中国与白俄首次联合军演内幕曝光 令人吃惊

  7月16日晚19时35分,中国人民解放军赴白俄罗斯参加中白空降兵联合训练的特种作战分队共83人圆满完成联训任务后,乘空军伊尔-76运输机抵达新疆乌鲁木齐地窝堡机场,顺利归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降兵特战分队是7月5日乘伊尔-76运输机抵达白俄罗斯巴拉诺维奇市参加联合训练的。


  此次联训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与白俄罗斯武装力量首次举行联合训练,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降兵首次成建制单独出境与外军举行联合训练。联训期间,正在白俄罗斯访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政委陈国令和白军队总参谋长季洪诺夫斯基分别参加了开训仪式和观摩活动。

  此次联训以两国军队联合打击恐怖主义为背景,分为混编联训和综合演练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主要进行了越障、格斗、伞机降、侦察搜索、昼夜间战斗射击、反恐战术等科目的联合训练;在第二阶段,围绕联合反恐任务,双方空降兵特战队员采取伞机降相结合的方式,混合编组、同机同降、联合指挥、立体突击,对恐怖分子实施围剿。在为期10天的联训过程中,双方参训人员克服了语言、地理环境、气候等不利因素,精诚协作,密切配合,圆满顺利地完成了既定任务。

  此次联训的举行,有利于加强和巩固中国与白俄罗斯的传统友好关系,丰富中白两军交流与合作的内容。在联训中学习借鉴外军空降兵先进训练经验和理念,对推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降兵军事训练改革、加速转型建设和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白俄罗斯西南部城市。属布列斯特州。人口14.9万(1985)。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设村,1919年建市,1939-1954年为巴拉诺维奇州首府。重要铁路枢组。棉纺织、缝纫、制鞋业发达。机械制造工业发展迅速,食品加工亦重要,还有钢筋混凝土构件和造纸工业。设有地志陈列馆。

  俄罗斯政治学家尤里?索洛佐勃夫在接受"Regnum"新闻网采访时说,中国已与白俄罗斯签署在其境内部署无线通讯站的协议,中国可利用该设施"窃取俄罗斯和欧洲国家的情报"。这位专家称,这样的通讯站具有"双重用途",既可用于民用电话联络,还可帮助发现巡航导弹等低空飞行目标和其他移动的军事目标;更重要的是,其性能"远远超过白俄罗斯境内的俄罗斯基地装备的相关设备"。

  索洛佐勃夫还指出,中国加强与白俄罗斯军事-战略合作的另一个方面,是将在白俄罗斯境内建立一个"信息安全中心",双方也早已就此签署了正式协议。他还言之凿凿地说,白俄罗斯政府的匿名消息人士透露,这个项目受到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的高度重视,目前正在紧张施工之中。

  这位俄罗斯专家声称,这个信息安全中心将成为中国安插在欧洲中心的"耳目",其监控范围将包括东欧地区和整个俄罗斯西部。他说:"俄罗斯军事专家们几年前就已对此非常担忧,并且发出了警告。"但事实是,俄罗斯政府并未就此表示出担忧。对此,索洛佐勃夫却解释说,那是因为"当局显然出于特别政治关系的考虑而未公开表态"。

  中国将从白俄罗斯获得核武技术,因为白俄罗斯几乎完全保留着部署核武器用的永久性基础设施,并且拥有可用于核武器研发试验的超级计算机,而这样的国家在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

  关系很不一般:中国与白俄罗斯关系日渐亲密

  什么驱动中国-白俄罗斯关系?

  中国与白俄罗斯的关系反映了在发展中国家中国外交政策的复杂动机.作为新兴大国,北京追求新型的经济外交,目标是确保资源供应和海外市场.

  同时,中国仍然诉诸革命外交,强调国家主权、反霸权主义和第三世界的团结.当然,可能有人会说,中国外交中的经济和政治动机是相辅相成的:政治关系为中国投资者打开大门,而经济活动可有助于达成地缘战略目标.

  白俄罗斯希望中国帮助推广其军事技术领域的新产品

  汉和:中国与白俄罗斯强化合作 合造DF-31底盘

  白俄罗斯一个大型军事代表团去年4月访问中国,并与中国空军代表以及11家企业举行了会谈,会谈内容主要涉及加强两国军事技术,特别是空军指挥和控制系统现代化以及多种机动导弹发射装备重型底盘等领域的合作问题。

  报道称,在白俄罗斯的直接参与下,中国于10年前研发了空军指挥、控制、通讯以及侦察系统,该系统减轻了中国空军建立自动化指挥中心的难度,而中国空军现在需要的,是对信息交换技术系统进行更新,并实现辅助系统的现代化改进。

  报道称,白俄罗斯还在今年3月底签署了向中国转让自动传动技术协议,这些技术将被用在中国的12x12和16x16轮式载重机动车底盘上。《汉和》强调,中国的DF31A洲际弹道导弹以及DF21C中程导弹、CJ10巡航导弹、DF11弹道导弹使用的是WS载重底盘,它由中国与白俄罗斯的联合工厂生产,最初几年70%配件都由白俄罗斯供应,但这一比重后来减少到30%。而有消息说,中国方面现在已掌握了白俄罗斯技术,并最终实现了底盘的国产化。

  报道称,尽管白俄罗斯媒体曾在去年9月披露了中白两国相关协议的情况,但明斯克当局并未对与中国的军事合作发表任何评论,也没有公布任何信息。而《汉和》认为,相关信息表明目前生产的WS底盘并不具备自动传动系统,这就意味着使用这种底盘的运载工具很难驾驶,而新的自动传动系统将大大改进CJ10、DF21C和DF11等导弹发射系统的机动性,并且提高它们的性能。

  白俄罗斯国防工业消息人士还告诉《汉和》,中国雷达领域的技术水平近年取得了显着进步,所以中国总体上将结束在该领域对俄罗斯的依赖。白俄罗斯曾想向中国出口几种雷达,但这种企图最终以失败告终。中国方面表示,自己已经掌握了相关生产技术。

美国高层专门访香港 释放何信息

据环球时报报道,香港回归14年来,首迎美国国务卿到访。24日,希拉里抵港,她的10天亚洲之行进入尾声。按「德国之声」电台网站分析,与以往多国领导人淡化或避免访港不同,希拉里此行是专门访问香港,还要发表演讲,外界普遍认为,希拉里想借此显示对香港的特别重视。东盟论坛美中气氛还算融洽,而今天,香港和北京都紧盯希拉里将要释放什么样的信息。

  赴港当日,希拉里在东盟地区安全论坛巴厘岛会议后见记者时,唿吁中国和捲入南海主权争端的东盟国家尽快达成有约束力的协议,使各自的主权要求符合国际法準则,她认为上周达成的「南海地区合作準则」只是迈向正确方向的「第一步」。美联社24日援引希拉里的话说,南海承载一半全球贸易,各国都应进一步「参与其中」,确保南海问题不会失控。

  这一发言与希拉里23日提出的「主权争端各国依据国际法和地形地貌澄清领土诉求」的思路一脉相承。按《华盛顿邮报》24日的分析,希拉里重申美国对该地区安全、自由航行的关注,以及美军不撤出的决心,但态度明显和缓,也未如菲律宾等国所期待的——支持它们的主张与要求。路透社称,美国不轻言煺让,更不想激怒中国,希拉里会后出访香港,还将在深圳会晤中国国务委员戴秉国,届时中美双方将在棘手的贸易问题上直接碰撞,美国方面非常希望为这一重要会谈营造良好气氛。

  希拉里24日晚从巴厘岛直飞香港,25日行程包括在礼宾府与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会面,出席香港美国商会午餐会并发表演讲,乘车去深圳与戴秉国会面。2012年特首选举在即,港媒更为关注的是,希拉里将「歷史性地」在港岛香格里拉大酒店与4名香港立法会议员见面。

据港媒报道,要与希拉里会面的民主党代表何俊仁表示,将简谈内地维权律师和香港民主发展问题。公民党议员余若薇强调港人希望在法治和人权方面与国际社会接轨的意愿。民建联的李慧琼则想瞭解美国对处理国债问题和南海问题的看法。

  有香港媒体24日称,警方按最高规格筹备希拉里访港安保工作,派出「要员保护组」(专门负责在港要员和政要安保的精英小组,俗称G4)全程保护,出动50名反恐特勤人员和飞虎队神枪手驻守希拉里下榻酒店香格里拉,此前重点搜查组和爆炸品处理组已对酒店筛查多遍。

  香港回归14年来,美国国务卿首次访港。上一次美国高级领导人到访香港,还是在1998年时任总统克林顿的中国之旅期间,当时克林顿先后访问西安、北京、上海、桂林和香港5地。「德国之声」分析称,香港回归后,西方国家领导人很少访港,一些国家的领导人即便到中国访问,也很少将香港作为其中一站,其背后塬因「据说是为表示对『一国两制』的尊重,也是担心北京方面对外国领导人访港、演讲不悦」。

此次希拉里并非访华顺道访港,而是专门到香港。外媒分析称,正值中国提防美国介入南海事务之际,希拉里选择在压轴一站到访香港,这让北京感到希拉里在香港可能有话要说。路透社称,希拉里25日演讲会重点阐述如何看待与中国的经济关係,这个问题「过去一直是引发两国关係紧张的源头」。

  「德国之声」的观点代表了一批西方媒体的看法:随着北京对香港实际掌控加强,香港作为自由港和自由资讯平台的作用,在西方国家心目中有所下降。正因如此,希拉里此次专门访港是想表明对香港特别重视。美国驻港总领事馆为营造气氛,针对20岁以下港澳青少年举办「欢迎希拉里30秒短片」比赛,冠军可获得一部iPad2,出席由领事馆举行的交流活动。

  25日,港媒热议数日的「希拉里在港将释放何种信息」、「香港对美国到底有多重要」等议题可能立见分晓。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副教授马岳认为,美国国务卿见香港立法会议员虽属罕见,但建制派和民主派同在受邀之列,相信不会过度刺激中央,最终还要看希拉里访港时的具体言论。

郎咸平:大跃进的疯狂之后 高铁时代的提速恐慌

  温州动车追尾是如此的让人痛心。近期高铁意外频发,是天灾,还是人祸?我们到底有没有必要搞高铁?之前我们说过了经济为何恐慌,通胀我们慌,房价我们慌,现在,铁道部引以为豪的高铁给我们制造了更大的恐慌。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铁道部是这么说的,这位"铁老大"认为,包括以前的新闻发言人,包括现在的铁道部的领导,在接受记者提问的时候都会说,要解决春运难问题,我们就要加大运力,提高运速,而如果我们想把这个运输能力提上去的话,我们就必须搞高铁,也就是要更快地到。比如过去是50个小时到,现在5个小时到,这样不就解决问题了吗?但问题在于,我们铁道部的同志完全搞错了。增加运力是什么意思?是要增加火车发车的密度。比如说上海到南京的路线,原来是两种动车,一个是250公里每小时,一个是160公里每小时。注意,这两个数字非常重要,各位想想看,如果一条铁路,它的火车都是跑250公里每小时的话呢,它就可以一趟接一趟地跑,不需要等候。可是如果这个铁路一会儿是300公里的,一会儿是100公里的,如果再加上更慢的货车的话,那是不是就要排队等了?那这个密度肯定就稀松了。

  就拿日本、德国的铁路来说吧,它们的速度不是最快的,德国高铁的水平大部分是我们动车的水平,基本达不到350公里每小时的,大概也就一两百公里吧。但是,它们运输的密度是我们高铁的30倍,而且非常稳定。因此现在的问题是什么?如果说德国高铁的密度是我们的30倍,那就说明我们还有往上走的空间。也就是说,我们真正的问题是管理的问题、软件的问题,而不是硬件的问题。而且我们目前绝对有能力让人人都能买到票,完全解决运输的问题。这些铁道部门的同志们完全不晓得什么叫做铁路经济学。铁路经济学要的是在保持一定速度的前提下,不是追求更快,而是讲究密。而在达到密之前,每一列火车跑的速度必须是一样的,这样才能一列接一列地跑,才能密,才能达到30倍的运力。当然,其实对于我们来讲,不要说30倍,只要增加3倍我们就能解决很多问题。

  还有这个所谓的能达到350公里每小时的高铁,各位不要被这个宣传误导了,各位晓不晓得,整个从南京到上海,能跑到350公里时速的路段只有12公里,其他路段不是曲度太大,就是地质不稳,速度根本快不起来的,只能在100到250公里之间运行,所以它的速度和动车是一样的。从上海到无锡,一列高铁叫G7003,全程要1小时7分钟,但是D307只要58分钟,你看到没有,动车还比较快些,这样的话,你这个高铁还有什么意思呢?这不是资源的浪费吗?这种大量的浪费,谁来负责?而且,这也完全违背了我上面阐述的铁路经济学,因为你没有密度嘛。

  所以说,我们的铁路部门根本就没有搞清楚我们提速的目的。我们提速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提高运输效率。效率没有提高,你光是解决速度有什么用呢?对于我们铁路部门来说什么是效率,效率实际上就是把千百万人在春运的时候运回家。我们应该关切的是,让这列火车尽可能多地把人运回家,而不是让一部分人尽可能快地回家。更搞笑的是,在这种运力紧张的时候,我们又充分发挥了我们的创造力,搞了个超级豪华软卧,我们老百姓需要这个东西吗?还有一些人吹嘘说,这是我们的自主知识产权,是有市场的。我发现啊,我们自我感觉实在不是一般的良好。

  请各位想一想,现在我们国家不是把大量资源投放在解决铁路运力的密度上,就是我刚才讲的,不是增加绿皮火车的运力,而是把大量资源投到一些毫不实际的高铁和动车上。

  现在更可怕的是什么?我们产生了高铁崇拜,叫做高铁"大跃进",这个高铁"大跃进"本身,真是太可怕了。我举个例子,在我们"十二五"规划当中,在2020年之前要兴建的高铁是画实线的,2020年之后呢,考虑要建高铁的,或重新规划的画虚线,但是我们现在发现,很多的虚线现在都变成了实线,比如说郑渝高铁、昌吉赣高铁,还有赣州到深圳的高铁等等,它们应该都是画虚线的,结果现在的计划是要在2013年通车!还有,新疆也规划了3000公里高铁,它竟然也需要高铁!我对此感到不可思议。还有从昆明到拉萨的高铁,昆明段也在兴建,各位,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是老百姓致富,是要让老百姓更富裕,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事,而不是用那么多钱和精力搞个高铁。

  如果是为了老百姓致富的话,搞些绿皮车的建设完全够用了,搞高铁的话,可不是为了老百姓更富裕,而是为了旅游的人,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我的建议是什么呢?取消动车,取消高铁。当然不是完全取消了,只是不要再大举兴建这些东西了,这些都是好看的好玩的,我们统统不要,我们希望铁道部门能够让绿皮火车增加密度,固定时速的密度,能够像日本、德国一样,增加几十倍的运力,这不但不需要多加钱,相反还可以降低成本,然后票价还可以下降,让老百姓真的能够又快又便宜地回家过年。

  现在每年需要我们铁路输送的是2.3亿人,对不对?大概总收入是240亿,那你拿出120亿来,让老百姓票价减一半可不可以?学生票价可以减一半,农民工为什么不可以呢?你这个暴利为什么不能拿来回馈给我们老百姓呢?我们今天的要求是什么?是要求铁路拿出一半的收入,让老百姓票价减半,同时我们还要求,不要搞高铁"大跃进",要回归过去的淳朴,要藏富于民。如何藏富呢?增加绿皮火车的密度。这是我们的建议。要知道,高铁规划就是两三万亿,而每年春运2.3亿人次,其收入才240亿,这就意味着投在高铁的这三万亿的资金,能让我们的春运免费100年。如果这样的话,我们还有必要搞高铁吗?现在有句口号,叫"高铁开启幸福时代",那我的唿吁就是"绿皮车让民众回归幸福时代"。

  各位知道让我们铁道部官员感到骄傲的是什么吗?是我们高铁的长度全世界排第一,我们高铁的速度全世界排第一。但是各位晓不晓得,我们这个高铁的成本为什么这么高?如果你问相关人士的话,他们基本都会说,不是我们收费高,而是成本高。为什么成本高?因为有技术转让费。

  他们自己吹牛说我们掌握高铁的关键技术。各位知道这些人是如何定义掌握关键技术的吗?非常可笑的,他们认为,超过15%以上的技术是我们的,就算我们掌握了关键技术,虽然85%是向别人买来的,只要自己占15%,就算我们的自主知识产权。那各位晓不晓得,我们为此要交多少钱?我告诉你,每一列高铁列车,我们大概要交2.5亿元人民币,在这之外还有8000万欧元的技术转让费。这是什么?这是典型的"我们得面子,外资得实惠"。

  像这种铁路"大跃进"的疯狂之后,铁道部不小心吐露了我们的负债比例,是56%。怎么得出来的?我们做了一个计算,全国铁路的年收入大概3778亿元人民币,盈亏刚好平衡,不赚钱。但是如果建高铁的话,至少需要2万亿,那么一年利息支出大概就是500亿,我请问,你还这个利息的钱从哪里来?即使我们把慢车和快车都停掉,全部"被"高铁,"被"动车,大概收入也只能增加5%,也就是200亿,这200亿还不够交500亿的利息支出,这还不算本金。那你这笔账是怎么算的?最后由谁来买单?说到底还不是慢慢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就是大量资源转到政府手中,转到外资手中,我们老百姓呢,就更贫穷,消费能力更低,内需更拉不动。在经济学里面有一个词叫适当的发展模式,就是Properly。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的基础建设千万不能超前,为什么?因为它占用了大量宝贵的社会资源,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拿这个资源用来创新、创业,让企业创造利润,让老百姓更富裕,做到藏富于民。等到我们老百姓真正需要用到高速公路的时候,需要用到高铁的时候再建。因为这个东西非常贵,一下就几万亿,如果我们把整个社会资源都用到超前的高铁,超前的高速公路上的话,我们如何藏富于民?要知道,一旦花了就没有了,大量的资源流失之后,企业利润下降,老百姓消费下降,经济随之下滑。这叫什么?越建设,越发展,老百姓越贫穷。这是一种"失当",而不是"适当"。

铁道部发布会未解疑问 男记者高喊站起来说话

  有记者问,为何在救援结束后拆解车体时仍然发现一个活着的孩子。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回答,"这是生命的奇迹,这个事情就是发生了"。

  7.23"甬温线(宁波至温州)动车追尾事故发生26小时之后,官方新闻发布会终于在温州举行。但短短的30多分钟内,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未能解答媒体记者和公众心中关于此次事故原因和处置的诸多疑问。


  会议开始之前,主持人说,"这次新闻发布会在我们各方的努力下,终于举行……"这句话的背景,是当天下午在温州香格里拉举行的一场被官方称为"协调会"的会议,只有新华社和中央电视台两家媒体获准入内,引发了会场外数十家媒体记者的不满。实际上,7月24日晚是否举行新闻发布会,直到会议开始之前还悬而未决。当晚22点19分,各注册媒体记者才接到新闻发布会将要召开的正式通知。此时,温州水心饭店的新闻中心,已经云集了数百名主动前来候场的媒体记者。

  这是一场交锋激烈的新闻发布会。提问的人士中,除了记者,还有有事故幸存者和甬温线的长期乘客。22点42分,新闻发布会开始。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先给记者们鞠了一躬,一落座,就迟到问题向记者们道歉。道歉未有回应,一位被挡住视线的男记者大声喊道:"能站起来说吗?"

  身为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的一举一动极受关注。就在7月14日下午,京沪高铁频发故障之后,他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时还称,高铁所有系统都是按照"故障导向安全"的理念设计的,具有非常高的安全可靠性。王勇平话音犹在,就发生了动车追尾惨剧。2009年国庆节前开通的甬温客运专线,设计时速200公里,预留时速250公里条件,而按照国际标准,时速超过200公里即可称为高铁。

  王勇平首先表示:"我既然来了,就会回答你们所有的问题。"接下来,他介绍伤亡情况:事发时D301载有558人,D3115次共载有1072人,事故造成35人死亡,192人受伤,目前还有132人住院治疗。十分钟的发言中,这位新闻发言人用了很多时间讲述大家都已经知道的领导批示等情况。至于事故原因,他以"还在调查分析中"轻轻带过。

  "现在进入记者提问环节",主持人说。话音刚落,台下纷纷抢问。摘录部分问题如下:

  问:你们对中国高铁一直有信心,在这样的事故发生后,这样的信心从何而来?

  王勇平:中国高铁的技术是先进的,是合格的,我们仍有信心。

  问:为什么会发生追尾?

  王勇平:我只能在事故调查结果出来后才能回答你。

  问:车体为何掩埋?

  王勇平:不是想掩埋,事实上这个事情是无法掩埋的。因为当时在现场抢险的情况,环境非常复杂,下面是一个泥塘,施展开来很不方便,还要对其他的车体进行处理,所以他们把车头埋在下面,盖上土,主要是便于抢险。他们给出的解释是这样,至于你信不信,由你,我反正是信的。

  问:为什么在你们救援结束后,在拆解车体的时候,还能发现一个活着的小孩子?

  王勇平:这是生命的奇迹!(此言一出,引发全场骚动)这个事情就是发生了,事情就是这个样子。


  问:你之前接受新华社采访说是41个遇难,刚刚又说是35个,到底是多少?

  王勇平:我掌握的数据就是35个人,我没有提供过41个的数据。

  此外,王勇平称,目前铁道部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保证安全"。7月24日晚21时,全国铁路系统召开了电视电话会议,将进行安全"大检查、大整顿"。

  记者提问环节持续约25分钟后,发布会被主持人叫停。记者们立刻拥堵住王勇平,希望继续提问,场面一度失控。没过几分钟,现场保安人员就拦住记者,王勇平一行离开了发布会现场,给在场媒体,也给公众留下了太多疑问。

中国官方公布火车相撞惨剧 隐瞒真相

浙江温州火车相撞事故救援昨日进入第二日,死者增至 35人、伤者 192人。当局仍将惨剧归咎于雷击导致设备故障,但又将脱轨车厢就地捣毁、掩埋,引致舆论质疑当局草菅人命、毁灭证据、隐瞒真相,质疑铁路设备安全及营运监控效率。这场火车相撞,不只撞出重重疑问,或者还会撞开国产动力车组、高速铁路的惊人内幕,撞开内地铁路王国更多官商勾结的黑幕。

  前晚 8时 27分,北京开往福州的 D301次列车,驶至浙江温州市双屿路段时,撞上停在桥上、杭州开往福州的 D3115次列车的车尾,即俗称的「追尾」,造成六节车厢脱轨,其中四节坠桥。对于官方
声称事故塬因初步查明是前面列车因遭到雷击后失去动力停车所致,网民炮轰:「技术不到家就别逞能,被雷击造成失去动力,就这质量还敢运营,就他妈的会吹牛,拿人民的生命不当回事。」新浪微博进行的温州事故究责网上民调显示,至昨晚有约 2,000人投票, 96%认为铁
道部部长盛光祖「应当下台并且向人民道歉」。

  数人革职图平息民怨

  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昨日赶赴现场指挥救援、慰问伤者,并宣佈成立国务院调查组。上海铁路局局长龙京、党委书记李嘉、分管工务电务的副局长何胜利,昨日被革职、调查。铁道部发言人王勇平昨日也向受影响旅客道歉,试图平息民怨。

  内地官方「每日经济新闻」等网站则争相质疑:当局公佈的事发时间为何相差七分鐘?本应先到温州的 D301为何迟到还撞前车 D3115?肇事两列车的时速为何不公开?雷击为何导致 D3115停车?防追尾
系统为何失效?安全鎚为何砸不开车窗?跌落桥的车厢为何要就地掩埋?

  浙江省政府公佈两车相撞时间是周六晚上 8时 27分,比铁道部宣称的 8时 34分早了七分鐘,而现场附近居民在新浪微博发出的第一条消息,也是在晚上 8时 27分。名为「 Smm_苗」的网友当时上传了一张黑暗中的动车
照片,还说「狂风暴雨后的动车这是怎么了??爬的比蜗牛还慢...可别出啥事啊」。更令人讶异的是,对被撞断跌落桥的车厢,当局并未拖回去化验、检查,而是出动重型挖掘机,当场砸毁、挖坑掩埋。村民眼见当局未清理车厢,纷纷向记者们发出疑问:「车厢里面会不会还有人?」「旅客的行李怎么都不管了?」

  两列车是中国仿製品

  按铁道部公开的列车时刻表, D301次列车应在晚上 7时 42分到温州, D3115次列车应在 7时
57分到达,结果,两班列车都延误,当局并未解释其中塬因,亦未公佈 D301肇事时的车速,引发舆论质疑,是否有人为赶回时间而超速?而雷击、防追尾系统、安全鎚的问题,都直接指向国产设备的性能可靠性。

  肇事两列动车,都是中国的仿製品,分别载有 558和 1,072乘客。其中, D3115动车是川崎重工-南车四方生产的 CRH2型,塬型为日本新干线; D301动车是庞巴迪-南车四方的 CRH1型。这是自 2007年
国产动车上线营运以来最严重事故,对近期备受质疑的内地铁路建设的辉煌成果,特别是高铁运动,又是一大打击。不过,张德江昨日强调,中国高铁质量总体是安全的。

  和谐号事故 7大疑团

  1)事发时间何以相差 7分鐘?

  2)D301为何迟到还撞前车 D3115?

  3)何以雷击导致停车?

  4)有防追尾系统为何失效?

  5)两列车的时速何以未公佈?

  6)何以安全鎚砸不开窗?

  7)为何要就地掩埋出事车厢?

温州火车脱轨事故:看全球网民的震撼评论

  译文简介:中国东部的浙江省,一辆动车乘客车厢出轨,掉下桥译文来源:《印度时报》链接:

  《美国雅虎》

  正文翻译:

  BEIJING: Passenger coaches of a bullet train derailed and fell off a
bridge killing 11 persons and injuring 83 others in eastern China's Zhejiang
province late evening Saturday, according to initial reports pouring in.

  北京:根据最新的大量报道,周六晚,中国东部的浙江省,一辆动车乘客车厢出轨,掉下桥,11人死,83人伤。

  The China National Radio quoted a railway official as saying that a
lightening triggered the accident. But reports of eye witnesses posted on
micro blogging sites suggested that the running train had rammed into a
stationary train.

  中国国家电台引用一位铁路官员的话,称是雷电引起此次事故。但据目击者在微博上说,是正在行驶的列车撞上一辆停着的列车。

  评论翻译:

  以下为来自《印度时报》的网民评论:

  Naveed (USa)

  13 mins ago (10:53 PM)

  China SUPERPOWER

  美国网友:

  中国"超级大国"

  Arif Khan (London)

  40 mins ago (10:26 PM)

  China is a bigger version of Orangi town in Karachi, where you will
fakes of anything in the world. They know only two thinks, steal secrets and
produce fakes and kill Uighurs.

  伦敦网友:

  中国就是卡拉奇(注:巴基斯坦港市)Orangi镇的一个扩大版本,在那里,你可以假冒世界上的任何东西。他们只有两种想法,偷窃秘密和生产假东西,还有杀害维吾尔人。

  anku6 (Melbourne)

  1 hr ago (10:05 PM)

  It's well known that China makes copies of advance technology from the
west. This rail technology was copied from France. Its well known, like
every Chinese copied product this will also fail. China manufactures for the
west. But these factories are managed or supervised by the western people
and therefore products are good. But the Bullet trains are total imitation
and therefore results are in front of you.

  澳大利亚墨尔本网友:

  大家都知道,中国复制西方的高科技。这铁路技术是复制法国的。是众所周知的,跟每一种中国复制的产品一样,这个也会失败的。中国为西方制造,但这些工厂由西方人管理和监督,因此,生产是好的,但动车完全是仿制品,因此,结果就在眼前了。 米尔网
www.junshijia.com

  China-train-crash (USA) replies to anku6

  29 mins ago (10:37 PM)

  Well, their copied rockets work fine so far. They sent 20 of them into
space every year. Their copied stealth fighter also seems ok. On the other
hand, Indian non-copied train also crashed, right?

  美国网友回复楼上:

  嗯,他们复制的火箭目前运行良好。他们每年送20个人到太空去。他们复制的隐形机看起来也还好。另一方面,印度的非复制品火车也失事,对吧?

  zhou ma (guizhou) replies to anku6

  40 mins ago (10:26 PM)

  The train that crashed was made in Japan, what's this fuss about chinese
imitation?

  中国贵州网友回复楼上:

  这失事的火车是日本制造的,对中国仿制品大惊小怪什么?

  ShtDaFkUp (Bangalore)

  1 hr ago (10:03 PM)

  RIP the departed souls but looks like cheap Chinese use and dispose
quality is backfiring on them!

  印度班加罗尔网友:

  死者安息,但看起来中国廉价物和劣质品正对他们起反作用。

  Zhou Ma (guizhou) replies to ShtDaFkUp

  25 mins ago (10:41 PM)

  Can't compare with India, total rail accidents in China in the past 11
years I can count with 2 hands. You need more than 2 hands just to count
India's rail accident in the past year.

  中国贵州网友回复楼上:

  跟印度没法比,在过去11年,所有火车事故,我可以用两只手就数得过来。而你需要更多的手才能数得过来印度在过去一年的火车事故。

  Ranjit Ganguly (Talcher,Orissa)

  1 hr ago (09:54 PM)

  We have learnt siphoning of money, we have had enough teachers ,here,in
India: We would like to learn the development in interior area China, how
they linked Tibet thru railway, how they r reaching and taking control in
making a Dam,a projects in unaccessible Brahmaputra,how they r taming the
terrorists,how they r gaining more out of globalisation ,bullet train,in
sports, etc.etc.

  印度奥里萨邦网友:

  我们已经学会怎么吸钱了,我们已经有足够多的老师了,在这里,印度:我们要学中国内地的发展,他们是如何通用铁路连接西藏的,他们是如何在建水坝时实现和控制,一个难以做到的项目,雅鲁藏布江,他们是如何驯服恐怖分子的,他们是如何在全球化中受益的,动车,体育,等等。

  Arif Khan (London)

  1 hr ago (09:43 PM)

  I think for such safety critical products, the Chinese should buy them
from outside. The Chinese do not use their own parachutes, then why such
bullet trains.

  伦敦网友:

  我认为这样安全关键产品,中国人应该从国外购买。中国人没有使用他们自己的降落伞,那为什么要用这动车。

  Fox (Mumbai) replies to Arif Khan

  50 mins ago (10:16 PM)

  Stupid post. The two crashed trains are both foreign company made: one
by Bombardier of Canada, the other by Kawasaki of Japan.

  印度孟买网友回复楼上:

  这回贴太傻逼了。这两辆失事的火车都是外国公司制造的:一辆是加拿大的庞巴迪公司,另一辆是日本的川崎重工。

  Waqar (Karachi)

  45 mins ago (11:16 PM)

  Yesterday, it was the 'Fake Apple Stoer' [sic]. Today, it is 'Fake
Bullet Train'. Tomorrow, 'Fake Stealth Fighters/Bombers' or 'Fake Space
Shuttle'. Way to go China.

  巴基斯坦卡拉奇网友:

  昨天,是"假冒苹果商店",今天,是"假冒动车",明天,"假冒隐形机/轰炸机"或者是"假冒航天飞机",干得好,中国。

  (译者注:北京时间7月20日下午消息,据苹果新闻博客9to5mac报道,中国昆明出现三家假冒的苹果商店。根据博客BirdAbroad所传出的照片显示,这些假冒苹果商店提供官方苹果商店中的所有东西。员工身穿的蓝色T恤上印有苹果商标,每位员工都有铭牌。店内装修也和官方苹果商店一样宽敞、光亮夺目。相关新闻报道见:

  fox (mumbai)

  2 hrs ago (09:21 PM)

  New from Chinese web: Bullet train accident caused by operator error:
D3115 hit D301 from behind!

  印度孟买网友:

  中国网站的最新消息:动车事故是操作失误引起的:D3115从后面撞上D301

  fox (Mumbai) replies to fox

  2 hrs ago (09:30 PM)

  More details out: CRH1 stopped due to a lightening hit, and D3115 hit
from behind! BTW, it is no use to jump to the immediate conclusion that
China is low quality. D301 (Model CRH1) was made by Bombardier, D3115 (model
CRH2) was made by Kawasaki-China joint venture. The Chinese self made
version of HSR is actually model CRH380.

  印度孟买网友补充:

  更多细节:CRH1由于雷击停车,D3115从后面撞上去!顺便说下,这么快就对中国劣质下结论没用。D301(CRH1型号)是由加拿大的庞巴迪公司制造的,D3115(CRH2型号)是由中日联合生产的。中国自己做的HSR版本实际上是CRH380型号。

  Sivan (India)

  3 hrs ago (08:58 PM)

  China is making duplicate of all the brands of world, while within
China, they makes duplicate of Chinese railways....its little funny. Prayers
for victims souls. However, we Indian political leadership should learn from
China (not for corruption and duplicating) for the effort the country head
doing for change the developing China to a developed China even though there
is no transparency and freedom in official administration and social life.

  印度网友:

  中国正在复制全世界的品牌,在中国,他们复制中国铁路…有点搞笑。为死难者祈祷。但是,我们印度政治领导层应该向中国学习(不是学腐败和复制),学习他们努力把发展中的中国变成发达的中国,虽然他们在政府管理和社会生活上还没有透明度和自由。

  Concerned Indian (Ahmedabad.)

  3 hrs ago (08:29 PM)

  Indian Railways, please take note of this incident. You were planning to
start a bullet train service between Ahmedabad-Mumbai-Pune with an estimated
cost Rs.56,000 crore. I am not against it. But learn from the mistakes of
our neighbours, so that when you start here there won't be any accidents of
this type. Give importance to safety first and then go ahead with the
proposal.

  印度网友:

  印度铁路,请注意此次事故。你们原正打算在阿穆达巴-孟买-普纳这条线路提供动车服务,估计成本是5600亿卢比。我不是反对这个,但要从邻国的错误里吸取教训,这样,当你们在搞这个就不会有此类事故了。要认识到安全第一的重要性,然后再按方案做。

  以下为来自雅虎的美国网民评论:

  Seductr 16 minutes ago

  You'd think that will all the money they spent on this thing, they would
have put emergency brakes and a detector system to alert other local train
traffic, not to mention.. why are they running the trains so close together
in the FIRST place?

  你会想,他们把钱都花在这东西上,他们应该有紧急刹车系统和检测系统,来提醒其它的本地火车交通,更别说,为什么他们刚开始把火车开得这么近?

  Norrington 10 minutes ago

  Let's hope these glitches are dealt with properly so that this kind of
incident will not be

  repeated.

  希望这些故障能得到合适的处理,这样这类的事故才不会再发生。

  Aureus 7 minutes ago

  May the Grace of God be with all of you. May you all be granted the
strength of your Antaryamin to realize "death" is just an illusion and that
Life is everlasting. Peace be with you all.

  愿上帝的恩赐与你们同在。祝愿你们都能从你们内心获得力量,能意识到"死亡"只是一种错觉,生命是永恒的。愿平安与你们同在。

  Shoney 10 minutes ago

  man thats suck.

  老兄,这真糟糕

  Jorgensen 2 minutes ago

  One chinese dead , 16 dead , who cares? when there are close to a
Billion of them!! We would have to use a ton of nukes, just to get rid of
some

  一个中国人死了,16个死了,谁在乎?他们有十亿人!!我们得用很多核武器,才能干掉一些。

  Frederick Finkle Jr. about a minute ago

  No need for emergency warning systems. Were Chinese, our engineering is
PERFECT!!!!

  不需要紧急警告系统。中国的,我们的工程是"完美的"!!!!

  about a minute ago

  they are expanding their high-speed rail network and they are
inexperienced. it's like if we don't have train accident here.

  他们在扩展他们的高铁网络,他们还没有经验,搞得好像我们这里没有火车事故一样。

  Chris T 4 minutes ago

  USA only wish they had a bullet train.

  美国只希望他们能有辆动车。

  Wellsaid 9 minutes ago

  As usual, there will be a LOT of China bashing following my message.

  跟往常一样,又会有很多攻击中国的回贴了。

  moe p 11 minutes ago

  Trains were made in China.Whatever made in china means poor qualties and
BAD.

  中国制造的火车。不管是什么,中国制造就意味着劣质。

  JojoS 7 minutes ago

  how many China train derailment = 1;

  How many Amtrack derailment? = we lost count;

  多少中国火车事故:1

  多少(美国)车辆事故:我们数不清

  green thumb 10 minutes ago

  yah, struck by lightning. i'm not buying that excuse for substandard
technology. 米尔网 www.junshijia.com

  呀,被雷击,我不会为这不合格的技术而接受这个借口

  hitlerandobama 20 minutes ago

  american corporate media says "chinese state media says" ....... I just
wish we had chinese bankers and politicians here in american so we could
have as good an economy as the chinese do

  美国企业媒体说"中国国家媒体说"….我只是希望我们美国这里可以有中国银行和政治家,这样我们就会有跟中国一样好的经济。

  Teresa Pittman 21 minutes ago

  the ones that that died i will have my friends pray for them

  那些死去的人,我会让我的朋友为他们祈祷

  21 minutes ago

  It's Obama's fault.

  这是奥巴马的错。

  Teresa Pittman 22 minutes ago

  very sad i hope the people are ok

  非常令人难过,我希望那些人都没事

  samurai33 27 minutes ago

  they have done an amazing job building an infrastructure in their
country. not too long ago, they rode bicycles and walked. now they have
bullet trains. gotta give the Chinese a lot of credit. accidents happen
anywhere, and people grieve for lost family members.

  他们在他们的国家建了基础设施,这活干得很漂亮。不久前,他们还骑自行车和走路呢,现在他们有动车了。得大大赞扬中国。事故到处都会发生,为那些死者的亲属哀悼。

  Gary 27 minutes ago

  China has stopped running a lot of the faster trains, as they run empty
at higher ticket prices than the average person can afford. Stories like
this won't help.

  中国已经停止运行许多更快的火车了,因为他们高票价导致空车,普通老百姓付不起。像这样不会有什么帮助。

  JP 30 minutes ago

  Hmmmm....seems a little strange the way this happened!

  嗯……看起来这事发生的有点奇怪!

动车追尾事故真相:中国铁道部再次慌了神

  23日晚发生在浙江温州境内的动车追尾事故,截至记者发稿时,受伤人数上升到210人,死亡人

数上升至35人。上海铁路局有关人员已经到达现场,据现场勘察的初步情况,脱轨原因是动车遭到雷击后失去动力停车,造成追尾。记者从温州市气象台获悉,该台在事故前一小时,也就是19时35分发布了温州市区、文成和泰顺的雷电黄色预警信号。

  据温州市气象台发布的消息显示,温州市区西部已经出现强雷电和短时强降水,预计23日傍晚到上半夜温州市区中西部等地阴有雷阵雨,有雷雨地区可伴有短时强降水、强雷电和7—9级雷雨大风。

  国人遇难,深表同情,除了同情,我们更应该追究事故原因、找出罪魁祸首。对有关部门来说,事故原因其实其实很好找,早就料到还是那一套。项羽乌江自刎前仰天长啸:"天之灭我,非战之罪也!"是老天爷要灭我,不是我打仗打不好!现在很多鸟人和项羽一个德行,都把罪过推给老天爷,自己啥事没有。

  7月23日,从铁道部获悉,23日20时50分,杭深线永嘉至温州南间,北京南至福州D301次列车与杭州至福州南D3115次列车发生追尾事故。D301次列车第1至4位脱线,D3115次列车第15、16位脱线。24日晚,铁道部就7-23温州动车追尾事故召开新闻发布会。截至目前为止,事故造成35人死亡,192人受伤,132人住院。

  大桥坍塌、天气原因,"天之灭我,非桥之罪";楼房倒掉,因为球形闪电,"天之灭我,非楼房之罪";;温州动车追尾,"雷电击中,造成停车追尾",早就料到会说是天气原因了。

  是天气原因吗?如果天气原因无可避免、防不胜防,那是天气原因、无可非议。气象台早就有黄色预警,天上已经电闪雷鸣,灾难完全可以避免,铁路部门完全可以防患于未然,这就不是天气原因了,而是人为原因。如果铁路部门根据气象信息,及时取消这趟动车班次,这场灾难完全可以避免,死者此时此刻就可以安安稳稳坐在家里的沙发上。

  开车前一个小时就有黄色预警,为什么不停开?还不是为了钱!还不是舍不得放弃赚钱的机会!为了钱,对旅客的生命无动于衷,该当何罪!某些人的贪念导致无辜生命的逝去,必须有人付出贪婪的代价,该坐牢就坐牢、该枪毙就枪毙!

  即使没有气象台预警、即使没有电闪雷鸣,温州的动车追尾事故也是人为原因,也是可以避免的。动车与高铁,中国最近才可以搞,从最近的事故频发来看,科技还不成熟,安全还没有保障。

  没有三分三,就不要上梁山嘛!何必心急火燎地投入运营!不仅早早投入营运,还把老百姓普遍欢迎的相对低价的普通车停开,使火车票变相涨价、使旅客不得不接受安全系数不高、票价却很高的高铁与动车、"绑架"乘客的生命。没有十足的安全把握,就不该投入运营!赚钱事小,人命关天事大!少拿天气做借口,打雷闪电何国没有!

  在投入运营之前、在设计之初,就应该想到这一点,就应该想到如何对打雷闪电对症下药。没办法应对打雷闪电,就先别营运!就不要为了打肿脸充胖子,吹嘘"我们也有高铁、我们也有动车、我们的高铁动车已经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把相关技术搞成熟,把可能遇到的天气原因等困难一一想到、一一攻破,再把动车、高铁投入营运不迟。晚点赚钱、少赚点钱,不会死的。现在车翻人亡,你们这是玩命,玩的不是自己的命,而是乘客的命。

  为了早赚多赚,你们草菅人命、漠视生命!可恶的东西!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亡羊补牢、犹未晚也,强烈呼吁:"在对打雷闪电无能为力之前,在乘客安全无法保障之前,停开所有动车、高铁!宁可做牛车,也不把生命给他们做白老鼠!宁可说"我们没有跨入高铁、动车的世界先进行列",至少我们活得很安全!

  温州动车事故脱轨原因是动车遭到雷击后失去动力停车,造成追尾。

  俺想啊想啊,这就是事故原因吗?从表面上看貌似是,动车被雷击停车非常正常。如果这结论被采纳的话,这次事故调查也就到此为止了,责任全归到天气上了嘛。

  根据相关法律,铁路部门有义务将旅客平安、准时送达目的地。但是在列车遭遇不可抗力的情况下,比如雨雪雷电等,晚点等不属于违约,铁路部门可以免除责任。怪不得说是遭雷击,原来可以免除责任嘛。

  既然天都帮助铁道部了,那为什么他们又慌了神了呢?这才是本帖子要说的关键地方。铁路的监控系统、自动化及安全系统知识告诉俺们,雷击是不会造成列车追尾的,除非调度系统死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正常工作。

  真是调度系统出问题,是硬件问题还是人的问题都够让铁道部头疼N年,因为无论软硬件问题都涉及到了责任问题嘛。

  拨开重重迷雾见天日,铁路信号系统有个"闭塞"概念,用来防止列车追尾的,即在同一时间内一个区间只允许运行一辆列车。

  雷击停电,车辆信号系统本身可以失灵,但是监控系统、调度系统可不能失灵啊!象动车这种高速东西,相信应该有多个互补的监控系统和多层次的调度设计,并且还有各种紧急预案。不然一年下来该有多少次追尾事故发生啊?

  那事故是不是下面这些原因造成的?

  天气恶劣,雷电交加,杭州开往福州南D3115次动车被雷击停电停车,而北京南开往福州D301次列车正在N公里后以每小时P公里冲向停车地点。

  这时监控系统本该发生作用,不料监控系统不知什么原因不起作用了,姑且也是雷电,没有及时捕捉到情况,而且很长时间没有捕捉到情况了。

  按照前面的"闭塞"概念,前面一辆车停了,后面一辆车是上不来来追尾的,但现在问题是后面D301上来追尾了,D301司机不听调度,解锁冲上来,天天的安全教育司机应该没有这个胆量的。那么就是调度的问题了,调度系统这么长时间肯定能发现出问题了,有辆车停了,紧急情况这时能够发出对后车紧急停车的自动指令。

  问题是调度系统这时也不知道什么原因也不好使了,打酱油去了。不敢想象或许有这种人为的原因。而雷击停车遭追尾的说法,不知道是俺幼稚到不敢相信,还是别人把俺当傻瓜看成了幼稚儿。俺再次慌了神。

  动车、高铁的灾难性是必然的

  据稍许详细的报道称,北京开往福州的动车D301是追尾撞上D3115次列车的,并解释说是"前车未能将停车和减速的信号传达给后车是因为信号系统被雷击坏无法使用"。

  查,线路上的信号系统是"CTCS2",且"D301在京沪高铁段、沪宁、沪杭段采用CTCS3系统"。从相关的简略介绍得知,这两个信号系统都为国内自行设计,而且,应该提醒注意的,还是无线传输的信号系统。明白地说,在最简单模型下,是前后两列动车间实行信号通信。

  由此可以判断,现在的动车系统所采用的是"移动闭塞"信号系统;第二,列车与自动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是移动通信;第三,后行动车若未能接收前行动车的信号,后行动车则自动默认是许可继续前行。

  先简单叙说什么是"闭塞信号系统"。列车甲在前,列车乙在后,同方向同轨行驶,按不小于列车有效的制动距离分别有A0、A1、A2[font=''Times NewTimes New Roman'']、A3……An等点位,这样,在列车甲未能完全通
过A2点时,列车乙则不得通过A1点。

  只有列车甲通过A2点,A1[font=''Times NewTimes New Roman'']点才给出许可列车乙通行的信号。这样,一般就将A1和A2之间称作"闭塞区"。在倘若两个固定点,则称作"固定闭塞";若A2点就是列车甲的尾部,与列车一同运动,则称"移动闭塞"。从介绍来看,所谓"CTCS"系统,就是"移动闭塞"的信号系统。

  接收到由A2点给出的信号,A1点就变成"绿灯",铁路的行话叫"令牌",列车只有接到这个"令牌",才能超过A1点继续前行。固定闭塞系统的"令牌"点置放在铁轨路基上,之间是固定的信号通信,所以列车只能从固定在路基上的取得点位讯号,列车各自的位置确定无疑。

  移动闭塞系统,至少有一个信号点安装在列车上,随着列车一起移动。倘若后一趟列车的令牌取得依旧从固定在路基上的系统取得,得不到令牌,后行列车依旧不应该通过该令牌点。但,若不是从固定在路基上的点位取得令牌,而是由与前行的那辆列车通讯联系来确定,则必须明确,后行列车究竟是取得信号才能前行,还是取得信号必须停止。

  如果是取得信号才能前行,则意味着,前面的区间是"常闭"的,没有许可前行的令牌给出,后行列车不许继续行进;倘若相反,也就是,没有取得信号就可以继续前行,也就是没有令牌就许可继续前行,那么这个所谓的闭塞区间就是"常开"的,也就是说"闭塞"不是常态,随意通行才是常态。

  作为后者的信号系统设计原理,与通讯系统的工作原理直接相悖。很简单,两点之间不通讯是常规状态,也就是说通讯系统是"常闭"的,而不通讯有不必通讯和不能通讯两种不同状态,不能通讯暗含着线路或设备损坏,失却电源也是其中一种状态。

  这样,在逻辑上就出现了根本性抵牾,信号系统的"闭塞"的"红灯"信号是必须"常开"的,而通讯系统的"信息"交换是"常闭"的,这样的逻辑错谬是极其灾难。此次杭州到温州动车追尾事故就是因这个逻辑冲突所导致,毫无疑问。

  显然,前行列车的通讯系统必须是"常开"的,而每一列动车都可能有别的尾随动车,那么,每列动车的通讯系统也就必须是"常开"的,以使其与信号系统的闭塞信号"常开"在逻辑上相一致。通讯系统保持常开状态,在逻辑上非常简单,也就是热线"应答"这种常见方式。

  后行动车可以间或询问前行动车,前行动车则有问必答,立即作出通讯反馈。倘若反馈不及时,或者没有反馈,也或者反馈不清,后行动车则立即默认为前方区段被"闭塞",列车不得继续行进。倘若如此设计与配置,哪怕整个信号系统崩溃,哪怕通信系统,包括基站啥的崩溃,同轨同向的列车也不会出现追尾这样重大的事故。

  从看到的有限资料中知道,全国当下的铁路信号系统不是"CTCS2"就是"CTCS3",这意味着,723追尾这样灾难性事故的设计隐患在其他高铁线路上都存在,那么,也就决定了这样的事故还会继续发生,只要移动通讯发生类似这样的故障。若能理解这点,就明白,所谓"高速铁路",其实是"高危铁路"的一个代称。

  现在所见到的报道看,应该是在方案论证阶段就错谬了,设计者对通信系统和信号系统的基本逻辑的理解就是错谬的,从根本点上就不理解"移动闭塞"信号系统的本质和特殊的原理所在。

  这个灾难性隐患是不可能靠管理来补救,因为,倘若信号的常态是"闭塞"的,后行动车是不可能进入闭塞区段,哪怕非法强制通行都受到中央监控系统的管制。所以,723重大追尾事故的根本责任在铁道部,而不得充分论证和百般实验就能胡乱上马,国务院的责任显见无疑。

和谐号惨剧五大疑团待解 铁道部遭围攻

和谐号动车追撞事故发生第二天,铁道部宣布将上海铁路正副局长、党委书记3人免职,他们成为首批被问责者。撞车事故令舆论对中国高铁的质疑进一步升级,官方昨晚开记者会,称死亡人数增至35人,另有192人受伤,事故原因仍在调查。但在记者会上,铁道部发言人王勇平遭到记者、倖存旅客及死伤者家属严厉质问。有本港及内地专家指出,事故有五大疑团未解。

死者增至35人 包括2外籍人士

昨晚11时铁道部在温州召开新闻发布会,发言人王勇平表示,事发时追撞的D301列车共载558人,被撞的D3115有16个车卡,载有1072人,事故迄今已确认35人死亡,目前还有132人住院。19名死者身分确认,包括10名女性,外籍人士2名。事故原因「还在调查」,王勇平称「该是谁的责任就是谁的责任」。

铁道部党组昨决定,对上海铁路局长龙京、党委书记李嘉、分管工务电务的副局长何胜利予以免职,并进行调查。王勇平解释,事故还在调查就作出免职决定,是因为「领导负有领导责任」。他还在现场向倖存者鞠躬,但坚称中国高铁的技术是先进的,「我对中国高铁有信心」。

两岁童切割车厢中获救

央视昨凌晨4时起滚动播出新闻,称现场已无生命体徵,搜救于凌晨2时多结束,现场开始切割车厢、把坠桥直立的车厢推倒、掩埋部分残骸。但至下午5时,一名两岁多女童在切割车厢过程中被发现,官方处理现场的做法引发争议。王勇平承认将肇事车头掩埋起来,但强调是为了便于救援。至于有女孩被找到,他答﹕「这只是一个奇蹟。」有记者追问铁道部切割车厢的决策是否错了,他又回应,「我只能说,它就是发生了。」现场记者一片哗然。记者会后,有大批记者及死难家属上前质问,王需在保安保护下离开会场。

铁道部原来声称要争取于昨晚6点钟恢复出事路段的通车,但至今晨截稿时止,仍未有通车消息。


加紧清理 争取恢复通车

国家主席胡锦涛、总理温家宝对事故作出批示,副总理张德江抵现场视察,宣布成立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调查组,由安全监管总局局长骆琳任组长。善后工作组则由浙江省长吕祖善任组长,铁道部长盛光祖任副组长。张德江还要求全力救治伤者,抓紧清理现场,尽快恢复通车。受事故影响,昨日铁路部门停运列车58列。

日本共同社分析,撞上前车的「动车」(指时速最高200公里的列车)D301可能是以日本新干线为基础、但经中国改良的列车。中国高铁虽导入了日本及德国等的车辆技术,但採用了中国独自开发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故适用方面可能有一定难度。而据中新社报道,事发当日,一架从厦门开往杭州的D3212动车亦遭雷击,被迫在温州南站附近停车,地点距离动车相撞事故点仅5公里。

议员忧港高铁出事 促政府交代

香港政府发言人表示,特区政府十分关注事件,已透过特区政府驻京办事处向内地当局了解事件。入境处会继续与驻京办事处保持联繫,密切留意事态发展,若港人需要协助,可致电入境处热线1868查询。

多名立法会委员对事件表关注,立法会铁路事宜小组委员会成员汤家骅表示,将于委员会会议上要求政府交代,一旦本港高铁路段的列车出现类似故障,其信号及电脑系统能否及时通知同轨的列车暂停行驶。民建联主席谭耀宗及工联会王国兴均认为特区政府可总结内地经验,检视是否有需要改善高铁本港路段的安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