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新一届领导班子出炉,几位落选市委常委备受外界瞩目。包括江泽民姨外甥吴志明不再担任上海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江力挺的常务副市长杨雄也未连任市委常委。他们未能连任,年纪并非唯一决定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省、市党委改选中,政法委书记及军队、警备区将领也未能循例进入省、市常委或成为十八大党代表,这是否意味中共中央对社会创新管理思路的转变与新实践,也就是考虑社会矛盾高发之际,不能光靠枪�子或警力来维稳了。
江系在上海的挫败,是否代表江泽民在中共十八大的影响力没有外界想像那么大,或者其健康正江河日下,有待观察。无论如何,自90年代「上海帮」崛起,今天江对上海却无法保持优势,是其让步或不得已?令人好奇。
吴志明未能连任市委常委有二点值得注意。他在70年代只是安徽蚌埠铁路派出所员警,因江的关系在上海扶摇直上,担任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武警上海市总队第一政委,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这次未能连任市委常委,其政法委书记职务要换人做,吴转往政协任副主席。
杨雄是于2001年任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2003年,当选上海市副市长。2007年任中共上海市委常委、上海市副市长。2008年任中共上海市委常委、上海市常务副市长至今。据说,其幕后推手是江之子江绵恒,而江曾寄望他接任上海市长。
年纪非唯一决定因素
江系在上海失势的同时,22日上海选出了俞正声为市委书记,韩正、殷一璀为市委副书记。这意味上海在历经2006年陈良宇被免除市委书记及政治局委员后,上海帮已成历史名词。俞正声进入十八大常委无大问题,韩正可能更上一层楼。
这是因为韩正已连任二届期满,中共十八大后必须卸任市长,目前上海市长由谁接任,引起外界关注。韩正转任是因为中共已对党和政府高层建立五年的任期制,也就是同一领导在同一职位不得连任超过二届。
吴志明和杨雄分别出生于1952年及1953年。按中共副省部级干部退休年纪63岁年限。但年纪并非唯一决定因素,若一位高干有望升任省部级领导就不受63岁限制。何况这次上海市委常委异动年纪比杨雄还大一月的杨晓渡照样进入常委。可见有派系考量。
政法委书记吴志明未能进入市委常委,上海市新一届常委也未见有政法委书记,也就是拟接任政法委书记的公安局长张学兵未列名。如果观察广东省委新成员,广东省政法委书记梁伟发出局,梁1952年生,未连任可能是年纪因素。
再观察重庆日前公布该市十八大代表的50人候选人名单,现任市委常委中有6人榜上无名,包括政法委书记刘光磊(1954年生),说明总书记胡锦涛提出的社会创新管理的思路不仅在转变,且默默落实到地方中。
将领多未列党委常委
除了降低政法系统做为地方维稳的力量外,地方将领未列名党委常委也成趋势,这是中共高层体认用枪�子维稳不如用民主方式创造社会公平正义,消除矛盾。例如广东省军分区司令刘联华(1953年生)、上海警备区政委、党委书记朱争平(1953年生)都不再连任常委,若是这两人受年龄限制,未来接任者是否进入该地的党委常委,尚待观察。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改选的四川、陕西、海南都少了军系常委。
2012年5月24日木曜日
针对美国要求孔子学院应获认�,以及未持合适签�的孔子学院教师需返回中国大陆重办签�,大陆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汉办)负责人表示,已进行交涉。
「汉办」未具名负责人向环球时报指出,对于美方在事先没有任何协商的情况下发出公告感到「震惊」,已致函设有孔子课程的美国大学校长,就此进行交涉。
信中指出,美国孔子学院是由美方自愿申请,并与汉办和中方大学合作举办。中方尊重美校的办学自主权,对孔子学院课程和文化交流活动从未有过专门指令,而派遣志愿者等协助,都是应美方要求。
美国国务院日前向附设孔子学院的各大学发出通告指出,孔子学院必须申请美国认�,而在孔子学院教授中文的教师以J-1签证入境,违反了J-1签证持有者不得在公私立高中、初中及小学教书的规定,这些老师必须返回中国大陆,另行申请其他合适类别的签证。
环球时报引述了解内情人士称,孔子学院在美国「搞得很成功」,影响很大,美国学习汉语的人很多,美方对此有所担心。加上今年是美国大选年,美国推出这些措施可能有政治方面的考量。
报导说,81所美国大学设有孔子学院,这份公告已引起广泛的震惊、困惑和不解,各地孔子学院都在讨论如何因应。
报导引述一位曾在美国孔子学院授课的女士表示,中方派驻国外孔子学院的授课老师主要有公派教师和志愿者两种,在美国所持的都是访问学者J-1签证。
英国广播公司(BBC)中文网则指出,孔子学院被视为中国大陆向外展现软实力的重要策略。批评者认为,这是中国政府外交政策宣传工具,有可能传授中国意识型态或输出中国的审查制度。
「汉办」未具名负责人向环球时报指出,对于美方在事先没有任何协商的情况下发出公告感到「震惊」,已致函设有孔子课程的美国大学校长,就此进行交涉。
信中指出,美国孔子学院是由美方自愿申请,并与汉办和中方大学合作举办。中方尊重美校的办学自主权,对孔子学院课程和文化交流活动从未有过专门指令,而派遣志愿者等协助,都是应美方要求。
美国国务院日前向附设孔子学院的各大学发出通告指出,孔子学院必须申请美国认�,而在孔子学院教授中文的教师以J-1签证入境,违反了J-1签证持有者不得在公私立高中、初中及小学教书的规定,这些老师必须返回中国大陆,另行申请其他合适类别的签证。
环球时报引述了解内情人士称,孔子学院在美国「搞得很成功」,影响很大,美国学习汉语的人很多,美方对此有所担心。加上今年是美国大选年,美国推出这些措施可能有政治方面的考量。
报导说,81所美国大学设有孔子学院,这份公告已引起广泛的震惊、困惑和不解,各地孔子学院都在讨论如何因应。
报导引述一位曾在美国孔子学院授课的女士表示,中方派驻国外孔子学院的授课老师主要有公派教师和志愿者两种,在美国所持的都是访问学者J-1签证。
英国广播公司(BBC)中文网则指出,孔子学院被视为中国大陆向外展现软实力的重要策略。批评者认为,这是中国政府外交政策宣传工具,有可能传授中国意识型态或输出中国的审查制度。
薄熙来被免掉重庆市委书记、中央委员和政治局委员,已有两月余,至今仍然有不少人为他鸣不平。他们认为,因王立军闯美国领馆、谷开来杀人而处理薄熙来"违纪违法",很不公平。他们中有人说;"现在谁家没事?只不过是他动了人家的奶酪"。
薄熙来动了谁的奶酪?从这三个月海内外披露的各种信息来看,薄熙来显然是动了胡锦涛的奶酪。这块奶酪,在各大海外媒体深挖细掘的努力下,正在成为薄熙来案政治拼图中越来越突出的板块,也逐渐成为胡锦涛非要把薄熙来搞下去的一个重要原因。这就是薄熙来和军队非同一般的关系。
《华尔街日报》对此作了不少Homework。最近,它连载了"薄熙来军中联系震惊中南海","薄熙来军中关系为何启人疑窦?"等文章和视听节目,还追溯了中共政府和军队关系从1927年红军成立以来,一直到2012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并配有标志性的图片。
其中几大事件和薄案颇有可联想之处。1971年,毛泽东指定的接班人林彪乘坐的出逃飞机失事,导致一场据称是计划中的军事政变流产,从此,党就对军队的忠诚怀抱警惕;1989年,解放军在天安门广场血腥镇压民主运动(奉邓小平之命);1998年,时任中共总书记江泽民命令军队退出商业领域,作为交换,中央大幅增加军费预算;2012年,薄熙来丑闻爆发,他和军中太子党的关系及太子党在军中的崛起和在政商领域中的作用,引起中南海警惕。
这些大事件,以及中共90年的党史和80多年的解放军军史证明,中共政府和军队的关系,历来极具政治敏感性。信奉"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中共历届领袖,把中国军队的最高指挥权和领导权看得比什么都重,这个只有中共的最高首领才能拥有的"奶酪",不容军中任何一个首脑窥伺,也不容地方上任何一位领导僭越。所谓党指挥枪,军队要服从党的绝对领导,这个"党"眼下指的是党中央的党,是胡锦涛领导的党中央,而不是薄熙来代表的重庆市委。
可是薄熙来显然没有把胡锦涛对这块"奶酪"的绝对垄断权放在眼里。他仗着自己是红二代一份子,竟公开屡犯中共之大忌。一个大忌是,王立军事发之后,薄熙来造访昆明军事基地,意欲寻求军队的支持。昆明是第14集团军的大本营,其前身是1930年代薄的父亲薄一波带领的游击队。薄借"缅怀革命先烈"之际,炫耀他的"革命血统",指望在其政治生涯的危机中,获得军中力量的支持。未料,此举弄巧成拙,据一名高层军官说,"薄熙来的云南之行,引起了最高层的警戒"。
另一个大忌是,作为一个文职人员,薄和军队拉关系套近乎,已大大超出了一个市委书记的正常职责。薄熙来不仅和国防部长梁光烈主办军事演习,还定期在其府邸招待军中将领,并经常批评现任中央领导人软弱,公开表达强烈的军国主义思想,薄熙来还大手笔投资军队建设,以满足解放军的需求。所有这些,再加上薄熙来不时地动用自己的私人警力部队,都成为胡锦涛对其调查的关键内容。
第三个大忌是,薄和军中太子党、有可能出任军委委员的高级将领保持过于密切的关系。薄熙来和前国家主席刘少奇之子、后勤部政委刘源上将,及前军委副主席张震之子、二炮政委张海阳上将,本是铁哥们儿。但这些铁哥们私下商量、甚至密谋、甚至结盟的一些要事,引发了胡锦涛人马的严重关注,以至于薄熙来被解职后,刘张二位被问到,他们到底对谁效忠。
这真是个难回答的问题。刘张二位现在当然不可能说还对薄熙来效忠,但如果硬要他们说效忠胡锦涛,肯定难以启齿。刘源人马屡次调侃胡锦涛执政当局抱着定时炸弹击鼓传花,下定决心,绝不作为,说明刘氏人马对胡锦涛的执政能力和业绩,非常不以为然。
薄熙来有意挑战胡锦涛的权威,并不时触摸军权这块 "奶酪",终于挑起了党军关系中最为敏感的神经。薄熙来的挑衅,使原本只会击鼓传花、只想平安下岗的胡锦涛再也忍不住了,遂下定决心,要有所作为,要握有对解放军的绝对控制权。这就是前一阵军队各部人马排山倒海般地向胡锦涛公开表态效忠的背景原因。
而薄熙来,就像他绝料不到一切都在他掌握之中的王立军最后会逃往美国领馆一样,他也绝料不到,他和刘源等人所认为的"软弱无能、没有血性的领导者"胡锦涛会突然反击。如果薄熙来最后被双开――开除党籍和开除公职,甚至更严厉的处分,一点也不奇怪。
薄熙来动了谁的奶酪?从这三个月海内外披露的各种信息来看,薄熙来显然是动了胡锦涛的奶酪。这块奶酪,在各大海外媒体深挖细掘的努力下,正在成为薄熙来案政治拼图中越来越突出的板块,也逐渐成为胡锦涛非要把薄熙来搞下去的一个重要原因。这就是薄熙来和军队非同一般的关系。
《华尔街日报》对此作了不少Homework。最近,它连载了"薄熙来军中联系震惊中南海","薄熙来军中关系为何启人疑窦?"等文章和视听节目,还追溯了中共政府和军队关系从1927年红军成立以来,一直到2012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并配有标志性的图片。
其中几大事件和薄案颇有可联想之处。1971年,毛泽东指定的接班人林彪乘坐的出逃飞机失事,导致一场据称是计划中的军事政变流产,从此,党就对军队的忠诚怀抱警惕;1989年,解放军在天安门广场血腥镇压民主运动(奉邓小平之命);1998年,时任中共总书记江泽民命令军队退出商业领域,作为交换,中央大幅增加军费预算;2012年,薄熙来丑闻爆发,他和军中太子党的关系及太子党在军中的崛起和在政商领域中的作用,引起中南海警惕。
这些大事件,以及中共90年的党史和80多年的解放军军史证明,中共政府和军队的关系,历来极具政治敏感性。信奉"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中共历届领袖,把中国军队的最高指挥权和领导权看得比什么都重,这个只有中共的最高首领才能拥有的"奶酪",不容军中任何一个首脑窥伺,也不容地方上任何一位领导僭越。所谓党指挥枪,军队要服从党的绝对领导,这个"党"眼下指的是党中央的党,是胡锦涛领导的党中央,而不是薄熙来代表的重庆市委。
可是薄熙来显然没有把胡锦涛对这块"奶酪"的绝对垄断权放在眼里。他仗着自己是红二代一份子,竟公开屡犯中共之大忌。一个大忌是,王立军事发之后,薄熙来造访昆明军事基地,意欲寻求军队的支持。昆明是第14集团军的大本营,其前身是1930年代薄的父亲薄一波带领的游击队。薄借"缅怀革命先烈"之际,炫耀他的"革命血统",指望在其政治生涯的危机中,获得军中力量的支持。未料,此举弄巧成拙,据一名高层军官说,"薄熙来的云南之行,引起了最高层的警戒"。
另一个大忌是,作为一个文职人员,薄和军队拉关系套近乎,已大大超出了一个市委书记的正常职责。薄熙来不仅和国防部长梁光烈主办军事演习,还定期在其府邸招待军中将领,并经常批评现任中央领导人软弱,公开表达强烈的军国主义思想,薄熙来还大手笔投资军队建设,以满足解放军的需求。所有这些,再加上薄熙来不时地动用自己的私人警力部队,都成为胡锦涛对其调查的关键内容。
第三个大忌是,薄和军中太子党、有可能出任军委委员的高级将领保持过于密切的关系。薄熙来和前国家主席刘少奇之子、后勤部政委刘源上将,及前军委副主席张震之子、二炮政委张海阳上将,本是铁哥们儿。但这些铁哥们私下商量、甚至密谋、甚至结盟的一些要事,引发了胡锦涛人马的严重关注,以至于薄熙来被解职后,刘张二位被问到,他们到底对谁效忠。
这真是个难回答的问题。刘张二位现在当然不可能说还对薄熙来效忠,但如果硬要他们说效忠胡锦涛,肯定难以启齿。刘源人马屡次调侃胡锦涛执政当局抱着定时炸弹击鼓传花,下定决心,绝不作为,说明刘氏人马对胡锦涛的执政能力和业绩,非常不以为然。
薄熙来有意挑战胡锦涛的权威,并不时触摸军权这块 "奶酪",终于挑起了党军关系中最为敏感的神经。薄熙来的挑衅,使原本只会击鼓传花、只想平安下岗的胡锦涛再也忍不住了,遂下定决心,要有所作为,要握有对解放军的绝对控制权。这就是前一阵军队各部人马排山倒海般地向胡锦涛公开表态效忠的背景原因。
而薄熙来,就像他绝料不到一切都在他掌握之中的王立军最后会逃往美国领馆一样,他也绝料不到,他和刘源等人所认为的"软弱无能、没有血性的领导者"胡锦涛会突然反击。如果薄熙来最后被双开――开除党籍和开除公职,甚至更严厉的处分,一点也不奇怪。
登録:
投稿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