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30日金曜日

毫不避讳 奥巴马直批欧洲危机拖累美国

  美国总统奥巴马于当地时间28日"毫不避讳"地指出,美国经济目前面临的风险很大程度上和欧洲形势有关。这是本周奥巴马第二次就欧洲经济问题发表看法,也是他第一次公开称欧洲正在"拖累美国"。欧洲各国对这种指责十分反感,认为奥巴马只是为了竞选在"转移目标",因为是美国最先把全世界带入了一场金融危机。有分析人士称,大西洋两岸的争吵已升至最高层级,但这并不会为危机的解决带来新思路,未来全球经济依然处于衰退阴影中。

  彭博社29日称,美国总统奥巴马28日在白宫同网民进行在线互动时说,欧洲对于欧债危机反应太慢。奥巴马还将美国经济增长乏力归咎于欧债危机,但他并没有说欧洲下一步该怎么做。奥巴马26日在加利福尼亚参加市民论坛时,就曾指责欧债危机"吓坏了全世界"。

  有欧洲观察家认为,美国经济表现不佳令奥巴马面临"大选困境",他必须对目前美国的经济形势作出解释,而欧洲就成了"谴责目标"。另一方面,美国经济的确正在恶化。彭博社29日引述美国政府预算管理办公室的数字预测称,美国经济全年增幅最多只有1.7%,失业率则会保持在9%以上,而白宫在年初时曾预计,全年经济增幅可达到2.7%。

  对此,美联储已经确定采用延长资产负债表期限的"扭转操作",但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一名经济学家28日接受美国CNN电视台采访时称,欧洲危机导致的避险情绪和谨慎举动,会削弱"扭转操作"刺激投资的效果。同时,高盛银行也指出,欧洲金融机构的"瘟疫"已经侵袭美国。高盛银行28日发布的报告显示,欧洲银行和美国银行的关联比率正在迅速提升,换言之,欧洲银行所面临的大部分风险和损失都可能完全反馈到美国银行的身上。对此,美国方面有理由担忧"金融风险正在跨越大西洋"。

  而令美国最为担忧的事情是,欧洲国家似乎已经陷入相互指责而不行动的"集体困境"。29日,由欧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欧洲央行组成的检查小组,将对希腊债务危机状况和需援助额度进行"最终裁决"。当天,数百名希腊公务员聚集在政府办公大楼外抗议紧缩措施,欲阻止财长与检查小组展开谈判。另一方面,英国广播公司28日说,欧盟最高执行层和德法两国首脑对于是否成立新的协调机构即"欧元区经济政府"和是否发行欧洲债券依然存在巨大分歧。

  目前,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似乎成为欧洲解困的一根"救命稻草"。29日,德国联邦议会正式就是否授权政府推动将EFSF从 2500亿欧元提升至4400亿欧元进行投票,并以压倒多数票通过这一提议。美国
《华尔街日报》第一时间评论说,默克尔可以有机会向希腊总理帕潘德里欧兑现自己将尽力援助希腊的承诺,"大西洋的两侧都稍微缓了一口气"。但是,这距离欧洲国家的"整体行动"依然有着一定距离,美国花期银行甚至悲观预计,即使 EFSF得以扩容也对解决危机无济
于事。M&G投资公司经理里德尔同日也列出援助计划可能失败的10条理由,认为EFSF即使得到扩容,也不足以将欧洲"拉上岸"。

  在这种情况下,欧洲方面很反感奥巴马的批评。美国《华盛顿邮报》28日说,奥巴马在一周内两次批评欧洲已经在大西洋对岸掀起回骂之声。德国《每日镜报》评论说,奥巴马对欧债危机的批评是"无礼和无知的",并且说奥巴马似乎忘了,是美国过度的地产泡沫最先把全世界带入一场金融危机,最后使得欧洲陷入严重的债务危机中,美国现在还没找到解救的方法,先"管好自己的事儿"再说。而此前美国著名投资人罗杰斯也表示,从实际债务上看,美国状况更为糟糕。分析人士称,美国和欧洲就像一个对脾气古怪的老夫妇,嘴上喋喋不休,身体却越来越差。

中美战略合作的诀窍是什么?

奥巴马宣布最新一轮对台军售,再次为中美关系蒙上阴影。美国"外交关系理事会"资深研究员方艾文(Evan Feigenbaum)9月27日在该机构网页的博客发表文章说,美国和中国能够预先合作,阻
止对稳定的威胁吗?

在中国周边问题上,美国和中国实际上有长期的合作历史。例如,上世纪八十年代,双方曾在阿富汗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合作,一起支持阿富汗圣战者。中美两国共同挫败了苏联对阿富汗的占领。但那个时代已经过去。

今天,美国和中国常常为中国周边地区交恶。美国官员指责中国的政策帮助支撑了缅甸军人执政团。华盛顿许多人还指责中国的政策包庇北韩,使其避过联合国的制裁,而北京却一次次投票赞同制裁。在中国方面,官员往往认为,美国对中国周边国家的政策,说得好听是幼稚,说得不好听是制造不稳定。北京许多人觉得,美国和南韩的"失败"政策,把北韩逼入墙角。在中亚,笔者2006年至2007年时作为负责中亚事务的美国副助理国务卿,曾听中国官员不断指责说,美国推动政治改革,会搞乱中亚国家。

中美两国难以合作,并不是缺乏共同利益。中国也不"希望"巴基斯坦不稳定,或者"爱"一个拥有核武的北韩。问题通常在于如何分享利益。但要把抽象的共同利益转变为现实的政策,北京和华盛顿必须克服两大障碍:

首先,北京从不认同美国对威胁的评估。像伊朗、北韩等国并不直接威胁中国,所以北京不以为意。中国分析家往往因此指责美国"夸大"威胁。

其次,即使北京认同美国的威胁评估,利益冲突仍然会妨碍合作。例如,一个稳定而不庇护、不资助、不输出恐怖主义的阿富汗,既符合美国的核心利益,也符合中国的利益。但当中国知道北约要长期在阿富汗呆下去,北京的决策者就不舒服了。美国在中亚国家建立军事基地,签署协议,强化了美国、北约和中国的中亚邻国的战略合作,而中国和这些邻国的关系不佳。

笔者认为,中美关系有几条底线:第一,由于合作太弱,中美两国理当做些修补,但不需要搞联合项目、联合行动。中国可以通过"上合组织",美国通过对中亚国家的双边援助,在禁毒领域互补,达成共同的禁毒目标。当然,如有需要,两国可以在更透明、互惠的基础上,首先对彼此的战略意图达成谅解。

第二,两国的目的是增进合作,但双方都不要以为,可以制定真正的联合应变计划。可是两国能够就一些特别的跨国危险,如食品安全问题等展开商讨,找到利益交集点。在中亚,甚至在北韩问题上,也可以如法炮制。但基于前述的种种原因,美中合作将继续是困难的。

第三,两国不要总是拒人于千里之外。现在在对中国周边问题的商讨,将为两国在核心战略利益问题上的商讨,提供良好的机会。美国这几年试图在安全问题上和中国合作,但都失败了。北韩问题就是一例。两国在经济政策上合作,比在安全政策上合作容易。与特定集团的合作,如亚洲发展银行的"中亚地区经济合作计划",将为与中国合作,提供某种"外衣",比中美双边经济合作又更为容易。

彭博调查看衰中国5年 经济增速降至5%以下

  近日,美国彭博社一项调查显示,过半的受访者认为,由于中国目前潜在的房地产泡沫和高企的通胀等因素,未来五年,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将下滑至如今的不到一半,中国经济的持久力再次受到质疑。对于国际社会的不断看衰,中国官员则认为,没有理由担心中国经济会硬着陆,但由于人民币近期面临的升值压力,中国未来数月的出口增长或放缓脚步。

  看衰GDP增长

  据《香港商报》报道,彭博社一项季度性全球民意调查结果显示,59%的受访者认为,今后的五年时间内,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将下滑至如今的不到一半,到2016年,中国GDP将降至5%以下。其中,12%的受访者认为该情况将在一年内到来,其余则47%则认为2-5年内发生。该调查于美国当地时间 9月26日进行,共
有1031名投资者、分析师和交易员参加。

  调查报告称,在2008-2009年的全球经济危机期间,中国的出口曾创下至少32年来的最大跌幅;眼下欧美国家正在努力避免再次陷入衰退,需求持续下滑,中国或将无法依赖贸易实现增长,中国未来的领导阶层面临着应对经济增速回落的任务。

  投资仍选中国

  即便如此,中国的短期前景对很多投资者来说仍是正面的。调查显示,当被问及未来12个月哪个市场投资回报最高,23%的人选择中国,仅次于美国,后者的比例为30%。对此调查结果,汇丰控股驻香港的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则认为,中国经济增速降至5%以下的可能微乎其微。而且,中国经济出现硬着陆对全球经济而言将是一场灾难,中国届时无法为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民众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将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

  官方斥硬着陆

  韩国企划财政部周四则称,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认为没有理由担心中国经济会硬着陆,并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增速将与去年类似。一份有关周三张平与韩国财长朴宰完晤的公告中称,张平对有关中国经济硬着陆的担忧以强烈反驳,并表示这种说法毫无事实根据。去年中国GDP增速为10.4%。不过,中国商务部副部长陈健昨日表示,未来数月中国出口增长可能放缓。

  出口或放缓

  陈健还称,中国出口增长放缓与人民币走软两者之间并无关系,这主要取决于中国是否面临较大的人民币升值压力。自中国走向货币一揽子改革计划后,人民币汇率更多是由市场决定。

  陈健同时指出,由于经济危机,全球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要避免陷入贸易保护主义,中国对欧洲经济目前面临的困难表示关切,希望欧洲能尽快好转。

中国制隐身导弹艇震惊外军

  中国与巴基斯坦的传统友谊在军事合作领域又结出新硕果。据《巴基斯坦论坛报》9月21日报道,巴基斯坦从中国订购的最新型快速攻击艇首艇"阿兹马特"号已于20日在中国天津某船厂下水。巴海军将领和军事专家对该型舰艇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其能有效满足巴海军需求,是名副其实的"海上多面手"。

  隐形的"海上多面手"

 
 报道说,2010年2月,巴基斯坦海军就采购2艘快速攻击艇进行招标,中国中船重工国际贸易公司(CSOC)于同年12月赢得合同,随后在 2011年3月开始建造。首艇"阿兹马特"号已于近日下水,有望于2012年4月
交付巴基斯坦海军。根据合同,该级别的第二艘艇将在巴基斯坦卡拉奇造船厂建造。

  由于"阿兹马特"号刚刚下水,具体性能和技术细节还不得而知,外界只能通过已披露的照片对其进行合理化猜想。据分析,"阿兹马特"号快速攻击艇长60米、排水量500到600吨,载员12到14人,单价5000万美元左右。该艇上层结构平展且棱角分明,显然采用了隐形化设计。在火力配置方面,可能会装备8枚中国产"鹰击"-82A型反舰导弹作为主要攻击手段。

  快速攻击艇与导弹艇的用途类似,大都用于沿海巡逻或小规模、低烈度海战。不过,有巴基斯坦消息来源透露,巴海军此次订购的快速攻击艇的性能相当不错,不仅可用于单纯的近岸防御作战,还有助于提升巴海军打击恐怖主义和极端势力的能力,堪称"海上多面手"。

  有利于巴海军建设

  长期以来,巴基斯坦海军主要靠外购二手的英制轻型护卫舰维持水面舰艇规模。虽然近几年开始引进中国制造的新型F-22P级护卫舰以及美制二手 "佩里"级护卫舰,但其水面舰队的规模仍相对较小,很难全面顾及近海
和远海。从中国引进高性价比的快速攻击艇,有助于巴海军护卫舰等大型舰艇走得更远。

  巴基斯坦智库"军事联盟"的防务分析家乌斯曼·沙比尔表示,目前巴海军正在推动现代化建设,但面临经费短缺问题,因此中国制造的新式快速攻击艇 "来得正是时候"。他强调,快速攻击艇足以维护近海安全,巴海军
因此能将大型战舰"解放出来",去参与机动巡航或打击索马里海盗等国际化任务。

  由于采用合作建造的模式,快速攻击艇项目还有望成为中巴合作造舰的良好开端。沙比尔认为,"阿兹马特"号下水标志着巴基斯坦基斯坦依靠中国满足其防务需求的前景更加美好。"随着中巴关系的拓展和深化,巴基斯坦海军将有更多的不同型号的舰艇甚至潜艇将在中国建造。"由此可见,中巴合作建造快速攻击艇,不仅能起到提升巴海军战斗力、优化巴海军兵力配置这样的积极作用,甚至还可能为巴海军军备建设开辟一条新路。

热钱大举撤离亚洲 人民币跌停

市场担心欧洲央行无法遏止欧债危机蔓延,令热钱撤离亚洲,急投美元避险,一众亚币中止升势下挫,或创下三年来最差季度表现,其中升值潜质最受看好的人民币更罕见收跌停,触及0.5%波幅下限。有分析指,亚洲货币指数今年底前可能下跌一成。

昨日一众亚币全线下跌,马来西亚令吉领跌1%,韩圜跌0.8%,泰铢跌0.8%,菲律宾披索及印尼盾均下滑0.4%,新台币跌0.1%,至于坡元则持平。花旗集团的技术分析显示,若跌幅扩大至08年水平,亚洲基准货币指数于本年底前或挫10%,至09年3月来的最低。

受欧债危机及中国出口放缓的双重影响,导致寻求避险的投资越来越多,连一向坚挺的人民币也成为甩卖对象,按央行当前规定,人民币兑美元每日上下波幅不能超过中间价的0.5%,虽然昨日中间价水平偏高,但昨日早盘人民币兑美元一度触及设置的跌幅限制,报6.3983元(人民币,下同),较中间价6.3665元下跌0.5%。

交易员相信,主要是美元表现强劲,加大机构对其需求,令高企的中间价势头受抑,另外,人民币NDF走软以及国庆长假期要保留美元寸头等因素,亦支持即期市场美元买盘,令美元走强。而离岸市场报价也一度下挫,较日前跌逾300个点子,报6.467元。

虽然,本月至今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已下跌0.24%,有望创出今年1月份以来的首次月度下跌。不过,中国商务部副部长陈健曾指,纵然未来几个月中国出口增长或放缓,但并不意味人民币走软,并透过中间价显示央行维稳的讯号,继日前创出汇改后的新高6.3623元人民币后,昨日续高企在6.3665元人民币水平。

巴克莱资本新兴亚洲首席经济学家黄益平昨日于北京表示,若再出现全球经济衰退,中国可能重新采取钉住美元或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期间中国不会允许人民币升值,反之有机会贬值,经济硬着陆的机率将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