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3日木曜日

李克强:袁隆平给国人挣了里子还挣了面子

  10月10日至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湖南考察。他先后来到湘西自治州和长沙市,深入山乡村寨、企业车间、建设工地和科研单位,着重就经济运行和实施"十二五"规划进行调研。这是10月 10日,李克强来到国家杂交稻研究中心
试验田旁,看望袁隆平院士和科研人员。袁隆平(右二)介绍说,中心研发的超级杂交稻亩产已经突破900公斤,正在向新的目标进军。


  中国人有办法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

  ——记李克强看望"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新华网长沙10月13日电(记者 陈二厚)10日傍晚,在湖南考察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来到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亲切看望"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和中心科研人员,实地考察超级稻研发进展和产量品质情况,高度赞扬袁隆平为中国乃至世界做出的突破性贡献。

  中心试验田里,稻菽飘香,沉甸甸的稻穗,远看像金黄的瀑布。沿着田埂,李克强和袁隆平并肩行走,热烈交谈。

  "中国杂交稻平均亩产目前不但远远超过印度等水稻生产大国,比世界先进国家日本的亩产也高出40公斤。我们的杂交稻已推广到世界上许多国家。"谈起杂交稻,袁隆平如数家珍,充满自豪。

  "你们大家做出的贡献,很多人都感受到了。不但给中国人挣了'里子',还挣了'面子'。了不起!我们上学的时候,称呼最尊敬的老师为先生,今天我要称呼你'袁先生'。"李克强亲切地说。

  就在上个月,袁隆平带领团队创造了世界杂交水稻亩产最高纪录--在湖南隆回县的百亩地块上亩产突破900公斤。今天,他特意带来了几束这种稻穗。

  掂起沉甸甸的稻穗,李克强关切地询问:"这个品种什么时候能在全国推广?"

  "要经过湖南省和全国的评审委员会对示范结果进行审定以后。"袁隆平说。

  "大概要多长时间?"李克强问。

  "两年。"袁隆平肯定地回答。

  "太好了,你又为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做出了新贡献,堪称'国宝'啊。全国人民都会为你高兴。"李克强说。

  "下一步你还有什么打算?"李克强饶有兴致地问。

  "继续瞄准高产,目前已经开始组织向亩产1000公斤攻关。"袁隆平说。

  "对,高产是首要的,粮食供应在中国是紧平衡,丝毫放松不得。需要支持吗?"李克强关切地问。

  "需要!"袁隆平回答得很干脆,并从怀里掏出一份报告。

  "在这儿我就现场表态,国家将全力支持你的攻关项目!"李克强接过报告。

  "那我们就更有信心了。我今年81岁,算是'80'后,我要在'90'前完成这个目标。"袁隆平开心地说。

  "希望你100岁前再突破一次。"李克强说。

  风趣的对话,激起现场一片爽朗的笑声。

  临近分别时,袁隆平说,他过两天要去北京,参加中国科协组织的报告会,为首都大学生作报告。


  握着袁隆平的手,李克强嘱咐说:"你们创造的高产成就,不但要多讲,更要放大声音讲。让全中国人和世界都能听见,使大家增强信心。中国人不但有办法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也能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自己的贡献。"

中国专家:人民币大升值 美将成二流国家?

  美国国会议员们施压人民币升值,实际上是在危害美国的利益。这种做法损人却不利己,会使美国迅速变成二流国家。
  尽快管99%的中国人都只想本本分分地通过自己的诚实劳动换口饭吃,不想通过炒作货币发什么洋财。中国政府也需要维护独立自主的权利,不想被人牵着鼻子走。但是,中国并不害怕人民币升值。人民币真要是全面升值,将会成为美国的巨大灾难。试想一下,人民币兑美元如果升到1︰1,中国近40万亿元人民币的GDP变成近40万亿美元时,是个什么局面?


  1.中国的GDP总额将接近美国的3倍,占到全世界的一多半,一举取代美国GDP第一大国的地位;

  2.人民币将取代美元成为国际贸易和外匯储备的主要货币。负债负债累累的美国货币将被世界各国所弃用;

  3.作为最大的债权国货币,人民币受到全球追捧,货币供应总量大大超过国内需求。一举取代美国当年像「全球央行」一样的金融霸主地位;

  4.升值了几倍的人民币将源源不断地流向海外,购置能用货币购置的一切资源和财富。中国的海外资产将迅速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一流;

  5.全世界的生存吸引力和对中国投资的渴望,将迫使中国像日本一样,以零利率贷款扶持海外投资。成千上万今天还在为外国卖苦力的打工族,将带着银行贷款走向世界成为驱使外国人打工的老板。

  6.一旦美国经济强国的霸主地位风光不再,羞辱和打击将会接踵而来。美国的帝国大厦和支柱产业,或将成为别人的囊中之物,甚至连国会大厦和白宫也难保不用来抵押还债。

  当然,人民币的大幅升值对中国并非没有损害。首先,整个出口产业面临全面倒闭;其次,靠出口产业为生的上亿劳工面临失业,因而会产生严重的产业转型问题和各种社会问题。

  但是,金融海啸带来的出口企业大量倒闭已经给了中国一次演练机会。中国不但成功转移了战场,保持了高增长,通过内需的拉动,中国还为世界各国开闢了市场。13亿人的需求就是巨大的市场,出口企业的倒闭并非是什么无法解决的事,中国劳工大多来自农村,他们不搞加工了,可以回去建设家乡。

  至于出口加工业,凭藉着升值几倍的人民币,可以走出国门去,到世界任何一个受欢迎的地方东山再起。不但中国大陆腾出来的市场成不了美国的市场,而且美国现有的市场也会经不起成本优势的竞争,成为中国海外企业的天下。企图损人以利己的作法,只会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1985年美国曾经压迫日元升值,以为日本经济从此就被整垮了。事实恰恰相反。与日元升值前的1984年相比,2004年日本的GDP由1.18万亿美元增加到4.79亿美元,增长4倍。海外总资产增长近20倍。如果再按日本模式来压迫中国的人民币升值,欧美除了迅速变成二流国家,可能没有其他结果。

温家宝总理透露重大消息:中国终于谈妥普京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普京每次访华都受到关注,这次尤其备受瞩目:很多国际媒体都会提及,他的身份不仅是俄罗斯总理,更是俄罗斯2012总统选举"统一俄罗斯"党的惟一候选人,此次中国之行被解读为他外交新进程的开启。


  但是,普京特殊身份的标签并没有削弱人们对于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取得实质性成果的期待,在昨天(11日)下午举行的中俄总理第十六次定期会晤中,中俄双方达成哪些共识,被称为重中之重的能源合作能否取得新进展?

  11日中午12:50左右,普京乘坐的"伊尔-96"专机降落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走出机舱门的普京没有向对准他的镜头挥手,没有在舱门口做任何逗留,快步走下舷梯,与迎接他的中方官员握手寒暄后,乘专车离开机场。因为2个小时后,等待他的将是本次访华行程的一场重头戏——与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共同出席中俄总理第十六次定期会晤。

  下午的活动依然紧凑,欢迎仪式,小范围会谈、大范围会谈,签字仪式,当两位总理共同面对记者时,比原定时间推迟了近50分钟。

  记者会上,温家宝首先肯定了一年来中俄总理定期会晤机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温家宝:两国经贸合作成功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实现强劲复苏。全年有望突破七百亿美元的历史新高,中俄原油管道顺利运营,人民币和卢布成功在两国外汇市场挂牌交易,两国央行签署双边贸易本币结算协议,这些成果表明中俄总理定期会晤机制为推动两国各领域的务实合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普京也对两国经贸合作的成果和作用大加赞赏。

  普京:众所周知,世界一些国家包括美国和欧盟,遇到了经济的动荡。在这方面,俄中之间的经济合作为世界经济稳定能够作出贡献,并且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我们愿意大力鼓励产业之间的合作,也非常愿意加强和进行中俄技术方面的合作,并且实施基础设施项目以及增多相互投资。我们的目标是实现经贸关系的多元化。

  在目前中俄各领域的合作中,能源合作是最受关注的。昨天上午,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还与来访的俄罗斯副总理谢钦举行了中俄能源谈判代表工作会晤,这显然为两国总理会晤取得成果做足了准备。

  温家宝说:在这次会晤中,双方就管道原油贸易价格完全达成一致,并决定按照互利共赢的原则,积极推进在石油天然气领域的合作。落实好商定的重点项目,深化在航天航空、煤炭、电力、跨境基础设施、水利、农业和环保等领域的合作。

  在能源合作中,天然气合作项目又是重中之重。此前由于报价的分歧,中俄一直没有能够就天然气合作达成协议。此前有专家分析,报价的分歧不是短时间能够解决的,但是普京的一句话让大家看到了合作的曙光。

  普京:天然气问题的谈判距离终点已经不远了。双方准备在天津建设大型合作炼油厂,在田湾核电站非常积极的合作经验的基础上,我们会加强在核能领域的合作,而且采用世界最先进的技术。

  两国总理昨天签署了《中俄总理第十六次定期会晤联合公报》,并共同见证了涉及经济、人文、旅游、农业、卫生、融资等多项双边合作文件的签署。

外媒嘲笑:盲目看空中国经济的全傻眼了

据新华国际刊开彭博新闻社网站10月11日文章,题:中国历史记录激发信心,这不是泡沫(作者丹尼尔·阿贝斯)。

随着发达世界的债权国们相继陷入困境,中国经济的健康状况成为影响世界经济命运的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因素。不过,有关中国经济的前景,人们各执一词,观点常常流于肤浅,评论文章要么毫无根据地看多,要么盲目看空而成为笑柄。


当然,实际情况往往很微妙。中国模式是失衡的,其经济体系中资本配置不当,但是其决策者却能利用大量的外汇储备和政策工具,确保通胀处于控制之下,增长得以持续。

西方的金融危机标志着中国发展依赖出口的阶段已经终结。美国和欧洲已经去杠杆化,而中国则通过国内的固定资产投资──基本上是投资于房地产业──来弥补出口行业的损失。

中国可能会继续发展,不过如果中国减少对投资的依赖,速度也许会放慢,但是消费必须填补一些缺口。


中国消费者的情况要比美国消费者的情况好一些,其债务收入比仅为l8%,而美国为95%。美国银行指出中国家庭拥有5.1万亿美元的存款,超过了印度、巴西和俄罗斯的 GDP总和。

市场看空者指出房地产泡沫造成了资本的不当配置,其证据就是中国的「鬼城」──没有人居住的住宅开发项目。但是,中国的决策者一直致力于通过一系列法规来降低房屋空置率,包括对拥有多套房产的限制、加息和抵押贷款限制等。

因此,大多数投机市场的发展得到了遏制,而大多数挥金如土的开发商活该遭遇融资问题,这可以防止资本的进一步不当配置。里昂证券亚洲公司(CLSA)分析师安迪· 罗思曼认为,当前89%的新房是由分期付款的业主所购买,其抵押贷款
平均占房屋购买价格的44%。其他新房则是用现金购买的。这一点似乎更多的是谨慎,而不是泡沫。


幸运的是,中国的金融体系流动性很高,这是因为中国的储蓄率很高,占银行资本的80%。据中国建设银行(国际)的保罗·舒尔特称,中国的贷存比约为68%,比发达国家平均l00%的比例低得多。

相对发达国家过度借贷的情况,中国殷实的对外账户以及对政策杠杆的严控在实际中给中国带来巨大的优势。在增长、偿付能力和通胀之间寻找平衡,同时要将中国经济的发动机从投资转向消费,这些都需要相当高的政策技巧。但是过去30年的历史记录表明,在局势不明朗时不要对中国的决策者做出不利的判断。我们其他人应该用怀疑的态度看待看空者的批评意见,在国会中将毫无益处的保护主义议案束之高阁。显然,中国的成功也将对我们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