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23时33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一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并送入预定转移轨道。
这是一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将与先期发射的15颗北斗导航卫星组网运行,形成区域服务能力。根据计划,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于明年初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提供正式服务。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自2011年12月正式宣布提供试运行服务以来,系统运行稳定,已逐步拓展到交通运输、气象、渔业、林业、电信、水利、测绘等应用领域,产生了显着的经济、社会效益。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表示,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的成功发射,对于提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服务性能具有重要作用。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独立发展、自主运行,并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互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既能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还具备短报文通信、差分服务和完好性服务特色,是中国国家安全、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大空间信息基础设施。
目前,中国正按照"三步走"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计划,形成突出区域、面向世界、富有特色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道路。第一步,2000年建成了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第二步,建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2012年底左右形成覆盖亚太大部分地区的服务能力;第三步,2020年左右,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形成全球覆盖能力。
此次发射的北斗导航卫星及其运载火箭"长征三号丙",分别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是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170次航天发射。
2012年10月26日金曜日
根据2012年第三季度的最新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中国经济看似继续失去活力。但更仔细观察后会发现,情况恰恰相反。中国经济已经走过发展的低谷,正在重拾生机。悲观预言家试图召唤的"硬着陆"毫无迹象。一切预示着"软着陆"。
但要认识到这一点,必须更仔细地研究相关数据。被悲观者引以为据的季度性数据是与上年对比得出的数值,由此得出的结果确实是经济在抑制不住地下滑。
不过,尽管这种对比在学术界和新闻界司空见惯,它仍具有欺骗性。因为经济学家明白,同比数据无法正确反映经济发展走势。真正的经济活力更多通过GDP环比的实际改变得以体现。而按照这种比较方法,中国目前的经济形势要好得多。
更重要的是,中国也在经济增长结构方面表现出进步。中国经济增长早已不再像过去那样片面依赖外国需求。今年前3个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18.8%。虽然低于去年同期水平,但这表明,如果外国需求减少,北京还有充足的国家储备可以动用。
但是,中国将不得不告别过去30年的两位数经济增长率。虽然这在西方一些投资者和分析人士看来是对中国成功模式的抛弃,但未来10年,类似今年的7%到8%的增速将更为健康,这出于以下三个原因:
首先是生态原因。中国无法再承受过去那样的快速工业增长,因为它对环境造成过重负担。资源消耗型工业在增加值中所占比例必须降低,以有利于发展资源依赖程度较低的服务业。
其次是人口原因。至今人们一直认为,中国至少需要8%的经济增长率才能保证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找到工作,否则将面临失业问题造成的社会动荡。但由于出生率降低,未来几年劳动力增量将显着下降。因此相对低水平的经济增长也能创造足够多的新就业岗位。
第三,经济增长率随着GDP的增长而降低,这是一条自然规律。简单的计算就能说明这一点:去除通胀因素,经过年均10%的蓬勃增长,2011 年中国的GDP已差不多是2000年时的3倍。而经济增速虽然现在达不到10%,只
有7.5%,但按绝对值计算,这一增速仍比2000年时高出一倍还多。
结论是中国越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其正常化程度就越高,至少在经济领域如此。
但要认识到这一点,必须更仔细地研究相关数据。被悲观者引以为据的季度性数据是与上年对比得出的数值,由此得出的结果确实是经济在抑制不住地下滑。
不过,尽管这种对比在学术界和新闻界司空见惯,它仍具有欺骗性。因为经济学家明白,同比数据无法正确反映经济发展走势。真正的经济活力更多通过GDP环比的实际改变得以体现。而按照这种比较方法,中国目前的经济形势要好得多。
更重要的是,中国也在经济增长结构方面表现出进步。中国经济增长早已不再像过去那样片面依赖外国需求。今年前3个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18.8%。虽然低于去年同期水平,但这表明,如果外国需求减少,北京还有充足的国家储备可以动用。
但是,中国将不得不告别过去30年的两位数经济增长率。虽然这在西方一些投资者和分析人士看来是对中国成功模式的抛弃,但未来10年,类似今年的7%到8%的增速将更为健康,这出于以下三个原因:
首先是生态原因。中国无法再承受过去那样的快速工业增长,因为它对环境造成过重负担。资源消耗型工业在增加值中所占比例必须降低,以有利于发展资源依赖程度较低的服务业。
其次是人口原因。至今人们一直认为,中国至少需要8%的经济增长率才能保证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找到工作,否则将面临失业问题造成的社会动荡。但由于出生率降低,未来几年劳动力增量将显着下降。因此相对低水平的经济增长也能创造足够多的新就业岗位。
第三,经济增长率随着GDP的增长而降低,这是一条自然规律。简单的计算就能说明这一点:去除通胀因素,经过年均10%的蓬勃增长,2011 年中国的GDP已差不多是2000年时的3倍。而经济增速虽然现在达不到10%,只
有7.5%,但按绝对值计算,这一增速仍比2000年时高出一倍还多。
结论是中国越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其正常化程度就越高,至少在经济领域如此。
图说:习近平请辞,中南海炸了锅,使得党内的斗争一瞬间全部停止。习"神隐"的14天内,最终定下了:"十八大"时间表、严惩薄熙来、系统地肃清文革余 毒、逐步摒弃毛泽东思想和马列等事项。
由薄熙来引爆的中共巨大危机和10年一次的权力交接震荡中共政坛,各派角力决斗激烈诡异,十八大前夕局势空前严 峻,有海外媒体报导,习近平突然请辞、神隐了两周破理出牌震停了中南海各派
叫板、推出了"十八大"时间表、严惩薄熙来、逐步摒弃毛泽东思想和马列等事项。
习近平破理出牌中国近代史奇闻
北京当局对薄熙来的处理一波三折,此前审谷开来不提薄熙来,各界分析,中共审古案流露出对薄熙来的切割意图非常明显,预估对薄的处理会从轻。但习近 平突然神秘消失两周,待其复出后,当局突然对薄熙来严厉出
手。新华社跟文发表评论《任何人践踏党纪国法都要受到严厉惩处》。
薄熙来倒台后,江派势力一直试想为薄熙来翻案,使十八大前夕的局势空前严峻,于是习近平请辞神隐了两周。据《大纪元》独家报导,习近平在8月底的政 治局会议上正式向中共中央请辞,并称只愿做中央委员,参与党
建。习自9月1日出席中央党校秋季学期开学典礼并讲话后,就从公众视野中消失。5日,习突然取
消了与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以及俄罗斯代表团的会面。10日也没与丹麦女首相会面,直到15日,才在农业大学参加科普日活动中亮相,中共外 交部对此也未作解释。 报导称,习近平请辞,中南海炸了锅,没料到"接班人不恋栈"、"不愿再接班"了,这使得党内的斗争一瞬间全部停止。乔石、李瑞环、朱镕基和在党内相 当有势力的叶家代表叶选宁等,纷纷出面对习近平做"思想工作",并表态支持习近平。 习"神隐"的14天内,最终定下了:"十八大"时间表、严惩薄熙来、系统地肃清文革余毒、逐步摒弃毛泽东思想和马列等事项。 7日,路透社报导说,习近平在和胡德平会面时候宣称"不是薄熙来朋友"、"强调改革"。这14天,习近平不按牌理出牌,堪称中国近代史上具戏剧性的 一幕。 审薄时间是中共各派力量角力风向标 据法广报导,中国人大常委会10月23至26日召开会议,议程包括审议"个别代表的代表资格",预料原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的全国人大代表资格将被正 式褫夺,亦预示他的案件可能在11月8日召开"十八大"前进入司法程序。 时政评论人士唐靖远认为,中共十八大从外界认为的10月中旬推迟到11月上旬召开的原因,估计就是为审判薄熙来预留足够的时间,把薄熙来事件解决在 胡温时代,为习近平上台扫清障碍,也为习近平后续处理周永康减少阻力。 被指江系的明镜网曾于本月13日放风称,内定在10月15日左右对薄熙来进行刑事审判。薄熙来的刑期可能是20年,甚至死缓。但截至17日,薄案并 未进行审判。 时事评论员文昭认为,薄案要速审快结这个消息广泛流传,但是又没有马上开审,这对胡温习客观上是有利的。因为这种传闻会对中共高层之外的左派势力造 成强大的心理压力,因为看起来好像是倒薄者主导大局,审判马上就要启动了,所以他们所剩时间不多了,要赶紧站队表态。 胡习阻断江系干政--吴邦国"躲事"周永康"挂单" 《开放》杂志报导,近公开的最高机密是周永康明保薄、吴邦国暗保薄。周吴保薄除了个人及家族的切身利益,更主要是他们曾致力于实现江泽民的既定策略 ──挑起薄熙来与习近平的剧烈斗争,最终以"党内民主"形式削减习近平的权力。习近平进一步证明江泽民曾就分权之事向自己面授机宜,并得到太子党实际领袖 曾庆红的支持。 报导称,吴暗中保薄在党内高层被认为是"维护团结",至少有六七名现任政治局委员如此认为,如刘云山与俞正声均赞同吴邦国从轻处分薄熙来的意见。但 是,常委里面温家宝与李克强坚持"严格按组织程序与法律规定处理",一般政治局委员如王岐山与刘延东(国务委员)支持温李的意见。 在9月3日,最高当局决定对外公布王立军将由成都市检察院起诉后,吴邦国立刻吩咐人大委员长办公室人员安排其出访事宜。9日至23日,吴遍游斐济、 斯里兰卡、缅甸、伊朗四国。其间,9月17日与18日,王立军案开审。外界普遍认为这是吴邦国"躲事儿"的刻意之举。同样,周永康则刻意躲开王立军案的宣 判,在9月21日到25日,访问新加坡、阿富汗、土库曼斯坦三国。最初,外交安排本无阿富汗一站,但周强迫外交部加上该国以延长行程,由此避开王立军案件 的宣判日。当周得知王立军叛逃罪最终处罚极轻后大为恼怒,立即从阿富汗起飞,深夜到达土库曼斯坦,周被称像和尚"挂单"一样,乱投宿。 报导还称,胡习有把握联手阻断江系的干政是因为薄熙来交代问题里面已涉及到向江泽民家族及亲信行巨额贿赂的问题。让江身败名裂──就像苏共二十大秘 密报告对斯大林的政治清算一样。届时,周永康不过大棋局上的一颗闲子而已。 习李"被动改革"或为中国根本性变革播下种子 新一期党刊《求是》刊发了一篇署名为秋实的文章,题为《奋力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文中不再一如既往的"高举毛泽东思想",而是绕道借批判文革对毛 思想做了侧面的间接否定,并对党内发出警告:"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新华社10月15日对《求是》的这篇署名文章进行了报导,再一次强调了政改的重要和必然。在新华社官网《六十年思考》的栏目中,只有马克思、邓小 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等人的思想、主义之类的东西,唯独缺了"毛泽东思想"。 此外,有消息称,在十八大后,保存在北京天安门广场的毛主席纪念堂内的毛泽东尸体将在两年内运回韶山下葬。新华网高调报导十一期间,毛泽东之女李敏 携女儿、女婿等重返井冈山,此行实际是中央部署,让李敏去给毛泽东挑选坟地。 《金融时报》10月16日报导说,面对着暮气沉沉的经济表现,钓鱼岛争端点燃中国动荡和薄熙来丑闻,在十八大权力交接时期,维持社会稳定将是北京当 局的首要任务。不过,习李的"被动改革"或为中国根本性变革播下种子。
由薄熙来引爆的中共巨大危机和10年一次的权力交接震荡中共政坛,各派角力决斗激烈诡异,十八大前夕局势空前严 峻,有海外媒体报导,习近平突然请辞、神隐了两周破理出牌震停了中南海各派
叫板、推出了"十八大"时间表、严惩薄熙来、逐步摒弃毛泽东思想和马列等事项。
习近平破理出牌中国近代史奇闻
北京当局对薄熙来的处理一波三折,此前审谷开来不提薄熙来,各界分析,中共审古案流露出对薄熙来的切割意图非常明显,预估对薄的处理会从轻。但习近 平突然神秘消失两周,待其复出后,当局突然对薄熙来严厉出
手。新华社跟文发表评论《任何人践踏党纪国法都要受到严厉惩处》。
薄熙来倒台后,江派势力一直试想为薄熙来翻案,使十八大前夕的局势空前严峻,于是习近平请辞神隐了两周。据《大纪元》独家报导,习近平在8月底的政 治局会议上正式向中共中央请辞,并称只愿做中央委员,参与党
建。习自9月1日出席中央党校秋季学期开学典礼并讲话后,就从公众视野中消失。5日,习突然取
消了与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以及俄罗斯代表团的会面。10日也没与丹麦女首相会面,直到15日,才在农业大学参加科普日活动中亮相,中共外 交部对此也未作解释。 报导称,习近平请辞,中南海炸了锅,没料到"接班人不恋栈"、"不愿再接班"了,这使得党内的斗争一瞬间全部停止。乔石、李瑞环、朱镕基和在党内相 当有势力的叶家代表叶选宁等,纷纷出面对习近平做"思想工作",并表态支持习近平。 习"神隐"的14天内,最终定下了:"十八大"时间表、严惩薄熙来、系统地肃清文革余毒、逐步摒弃毛泽东思想和马列等事项。 7日,路透社报导说,习近平在和胡德平会面时候宣称"不是薄熙来朋友"、"强调改革"。这14天,习近平不按牌理出牌,堪称中国近代史上具戏剧性的 一幕。 审薄时间是中共各派力量角力风向标 据法广报导,中国人大常委会10月23至26日召开会议,议程包括审议"个别代表的代表资格",预料原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的全国人大代表资格将被正 式褫夺,亦预示他的案件可能在11月8日召开"十八大"前进入司法程序。 时政评论人士唐靖远认为,中共十八大从外界认为的10月中旬推迟到11月上旬召开的原因,估计就是为审判薄熙来预留足够的时间,把薄熙来事件解决在 胡温时代,为习近平上台扫清障碍,也为习近平后续处理周永康减少阻力。 被指江系的明镜网曾于本月13日放风称,内定在10月15日左右对薄熙来进行刑事审判。薄熙来的刑期可能是20年,甚至死缓。但截至17日,薄案并 未进行审判。 时事评论员文昭认为,薄案要速审快结这个消息广泛流传,但是又没有马上开审,这对胡温习客观上是有利的。因为这种传闻会对中共高层之外的左派势力造 成强大的心理压力,因为看起来好像是倒薄者主导大局,审判马上就要启动了,所以他们所剩时间不多了,要赶紧站队表态。 胡习阻断江系干政--吴邦国"躲事"周永康"挂单" 《开放》杂志报导,近公开的最高机密是周永康明保薄、吴邦国暗保薄。周吴保薄除了个人及家族的切身利益,更主要是他们曾致力于实现江泽民的既定策略 ──挑起薄熙来与习近平的剧烈斗争,最终以"党内民主"形式削减习近平的权力。习近平进一步证明江泽民曾就分权之事向自己面授机宜,并得到太子党实际领袖 曾庆红的支持。 报导称,吴暗中保薄在党内高层被认为是"维护团结",至少有六七名现任政治局委员如此认为,如刘云山与俞正声均赞同吴邦国从轻处分薄熙来的意见。但 是,常委里面温家宝与李克强坚持"严格按组织程序与法律规定处理",一般政治局委员如王岐山与刘延东(国务委员)支持温李的意见。 在9月3日,最高当局决定对外公布王立军将由成都市检察院起诉后,吴邦国立刻吩咐人大委员长办公室人员安排其出访事宜。9日至23日,吴遍游斐济、 斯里兰卡、缅甸、伊朗四国。其间,9月17日与18日,王立军案开审。外界普遍认为这是吴邦国"躲事儿"的刻意之举。同样,周永康则刻意躲开王立军案的宣 判,在9月21日到25日,访问新加坡、阿富汗、土库曼斯坦三国。最初,外交安排本无阿富汗一站,但周强迫外交部加上该国以延长行程,由此避开王立军案件 的宣判日。当周得知王立军叛逃罪最终处罚极轻后大为恼怒,立即从阿富汗起飞,深夜到达土库曼斯坦,周被称像和尚"挂单"一样,乱投宿。 报导还称,胡习有把握联手阻断江系的干政是因为薄熙来交代问题里面已涉及到向江泽民家族及亲信行巨额贿赂的问题。让江身败名裂──就像苏共二十大秘 密报告对斯大林的政治清算一样。届时,周永康不过大棋局上的一颗闲子而已。 习李"被动改革"或为中国根本性变革播下种子 新一期党刊《求是》刊发了一篇署名为秋实的文章,题为《奋力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文中不再一如既往的"高举毛泽东思想",而是绕道借批判文革对毛 思想做了侧面的间接否定,并对党内发出警告:"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新华社10月15日对《求是》的这篇署名文章进行了报导,再一次强调了政改的重要和必然。在新华社官网《六十年思考》的栏目中,只有马克思、邓小 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等人的思想、主义之类的东西,唯独缺了"毛泽东思想"。 此外,有消息称,在十八大后,保存在北京天安门广场的毛主席纪念堂内的毛泽东尸体将在两年内运回韶山下葬。新华网高调报导十一期间,毛泽东之女李敏 携女儿、女婿等重返井冈山,此行实际是中央部署,让李敏去给毛泽东挑选坟地。 《金融时报》10月16日报导说,面对着暮气沉沉的经济表现,钓鱼岛争端点燃中国动荡和薄熙来丑闻,在十八大权力交接时期,维持社会稳定将是北京当 局的首要任务。不过,习李的"被动改革"或为中国根本性变革播下种子。
美国《华盛顿邮报》近日报道,美军一架"全球鹰"从本土美军起飞到东亚地区执行任务,在朝鲜北部被不明导弹袭击,坠毁在中国吉林省境内。文章称,根据美军情报机构的内部消息,该导弹很可能是中国的防空导弹HQ-10A,因为朝鲜现在没有能力打下美国的高空侦察机,而且HQ-10A是中国HQ-10的升级,专门为了对付美国的"全球鹰"等先进侦察机而设计的。
文章说,被击落的"全球鹰"是美国关岛空军基地的编号为YH100的改进型侦察机,坠落地点在吉林省长白山地区,其残骸已经被中国的军方运走。美国太平洋副司令皮里拉13日称,美国国防部已经向中国提出抗议,要求中国对此负责,并归还击落的"全球鹰"残海
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的RQ-4A"全球鹰"是美国空军乃至全世界最先进的无人机。样机于1998年2月首飞,2000年6月一个完整的"全球鹰"系统部署到了爱德华兹空军基地。"全球鹰"机身长13.5米,高4.62米,翼展35.4米,最大起飞重量11622千克。翼展和波音747相近,因此"全球鹰"是一种巨大的无人机。"全球鹰"机载燃料超过7吨,最大航程可达25945千米,自主飞行时间长达41小时,可以完成跨洲际飞行。可在距发射区5556千米的范围内活动,可在目标区上空18288米处停留24小时。飞行控制系统采用GPS全球定位系统和惯性导航系统,可自动完成从起飞到着陆的整个飞行过程。
全球鹰高空远程无人飞行器(haeuav)计划是为了满足空中防御侦察办公室(daro)向联合力量指挥部提供远程侦察能力的需要而设计的。全球鹰具有从敌占区域昼夜全天候不间断提供数据和反应的能力,只要军事上有需要它就可以启动。rq-4a"全球鹰"是美国空军乃至全世界最先进的无人机。作为"高空持久性先进概念技术验证"(actd)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于1995年启动。
actd计划最初由国防先进研究项目处管理,1998年10月转由怀特?帕特森空军基地的空军系统计划办公室接管。后来"暗星"计划于1999年1月取消。
"全球鹰"的研制计划的组成部分
"全球鹰"的研制计划分为三部分:设计,研制与试验,部署和评估。相关厂商包括电气系统es公司,信息科技it公司,综合系统is公司,舰船系统和构成公司。
2005 年8月,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接到美国空军合同,于今年秋初提供2架生产型rq-4a。这项2100万美元合同6月2日授予。这些飞行器将加入目前支持全球反恐战战区的先进概念技术验证型"全球鹰"无人机行列。迄今已部署的"全球鹰"在200次任务中飞行了4300多战斗小时。
"全球鹰"于1998年2月首飞,在actd计划执行期内完成了58个起降,共719.4小时飞行。1999年3月第二号原型机坠毁,携带的专门为"全球鹰" 设计的侦察传感器系统毁坏;1999年12月,三号机在跑道滑跑时出现事故,毁坏了
另外一个传感器系统。因此在之后的试飞中,没有加装电子/红外传感器系统。但测试了单独的合成孔径侦察雷达,并获得了侦察影像。2000年3月试飞继续,6月一个完整的"全球鹰"系统重新部署到了爱德华兹空军基地。
2001 年4月22日,"全球鹰"完成了从美国到澳大利亚的越洋飞行创举。既便是有人驾驶的飞机,也只有其中少数能够跨越太平洋,如大型民航客机。这是无人机首次完成这样的壮举。飞行距离远也使得"全球鹰"可以逗留在某个目标的上空长达42个小时,以便连续不断的进行监视。"全球鹰"的地面站和支援舱可使用一架 c-5或两架c-17运送,"全球鹰"本身则不需要空运,因为其转场航程达25002千米,续
航时间38小时,能飞到任何需要的目的地。
全球鹰在2001年4月进行的飞行试验中,达到了19850米的飞行高度,并打破了喷气动力无人机续航31.5小时的任务飞行记录。这项记录曾经是compasscope-r无人机保持了26年之久的世界记录。
美日齐颤抖:全球鹰无人机遭暗算陨落长白山
美国《华盛顿邮报》近日报道,美军一架"全球鹰"12 月10日从本土美军起飞到东亚地区执行任务,在朝鲜北部被不明导弹袭击,坠毁在中国吉林省境内。文章称,根据美军情报机构的内部消息,该导弹很可能是中国的防空导弹HQ-10A,因为朝鲜现在没有能力打下美国的高空侦察机,而且HQ-10A是中国HQ-10的升级,专门为了对付美国的"全球鹰"等先进侦察机而设计的。
美国"全球鹰"无人机
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的RQ-4A"全球鹰"是美国空军乃至全世界最先进的无人机。样机于1998年2月首飞,2000年6月一个完整的"全球鹰"系统部署到了爱德华兹空军基地。"全球鹰"机身长13.5米,高4.62米,翼展35.4米,最大起飞重量11622千克。翼展和波音747相近,因此"全球鹰"是一种巨大的无人机。"全球鹰"机载燃料超过7吨,最大航程可达25945千米,自主飞行时间长达41小时,可以完成跨洲际飞行。可在距发射区5556千米的范围内活动,可在目标区上空18288米处停留24小时。飞行控制系统采用GPS全球定位系统和惯性导航系统,可自动完成从起飞到着陆的整个飞行过程。
随着中国自主研发的歼-10战机正式亮相,海外纷纷猜测,中国现在正致力于研制隐形战机,并预测中国隐型战机2012年后服役。
美国媒体认为,中国战机一贯采劝装备一代,研制一代,设计一代"的发展原则,中国研发第四代战机的项目应当早已启动。有媒体认为,中国第四代的隐形战机将于2012至2015年服役。
隐形战机成为国外关注的新目标
近日,中国歼-10战机项目行政总指挥刘高倬接受了凤凰卫视的采访。他表示,歼-10是典型的三代战斗机,综合性能可与美军F-16相媲美,甚至超过了F-16C/D两种改进型。中国将继续完善歼-10的各项性能,并着手于研制国产第四代战斗机。
刘高倬释放出有关第四代战机的消息立即被敏感的国外媒体捕捉到,并开始关注中国的第四代战机。1月5日,中国西安飞机工业集团又一架重点型号飞机首飞成功,该集团报纸对此进行了报道,但没有公开该飞机的型号,只透露这款飞机已经研制13年之久。由于13年前(1994年)中国战机研究已经开始强调隐形,因此,外界推测这可能是具有隐形特征的战略轰炸机。
美国媒体认为,近年来美国装备了拥有隐形能力的第四代战斗机,这种先进战机在面对中国现有的第三代和第二代战斗机的时候,拥有巨大优势。对付隐形飞机最好的办法,还是用隐形飞机。对于将发展目标瞄准美国的中国而言,发展新一代的隐形战机是其惟一的选择。
美《国防科技》认为,从去年中国珠海航展的情况来看,中国展出了一款"暗剑"无人作战飞机模型。该无人机具有超音速、超高机动能力和低空探测性,和美国隐形战机差不多,可以较好地躲避雷达,主要用于未来对空作战。由此可以判断,中国的新一代隐形战机必将是中国未来战机的发展方向。
中国新型战机为歼-12或歼-13战机
实际上,从2006年开始,西方军事媒体就开始聚焦中国新一代战机的研发项目。由于各家媒体所掌握的情况不一,再加上揣测的成分居多,因此所释放出的有关中国新一代战机的信息令人眼花缭乱。
《简氏防务周刊》声称,中国最主要的两家战斗机制造商——沈阳飞机工业公司和成都飞机工业公司正在为中国空军研制第四代战斗机。其中,沈飞公司致力于一个相当于美国F-22A隐形战机的研制项目——歼-12隐形战机项目;成都飞机工业公司则在歼-10战机的基础上研制一种双发隐形战机——歼-13战机。
该刊指出,1998年,美军海军情报处的报告首次透露出中国沈飞公司正在研制一种名为歼-12的先进双发隐形战斗机。2003年底,一张在互联网上流传的战斗机风洞模型可能与歼—12项目有密切关系。模型显示该机同美国的F-22A隐形战斗机有某些相似之处,比如内置的武器弹舱。
该周刊还称,在成功研制歼—10战机后,成飞公司及其下属的飞机研究所已将精力转向歼-10的双发型。该项目被命名为歼-13,它将与沈飞的歼-12项目竞争中国空军第四代战斗机的采购合同。报道称,歼-13可能具备超音速巡航能力,最大起飞重量可能超过20吨。基于以上情况,歼-13应该是一种高性能重型制空战斗机,其性能在欧洲"台风"战斗机和法国"阵风"战斗机之上,但恐怕还与F-22A"勐禽"有一定差距。
通过分析,《简氏防务周刊》认为,中国第四代战斗机将以重型、低成本为主导思想;要求飞机有大推重比,非加力超音速巡航;具有中国特色的隐形性能;具有很高的敏捷性和失速机动性。中国第四代战斗机的发动机和武器子系统的研制工作,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预计新战机将于2015左右进入现役。
中国新一代战机为歼-14
而德国《军事技术》杂志认为,中国正在研制第四代战斗机,并可能被命名为歼-14。
该杂志通过对网上流传的想像图,对中国下一代战斗机的气动外形进行了分析:该战机将安装电传飞行控制系统为飞机提供自动稳定控制。从鸭式布局和机腹的进气口可以看出,这种飞机的总体设计明显地源于成都飞机工业公司在歼—10开发中获得的经验,并大量使用了源于米格1.44型演示机的技术。
该杂志预期,歼-14战机计划将在2012至2015年服役,装备一种主动电子扫描相控阵雷达,具有同多目标作战的能力,并可以识别出目标的相关数据。而如果未来的信息确认该战机的确处于全比例开发阶段,那么歼-14将最终被确认为专门对付F-22A的空优战机对手。
文章说,被击落的"全球鹰"是美国关岛空军基地的编号为YH100的改进型侦察机,坠落地点在吉林省长白山地区,其残骸已经被中国的军方运走。美国太平洋副司令皮里拉13日称,美国国防部已经向中国提出抗议,要求中国对此负责,并归还击落的"全球鹰"残海
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的RQ-4A"全球鹰"是美国空军乃至全世界最先进的无人机。样机于1998年2月首飞,2000年6月一个完整的"全球鹰"系统部署到了爱德华兹空军基地。"全球鹰"机身长13.5米,高4.62米,翼展35.4米,最大起飞重量11622千克。翼展和波音747相近,因此"全球鹰"是一种巨大的无人机。"全球鹰"机载燃料超过7吨,最大航程可达25945千米,自主飞行时间长达41小时,可以完成跨洲际飞行。可在距发射区5556千米的范围内活动,可在目标区上空18288米处停留24小时。飞行控制系统采用GPS全球定位系统和惯性导航系统,可自动完成从起飞到着陆的整个飞行过程。
全球鹰高空远程无人飞行器(haeuav)计划是为了满足空中防御侦察办公室(daro)向联合力量指挥部提供远程侦察能力的需要而设计的。全球鹰具有从敌占区域昼夜全天候不间断提供数据和反应的能力,只要军事上有需要它就可以启动。rq-4a"全球鹰"是美国空军乃至全世界最先进的无人机。作为"高空持久性先进概念技术验证"(actd)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于1995年启动。
actd计划最初由国防先进研究项目处管理,1998年10月转由怀特?帕特森空军基地的空军系统计划办公室接管。后来"暗星"计划于1999年1月取消。
"全球鹰"的研制计划的组成部分
"全球鹰"的研制计划分为三部分:设计,研制与试验,部署和评估。相关厂商包括电气系统es公司,信息科技it公司,综合系统is公司,舰船系统和构成公司。
2005 年8月,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接到美国空军合同,于今年秋初提供2架生产型rq-4a。这项2100万美元合同6月2日授予。这些飞行器将加入目前支持全球反恐战战区的先进概念技术验证型"全球鹰"无人机行列。迄今已部署的"全球鹰"在200次任务中飞行了4300多战斗小时。
"全球鹰"于1998年2月首飞,在actd计划执行期内完成了58个起降,共719.4小时飞行。1999年3月第二号原型机坠毁,携带的专门为"全球鹰" 设计的侦察传感器系统毁坏;1999年12月,三号机在跑道滑跑时出现事故,毁坏了
另外一个传感器系统。因此在之后的试飞中,没有加装电子/红外传感器系统。但测试了单独的合成孔径侦察雷达,并获得了侦察影像。2000年3月试飞继续,6月一个完整的"全球鹰"系统重新部署到了爱德华兹空军基地。
2001 年4月22日,"全球鹰"完成了从美国到澳大利亚的越洋飞行创举。既便是有人驾驶的飞机,也只有其中少数能够跨越太平洋,如大型民航客机。这是无人机首次完成这样的壮举。飞行距离远也使得"全球鹰"可以逗留在某个目标的上空长达42个小时,以便连续不断的进行监视。"全球鹰"的地面站和支援舱可使用一架 c-5或两架c-17运送,"全球鹰"本身则不需要空运,因为其转场航程达25002千米,续
航时间38小时,能飞到任何需要的目的地。
全球鹰在2001年4月进行的飞行试验中,达到了19850米的飞行高度,并打破了喷气动力无人机续航31.5小时的任务飞行记录。这项记录曾经是compasscope-r无人机保持了26年之久的世界记录。
美日齐颤抖:全球鹰无人机遭暗算陨落长白山
美国《华盛顿邮报》近日报道,美军一架"全球鹰"12 月10日从本土美军起飞到东亚地区执行任务,在朝鲜北部被不明导弹袭击,坠毁在中国吉林省境内。文章称,根据美军情报机构的内部消息,该导弹很可能是中国的防空导弹HQ-10A,因为朝鲜现在没有能力打下美国的高空侦察机,而且HQ-10A是中国HQ-10的升级,专门为了对付美国的"全球鹰"等先进侦察机而设计的。
美国"全球鹰"无人机
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的RQ-4A"全球鹰"是美国空军乃至全世界最先进的无人机。样机于1998年2月首飞,2000年6月一个完整的"全球鹰"系统部署到了爱德华兹空军基地。"全球鹰"机身长13.5米,高4.62米,翼展35.4米,最大起飞重量11622千克。翼展和波音747相近,因此"全球鹰"是一种巨大的无人机。"全球鹰"机载燃料超过7吨,最大航程可达25945千米,自主飞行时间长达41小时,可以完成跨洲际飞行。可在距发射区5556千米的范围内活动,可在目标区上空18288米处停留24小时。飞行控制系统采用GPS全球定位系统和惯性导航系统,可自动完成从起飞到着陆的整个飞行过程。
随着中国自主研发的歼-10战机正式亮相,海外纷纷猜测,中国现在正致力于研制隐形战机,并预测中国隐型战机2012年后服役。
美国媒体认为,中国战机一贯采劝装备一代,研制一代,设计一代"的发展原则,中国研发第四代战机的项目应当早已启动。有媒体认为,中国第四代的隐形战机将于2012至2015年服役。
隐形战机成为国外关注的新目标
近日,中国歼-10战机项目行政总指挥刘高倬接受了凤凰卫视的采访。他表示,歼-10是典型的三代战斗机,综合性能可与美军F-16相媲美,甚至超过了F-16C/D两种改进型。中国将继续完善歼-10的各项性能,并着手于研制国产第四代战斗机。
刘高倬释放出有关第四代战机的消息立即被敏感的国外媒体捕捉到,并开始关注中国的第四代战机。1月5日,中国西安飞机工业集团又一架重点型号飞机首飞成功,该集团报纸对此进行了报道,但没有公开该飞机的型号,只透露这款飞机已经研制13年之久。由于13年前(1994年)中国战机研究已经开始强调隐形,因此,外界推测这可能是具有隐形特征的战略轰炸机。
美国媒体认为,近年来美国装备了拥有隐形能力的第四代战斗机,这种先进战机在面对中国现有的第三代和第二代战斗机的时候,拥有巨大优势。对付隐形飞机最好的办法,还是用隐形飞机。对于将发展目标瞄准美国的中国而言,发展新一代的隐形战机是其惟一的选择。
美《国防科技》认为,从去年中国珠海航展的情况来看,中国展出了一款"暗剑"无人作战飞机模型。该无人机具有超音速、超高机动能力和低空探测性,和美国隐形战机差不多,可以较好地躲避雷达,主要用于未来对空作战。由此可以判断,中国的新一代隐形战机必将是中国未来战机的发展方向。
中国新型战机为歼-12或歼-13战机
实际上,从2006年开始,西方军事媒体就开始聚焦中国新一代战机的研发项目。由于各家媒体所掌握的情况不一,再加上揣测的成分居多,因此所释放出的有关中国新一代战机的信息令人眼花缭乱。
《简氏防务周刊》声称,中国最主要的两家战斗机制造商——沈阳飞机工业公司和成都飞机工业公司正在为中国空军研制第四代战斗机。其中,沈飞公司致力于一个相当于美国F-22A隐形战机的研制项目——歼-12隐形战机项目;成都飞机工业公司则在歼-10战机的基础上研制一种双发隐形战机——歼-13战机。
该刊指出,1998年,美军海军情报处的报告首次透露出中国沈飞公司正在研制一种名为歼-12的先进双发隐形战斗机。2003年底,一张在互联网上流传的战斗机风洞模型可能与歼—12项目有密切关系。模型显示该机同美国的F-22A隐形战斗机有某些相似之处,比如内置的武器弹舱。
该周刊还称,在成功研制歼—10战机后,成飞公司及其下属的飞机研究所已将精力转向歼-10的双发型。该项目被命名为歼-13,它将与沈飞的歼-12项目竞争中国空军第四代战斗机的采购合同。报道称,歼-13可能具备超音速巡航能力,最大起飞重量可能超过20吨。基于以上情况,歼-13应该是一种高性能重型制空战斗机,其性能在欧洲"台风"战斗机和法国"阵风"战斗机之上,但恐怕还与F-22A"勐禽"有一定差距。
通过分析,《简氏防务周刊》认为,中国第四代战斗机将以重型、低成本为主导思想;要求飞机有大推重比,非加力超音速巡航;具有中国特色的隐形性能;具有很高的敏捷性和失速机动性。中国第四代战斗机的发动机和武器子系统的研制工作,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预计新战机将于2015左右进入现役。
中国新一代战机为歼-14
而德国《军事技术》杂志认为,中国正在研制第四代战斗机,并可能被命名为歼-14。
该杂志通过对网上流传的想像图,对中国下一代战斗机的气动外形进行了分析:该战机将安装电传飞行控制系统为飞机提供自动稳定控制。从鸭式布局和机腹的进气口可以看出,这种飞机的总体设计明显地源于成都飞机工业公司在歼—10开发中获得的经验,并大量使用了源于米格1.44型演示机的技术。
该杂志预期,歼-14战机计划将在2012至2015年服役,装备一种主动电子扫描相控阵雷达,具有同多目标作战的能力,并可以识别出目标的相关数据。而如果未来的信息确认该战机的确处于全比例开发阶段,那么歼-14将最终被确认为专门对付F-22A的空优战机对手。
登録:
投稿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