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民Raito-颖宜是海潮学会特派调查员,该学会成员全是海门籍学生。Raito-颖宜说,参与报道承受很大压力,「我的手在抖,我真的怕了」,但他还是做了,只求一个健康家园!
发行有网络刊物《春潮》的汕头春潮社,成员来自汕头全市。该社希望和海潮学会一起推动潮汕的民主、法制发展。
网民Raito-颖宜是海潮学会特派调查员,该学会成员全是海门籍学生。Raito-颖宜说,参与报道承受很大压力,「我的手在抖,我真的怕了」,但他还是做了,只求一个健康家园!
发行有网络刊物《春潮》的汕头春潮社,成员来自汕头全市。该社希望和海潮学会一起推动潮汕的民主、法制发展。
据报道,近两百名汕头海门镇的村民由于不相信政府会放弃兴建电厂,23日上午再度在深汕高速公路收费处聚集。大批警员架设铁马戒备,十点半左右,警方施放五枚催泪弹,示威者掩住口鼻后退,部份人到附近油站的洗手间,用水清洗眼鼻。有警方代表手持扩音器,要求示威者离开。随后有约二十名警员,手持盾牌走近集会人士,但并未采取行动。
据称,汕头海门镇是一个渔港小镇,镇上居民称自从建电厂一来,癌症人数日益攀升,环境越来越恶劣,捕鱼量日益下降。如今镇上又要建一个电厂,民众担心污染环境,于20日开始聚集,并占领了镇政府大楼,据报有万人抗议。截至12月22日,示威事件持续至第三日,街头聚集的群众多达3,000人,防暴警察22日下午至少3次放催泪弹驱散人群。22日晚,汕头市环境保护局官员进一步承诺,新电厂开工需经民众同意;又指新电厂环保评估尚未完成,并未开工。
触发争议的是海门镇旧电厂不远的华电丰盛汕头发电厂2011年10月奠基,但未开工。示威抗议相继持续数日,暂未见乌坎村解决争端的合理手法用于海门镇。法国国际广播电台分析指出,乌坎征地涉及的是港商陈文清,当局不难压他照市场原则作出赔偿,但海门电厂涉及的是华能、华电,而华能国际前董事长李小鹏是前总理李鹏之子,不是广东官员可以轻易得罪的。因此,广东省解决陆丰乌坎村的理性手法未必套用到海门镇。
明年1月14日台湾大选即将投票,弃保效应似乎逐渐发酵,亲民党的宋楚瑜被边缘化日趋明显。台湾媒体《苹果日报》的民调显示,"马吴配"支持度40.2%,"英嘉配"支持度32.2%,"宋林配"只剩下5.5%支持度。
马吴总部发言人殷瑋表示,民调起起伏伏,马吴总部对任何民调都会列入参考,审慎因应未来的选战变化。民进党发言人陈其迈则说,苹果日报民调与民进党内部民调有不小的差距,事实上目前双方旗鼓相当,蔡英文甚至出现小幅领先。亲民党发言人吴崑玉则说,马蔡差距不会这麼大,宋楚瑜的支持度也不可能这麼低。
而近来蓝绿激烈交锋的"宇昌案",民调也显示,40.3%认為蔡英文没有操守不佳问题,32.4%的受访者认定蔡英文操守不好。至於蔡英文指控宇昌案是马英九动员国家机器政治追杀她,42.1%不认同这种说法,同意这项指控的选民只有28.5%。此外民眾也对於宇昌案对双英选情影响看法分歧,认為对蔡英文不利的民眾有29.8%,觉得对马英九不利的也有29.6%。这项调查反映出蓝绿所拥有的基本盘,宇昌案只是让双方支持者更加凝聚。
学者表示,大选投票日逼近,选情越紧绷,宋楚瑜支持度虽然跌得不多,但持续减少是不争的事实,而双英民调虽仍维持在8个百分点左右的差距,但若计入正负3个百分点的误差范围,其实蓝绿选情非常接近。由於没有拉开到10个百分点以上,选前包括天灾、人祸、弊案甚至天气好坏,都可能造成双英支持度消长,选情随时有可能因突发事件翻转。
目前领先的马英九除了不希望最后关头出现任何差错,更要强化自己执政的政绩。马政府本周宣示国安基金将投入不断破底的股市护盘,试图挽回股民对国民党提振经济能力的信心。而美国也在日前宣布,台湾正式被列為美国免签证计画候选国,最快明年下半年可正式获得免签待遇,虽然美方否认这项决定和大选无关,但无疑是马英九总统连任之路注入一剂强心针。
马英九表示,台湾每年有四十餘万人次赴美,未来免签证后,可為民眾省钱、省时,也有尊严,这是让民眾较有感受的新措施。截至目前,已有全球一百二十四国给予台湾免签证的便利。
民进党立法院党团干事长蔡煌瑯认為,被列為美国免签计画候选国,是一项重要外交成就,但他强调,这是民进党执政时期就开始积极推动的外交政策,是十年来全国人民与政府一起努力的成果,不是任何一个政党的成就。
国民党立委林郁方则认為,美国决定任何政策前一定经过深思熟虑,马总统上任后,两岸关系稳定,美国不必担心两岸之间发生衝突,才愿意在大选前将美牛进口问题与免签脱鉤,将台湾纳入免签候选国。
不过谈到两岸关系,马英九总统多次强调,两岸关系稳定的基础是九二共识,而九二共识是前总统李登辉时代决定的方向,之后两岸据此展开协商。但李登辉发表亲笔签名的声明,强调九二年两岸香港会谈没有共识,批评马英九刻意扭曲歷史、欺骗国人。
李登辉表示,若台湾要与中国达成共识,也需先透过民主程序达成国内共识,不该任由国共私相授受,一再以虚无的九二共识造成国家内耗,使全体台湾人民受害。
据《联合晚报》报道,儘管李登辉在位时坚持没有「九二共识」,但一位重量级的卸任美国在台协会理事资深官员直接引用「九二共识」,他认为,蔡英文承认「九二共识」,是台湾表明不会台独的最好方式。
台媒形容,这位美国卸任官员在公开场合评论台湾较保留,但在第二轨沟通过程却挑明说,美国已多次向蔡英文表明,接受「九二共识」有助于民进党胜选后,让台湾与大陆、美国保持建设性的关系,可是蔡英文并不太理会美国友人的忠告。
他认为,蔡英文是被台独深绿人士牵制,才不愿意在两岸关系上选择比较折衷的路线。
儘管包括李登辉、蔡英文都拒绝接受「九二共识」,这位曾经处理台湾事务多年的卸任官员,对台方人士直接引用「九二共识」名词,并不质疑两岸间存在这样共识。
他认为,一旦蔡英文当选,两岸关系会倒退,而北京对台立场会变得强硬,这也将迫使主张「台独」的民进党政府更进一步採取强势与对抗作为,两岸恶性循环,让台湾陷入空转。这位卸任重量级官员说,2000年,美方曾希望北京让陈水扁政府有一段观察期,但是如果蔡英文当选,美方不会再对民进党政府如此宽容。
所谓「第二轨」沟通,据报道介绍,由于台美双方没有正式「邦交」关系,双方政府往来透过美国在台协会与台北经济文化代表处,1994年以后,台方已经逐步可以直接与美方展开接触。双方正式沟通管道属于是第一轨。但是双方许多政治资讯的传达,还是会透过非正式管道进行,可能由学界与卸任官员在学术讨论,或是闭门会议当中,比较能够让双方开诚佈公地沟通,双方可传达彼此许多讯息,同时了解双方彼此的态度。
美国前国防部长佩里鼓吹第二轨沟通,可以让美国、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三边的资讯,充分完整地进行交换意见,台美双方的二轨互动,历经不同政党轮替,仍然持续进行中。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原所长、海军少将杨毅日前在新华网举行的讲座上说,近年来特别是2011年,中国收到的安全压力和挑战空前,应调整对外战略哲学思维。「如果我们顾忌维权引起关系动盪,不敢维权,一些国家就会採取咄咄逼人的攻势,肆无忌惮地侵蚀我们的主权与利益。」
杨毅说,中国的国家利益已经走向全世界各个角落了,「现在世界上任何角落发生的事风吹草动都会影响中国的国家利益,如果我们不参与,国家利益会受损失」。他说,对于重大国际安全事件,中国应该争取「在第一时间内做出反应,善于控制危机」。对于任何国家伤害中国安全利益的行为,中国应该坚决还击,「不拖泥带水,不留后遗症」。
此外,他提倡中国不应只是对利益被侵犯的事情作出被动反应,应该积极主动地塑造外部环境与国际游戏规则。
南韩韩联社23日引述美国「自由亚洲电台」(RFA)的消息指出,据15日进入平壤、21日搭乘国际列车自平壤启程抵达北京的一名中国大陆居民,向媒体做了上述表示。
该人士表示,北韩当局19日发表金正日的讣闻后,北韩的「人民班长」就向境内外籍人士下达「最迟须于24日离境」的通牒,因此中国居民都十万火急地透过熟人买车票赶回北京。
报导指出,该名中国居民因接获「必须在一周内出境」的最后通牒,不得不多花了35美元,买了一张100美元的黄牛票出境。
「自由亚洲电台」报导,买不到国际列车票的人,只好搭乘一般火车抵达新义州,然后再换乘汽车跨越鸭绿江大桥进入中国丹东市。
至于从平壤顺安机场飞往北京或渖阳的飞机票,必须在十天以前预订,更是一票难求。
另据南韩「朝鲜日报」报导,北韩当局已劝说滞留在平壤、新义州和罗先等地的外国人离境,并限制外国人进入北韩内地。
报导说,一些在罗先和新义州从事救助活动的美籍传教士和企业家都已在北韩的劝说下返回美国。搭乘飞机离开平壤的一名中国人说:「金正日去世的消息公布后,外国人曾被要求不得离开住所。」
报导说,北韩当局为限制外国人入境,已停止发放签证,该措施可能持续到本月29日,即金正日的丧礼举行以后。
2001年,当章家敦在他的《中国即将崩溃》一书中预言,中国的一党体制将在10年后倒台时,曾引发强烈争议。
此后的10年,中国经济持续高速膨胀。即便在世界深陷危机期间,它仍然保持着任何一个主要经济体都无法企及的高增速。章家敦的预言几乎被人遗忘了。
章家敦仍然相信中国会在近期崩溃。章家敦前不久接受美国之音专访时说,通胀在10月份迅速降低;汽车销售在下滑;房产销售在下滑;中国经济在衰落;而当经济衰落之时,社会不满情绪会愈发显著。他说:"如果回到一年前,每个人都在说我是错的。而现在,人们可不那么确定了。因为我认为当前有关中国社会固有危机的谈论日盛,大家感到担心,他们看到经济中存在的问题,看到社会存在的问题。"
智囊机构大西洋理事会的客席高级研究员、中国经济问题学者盖保德(Albert Keidel)则对他说的"媒体上的一些高调评论员"所持的中国崩溃论不以为然。他说:"他们并不很了解中国的体制,及其运作方式;特别是它的金融系统是为增长服务,而不是为了短期的盈利。所以说,如果你真正了解中国的体制,具有足够广泛的分析框架,你会了解它事实上处于一个良好的发展方向。
智囊机构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经济学家、前世界银行中国业务局局长黄育川在谈到中国增长放缓问题时说,中国的增长率从两位数降到8%左右其实是件好事;从环境方面讲也更具可持续性。再者,他指出,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永远维持那么高的增速。
黄育川说,并非中国不存在风险,但中国特有的体制或有助于它更能有效应对危机。他说:"中国与其他国家不同之处是,政府事实上可以控制增长率。那些预言即将发生崩溃的人,你恐怕得看到情况极端恶化才会导致这样的后果。不同的是,欧美经济大部分依赖的是私营公司和个人,因此政府在作出支出决定时没有多大灵活性。而中国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开支。"
黄育川说,中国政府可以通过财政和货币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投资水平。他说,美国投资占GDP比例大约为12%,而中国高达45%;中国政府能够控制的投资水平远高于欧美,因此它也具有更高的灵活度。
此外,黄育川认为中国当局在利率手段,财政状况方面也比欧美具有更大的操控空间。鉴于此,它认为中国有足够的财政和货币空间以应付经济放缓。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近日为纽约时报撰写的一篇题为"中国是否会崩盘"(Will
China Break?)的评论中说,一些评论人士认为中国强力且精明的领导人能够采取一切必要手段应对衰退,但这在他听起来更象是"著名的遗言"。
克鲁格曼说,他很清楚地记得,1980年代也曾有过类似的宽慰之辞,说日本财政部精明能干的官员应该已经控制住了危机;之后,人们也说过美国永远不会重复日本失去的10年,而事实上美国当前的状况比当初的日本更遭。
这位经济学家在文章开篇描述了这样一幅景象:近期的增长依赖的是高涨的房价带动的巨大的建筑热潮,并且显现出所有典型的泡沫化迹象;信贷一度迅速增长,而信贷增长很大程度上不是经由传统的银行,而是通过没有政府监督和保障的"影子银行";而现在泡沫开始破裂,确实有理由担心金融和经济危机会发生。
克鲁格曼说,这番描绘可以用于1980年代末的日本,或者2007年时的美国;但是,他指的是中国当前面临的景象。
他说,中国正在成为世界经济的另一个危险点;世界经济已经在承受着欧洲这个烂摊子,绝对不能再有一个新的危机震中。
「苹果日报」23日指出,这一消息如属实,将是继1950年代韩战期间中国抗美援朝派军队渡过鸭绿江后,第二次援朝。
香港「凤凰网」23日援引美国中央情报局(CIA)的说,中国最高层设有一个专门应对金正日去世后北韩变局的小组,并调动大约两个集团军的应急机动部队,充实到北中边境,提高边境的戒备。
报导说,中共最高层有一个专门的应对朝鲜变局的应对小组,连同中国大陆最高层军队、情报、外交、安全等多个中国大陆的部门快速反应。2006年和2009年北韩两次进行核试验时,决定中国外交应对方案的都是这一小组。
报导说:「据美国情报卫星在北韩公布金正日去世消息的19日后连续三天的军事侦察的情报显示,中国解放军负责东北防务的解放军沉阳军区,所属的陆海空三军部队,已全面进入战备状态。沉阳军区还调动了应急的机动部队,大约两个集团军,充实到中朝边境,提升边境的戒备」。日本共同社此前曾报导称,侦察范围最大为450公里的中国预警机,已被调往北中边境地区。
报导说,距离俄罗斯和北韩最近的沉阳军区共有43万兵力,下辖四个集团军。据悉,其中15万兵力被部署在中朝边境。应对北韩变局的核心部队是总部分别设在辽宁省营口市和锦州市的第39集团军和第40集团军。
今年1月南韩「朝鲜日报」曾报导,中国解放军已进驻位于咸镜北道的北韩经济特区罗先特别市,并称这是1994年底中国军队从板门店军事停战委员会撤离后,17年来的第一次。但这一消息旋即被中国方面否认。
据报导,应北韩新领导人金正恩请求,中方已派出精锐部队乔装秘密进入北韩,主要协助金正恩在平壤的京畿防卫,防患内部兵变,危及现政权。报导未确认中方派出的是解放军还是武警以及人数多少,但指是从图们口岸过去,之所以不选辽宁省丹东,是因为丹东是大口岸,外国记者多,容易引起注意。
报导并引述来自吉林省会长春市的消息说,去年金正日访中,在长春与中共总书记胡锦涛会晤时,金正恩就跟随其后,金正日已向胡「託孤」,获得胡的应允,因此金正日猝逝后,金正恩向北京求助,胡必不会袖手。但有关中方出兵北韩助金正恩的消息,未获官方证实。
报道称,金正日猝逝后,中朝边境已全面封关,中方严防北韩出现难民潮偷渡闯关,同时也防境内朝鲜族藉悼念金正日而集会。
不过一位刚访问北京的南韩政府官员23日表示,中国并未获北韩提前告知金正日的死讯,北京也是在媒体公布金正日死亡消息后才知情。
南韩韩联社引述了该官员的谈话,显示金正日猝逝后,北韩并未向中国提出特别的要求。
报导引述该官员说,金正日死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之所以拒接南韩总统李明博的电话,中方的解释是,儘管当时多国领导人都希望同胡锦涛通话,但中方认为已通过外交渠道与其他国家充分沟通,因此没有首脑通话的必要。
江是一个典型的上海小男人。顾家,爱面子,爱显弄,有小资情结,但骨子里懦弱,最重要一点是爱斤斤计较,私心较重。和小平同志相比,江是一个私心较重的人。小平同志可以指定曾为右派的朱镕基官至国家的总理,可以指定毫无政治背景和靠山的胡为第四代接班人,这种天下为公的侠风义胆是很难有人能超越和比拟的。本来江退休后,可以选择做舒舒服服的太上皇,自己只需在国家危机时刻稳定大局现身即可,可以放开手大胆的让胡去闯去干,可惜他并没有这么做,我们看到在SARS最横行最危急时刻,人心最惶惶之时,江却一直保持着沉默,而在18大即将召开之际,江却频频现身,这一切都源于江对胡极不信任,胡作十余年的储君,一直中规中矩,不留一丝把柄给江,对江也是唯命即从,江看不透胡,也猜不透胡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就更加深了江对胡的狐疑,而另一反面,由于胡为小平同志钦定,江又不得不在自己退休后将权力移交给胡这个自己极不信任的人,这种矛盾的心理是江退而不休的最主要原因。
江胡恩仇录,江胡斗并非空穴来风。自胡登基即位之后,江胡势力大致经历了3次较大的较量,江胡两派的第一回合的对弈应该是SARS一疫,这回合的结果是胡拿下江派卫生部长张文康的同时,胡派也折损一员大将孟学农。而到第二场对峙时胡已大权在握,政治上更是羽翼渐丰,胡在掌握军权后,即杀鸡儆猴,着手拿掉江派大将陈良宇一役。胡此役的胜利标志着,胡江两派的实力对比,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已经从当初的江强而胡弱,变成了胡强而江弱的一面,胡此役胜利之后,和SARS已疫相比,胡派并未损失任何大将,以前效忠江派的官员纷纷改弦易辙,投到胡的旗下,其实在向中国一个这样官本制的国家里,对某人的忠心效忠只不过是权益之际,而真正的对权力追逐以成了所有官员们的本能反应,这一点其实并不难理解。能够证明这一点的就是,在此之前,政治局几大常委中从来就没有说过承认过胡为党中央的核心地位的话,而今天几乎所有人都在讲团结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周围这样的论调,而这种变化和转折值得我们解读和关注。笔者认为,江同胡的第三回合的重大较量将出现在18大的人事安排上,由于江力荐习近平成为下代储君已经耗尽了江退休后的所有政治资源和资本,在决定其他常委人选时,江已经无法直接参与和发表其意见和看法,没有了发言权和表决权的江已经落入绝对的劣势,江的影响力更是每况愈下,这才是最近江为何拖着病残的身体频频露面的主要原因。
笔者认为,江最近频频露面主要有3方面的原因,第1方面,江露面是给全国人民群众看的,证明自己依然健在,依然在排行老二,依然对中国的政局有着不可小看的影响力。但同时江到了必须要时不时的出现来提醒国人自己依然健在,好不被世人遗忘悲哀正说明江的影响力已经走入了绝对衰败。第2方面江露面是给江派官员们看的。由于江已经风残烛年,江的病危传闻更是使曾经效忠江派的官员也都人心浮动,摇摆不定,人人都在未来作打算,到底是应该投靠胡还是投靠习,江的影响力日剧减少,江的时不时地现身是为了稳定江派的军心。而第3方面,也是更深层次的一个原因,就是给胡锦涛看的。江想要是向胡表达的一个强烈信息就是I watch you!(我正盯着你呢),我还没死
呢,别想做什么出格的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