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28日木曜日

  蛇年新春,我国首艘航母"辽宁舰",从大连造船厂启航,一路噼波斩浪,于2月27日上午8时首次入驻位于青岛西海岸的航母军港。


  顺着逶迤的海岸线,驱车转过几个山湾,一座巍峨的航母军港立时矗立在记者眼前。航母军港连山通海。它与海岸线呈90度角直插入海。站在高处俯瞰,航母码头仿佛正把"辽宁舰"如孩子般揽在身边。
  攻克多项难题

  在通往航母码头的路上,记者遇到航母军港建设部队政委黄毅。为了建设中国首座航母军港,黄毅离开北京的家人,一头扎进航母军港建设基地。5年来,辛苦而繁忙的建设工作,海风吹白了他的头发,吹黑了他的皮肤。

  在码头的入口处,"历史将铭记这一刻――中国首艘航母首次靠泊母港"的标语巨大而醒目。"这座码头采用技术含量高、施工难度大的突堤式结构,能够有效利用水域面积,提高码头的舰艇驻泊能力。这座码头可以同时停靠多艘大吨位军舰。"看着这座码头,黄毅眼中充满不舍,言语中充满自豪。

  "我们建造的防波堤国内最长,它能抵御百年一遇的台风。自建成以来,它已经经受了4次强台风的考验。"站在防波堤顶端,记者看见堤外海浪不断撞击大堤,而堤内波澜不兴,碧波如镜。防波堤挡住了风浪,为航母提供了良好的驻泊条件。




  "防波堤和码头下的沉箱重达7000多吨。"黄毅说,"在建设中,我们集智攻关,攻克了此类超大沉箱的预制、海上运输、水下安装等40多个世界性技术难题。"

  黄毅介绍,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新建了全国最大的砂、石储备库,使砂、石在任何气象条件下湿度和温度均保持稳定;10余种混凝土近20万批次样品全部送交权威机构检测……自开工来,总部、海军先后组织了近20次工程质量稽查、巡查,已竣工项目质量全部优良。

  以创新保障质量

  首座航母军港气势恢宏,这一切却都建立在诸多创新之上。

  在码头和防波堤周边,堆放着无数巨大的水泥墩子,形状如同扭曲的"王"字。这些水泥墩子看似无规则地堆放,却又巧妙地咬合在一起。

  "它们能够有效抵消海浪冲击防波堤和码头时产生的能量,海浪冲击力越大,它们咬合得越紧密,可以有效保护防波堤和码头的安全。"航母军港建设部队某处处长任锐说。这些重达数十吨的水泥墩子,投放要求极为精细。每投放一块,都要进行精密的GPS定位,确保它们安装的精度和密度能够达到设计要求。

  1987年入伍的任锐参加过从南到北数座军港码头的建设,"以往,我们都是采用经纬仪进行安装定位;施工完成后,雇佣潜水员进行人工探摸检测,费时耗力。如今,我们采用GPS定位、多波束测量等先进技术,建设质量和速度提高了数十倍。"

  在建设防波堤时,需要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然而由之产生的裂缝,始终困扰着工程建设者。官兵们经过上千次的反复试验,最终摸索出大型混凝土浇筑裂缝控制配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超大沉箱运输和安装是一道新的技术难题,官兵和施工单位联手创造出新型工艺,获得国家专利。

  "在整个工程建设中,官兵完成了多少项创新,掰着手指头数也数不过来,"政委黄毅说,"5年来,官兵以'建千秋工程,铸万代丰碑'为己任,自开工的那天起,就停止了正常的节假日休息,6名干部放弃读研机会,10多名官兵父母病故仍坚守工地,100多名官兵带病带伤施工……今天,'辽宁舰'顺利靠泊,我们感到无比自豪,我们没有辜负全国人民的期望。"

  保障工作有条不紊

  航母码头上,官兵正有条不紊地对刚刚停靠的"辽宁舰"进行补给。大型塔吊高高矗立,它可以在贯穿码头首尾的铁轨上方便快捷地移动,迅速为航母吊运补充物资;码头上黑、蓝、黄三种颜色的不同泵口,将油、水、气源源不断地补充到航母"体内"……

  "在这些泵口下,埋藏的管线就长达数百公里。它们如'血管'般,把整座航母军港有机地连在一起,为航母提供不竭的'生命之源'……"航母军港建设部队部队长李永平说。

  航母保障,与普通水面舰艇的保障有极大的不同。李永平介绍说,"辽宁舰"吨位大、人员多,每天消耗的油、水、电、气等能源物资是常规水面舰艇的数十倍。军港内新建了大型万伏高压变电站、能量站,以确保"辽宁舰"电力供应。

  同时,航母上搭载多型战机,其使用的航空煤油、滑油、机油就多达数十种;航母靠泊时,仅水的保障就多达6~7种。这些保障要求,在建设时就要考虑充分,使建成的设施能够充分满足"辽宁舰"保障种类多的要求。

  记者看到,为了防止补给油、水时出现错乱,码头上的管线阀门接口都被涂成醒目的不同颜色,以示区分;在码头附近的能量站中,仅消防功能一项就被区分为多种模块。

  航母保障环节多。保障航母的军港,就是一座现代化的超大物流中心,它涉及物资采购、装备管理、交通运输、油料接收、存储和配给,以及有害材料管理和日常生活服务等诸多保障环节,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出现差错。

  航母保障,对中国海军而言刚刚起步。李永平说,随着认识的深入、管理的细化、建设的发展,中国首座航母军港将围绕航母战斗力的尽快形成和提升,不断改进完善。

  "它们能够有效抵消海浪冲击防波堤和码头时产生的能量,海浪冲击力越大,它们咬合得越紧密,可以有效保护防波堤和码头的安全。"航母军港建设部队某处处长任锐说。这些重达数十吨的水泥墩子,投放要求极为精细。每投放一块,都要进行精密的GPS定位,确保它们安装的精度和密度能够达到设计要求。

  1987年入伍的任锐参加过从南到北数座军港码头的建设,"以往,我们都是采用经纬仪进行安装定位;施工完成后,雇佣潜水员进行人工探摸检测,费时耗力。如今,我们采用GPS定位、多波束测量等先进技术,建设质量和速度提高了数十倍。"

  在建设防波堤时,需要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然而由之产生的裂缝,始终困扰着工程建设者。官兵们经过上千次的反复试验,最终摸索出大型混凝土浇筑裂缝控制配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超大沉箱运输和安装是一道新的技术难题,官兵和施工单位联手创造出新型工艺,获得国家专利。

  "在整个工程建设中,官兵完成了多少项创新,掰着手指头数也数不过来,"政委黄毅说,"5年来,官兵以'建千秋工程,铸万代丰碑'为己任,自开工的那天起,就停止了正常的节假日休息,6名干部放弃读研机会,10多名官兵父母病故仍坚守工地,100多名官兵带病带伤施工……今天,'辽宁舰'顺利靠泊,我们感到无比自豪,我们没有辜负全国人民的期望。"

  保障工作有条不紊

  航母码头上,官兵正有条不紊地对刚刚停靠的"辽宁舰"进行补给。大型塔吊高高矗立,它可以在贯穿码头首尾的铁轨上方便快捷地移动,迅速为航母吊运补充物资;码头上黑、蓝、黄三种颜色的不同泵口,将油、水、气源源不断地补充到航母"体内"……

  "在这些泵口下,埋藏的管线就长达数百公里。它们如'血管'般,把整座航母军港有机地连在一起,为航母提供不竭的'生命之源'……"航母军港建设部队部队长李永平说。

  航母保障,与普通水面舰艇的保障有极大的不同。李永平介绍说,"辽宁舰"吨位大、人员多,每天消耗的油、水、电、气等能源物资是常规水面舰艇的数十倍。军港内新建了大型万伏高压变电站、能量站,以确保"辽宁舰"电力供应。

  同时,航母上搭载多型战机,其使用的航空煤油、滑油、机油就多达数十种;航母靠泊时,仅水的保障就多达6~7种。这些保障要求,在建设时就要考虑充分,使建成的设施能够充分满足"辽宁舰"保障种类多的要求。

  记者看到,为了防止补给油、水时出现错乱,码头上的管线阀门接口都被涂成醒目的不同颜色,以示区分;在码头附近的能量站中,仅消防功能一项就被区分为多种模块。

  航母保障环节多。保障航母的军港,就是一座现代化的超大物流中心,它涉及物资采购、装备管理、交通运输、油料接收、存储和配给,以及有害材料管理和日常生活服务等诸多保障环节,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出现差错。

  航母保障,对中国海军而言刚刚起步。李永平说,随着认识的深入、管理的细化、建设的发展,中国首座航母军港将围绕航母战斗力的尽快形成和提升,不断改进完善。
  据2月27日报道称,叙利亚东部作战的一支武装组织获得了至少一套中国研发的FN-6单人便携式防空导弹系统(Manpad)。由于叙利亚军队并未装备这种系列,外界猜测称它可能来自其它国家。

  报道称,在叙利亚东部省份代尔祖尔活动的一个自称"Ktaib al-Qasas"的武装组织2月11日公布的一份视频中,可以看到其士兵肩扛一套FN-6单兵防空导弹。此前,外界看到叙利亚武装分子手中所持的单兵防空导弹均为在叙利亚军队中装备的俄罗斯产品,系武装分子占领军方基地之后所缴获。但是,中国制FN-6并未装备在叙利亚军队中,所以有人认为它来自其它国家。目前使用FN-6的国家有柬埔寨、马来西亚、巴基斯坦、秘鲁和苏丹。
  虽然在2月17到22日阿布扎比国际防务展上,中国航天长征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并未展出FN-6,但该系统仍在出口。更为先进、使用红外线/紫外线双重制导系统的FN-16也可供出口。

  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根纳季・加季洛夫曾在2月19日称,目前有"极大规模"的武器及军事设备正被运向叙利亚反对派手中。

  报道还称,叙利亚武装分子一再被发现使用前南斯拉夫的武器,而此前,外界并不知道叙利亚军队装备了这些武器。这些武器包括一些火箭发射器,如塞尔维亚生产的90毫米口径反坦克火箭"奥萨"(OSA)M79系统或克罗地亚及马其顿共和国生产的几乎完全一样的系统。此外,还有无后座力炮及6发40毫米口径榴弹发射器。

  中俄在叙利亚押对了宝 美欧闹出国际笑话

  1月16日,伊朗负责阿拉伯和非洲事务的副外长侯赛因・阿米尔-阿卜杜拉希扬来华参加中伊两国外交部中东事务磋商,并分别与中国外交部部长杨洁篪、副部长翟隽举行会谈。当天,阿卜杜拉希扬在北京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独家采访,就重启伊朗核问题新一轮谈判、叙利亚局势及埃伊关系进展等中东地区热点问题一一解读。

  美欧对叙危机存在严重误判

  阿卜杜拉希扬说,叙利亚危机发生后,西方国家料定巴沙尔政权撑不过3个月,但现在23个月过去了,巴沙尔政府仍有效控制着国内局势,这也向世界说明,"西方力推的武力手段,并不能解决叙利亚问题,美欧对叙利亚危机有很大的误判"。

  阿卜杜拉希扬说,自叙利亚危机发生以来,一些国家不断在鼓吹应该武力介入叙利亚危机,但俄罗斯和中国在安理会的努力,让叙利亚人民避免陷入大规模内战的危险,叙内部取得的一系列进展,也阻止了外部军事力量介入。但当这些国家对直接军事介入感到无望后,便转而寻求间接的干预方式――将武装化的极端势力不断引入叙利亚,这就使包括"基地"组织分支在内的一些极端势力得以迅速渗入叙利亚境内,并趁机作乱。

  他还向记者透露说,根据伊朗掌握的确切情报,目前在叙利亚国内与政府军作战的90%为极端恐怖势力,这些人并非叙利亚真正的政治反对派。他说:"美欧一直忙于强调'巴沙尔必须下台',却无暇对所谓的反对派别进行甄别,结果几个月过去后,才发现自己不断武装的是极端恐怖分子。但现在美欧已意识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并开始调整'支持方式'。" 阿卜杜拉希扬称,伊朗与叙利亚所有反对派别都保持着联系,其中90%的政治反对派有意寻求政治对话,对于恐怖分子"斩首"的做法并不认同。他还透露说,目前伊朗情报部门已完成对叙利亚各反对派别的甄别,将真正的政治反对派与恐怖分子区分开来,并已将相关结果通报给安理会及相关国家。

- See more at: http://news.creaders.net/world/newsViewer.php?nid=555442&id=1238108#sthash.gGN0O7BN.dpuf
习总上台已经有100多天了,很多人都在观察,所谓的听其言观其行,百日维新,也该有一个基本的判断了。

笔者对习总的一个总体的判断,就是习总的三板斧,也就是这个新式整风运动。习总现在有两个头衔,党的总书记和军委主席,因此现在习总的整风方向,也是两个:整党和整军。估计三月份两会以后,习总在政府中任国家主席以后,就开始整政了。

整党,整军,整政,就是习总新式整风运动的三板斧。就整风而言,这是毛开创的方式,也是邓继承的方式,如今,习总也开始继承毛和邓的衣钵,如此这般的开始了新政:新式整风运动。

国人都知道,中共的政权特色就是一党,这个一党可不是闹着玩的,而是要贯彻到具体,有具体的内容的,而且也是进入了宪法的。很多人对中国宪法不熟悉,只是看那些具体的条目,什么有出版结社,言论自由等等,认为中共的宪法是假的,没有兑现宪法条文。其实,看中国宪法,主要还是要看序言部分,那么长的序言,是任何其他国家的宪法所没有的,而序言的真正含义只有一个,就是党掌控一切,一切后面的宪法条文,都有一个前提,就是在共产党的一党控制之下。因此,中共的所有做法,你也不能说违宪,是你没有看清宪法的实质而已。因此,中国的军队,是党军,中国的政府,是党政,中国的党,当然是一党。

也因此,所谓的新政,其核心,就是要整党,整军,整政。这个是必然。看看毛在共产党内真正的崛起,是在延安整风运动以后,而延安整风,也是三板斧:党政军一起整。邓小平后来上台,开始的也是这三板斧:整党,要求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破除毛的迷信;整军,就是要打对越战争,整顿军队中的骄惰思想;整政,就是要改革开放,搞经济。

如今习总也是如此,看来习总是得到了共产党的真传呀。习总整党,从深圳南行开始,表示要步邓的后尘,并且宣称是轻车简从,也要反腐败等等。这是一种宣扬,与胡锦涛一上台去西柏坡一样,甚至与奥巴马第一届任上,上台那天步林肯总统的上台之路一样,有象征意义,看来中西方都是如出一辙呀。不过,打右灯向左转或打左灯向右转,也是邓小平的衣钵。而习总整军,是从要准备打仗,并祭出钓鱼岛争夺战开始。看来,历届中共党魁上台整军,都要利用外部,毛是利用日本人,邓是利用越南人,如今习也是利用日本人。对外对内,在中国人眼中不过是一体的两面而已。

而习总整政,还要等一等,等到两会以后,其任国家主席以后,这个时候,习李新政才真正开始。为什么新政要在整顿党和军的后面,那这是共产党的传统,因为中共政权的特色,是党国和党军的传统,没有党和军,也就没有政。这是基本的顺序。

很多人寄希望于习总开始所谓的政治改革,但我们要问的是,无论政治如何改革,一党,党军,和党政、党国体制会改吗?大概不会,如此,就不是共产党了。尽管共产党现在大部分已经变成了富裕阶层,变成了权贵,但中共还有自己的政治传统,这个根基不会变。而其他方面,都好说。舆论,言论,可以进一步松动,法制也可以加强,经济也会继续发展和开放,福利也会更好,反腐败也会有进展,这都没有问题。

不过,就历史而言,党国体制不过是中国历史上的皇权统治,和满人的满蒙特权统治的变种而已,对维系中国大一统的政治有用,是中国特色的东西。中国的共产党,绝不是西方意义上的一个政党,这是很多人没有看到的。以西方的政党政治来论中国的一党政治,基本上是隔靴挠痒。
  综合美国《航空航天技术周刊》、俄罗斯《航空港》杂志等媒体报道,美国为支持日本,调派F-22战机赴驻日基地进行部署。那么,由F-22领衔的美日机群将如何对中国展开攻击?解放军又将如何迎击?美俄媒体对此进行了推演,结果完全相反,成为天下奇闻。

  美日认为,可用F-22荡平中国

  美国《航空航天技术周刊》称,美国和日本军事专家都认为,有了美国F-22战机的支持,东海的空中力量对比将向日本一方倾斜。目前日本空中自卫队已配备现代化空中加油机和预警机,可以给F-22战机编队提供支持,使其充分发挥速度、隐身能力和精确攻击的优势。
  《日本时报》迎合道,一架F-22战机可以压制数架甚至十几架中国的苏-27、苏-30和歼-10等先进战机,这将帮助日本自卫队确立对华空战优势。另外,日本自卫队还非常看重F-22战机对抗导弹的能力。F-22具备强大的超音速机动能力,可以锁定并击落飞行中的小型巡航导弹。这样一来,解放军手中握有的两张王牌――庞大的战斗机编队和巡航导弹,都将受制于美日联军。

  更有美国军事专家温伯格在美国《武装力量》杂志上撰文,描述了美日空中作战力量突袭中国的情形:F-22编队能躲过雷达探测深入中国领空,并投下大量电磁炸弹。强烈的电磁波虽然不会伤人,但可把计算机系统的电子组件全部摧毁。届时,中国内地的军事、通信、交通、电力等重要系统将陷入一片混乱。接下来,日本自卫队的空中攻势将全面展开:F-15J扑向中国的一些重要城市,用导弹和炸弹攻击地面目标。

  《武装力量》认为,美国F-22战机加入中日之战,不是普通的战术空袭,而是几乎可以一击致命的"瘫痪式"战略打击。日本的计划是:一旦与中国开战,首先要求美军出动F-22战机在较短时间内突入中国内地,通过投放电磁炸弹完成"电磁扫荡"任务,将中国的反击力度降到最低。然后日本战机再展开进攻。

  日本的电子信息技术居世界前列,因此其设计生产电磁炸弹的能力很强。目前日本缺的是一种高效空中突防平台,而美国的F-22战机无疑是最佳选择。日本可为F-22提供电磁炸弹,用于攻击中国战略纵深,从而确立对华作战优势。
内地食品再爆重大危机,湖南每年有几万吨镉超标大米流入广东各地,严重威胁百姓健康。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当局连起码的食品安全都管不好,如何保障基本人权?

  长沙、株洲、湘潭一带是湖南主要产粮区,每年生产的大米被收购进入中央储备粮库。由于这些地区的土壤和水质重金属污染严重,导致出产的大米镉严重超标,高出国家规定两倍以上。这个「秘密」当地已是人所共知,但奇怪的是,无论粮食收购、销售、检验还是环保部门都是视若无睹,没有采取任何亡羊补牢的预防措施,任由毒大米�滥成灾,进入千家万户的餐桌。
  金属镉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强致癌物质,长期食用超标的镉大米,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而且很容易致癌。由于人体自身有代谢功能,镉在人体积聚潜伏可长达十至叁十年,可以导致肾脏等器官发生病变,引发骨痛病,还有可能影响下一代的健康。湖南毒大米长年累月地成为各地的主粮,这相当于对国人的一次慢性大屠杀。

  土壤水源 无处不污

  今次湖南毒大米事件见证了中国食品安全的各个环节正全方位溃败,根本防无可防。毒大米主要是吸收了土壤及水中的镉之后形成,而土壤及水质的重金属污染,是当地长年累月畸形发展,透支环境造成的恶果。素有有色金属之乡之称的湖南,目前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全国之最,在湘江流域和山区,凡是有金属矿的地方,周围的土地已经被不同程度污染,土地出现固化,严重影响农作物生长。根据测算,清除这些重金属污染不仅耗费巨大,而且旷日持久,工程浩大。摆在湖南民众面前只有两个选择,要么不吃饭,要么只能吃毒大米。

  更严重的是,毒大米是全国性的普遍现象,内地耕种土地面积有百分之十以上已受重金属污染,每年因重金属污染的粮食高达一千二百万吨。也就是说,中国人每十顿饭就有机会吃上一顿毒米饭,长此以往,中国人怎不变成东亚病夫?中国又怎么可能大国崛起呢?

  民以食为天,但现在的中国,老百姓喝的却是毒水,吃的是毒大米,唿吸的是毒空气,每天二十四小时都处在毒环境之中,连基本的生存权都难以得到保障。中国政府口口声声人权的第一要素是生存权,但如果老百姓连吃喝唿吸这种简单的事都要担惊受怕,他们怎可能对政府还有信心,又怎么可能义无反顾拥护当局继续执政?

  中国环保问题、食品安全问题,事关亿万百姓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中共执政的合法性,当局仍然掉以轻心,将经济发展列为优先目标,请问,如果GDP都是带血带毒,这些GDP又有何用呢?
中纪委第二次全会日前在北京召开,中纪委书记王岐山不只强调反腐败,还罕见地讲到党的政治纪律。他特别强调要严肃查处违反政治纪律行为,决不允许公开发表同中央决定相违背的言论,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这叁个「决不允许」到底剑指何人?不同立场有不同的解读。
  整风运动难以开展

  从党内自由派的角度看,中纪委这一系列「决不允许」针对的是类似薄熙来这样的「唱红打黑」左派,认为薄在重庆自把自为,严重挑战了中央的权威,目前严明政治纪律,就是要令左派土崩瓦解。但从党内左派的角度看,中纪委是剑指党内的自由派,尤其是李锐、胡德平、贺�方、任志强等「打着红旗反红旗」人物,认为这些人的言行已逾越了党章规定,完全是以推翻中共为目标,必须将他们清除出党。
  但对基层官员来说,所谓「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指的是那些参与上访、组建维权和街头示威的党员。广东早前试点不合格党员煺出机制时,将不合格党员的标准下放给各单位自行制订,这给了书记们巨大的自由裁量权,往往将自己的对立面打成不合格党员,甚至将那些本身利益受到侵犯、参与正常维权的党员清煺。

  王岐山的讲话虽然杀气腾腾,但由于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标准,中纪委也没有带头清煺一些全国性知名的「不合格党员」,使得这场政治运动变成无的放矢。事实上,在现今利益团体百般阻挠之下,中共的很多决策到基层之后完全走样。


  早前中宣部曾掀起轰轰烈烈的「反庸俗、低俗、媚俗」运动,本意是重塑社会核心价值,清理精神污染,但这场运动一方面没有得到各级政府的支持,先天不足,另一方面被左右两个阵营曲解,各有各的解读,网民亦不断指出中央级媒体,包括人民网、新华网等的内容中都有叁俗内容,结果这场反叁俗运动无疾而终。

  如今中纪委掀起严明政治纪律的整风运动,但从一开局便有诸多争议,接下去势必难以开展。中共内部已是利益多元化,要想整个党变成一个声音、一个行动,已是千难万难,除非中共采取薄熙来「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统治模式,对那些违背党章、不服中央指令的党员,不论其年资功绩,彻底清除出党,但第五代有这个魄力和决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