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24日水曜日

李克强左右不讨好 没想到惹出这么大的风波

  内定接任国务院总理的常务副总理李克强可能发梦都未想到,他接班前的香港亮相之旅,会惹出这么大的风波,更想不到在他离港后余波荡漾,事件还在发酵,究竟如何收场仍未可知。与此同时,在内地互联网上,却有一些愤青网民,对李克强在港大演讲时,最后以英文作结大肆抨击,甚至据此指摘他是「戈尔巴乔夫」式的人物。戈氏是苏共末代总书记,中共官方一直视他为埋葬苏共的「叛徒」式人物。


  英文作结遭愤青抨击

  网上有评论称,「在一个前殖民地,用前殖民地宗主国的语言谄媚众人,这应该是打工者给老板做的事,曾特首给自己的定位是打工仔。」「这种表演,在民主选举制度下,既不能取悦自己的选民,并且犯了严重的政治不正确,见过法国总统跑到都德(Alphonse Daudet)的故乡讲德
语吗?」有愤青更说,「还要学葡萄牙语,去澳门用啊。」「建议李克强同志现在开始学日文,保不准哪天在台湾就用得上了」。

  其实,戈尔巴乔夫的历史功过暂且不论,仅就李克强骚一段英文,就说他会成为中国的戈尔巴乔夫显然是过度联想了。与前任国家主席江泽民一样,李克强对自己的英文水平也是自信满满,跃跃欲试。据说他在北大读法律系时,就曾与同学合作翻译过英国丹宁勋爵(Alfred Thompson Denning)的
《法律的正当程序》(The Due Process of Law)等法律着作。?且,当日在港大,前港督卫奕信在演讲时亦以普通话开头,李克强以英文结尾不算失礼。

  习近平陪拜登一帆风顺

  习近平和李克强近期分别有亮相活动,前者陪同美国副总统拜登,似乎一帆风顺,后者访港却搞出「大头佛」,在中共十八大前的敏感时刻,这一切也难免被解读为高层权斗的「阴谋论」。

人民币升不停 中国民众出国买不停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今天一举升破6.39元,大陆旅行业者表示,人民币升值让大陆民众出国旅行时「走到哪、买到哪」,尤其是奢侈品消费毫不手软。

  上海中国青年旅行社副总经理周迎风接受中央社记者电话访问时表示,人民币升值对大陆民众在国外消费力的提升多少有影响,尤其是奢侈品消费,他曾听说有上海民众一口气花人民币10几万元买好几个名牌包。

  周迎风说,在中国大陆购买奢侈品要负担较高额消费税,再加上人民币不断升值,相较之下,出国玩时买奢侈品比在大陆便宜,大陆民众消费大手笔也就不足为奇。

  台湾不少百货公司早就接受大陆银联卡消费;东方卫视也曾报导,英国哈洛德百货(Harrods)今年接受刷银联卡外,更罕见地于2月农历新年时,在百货公司内举行舞龙舞狮庆新年活动,大陆民众的消费力随著这波人民币走势,将再度成为世界奢侈品业的重要客群。

  新闻晨报报导指出,现在上海游客在美国什么都买、在欧洲则倾向买大件奢侈品,但由于瑞士法郎今年升值幅度约15%,部分游客在瑞士买手表的热情有降温趋势。

  据大陆央行人民银行官网,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今报6.3896元,持续刷新汇改以来新高纪录。

中国女外交部长竟如此强硬 当面说德国自大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外交部副部长傅莹17日接受德国《明镜》周刊采访。傅莹就中国航母出海、西亚北非局势、西方金融危机等回答了记者提问。以下是答问全文:

  明镜:傅莹女士,当今世界很少有国家像中国这样让西方如此着迷,同时又令西方如此警觉。你们现在第一艘航母都已经出海了。中国为什么需要把自己武装到如此地步?

  傅莹:中国第一艘"航母"海试是一件令人振奋的事情。这是中国人民的夙愿,是中国国防力量发展的自然结果。虽然所谓的"航母"不过是买来的舰体,经过我们的整修,主要用于科研和训练用途,还远远不是一艘完全意义上的航母。中国在这方面和其他国家还有不小的差距。

  明镜:中国难道没有比增加军费预算更重要的花钱的地方吗?

  傅莹:中国国防力量发展给许多事情让过路。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财富的公平分配仍然是中国的头等要务。我女儿这代人是没有经历过饥饿的第一代中国人,这是非常了不起的进步。你们对中国军力的担心在我看来,是受到陈旧的两大阵营意识形态对立思维的影响。你们对美国、法国等盟友拥有航母就感到放心,而中国拥有一艘航母你们就感到担心了。

  明镜: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中国会走多远?例如在涉及南海主权的争议中,有的时候调门相当高。


  傅莹:我们与有关声索国一直进行着对话,2002年还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为何现在又闹出如此大的动静呢?这让我们也感到困惑。当然,这只是口头上的争论,重要的是南海航道依然和平畅通,并没有发生战争冲突。

  明镜:美国人显然对中国的意图有疑虑。据说巴基斯坦允许中国接近美军在行动中坠毁的高科技直升机残骸。你能确认这是否属实吗?

  傅莹:中巴两国都已对这个传言予以否认。我认为重要的问题是:中美两国是不是敌人?我们要走向战争吗?我们在准备要和对方开战吗?中方肯定没有这种想法。美国坚持对华武器禁运是很不友好的姿态,中方没有威胁美国的意图,但是西方总是在冷战的框架下看中国,这常常令中方难以理解。

  明镜:很多德国人虽然对中国的发展感到钦佩,但却将中国视为竞争对手而不是合作伙伴。对此你们能够理解吗?

  傅莹:很高兴你提到这个问题,我对此也一直在思考。如果你们承认中国取得发展,承认在中国有很多百姓脱离贫困,那你们就必须承认中国所做的肯定是正确的,也必须承认存在着不同政治制度。西方国家狭隘地认为只有自己的制度才是唯一可行的。也许在你们自己的国家的确如此,不过正如在最近的金融危机中所显示的,西方体制也会出现问题。

  明镜:即便长期观察中国的人也无法了解中国是怎样决策的。很多人都对中国的决策和意图心存疑虑,感到不够透明,这让你感觉意外吗?

  傅莹:中国的政治制度产生于它的历史经历,植根于自身的文化,并正在经历持续不断的改革,加强民主决策机制就是改革的内容之一。要确保决策正确,就必须倾听民众的呼声,听取他们的批评。任何政府一旦脱离与群众的联系都难以为继。我们是能够用带有批评性的眼光审视自己的。

  目前倒是西方国家政府遇到了问题。我们正密切关注发生在西方的事情,试图去理解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政府犯错误?为什么政党会做出无法兑现的承诺?为什么政府会寅吃卯粮?是否你们自冷战结束后开始停滞?变得骄傲自满了?

  明镜:复杂的民主制度相对于中国而言处于劣势。你们是否会有一种优越感?

  傅莹:中国人通常很谦虚,不常用"优越感"这个词。我们尊重你们取得的成就,并向你们学习。你们已经处于后工业化时代,你们遇到的问题有一天也许会在中国出现,我们很想知道你们怎么解决这些问题,看能否从中学习。

  明镜:最近中国艺术家艾未未被捕在德国被视为挑衅行为。他在柏林人脉很广,而且他被捕就发生在德国外长韦斯特维勒访华并在北京出席德国启蒙艺术展之后不久,这是否是有意而为?

  傅莹:所以我说你们很自负嘛,你们确实太看重自己了。中国为什么要将自己在一个内部事务上的处理与某位欧洲国家外长访华联系在一起呢?我看不到二者之间有任何关联。你所提及的这个案子是一起进入司法调查的案件。我对此不感兴趣。

  但我想问的是,你们德国人知道多少中国艺术家、作家、歌星、影星?你们对中国的看法太过狭隘和负面,这也是我们不喜欢和你们讨论人权问题的原因。我们对人权的理解基于《联合国宪章》的原则,包括保障人的政治权利、生存权和发展权等。但对你们来说,人权似乎只与一些试图颠覆国家和违反法律的个人有关。从中国与西方打交道的第一天开始,我们就在谈人权问题,很多议题经过讨论,得到解决,但是你们不断提出新的议题,直至今日,"人权"已经变成了批评中国的工具,不管中国有多大进步,不管我们为此做了多少努力。

  明镜:一个强大的中国是否会因为阿拉伯国家一些政权被推翻而害怕几个激进人士?

  傅莹:当前的西亚北非局势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我们也在试图理解引发这些革命的根源。但我并不认为这与中国有什么直接关联,是一些西方分析人士习惯性地把各种各样的问题同中国联系起来。如果你觉得你们的社会足够强大,阿拉伯国家革命不会波及到你们,那你又凭什么认为中国的社会脆弱到会受到影响呢?皮尤研究中心2010年的一项民调显示,超过87%的中国民众认为,中国政府的领导是正确的。在西方国家的民调似乎却不是这样的结果。

  明镜:中国一直对西方政要会见达赖喇嘛反应强烈。中国建议其他国家通过对话解决争端,为什么中国自己还不能与他达成一致呢?

  傅莹:我们和达赖喇嘛的分歧在于他的政治观点和主张。你如果看看他的具体主张就能了解,他最终追求的是西藏独立。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对话的大门始终是敞开的。我很高兴地看到有越来越多的人走进西藏,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更好地了解那里人们生活改善的状况。

  明镜:遗憾的是,记者进西藏采访仍然受到限制。

  傅莹:可能对西方记者的采访意图和动机还存在一些不信任的问题。有些记者对西藏乃至对中国所作的报道,就好像一个人去参加婚礼,不去关心喜庆的场面,只关注角落里的东西并加以详尽报道。尽管他们的有些报道也许是事实,但却是选择性的事实。

  明镜:达赖已正式宣布政治退休。这难道不是一个很好的时间点来寻求解决方案吗?

  傅莹:这恰恰说明,他一直把自己当作西藏政教合一的主宰。但那个时代已经结束了,西藏正在不断发展和改善。现在要看达赖能否真正放弃自己的政治诉求。

  明镜:不仅西藏快速发展, 当西方深陷债务泥潭之际,中国却取得了梦境般的增长,共产主义制度是否最终战胜了资本主义制度?

  傅莹:中国不是前苏联。在冷战时期,西方和前苏联都想消灭对方,争得你死我活,那是你们的战略矛盾。中国很早就开始支持两德统一。

  明镜:到六月底,中国持有1.165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和7000亿美元的欧元债务。现在中国经济上已是一个超级大国,这对未来的政治力量格局意味着什么?

  傅莹:许多人声称当今世界的权力正从西方移向东方,我们更倾向于认为权力在扩散。现存的国际体系是在二战后建立的,所适应的是发达国家的大约10亿人口,这个体系需要改革了。中国只是新兴国家之一,巴西在增长,印度在增长,部分非洲国家也在增长。将来会有30至40亿人口参与更加广泛的工业化进程,需要通过改革照顾到他们的利益。当然,这种改革应该是循序渐进的,不是通过战争,不是通过冲突,而是通过对话来实现。

  明镜:西方会不会沦为失败的一方?

  傅莹:西方目前虽处于困境,但欧美也曾战胜过许多严重的困难。西方经济能否实现反弹,与中国休戚相关。我们彼此依存度非常高,西方的损失并不意味着中国的收益,大家都在同一条船上。我们的确对西方的经济困局感到担忧,因此默克尔总理和萨科齐总统联合表态应对这一问题是本周的好消息。最近我还与同事们讨论欧盟的未来,大家的基本观点是,如果欧洲国家携手解决问题,欧盟将继续前行,更加一体化,否则欧元区就有可能垮掉。

  明镜:如果西方金融危机继续蔓延,对于中国意味着什么?

  傅莹:所有人都会受到影响。

  明镜:如果经济危机影响扩散到中国,中国是否担心政权稳定?

  傅莹:当西方政府遇到经济危机时,你们会担心自己的政治制度吗?那我们为什么要这样担心呢?当然中国的改革还在进行中,我们将继续前进。

  明镜:很长一段时间里,西方曾认为中国的发展对所有参与者有利。但目前即使在世贸组织这样的国际机构中,人们越来越深刻的印象是,中国要推动国际经济格局向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长期人为压低人民币汇率就是人们经常提到的例子之一。

  傅莹:中国无意统治世界。如果你们认为自己处于世界的中心,认为自己垄断了一切真理、一切正确的理念和价值观,那当你们意识到世界上存在价值观和文化的多样性时就会感到不舒服。如果你们认为自己赢得了冷战,那冷战已经过去了,结束了,终结了。这是一个崭新的世界,不要再居高临下,也不要试图包办代替,请与我们平等对话,学习去尊重其他人,而不是以冷战方式去臆造一个新对手,让我们一起合作。

  明镜:中国的很多事情对于接受西方教育的人来说难以理解,其中包括中国外交政策的一些做法,例如中国同朝鲜和北苏丹的领导人有交往。中国这么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傅莹:中国自身的艰难历史教育我们,不要强加于人,也不要支持别人这样做。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成员,我们在苏丹达尔富尔地区有数百名维和人员。如果不喜欢一个国家的领导人,就直接插手其内部事务,只会导致混乱。想想你们自己并不总是成功的干涉经历吧……

  明镜:你指的是在阿富汗军事行动?

  傅莹:你们可以反思一下。

  明镜:存在上述分歧的情况下,未来的大国将如何合作应对全球性挑战?

  傅莹:我们必须拆除不信任的高墙。否则,遇事总是以自己的感受或价值观划线,只会带来麻烦。中国始终是国际事务的积极参与者,无论是派遣维和部队、在索马里海域护航,还是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你都会发现这一点。

  明镜:被看作新兴经济超级大国的感觉如何?

  傅莹:你过奖了。

  明镜:这是否也让你们感到压力?

  傅莹:谈不上。我们不认为自己是超级大国。你在中国身上不会看到美国,也不会看到前苏联。你会看到一个人口众多、有文化底蕴的大国,一个更满足、更幸福,有自己的目标和对世界友好的国家。别担心中国,没有必要。

  明镜:傅莹女士,谢谢你接受采访。

日海军怒了 中国侦查钓鱼岛的2艘船遭夹击

  据日本时事通讯社8月24日消息,日本海上保安厅称,当地时间24日上午6时35分和45分(北京时间5时35分和45分),中国2艘渔政船在钓鱼岛附近海域航行。

  报道称,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船24日上午在例行"巡逻"时,发现2艘中国渔政船正在驶向"日本领海"。2艘中方船只随后穿过"日本领海",现在正在"日本领海毗邻区"航行。


  报道还称,日本政府在接到日本海报部门有关中国船只进入"日本领海"相关通报后,决定在首相官邸危机管理中心成立情报联络室加以应对。

  共同社报道称,日本第11管区海上保安总部(那霸)的飞机31日早晨7点25分左右发现中国"北斗"号海洋调查船船尾拖着电缆,在钓鱼岛(日称尖阁诸岛)西北偏北方向约60公里的东海海域航行。

  报道称,这是2011年首次在钓鱼岛周边海域发现中国海洋调查船,日本飞机与巡逻船通过无线电向"北斗"号呼叫:"周边海域是日本专属经济区(EEZ),未得到日方许可不得进行调查活动",但未得到"北斗"号的答复。"北斗"号拖着4条电缆继续向西北偏北方向航行,渐渐驶离钓鱼岛。

  7月30日当地时间7点25分左右,日本第11管区海上保安总部(那霸)的巡逻船钓鱼岛(日称尖阁诸岛)西北偏北约28公里的毗连区内发现中国渔政船"渔政204"正在航行。当时11管区总部的巡逻船和飞机随即发出了"不要进入日本领海"的警告,中国渔政船答复称"正在巡逻"。当天上午8点35分左右,中国渔政船驶离了该海域。据日本海上保安总部称,这是去年9月发生中日撞船事件以来第11次在钓鱼岛附近发现中国渔政船。

习近平获党政军太子党支持后会如何面对美国?

  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美国副总统拜登访华期间破格陪同他到四川考察,目的是在全世界传媒面前树立自己王储兼未来中国强人的形象。总的来说,小习的表现中规中矩,给老美高层留下不错的印象。据西方媒体引述随行的美国官员说,小习「很有自信」,与拜登会谈时「很放松」,「思路清晰,不用看笔记……他的方法很有策略性」。

  真的吗?还记得小习两年前在访问美国后院的墨西哥时,曾用很市井的语言教训老美,说甚么「有些吃饱了没事干的外国人,对我们的事情指手划脚。中国一不输出革命,二不输出饥饿和贫困,三不去折腾你们,还有甚么好说的」。小习那种太子党高干天赋的霸气表现无遗!问题是小习的思维方式改变了吗?答案是没有。这位五十八岁的王储兼中央党校校长近年不少论述都是围绕着如何把马克思理论「普及化」与「现代化」。例如最近他在党校毕业礼便教诲学生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保持政治上坚定,并要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和解决我们面临的实际问题」等等。据北京消息人士介绍,小习在政治局常委与中央军委开会讨论外交事务时还是满口「老美亡我之心不死,要加紧提防和平演变与颜色革命」等党八股,而且明年可能荣升军委主席的小习力主解放军军力应该尽快「超俄赶美」。

  很明显,小习颇受美国官员称许的所谓「很有自信」并非源于深邃的治国智慧。王储澎湃的信心来自两个方面。第一,老美国力大不如前,拜登这次访华有求于中国,希望北京继续购买快速贬值的美国国债,并且加快人民币升值的步伐。更重要的是,小习自去年进入军委后已巩固了他在党政军的实力;他的政治含金量已远远抛离可能挑战他的共青团派接班人、副总理李克强。

  中共虽然掌权六十二年,但「枪杆子出政权」的逻辑没有丝毫改变。在「十八大」上改组后的新军委中将会出现「三派博弈」的局面:即江泽民派的旧部,太子党将领,与胡锦涛的共青团派。具备太子党背景的将军的势力很快会膨胀并形成军中主流派。因为老江基本上支持小习,所以江系的将领在这位半死不活的前军委主席去世后很可能马上投靠小习。明年底「太子将军」中甚有可能留任或晋升新军委的包括空军司令许其亮、副总参谋长马晓天、总后勤部政委刘源、沈阳军区司令张又侠、与成都军区政委张海洋等好几位上将。由于共同的「革命血统」,他们与小习早已称兄道弟。明后年小习获得党政军庞大太子党网络的支持后,对来访的老美官员就可能不会这么客气,到时这位自信爆棚的习总真有可能好好折腾一下信誉欠佳的债仔!

美不可思议:中国“移星”技术震惊了西方

  北美媒体报道,中国在航天飞行领域进行了一次"不同寻常的巧妙表演",通过地面遥控对太空运作卫星做了数百米的移位处理,达到目前只有美国、俄罗斯和瑞典三个国家掌握的技术水平,让西方震惊。

  根据美国军方的公开跟踪数据,中国今年8月19号把编号SJ-12的卫星朝编号SJ-06F的卫星移动了一段距离。

  美联社说,去年8月,中国航天技术人员把一颗正在绕地球运转的卫星移动到距离另外一颗卫星大约300米之内。

  美国军方虽然证实了这次行动,不过没有进一步公开他们所掌握的相关细节;中国航天部门对美联社提出的书面询问没有做出回应。

  围绕中国"移星"技术,各方分析层出不穷。有些分析人士认为,这表明中国能够在太空中对敌方卫星采取不友好行动,至少可能是其卫星探测别国卫星的尝试,因此是"不祥之兆"。也有分析说,这次高难动作可能是中国对其检查卫星能力的测试;它同时也是建造空间站之后对接轨道飞行器所需的技能。中国预计将从明年开始建造空间站。

  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的世界安全基金会SWF(Secure World Foundation)技术顾问布莱恩.维顿(Brian
Weeden) 对媒体说,在地面控制中心操纵太空轨道中的无人飞行器极端困难,主要因为距离遥远以及有关飞行器实际位置的数据可能存在数百米的误差, "和开汽车是不一样的"。目前有能力做到这步的还有美国、俄罗斯和
瑞典。

  美国忧思科学家联合会UCS(the 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的中国问题专家顾克刚博士(Gregory Kulacki) 称,中国这一动作"水平高超",是巨大的收获。

  顾克刚说:"这显示,他们在国际空间技术领域正在跟上发展的脚步。"他同时指出,任何时候,只要地面控制能够操控一颗卫星接近一颗不可操控的卫星,便意味着"反卫星的潜在含义"。

  世界安全基金会的维顿说,SJ-12卫星被移动时,另一颗卫星过去从来没有显示过其可移动性。

  中国《舰船知识》杂志网路版主编宋晓军表示,中国在没有外援的封闭环境下自行发展太空技术,目前已经走到水到渠成的阶段,不值得大惊小怪。

  宋晓军说,美国和前苏联曾经通过巨额投资来"催肥"太空技术,中国则假以平衡投入进行循序渐进的发展。

  总部位于美国维吉尼亚州阿灵顿的公共政策研究机构"全球安全网"高级技术分析人员查尔斯.维克(Charles Vick)说,中国尽可能"静悄悄地"操练对接能力,这样一来,如果失败的话可以避
免尴尬局面。

  世界安全基金会技术顾问布莱恩.维顿说,中国这次太空移位行动不像是反卫星测试,因为SJ-12被移动的速度不够快。它在数天时间中曾经六次改变路线。

  军方高官发话:中国激光武器击毁日本低轨卫星

  美国军方一直极力关注中国在激光武器方面的研究。特别是近期,对中国军方激光武器方面的发展速度之快倍感紧张,美军事专家曾威胁说,中国军方的激光武器已经发展成熟,将对美军部署在亚太的F-22战机形成致命威胁,美军应该予以高度重视。

  曾经有位中国着名的战略军事专家在媒体上自豪地宣称:美国敢打中国吗?如果它的隐形飞机敢来中国轰炸,来一架打落一架,一个不剩......大家如果注意收听一下,也许会知道美国似乎已经嗅到了中国新式武器的信息,他们有点不相信,他们更不敢相信!

  美国太张扬,中国太谦虚。如果说在传统的导弹技术方面中国落后于美国不可否认,因为中国的起步较晚,基础工业较差,加之西方国家对中国军事工业的严格限制。

  但是在新兴激光的军事技术方面,由于我们与美国起步点相差不大,所以我们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如果不是牵涉到军事机密,200x年获诺贝尔奖的恐怕绝不会是俄罗斯人,在量子点激光器方面的理论研究中,中国早就处于世界最领先的地位。

  中国的超强功率的固态激光器是世界一流,用它发射的激光束可在3千公里的距离获得每平方厘米35 K焦耳能量密度,此能量密度比攻击导弹所必需的破坏阈高出近1个数量级以上。以此粗
略推算,中国的攻击激光雷达有效杀伤力超过3万公里。

  中国的攻击激光雷达包含着世界最尖端的5大核心技术:1.激光材料研究的突破 2.激光辐射材料物理机理及成像图谱研究的突破 3.一次性快速跟踪定位控制技术的突破 4.高密度能量可逆转换载体材料的突破 5.激光成像
技术的突破

  目前中国的攻击激光雷达体积仍然十分庞大,达10吨,缺少强大的瞬时超强能源电池,容易受天气限制,空气中的微粒和水汽会严重干扰其能量和射程,只能陆基和海基。如何把攻击激光雷达装载于卫星,是我国目前正在全力研究攻关的目标,如果探月成功,如果我们的激光武器能量再提高一个数量级,会把攻击激光雷达装载于月球!

  在1999年, 演示现场,一位高官开玩笑说日本的低轨卫星正在飞临中国北方,看能不能试一下.结果是日本在2周后宣布其一颗卫星失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