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开始筹备秋天召开的18大。各种有关18大常委人选的消息,也开始在网上热传。很多报道集中在政治局常委的人数上,到底是11人?还是9人?亦或是7人?为何常委人数总是单数而不是双数?有报道说,习近平拍板,形成政治局"倒薄"多数,常委贾庆林和贺国强也积极"倒薄",导致薄熙来垮台。
政治局常委为何总是单数?为了表决方便
中共17大的政治局常委有9人,他们是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和周永康。近一段时期以来,18大常委人数到底多少?成为一个新"哥德巴赫猜想"。
以前曾有过11人之说。其法理根源是中共8大曾有11常委:毛泽东、林彪、周恩来、陶铸、陈伯达、邓小平、康生、刘少奇、朱德、李富春、陈云。
中共17大有政治局委员25人。按照年龄限制和条件,68岁以下者都可进常委,这样,正好留下11人:习近平(59岁)、李克强(57岁)、俞正声(67岁)、李源潮(62岁)、刘延东(67岁)、王岐山(64岁)、张德江(66岁)、张高丽(66岁)、刘云山(65岁)、汪洋(57岁)、薄熙来(63岁)。
9人说。根据是中共15、16、17大一直是9人。
9人都是谁?薄熙来已经出局。剩下习近平、李克强、李源潮、王岐山、张德江这5人争议不大。有争议的是俞正声、汪洋、张高丽、刘云山。还有谁来顶薄熙来的缺?有人说是令计划,还有人说是孟建柱。令计划是胡锦涛的"大秘",孟建柱要进来接周永康的班。但他俩有先天不足:都不是政治局委员。有无先例?有。习近平、李克强17大成为常委,也是"火箭式干部",直接从中央委员提上来的。
7人说。中共10、11大就是7人。外界流传的中共18大7人名单是:习近平、俞正声、李克强、李源潮、张德江、王岐山、张高丽。
为什么常委一定要奇数(单数)而不是偶数(双数)?
简单回答就是表决方便,避免出现势均力敌的局面。
毛邓治下,单双数已无意义
在中共历史上,也有6人的。那是在毛泽东一言九鼎的时候。中共8大以后长期都是6人: 毛刘周朱陈邓。只是后来才把林彪加上,成为7人。其实,在毛泽东和邓小平时代,政治局常委人数并不是问题,单数双数都没有很大实际意义。因为在那个时代的政治局常委开会不开会,通常只有毛邓可拍板定案,一锤定音。比如发动文革,比如六四。
那么,现在为何单数重要了呢?
倒薄成功,常委5:4
最新的例子,薄熙来案。
重庆市副市长王立军2月6日进入美国驻成都总领馆"滞留"多时,酿成震动美、中的国际大案。中南海对这个烫手山芋如何处理?更为挠头的是如何处理王立军的顶头上司政治局委员薄熙来?
日本大报《朝日新闻》上周末(8月24日)报道,中共政治局常委在2月16日开会讨论如何应对"危机",尤其是如何处理薄熙来的问题?(中央办公厅后来发出通知说,王立军向美方和中共高层检举了很多薄熙来的"劣行")。当时在京的常委有8人。其中4人胡锦涛、温家宝、李克强和贺国强主张依法处理薄熙来,但另外4人吴邦国、贾庆林、李长春和周永康反对。4比4,怎么办?
这时,习近平已经到了美国访问。朝日新闻说,习近平2月14日在华盛顿和奥巴马总统会谈之后,接到了中办的电话,征求其意见。习近平表态说,支持胡锦涛等人的意见:追究薄熙来的责任。
其实,朝日新闻早在7月13日报道(日文)中,已经正式提到了中南海2月16号召开的这次"倒薄"会议。报道说,从那次会议起,薄熙来的命运和下场已经是铁板钉钉了。朝日新闻的消息来源是一些知道高层内幕消息的北京人士。报道说,如果习近平不点头,是不可能追究薄熙来的责任的。
贾庆林贺国强,到底倒薄拥薄?
朝日新闻提到的贾庆林,是站在支持薄熙来方面的。而设在美国的明镜月刊(8月26日)报道说,贾庆林在"倒薄"中"大为起劲。"
报道说:"此次对薄熙来毫不留情、痛下杀手的两位常委是政协主席贾庆林和总理温家宝。温家宝一直对重庆'唱红'、搞文革那一套反感、厌恶,他对薄熙来的态度不让人感到意外。倒是贾庆林撸袖子就上的积极态度出乎不少人的意料。"
朝日新闻的两次报道都是说贾庆林是支持薄熙来的,明镜月刊记者刘军的报道,则是把贾庆林划入了"倒薄"派。朝日新闻只是提到了政治局常委2月16日召开的那次重要会议上诸常委的态度,而明镜月刊的报道,则没有提到贾庆林"倒薄"的具体事实,只是说贾庆林和温家宝、江泽民、曾庆红结成了"反薄四人联盟"。
如果朝日新闻报道属实,那么,胡、温、习、李持"反薄"立场,应不难理解。真正需要理解的是:为何曾在重庆当过市委书记的贺国强也加入了这个"行列",使得反薄一派成为多数?就在今年3月4日(两会期间),贺国强还去重庆代表团"看望"团员,薄熙来还说:"国强同志是我们的'老书记'。""吃水不忘挖井人"。有报道说,政治局9名常委中,只有胡锦涛和温家宝没有在薄熙来当政时去过重庆"视察"。
香港明报报道说,薄熙来入主重庆后,不断搜集中央领导人的"黑材料",并着重搜集前任书记汪洋、贺国强等人材料,还跳过贺国强主管的中纪委,直接将相关"黑材料"递交给胡锦涛。"薄熙来的这些行为让贺国强'极为愤怒'"。
报道说,重庆副市长凌月明曾是贺国强秘书,先后随贺从化工部到福建省,1999年贺国强升任重庆市委书记时,凌月明也被带到重庆任市委副秘书长。报道说,2002年贺进 京晋升中央组织部长,已跟贺10年的凌也升任重庆市长寿区委书记。"消息称,薄熙来2007年主政重庆后,凌虽升任副市长,但在7名副市长中排名第5,仕途 前景黯淡。据说薄曾对凌说:不管你以前跟谁,现在在我手下。他还曾在公开场合指摘凌'以前搞乱了重庆',对贺国强有含沙射影之嫌。"
朝日新闻星期天报道,中共高层已经决定开除薄熙来党籍,就要在18大开幕之前的17届7中全会上做出宣布。
2012年8月28日火曜日
北京真正让美国军方感到恐慌了。根据西方一些媒体报道,中国已经进行了携带可分解弹头的新式洲际弹道导弹的测试。根据简氏防务周刊介绍,这种新测试导弹为东风-41型。但是俄罗斯技术分析中心专家瓦西里・卡什认为,这种新式武器与东风―41型没有关系。
据瓦西里・卡什介绍,这是一种完全新型的战略系统,是对美国部署反导系统的回应。其实,中国早已经在研制重型的能够携带可分解弹头的洲际导弹了。而启动这个项目,对于中国应对美国战略反导系统计划来说,是一个不得不走出的步骤。中国为了保持遏制美国的核潜力,研制这种新式导弹是必要的措施。
目前,中国大约有70颗4种类型的洲际弹道导弹。但是,如果和美国发生冲突,只有一部分机动的固体燃料东风-31A型导弹可以经受第一波次核打击并对美国的大城市进行攻击。而拦截这种数量有限的单体弹头导弹正是美国战略反导系统构建的原因所在。因此,导弹遏制潜力也就成为一种幻想了。
对于中国来说,海基战略核武器的情况就更不容乐观了。上世纪80年代列装的首艘"夏"级核潜艇非常的不完善。据美国的信息资料,这种潜艇还没能完全进入真正意义的服役状态。目前,中国正在建造新一代的能够携带更大威力的核潜艇。但是,在未来的几十年里,如果发生中美对抗,这种核潜艇的生存能力并不大。据俄罗斯技术分析中心专家瓦西里・卡什估计,中国的空基核力量也非常薄弱。目前只有数量不多的H-6型轰炸机,而且它们还不能抵达美国本土。
卡什说:"因此,中国在与美国发生冲突时,正面临着完全失去核制衡能力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研制携带可分解弹头就成为不得不做出的选择。而且,这种工作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展开。在当时曾试图研制东风―41型重型导弹,但因为没有同时研制几种导弹的资源而被迫停工。中方更倾向于更为轻型的东风―31型导弹。"
军方专家都在揣测,这种新式洲际导弹何时才能列装。暂时还无法了解这种导弹的编号是什么。与此同时,"环球时报"曾援引中国军事专家的话报道说,中国确实测试了洲际弹道导弹,但却不是东风―41型。
中国研制导弹计划的历史表明,从导弹开始飞行测试到最后列装需要很多年的时间。瓦西里・卡什认为,在这段时间里,中国显然要增加东风-31A型导弹的生产量。在部署完新式导弹后,中国才有信心攻克美国的反导系统,保障自己的安全。但是,为了使这项计划得以实施,将不得不增加核弹头的数量。因此,有关中国新式导弹的信息,正好佐证了俄罗斯外交界关于美国反导系统对于世界安全来说是一种非稳定因素的观点。
据瓦西里・卡什介绍,这是一种完全新型的战略系统,是对美国部署反导系统的回应。其实,中国早已经在研制重型的能够携带可分解弹头的洲际导弹了。而启动这个项目,对于中国应对美国战略反导系统计划来说,是一个不得不走出的步骤。中国为了保持遏制美国的核潜力,研制这种新式导弹是必要的措施。
目前,中国大约有70颗4种类型的洲际弹道导弹。但是,如果和美国发生冲突,只有一部分机动的固体燃料东风-31A型导弹可以经受第一波次核打击并对美国的大城市进行攻击。而拦截这种数量有限的单体弹头导弹正是美国战略反导系统构建的原因所在。因此,导弹遏制潜力也就成为一种幻想了。
对于中国来说,海基战略核武器的情况就更不容乐观了。上世纪80年代列装的首艘"夏"级核潜艇非常的不完善。据美国的信息资料,这种潜艇还没能完全进入真正意义的服役状态。目前,中国正在建造新一代的能够携带更大威力的核潜艇。但是,在未来的几十年里,如果发生中美对抗,这种核潜艇的生存能力并不大。据俄罗斯技术分析中心专家瓦西里・卡什估计,中国的空基核力量也非常薄弱。目前只有数量不多的H-6型轰炸机,而且它们还不能抵达美国本土。
卡什说:"因此,中国在与美国发生冲突时,正面临着完全失去核制衡能力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研制携带可分解弹头就成为不得不做出的选择。而且,这种工作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展开。在当时曾试图研制东风―41型重型导弹,但因为没有同时研制几种导弹的资源而被迫停工。中方更倾向于更为轻型的东风―31型导弹。"
军方专家都在揣测,这种新式洲际导弹何时才能列装。暂时还无法了解这种导弹的编号是什么。与此同时,"环球时报"曾援引中国军事专家的话报道说,中国确实测试了洲际弹道导弹,但却不是东风―41型。
中国研制导弹计划的历史表明,从导弹开始飞行测试到最后列装需要很多年的时间。瓦西里・卡什认为,在这段时间里,中国显然要增加东风-31A型导弹的生产量。在部署完新式导弹后,中国才有信心攻克美国的反导系统,保障自己的安全。但是,为了使这项计划得以实施,将不得不增加核弹头的数量。因此,有关中国新式导弹的信息,正好佐证了俄罗斯外交界关于美国反导系统对于世界安全来说是一种非稳定因素的观点。
在决定中共十八大高层人事安排的北戴河会议结束不久,中国总理温家宝又赴广东考察,再度显示出他力挺中共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进入下一届政治局常委会的姿态。
这是2003年温家宝担任总理后第16次到广东考察。《广州日报》、《南方日报》等广东官方媒体也一改领导人活动都用新华社通稿的惯例,主动大幅报道温家宝考察广东的消息。报道说:8月24日至25日,心系广东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又一次来到这里考察指导工作;文内并形容:"温家宝对广东充满着深厚感情,每当广东改革发展处于关键时期,总是及时亲切关怀,给予有力指导。"
2007年,作为改革派大员的汪洋主政广东后,一度与时任中共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的薄熙来暗中较劲,两人不同的政治和政策取向在党内外都吸引了一批拥趸。
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称,而被视为中共党内改革旗帜的温家宝坚持为广东加油打气,却从来不去重庆考察工作,其"厚汪鄙薄"政治态度十分鲜明。
今年3月薄熙来被免职后,温家宝仍继续力挺汪洋。8月中旬北戴河会议结束后,温家宝立即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了广东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面先行先试,为广东继续保持中国改革领头羊的地位开了绿灯。
据《南方日报》等媒体报道,8月24日,温家宝在听取广东省委工作汇报后,赞扬广东省委深入贯彻落实中共总书记胡锦涛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继续推进改革开放,有效地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显着的成绩。
温家宝还要求广东"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上取得新的突破,增强体制机制的新优势,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继续走在全国的前列"。广东媒体称,温家宝"动情地说":"我对广东的未来充满信心,广东的发展前景一定会更加美好。"
今年57岁的汪洋自安徽从政,被认为是中共元老、前人大委员长万里推荐的高层人选,并曾得到过中国最高领导人邓小平的赏识。除温家宝外,共青团系出身的汪洋也与胡锦涛关系密切,是角逐下半年中共十八大后新一届政治常委席位的有力人选。
也有分析人士认为,与其他相对稳健的政治局委员相比,汪洋的改革形象和鲜明个性难免使他受到党内保守派的非议。如果下一届政治局常委人数真如外界所传由9人降至7人,汪洋在高层投票中未必占有多大优势,入常也存在变数。
也有传言说,温家宝力挺汪洋或许显示汪洋入常的前景仍不明朗。今年以来,温家宝因为力主拉下薄熙来、唿吁政治体制改革而在党内比较孤立。今年6 月,温家宝的大秘书、国务院副秘书长兼总理办公室主任丘小雄被"降格"调任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显示温家宝的人事权受到很大削弱。但作为改革同路人,温家宝要在退休前奋力一搏,力保汪洋入常。
不过北京有关分析人士认为,丘小雄调任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并不算"降格"。2003年初,时任朱�基总理办公室主任的李伟也不过被调到银监会任副主任,经过几年历练后才提为正部级大员。这是因为,无论李伟还是丘小雄,都长期在领导身边服务,缺乏独当一面的工作经验,不大可能直接去地方担任大员或主持某个部委的工作。
针对广东近年屡次发生本地人与外地人之间的冲突,温家宝8月25日也特意到外来人员集中的东莞市看望外来务工人员。
这是2003年温家宝担任总理后第16次到广东考察。《广州日报》、《南方日报》等广东官方媒体也一改领导人活动都用新华社通稿的惯例,主动大幅报道温家宝考察广东的消息。报道说:8月24日至25日,心系广东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又一次来到这里考察指导工作;文内并形容:"温家宝对广东充满着深厚感情,每当广东改革发展处于关键时期,总是及时亲切关怀,给予有力指导。"
2007年,作为改革派大员的汪洋主政广东后,一度与时任中共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的薄熙来暗中较劲,两人不同的政治和政策取向在党内外都吸引了一批拥趸。
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称,而被视为中共党内改革旗帜的温家宝坚持为广东加油打气,却从来不去重庆考察工作,其"厚汪鄙薄"政治态度十分鲜明。
今年3月薄熙来被免职后,温家宝仍继续力挺汪洋。8月中旬北戴河会议结束后,温家宝立即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了广东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面先行先试,为广东继续保持中国改革领头羊的地位开了绿灯。
据《南方日报》等媒体报道,8月24日,温家宝在听取广东省委工作汇报后,赞扬广东省委深入贯彻落实中共总书记胡锦涛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继续推进改革开放,有效地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显着的成绩。
温家宝还要求广东"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上取得新的突破,增强体制机制的新优势,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继续走在全国的前列"。广东媒体称,温家宝"动情地说":"我对广东的未来充满信心,广东的发展前景一定会更加美好。"
今年57岁的汪洋自安徽从政,被认为是中共元老、前人大委员长万里推荐的高层人选,并曾得到过中国最高领导人邓小平的赏识。除温家宝外,共青团系出身的汪洋也与胡锦涛关系密切,是角逐下半年中共十八大后新一届政治常委席位的有力人选。
也有分析人士认为,与其他相对稳健的政治局委员相比,汪洋的改革形象和鲜明个性难免使他受到党内保守派的非议。如果下一届政治局常委人数真如外界所传由9人降至7人,汪洋在高层投票中未必占有多大优势,入常也存在变数。
也有传言说,温家宝力挺汪洋或许显示汪洋入常的前景仍不明朗。今年以来,温家宝因为力主拉下薄熙来、唿吁政治体制改革而在党内比较孤立。今年6 月,温家宝的大秘书、国务院副秘书长兼总理办公室主任丘小雄被"降格"调任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显示温家宝的人事权受到很大削弱。但作为改革同路人,温家宝要在退休前奋力一搏,力保汪洋入常。
不过北京有关分析人士认为,丘小雄调任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并不算"降格"。2003年初,时任朱�基总理办公室主任的李伟也不过被调到银监会任副主任,经过几年历练后才提为正部级大员。这是因为,无论李伟还是丘小雄,都长期在领导身边服务,缺乏独当一面的工作经验,不大可能直接去地方担任大员或主持某个部委的工作。
针对广东近年屡次发生本地人与外地人之间的冲突,温家宝8月25日也特意到外来人员集中的东莞市看望外来务工人员。
中国老年人口约1.85亿人,其中约1亿多人生活在农村,养老问题在农村中更显突出,部分农村老人领的养老金每月仅有3角钱。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副主任吴玉韶就养老问题表示,养老责任不能全靠政府,因而引起民众的质疑与挞伐。
老农保月领3角钱
据《网易》新闻报导,黑龙江省双城市幸福乡久援村有将近1000户人家,其中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有320人,占全村人口的十分之一。村中一名71岁的老人赵申为了养活自己与赡养90岁的老父亲,至今仍四处打零工。赵申的养老金领取证上写着"月领款额度1元"。而同村张海亭的养老金领取证上则是写着月领3角钱,1年领3.6元。从2005年到2007年,他先后领过三次。双城市幸福乡民政助理陈丽文表示,"因为每个领取人的金额实在太少,村民来领取的积极性不高,很多人根本就不来领。"村民们说,老农保领不到多少钱,大家都几乎忘了这事。
政府不能承担全部责任
8月24日,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副主任、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吴玉韶在以"老龄时代的新思维:挑战、机遇与战略"为主题的社会政策国际论坛中表示,"在养老问题上,既要强调政府所要承担的责任,又要警惕政府责任泛化,警惕社会和老年人对政府期待过高,防止出现福利冲动、福利依赖和福利过度的问题。所谓过度福利化,就是一说养老,就说'这是政府的责任'。这话也对也不对。'对'是指养老问题上,政府要承担一定责任,但不能承担全部责任。"此话一出随即引起民众的质疑与挞伐。
中国保费居冠 福利敬陪末座
媒体人韩涵表示,"许多发达国家,因为社会福利的投入太高,因此产生福利依赖和福利过度的反思,要求缩减国民福利,减轻政府负担。但在中国,这样的问题根本不存在!中国各级财政对于社会保障支出占支出比例10%左右,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巴西却已经达到30%,德国、瑞典等欧洲国家,则超过40%。另一方面则是民众社保负担过重,中国社保缴费率为全球最高,是北欧五国的3倍,是东亚邻国和邻近地区(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的4.6倍。在政府财政社保投入不足和民众的社保负担过重的现实下,谈'养老责任不能全靠政府',实在过于超前。"
对此,微博网友愤怒的表示,"谁收税,谁公款吃喝贪婪腐败。可怜这些老人吧!他们无依无靠,你们有良心吗?"
老农保月领3角钱
据《网易》新闻报导,黑龙江省双城市幸福乡久援村有将近1000户人家,其中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有320人,占全村人口的十分之一。村中一名71岁的老人赵申为了养活自己与赡养90岁的老父亲,至今仍四处打零工。赵申的养老金领取证上写着"月领款额度1元"。而同村张海亭的养老金领取证上则是写着月领3角钱,1年领3.6元。从2005年到2007年,他先后领过三次。双城市幸福乡民政助理陈丽文表示,"因为每个领取人的金额实在太少,村民来领取的积极性不高,很多人根本就不来领。"村民们说,老农保领不到多少钱,大家都几乎忘了这事。
政府不能承担全部责任
8月24日,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副主任、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吴玉韶在以"老龄时代的新思维:挑战、机遇与战略"为主题的社会政策国际论坛中表示,"在养老问题上,既要强调政府所要承担的责任,又要警惕政府责任泛化,警惕社会和老年人对政府期待过高,防止出现福利冲动、福利依赖和福利过度的问题。所谓过度福利化,就是一说养老,就说'这是政府的责任'。这话也对也不对。'对'是指养老问题上,政府要承担一定责任,但不能承担全部责任。"此话一出随即引起民众的质疑与挞伐。
中国保费居冠 福利敬陪末座
媒体人韩涵表示,"许多发达国家,因为社会福利的投入太高,因此产生福利依赖和福利过度的反思,要求缩减国民福利,减轻政府负担。但在中国,这样的问题根本不存在!中国各级财政对于社会保障支出占支出比例10%左右,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巴西却已经达到30%,德国、瑞典等欧洲国家,则超过40%。另一方面则是民众社保负担过重,中国社保缴费率为全球最高,是北欧五国的3倍,是东亚邻国和邻近地区(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的4.6倍。在政府财政社保投入不足和民众的社保负担过重的现实下,谈'养老责任不能全靠政府',实在过于超前。"
对此,微博网友愤怒的表示,"谁收税,谁公款吃喝贪婪腐败。可怜这些老人吧!他们无依无靠,你们有良心吗?"
登録:
投稿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