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长盖特纳10日开始对中国进行为期两天的访问。与以往主谈人民币汇率问题不同,盖特纳此访的目标则是游说中国减少伊朗石油进口。值得关注的是,美国上周刚公布新军事战略,将抑制中国作为军事战略目标之一。中国学者金灿荣认为,这种做法很符合美国作为"一把手"的行为方式。他也表示,中国没必要捧美国的场,毕竟中国还没到选边站的地步。
"盖特纳亚洲之行聚焦伊朗",《华尔街日报》用这样的标题强调美国财长访华的目的。报道称,盖特纳在北京将敦促中国减少进口伊朗石油,加强国际制裁对伊朗金融业的打击。法国《世界报》称,美欧都已做出对伊朗实施石油禁运的姿态,如果中国、日本这样的买家也配合制裁,就会让已陷入国际孤立的伊朗更加形单影只。禁运更多是一种"外交示威",警告伊朗"我有能力兵不血刃打击你的要害"。
"这完全符合美国一贯的行为方式。"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这样评价美国既打压中国又要求中国配合的做法。他10日对记者说,美国自认为是"一把手",认为打压你批评你是应该的,同时还认为你为它效力也是应该的。这就是美国一贯的自我中心心态,从来都不考虑别人的利益。对美国的这种心态,中国不要太理会,涉及到具体利益,该坚持就要坚持。如果美国制裁与伊朗进行石油贸易的中国企业,中国可以对美国企业采取反制裁。
另外,美国舆论几乎也都不看好盖特纳的此次使命之旅。美国彭博社10日说,美国关于减少进口伊朗石油的呼吁恐怕不会在中国官员中引起共鸣。
2012年1月11日水曜日
俄罗斯之声中文网日前发表文章,题为《北京抨击了奥巴马的国防战略》。摘编如下:
中国认为,美国在亚洲加强军事存在的战略没有道理。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为民称。
据这位中国外交官说,华盛顿未正确领会北京对武装力量进行现代化改造的意图。这位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强调,军队现代化旨在维护该地区的和平,而且,不会对其它国家构成威胁。这一声明是中国政府对美国新国防战略做出的首个反应,在上周公布了这一战略的部分细节。
奥巴马总统在1月5日提出了新的美国国防战略。白宫主人在五角大楼发表演讲时强调,削减军费不会对国家同自己的战略对手进行竞争造成任何影响。美国的军事政治野心也反映在总统提交的文件名称上 -《维持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21世纪国防的优先任务》。
新国防战略是去年宣布的美国重返亚洲方针的合理延续,也就是说,加强在该地区现有的同盟并缔结新同盟,其主要目的是抑制中国,俄罗斯科学院美国和加拿大问题研究所副所长帕维尔・佐罗塔廖夫认为。
他说:"美国警惕地注视着不断增长的中国军力。首先是因为,不断增长的实力会限制美国对该地区局势的影响力。也就是说,中国崛起会影响到美国利用军力来加强自己的政治影响力。中国争取成为地区乃至全球领袖。这是对美国领导地位的挑战。作为在亚太地区拥有重大政治和经济利益的美国不想离开该地区,而是想在该地区保留影响力"。
为此,华盛顿打算将资源转移到亚太地区。据路透社报道说,美国还打算加强在澳大利亚的军事存在并向新加坡或菲律宾增派军舰。
中国着名军事分析家海军少将杨毅指出,美国扩大华盛顿在亚洲的军事存在的战略会导致该地区紧张局势加剧。杨毅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上撰文称,美国是亚洲麻烦制造者。而且,这位专家不排除,美国在亚洲加强活动的一个主要动机是企图获得向该地区供应美国武器的新订单。也就是说,出于通过销售武器来争取使脆弱的美国经济复苏的庸俗想法。
中国向美国发起挑战
北京在近东向华盛顿发起挑战。作为伊朗石油的最大进口国,中国公开驳斥美国针对伊朗能源领域的制裁。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为民称,只靠制裁解决不了伊朗核问题。
这位外交官这样评论了美国针对伊朗央行的制裁。而且,美国还将对向伊朗央行划拨石油出口收入的任何外国银行实行制裁。不允许这些银行在美国金融系统内经营。显然,这一措施能够对中国造成严重伤害,中国同伊朗央行进行包括石油在内的商品结算。
形势具有爆炸性危险,并对向中国供应石油画上了问号。如果欧盟外长1月23日在布鲁塞尔批准禁止进口伊朗石油。作为对制裁的反应,德黑兰威胁要封锁霍尔木兹海峡,而美国则威胁要为此惩罚德黑兰。
北京对美国针对伊朗的制裁做出了强硬反应,这多半不在于有可能出现的经济问题,而是出于战略考虑,高等经济大学专家阿列克谢・马斯罗夫认为。他说: "这是试图限制美国在近东的影响力。就在前几天北京称,不允许美国加强在亚洲的军事存在。中国当然将争取彻底限制美国的影响力,包括在波斯湾。中国从未正式宣布过波斯湾是自己的利益区,但它对美国的公开指责和先前发表的声明正是对华盛顿打算在亚洲加强影响力的对抗。今年和明年,中美关系有可能激化。中国将在亚洲排挤美国,争取降低美国在非洲的影响力,毫无疑问,还将对美国在波斯湾的举动进行监控"。
中国在伊朗拥有非常广泛的经济利益,是西方在伊朗问题上的主要反对者。现在,同美国和欧盟之间在伊朗问题上关系紧张并非偶然,达到了自己的巅峰状态的中国首次直接侵入华盛顿在该地区的利益区。
美国不打算保持缄默。美国财长盖特纳1月10日出访中国。出访目的是解释华盛顿对伊朗石油领域实行制裁的立场。
伊朗话题显然正在给北京和华盛顿的关系带来新的紧张因素。而且,双方在这里都有地缘政治利益。中国根据自己在世界上不断增加的经济分量来调整在亚洲的政策。这与美国打算在该地区成为首席小提琴手越来越格格不入。
中国认为,美国在亚洲加强军事存在的战略没有道理。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为民称。
据这位中国外交官说,华盛顿未正确领会北京对武装力量进行现代化改造的意图。这位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强调,军队现代化旨在维护该地区的和平,而且,不会对其它国家构成威胁。这一声明是中国政府对美国新国防战略做出的首个反应,在上周公布了这一战略的部分细节。
奥巴马总统在1月5日提出了新的美国国防战略。白宫主人在五角大楼发表演讲时强调,削减军费不会对国家同自己的战略对手进行竞争造成任何影响。美国的军事政治野心也反映在总统提交的文件名称上 -《维持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21世纪国防的优先任务》。
新国防战略是去年宣布的美国重返亚洲方针的合理延续,也就是说,加强在该地区现有的同盟并缔结新同盟,其主要目的是抑制中国,俄罗斯科学院美国和加拿大问题研究所副所长帕维尔・佐罗塔廖夫认为。
他说:"美国警惕地注视着不断增长的中国军力。首先是因为,不断增长的实力会限制美国对该地区局势的影响力。也就是说,中国崛起会影响到美国利用军力来加强自己的政治影响力。中国争取成为地区乃至全球领袖。这是对美国领导地位的挑战。作为在亚太地区拥有重大政治和经济利益的美国不想离开该地区,而是想在该地区保留影响力"。
为此,华盛顿打算将资源转移到亚太地区。据路透社报道说,美国还打算加强在澳大利亚的军事存在并向新加坡或菲律宾增派军舰。
中国着名军事分析家海军少将杨毅指出,美国扩大华盛顿在亚洲的军事存在的战略会导致该地区紧张局势加剧。杨毅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上撰文称,美国是亚洲麻烦制造者。而且,这位专家不排除,美国在亚洲加强活动的一个主要动机是企图获得向该地区供应美国武器的新订单。也就是说,出于通过销售武器来争取使脆弱的美国经济复苏的庸俗想法。
中国向美国发起挑战
北京在近东向华盛顿发起挑战。作为伊朗石油的最大进口国,中国公开驳斥美国针对伊朗能源领域的制裁。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为民称,只靠制裁解决不了伊朗核问题。
这位外交官这样评论了美国针对伊朗央行的制裁。而且,美国还将对向伊朗央行划拨石油出口收入的任何外国银行实行制裁。不允许这些银行在美国金融系统内经营。显然,这一措施能够对中国造成严重伤害,中国同伊朗央行进行包括石油在内的商品结算。
形势具有爆炸性危险,并对向中国供应石油画上了问号。如果欧盟外长1月23日在布鲁塞尔批准禁止进口伊朗石油。作为对制裁的反应,德黑兰威胁要封锁霍尔木兹海峡,而美国则威胁要为此惩罚德黑兰。
北京对美国针对伊朗的制裁做出了强硬反应,这多半不在于有可能出现的经济问题,而是出于战略考虑,高等经济大学专家阿列克谢・马斯罗夫认为。他说: "这是试图限制美国在近东的影响力。就在前几天北京称,不允许美国加强在亚洲的军事存在。中国当然将争取彻底限制美国的影响力,包括在波斯湾。中国从未正式宣布过波斯湾是自己的利益区,但它对美国的公开指责和先前发表的声明正是对华盛顿打算在亚洲加强影响力的对抗。今年和明年,中美关系有可能激化。中国将在亚洲排挤美国,争取降低美国在非洲的影响力,毫无疑问,还将对美国在波斯湾的举动进行监控"。
中国在伊朗拥有非常广泛的经济利益,是西方在伊朗问题上的主要反对者。现在,同美国和欧盟之间在伊朗问题上关系紧张并非偶然,达到了自己的巅峰状态的中国首次直接侵入华盛顿在该地区的利益区。
美国不打算保持缄默。美国财长盖特纳1月10日出访中国。出访目的是解释华盛顿对伊朗石油领域实行制裁的立场。
伊朗话题显然正在给北京和华盛顿的关系带来新的紧张因素。而且,双方在这里都有地缘政治利益。中国根据自己在世界上不断增加的经济分量来调整在亚洲的政策。这与美国打算在该地区成为首席小提琴手越来越格格不入。
从经济到军事 美在亚太遏华战略已全面拉开
《环球视线》2012年1月10日完成台本
――我国防部驳斥美军事新战略
主持人 水均益:
大家晚上好,欢迎您收看新闻频道正在直播的《环球视线》,我是水均益。
美国国防部上周发表报告,提出来以亚太为重点的新军事战略,这份报告提出中国崛起可能影响美国的经济和安全,并要求中国澄清战略意图。美国的这份报告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昨天中国外交部和国防部罕见的一同回应了美方的指责,斥责了美国搅乱亚洲,意图制造战略恐慌的动机。
而日本反倒是发出了一阵叫好,除了力挺美国这项战略之外,日本还在积极的探寻,日本能够在其中扮演的角色。面对美国对亚太军事战略是否已经转向实施的阶段,中国两部门的斥责还如何的来解读?日本媒体的鼓噪又是所为何来?演播室我们请到特约评论员宋晓军和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的教授高祖贵先生一起来参与讨论。
1月9日,外交部称美国"国防文件"对中国指责毫无根据
我们还是先来看看外交部和国防部的回应,外交部发言人刘为民说,中国的战略意图是明确的、公开的、透明的。我们的国防现代化建设服务于国家安全和发展的客观需要,是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积极因素,不会对任何国家造成威胁。同时他说,这份文件中针对中国的指责毫无根据,不可能取信于人,中国将深入研究这份报告的内容。
另外国防部的发言人提到了,我们注意到了美方的战略指南,也将密切关注美国军事战略调整对亚太地区乃至全球安全形势的影响。
两个报告,给人一种感觉就是外交部在深入地研究美国的新军事战略的报告,国防部也说注意到了而且关注,这怎么来解读中方的回应?
正在评论:密切关注美战略调整对亚太影响
专家观点:美国没钱还要在亚太吃霸王餐
宋晓军 特约评论员:
首先我们看到美国这份战略报告是一个政策的指向,真正的细节操作要到二月份以后,美国真正的有多少钱现在还没有出来,但是有一点,就是美国前一段时间从2010重回亚太,以及奥巴马所有的政策,比如出口翻番80%在亚太,要解决它多少就业都在亚太。这个就很矛盾,既然要在这儿捞取资源,又要做买卖,又说中国在这个地方给你捣乱。
但是我们可以回过头来看,中国比如跟韩国2500亿一年的贸易额,我们是韩国最大的贸易国,跟日本3000亿美元,跟东盟十国现在已经超过 2500亿,到2015年是5000亿。所有的买卖都是围绕着中国在这儿做买卖,而且我们的军费占GDP只有1.6%,而美国占GDP的4%,它GDP又比我们高很多,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在这儿说什么意思呢?明显要吃霸王餐,就是解决你出口翻番,美国的东西要出口到这儿来解决国内的就业。
水均益:
美国经济又不行。
宋晓军:
对,美国拿这个事先指责这儿有坏人,我来打坏人,然后你们白给我吃,我打白条,来解决我的出口问题,压着别人给它出口,就是来吃霸王餐。
水均益:
高先生怎么解读中方的比较猛烈的一种回应?
专家观点:美通过制造麻烦强化安全保障形象
高祖贵 国际战略研究所教授:
这样的回应对美方释放一个非常清晰的声音,因为之前美国的学者有这样一种声音,认为中国的外交和国防因为主张不一样,显然两个部门同时发出声音告诉美国,把中国作为一个假想敌也好,或者对手也好,如果只是推进一个战略,势必会损害到两国间的战略互信,而且给两国关系带来很大的麻烦。
我们立场是一贯的,我们还是按照我们所有的外交,所有的国防现代化的发展,还是按我们的步骤,我们的既定政策走。现在是美国的政策做了调整,美国想利用所有的矛盾来强化在这个地区影响力,所以美国拿着中国既定的东西来说事。
目的就是它通过制造麻烦来强调,它是麻烦的解决者,显示了它在亚太地区作为一个安全保障的角色,这个意图应该向亚太地区发出来了,它的结果不仅中国要研究,恐怕所有的国家都要研究它的报告,包括它的盟国,使得亚太主要国家的政策都要好好看一下,美国如此投入亚太地区,他们这些国家应该怎么办。
正在评论:引亚洲战略恐慌 美欲浑水摸鱼?
专家观点:美极力利用各种矛盾牵制"中国崛起"
水均益:
其实中国的媒体也是在这几天也做出了非常强硬的回应,或者非常及时的回应,《人民日报》就说,美国这种举动实际上是要把地区安全局面给搅乱,等于搅局,来造成和放大地区各国对中国战略的恐慌。二位的意思我听出来是,美国实际上想要把这个局给搅乱,美国真正的意图,所谓项庄舞剑,意在何方呢?
高祖贵:
最重要的目的使中国和这些国家或者亚洲国家的矛盾变得更加突出,尽管三次提到中国,没有明确说中国是对手或者敌人,它主控亚太未来格局走向的里面,美国认为中国改变亚太格局的一个重要的因素,要利用各种矛盾牵制中国崛起是题中应有之义,尽管美国没有明说。
过去两年,美国做得是利用外交和经济的手段,这一次战略报告虽然是军事战略的形式,第一次把美国过去两年干的事全说出来了,给中国造成压力就是从经济到外交上,现在到军事上全方位而来的,美国在这个地区要应对中国崛起为目标的战略拉开了,中国应该怎么办,确实给我们带来一些思考。
水均益:
宋先生,我们注意到美国的报告高调出台之后,媒体是比较持续热度在关注,特别咱们亚太地区关注度很高,包括新加坡、越南、菲律宾、日本、韩国的媒体都在有一些专家,有一些评论员在分析。这个报告会在亚太掀起一种什么样的思潮,或者一种思维的转变?
专家观点:美国没钱还要在亚太吃霸王餐
专家观点:美国对华只有战法没有战略
宋晓军:
首先这些国家为什么原来靠着美国,无论是美国给他们提供市场,像日韩,包括东南亚一些国家提供大量的市场,在冷战期间,为了遏制苏联和中国,这样他们有一种习惯性的依赖。现在老大没有钱了,要过来吃霸王餐,这首先让他们心里不是很舒服,其实他们本来转向跟中国贸易做得很好,无论是日本、韩国还有东盟国家,中国是他们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而且上升空间非常大。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吃霸王餐其实是没有办法,它是怎么办,它是砸场子,它从2010年5月21日,美国出的国防部的防务报告,以及后来国会出来的2011财年整个的报告,包括奥巴马27号出了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奥巴马被军方推着要在亚太地区砸场子,因为美国有一个整体判断,就是美国重返亚太要跟大家重新做生意,不行,现在中国已经跟大家做得很好了,我要吃霸王餐,但是大家面子要敷衍他,但是美国下一步说,你们如果不让我吃霸王餐,你们再跟中国做生意,我就来砸场子,这个砸场子就是很典型的,2009年确定的,2010年具体细化的所谓的空气一体化,这只是一个战法,没有战略。比如原来对中国战略很清楚,遏制加接触,遏制、接触完了最后中国在这儿买卖做大了。美国拿出一个什么样的战略,又没有遏制,又没有战略合作关系。
水均益:
你的意思所谓空海一体化只是一个战法。
宋晓军:
只是一个战法,而且还是没边没沿的一个事。现在周边的国家就犹豫不定,到底美国对中国是一个什么态度,要不然我马上站队,美国要遏制,我觉得舍不得经济利益,有的国家国内议会是投票,我们接着跟中国做,人家就站到中国这边,所以就弄出一个模糊的东西,美国要砸场子,但是又没说真砸,这个时候让大家都很纠结,怎么站队,站到美国这一边,最后白拿像纸一样的美元。
正在评论:日媒鼓噪为这盘"美棋"做贡献
水均益:
但是我注意到有不纠结的,像日本在前面给介绍了,好像是高呼叫好,日本NHK说,对日本今后的防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意在要求日本在亚洲地区发挥更大的作用。然后《日经新闻》讲,美国单独担任"世界警察"的角色有点困难,奥巴马提出的军事战略凸显了这一点。言外之意就是日本是不是也可以做点贡献,《读卖新闻》说,必须在防卫上做出贡献。有的日本媒体甚至用了这样的词,日本可以在美国这盘要准备下的新军事战略的棋里边走出一步"美棋",高先生怎么来解读日本的鼓噪?
高祖贵:
美国的战略引来的变化可能各个国家影响不太一样,像日本为什么叫好,日本正好想增加它的防御,增加它的防卫,想在亚太地区做一个军事大国,前不久刚刚修改了它的武器三原则,要出口武器,要增加防卫,现在美国人说没有钱,要缩减军费,但是还要发挥领导地位,正好切合了日本的需要,所以日本叫好。
还有不叫好的,有的国家担心美国既然让这些盟国或者伙伴发挥更大作用的话,也担心让它选边站,在中美之间选感到很纠结,一个结果就使得亚太地区各个国家战略选择变得混乱,或者战略选择变得比较复杂,这个地区局势变得浑了。
水均益:
像刚才宋先生所说的,战略只是一个战法,而这个战法可能还是一个没法的战。我们这个话题就谈到这儿,《环球视线》稍后继续。
《环球视线》2012年1月10日完成台本
――我国防部驳斥美军事新战略
主持人 水均益:
大家晚上好,欢迎您收看新闻频道正在直播的《环球视线》,我是水均益。
美国国防部上周发表报告,提出来以亚太为重点的新军事战略,这份报告提出中国崛起可能影响美国的经济和安全,并要求中国澄清战略意图。美国的这份报告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昨天中国外交部和国防部罕见的一同回应了美方的指责,斥责了美国搅乱亚洲,意图制造战略恐慌的动机。
而日本反倒是发出了一阵叫好,除了力挺美国这项战略之外,日本还在积极的探寻,日本能够在其中扮演的角色。面对美国对亚太军事战略是否已经转向实施的阶段,中国两部门的斥责还如何的来解读?日本媒体的鼓噪又是所为何来?演播室我们请到特约评论员宋晓军和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的教授高祖贵先生一起来参与讨论。
1月9日,外交部称美国"国防文件"对中国指责毫无根据
我们还是先来看看外交部和国防部的回应,外交部发言人刘为民说,中国的战略意图是明确的、公开的、透明的。我们的国防现代化建设服务于国家安全和发展的客观需要,是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积极因素,不会对任何国家造成威胁。同时他说,这份文件中针对中国的指责毫无根据,不可能取信于人,中国将深入研究这份报告的内容。
另外国防部的发言人提到了,我们注意到了美方的战略指南,也将密切关注美国军事战略调整对亚太地区乃至全球安全形势的影响。
两个报告,给人一种感觉就是外交部在深入地研究美国的新军事战略的报告,国防部也说注意到了而且关注,这怎么来解读中方的回应?
正在评论:密切关注美战略调整对亚太影响
专家观点:美国没钱还要在亚太吃霸王餐
宋晓军 特约评论员:
首先我们看到美国这份战略报告是一个政策的指向,真正的细节操作要到二月份以后,美国真正的有多少钱现在还没有出来,但是有一点,就是美国前一段时间从2010重回亚太,以及奥巴马所有的政策,比如出口翻番80%在亚太,要解决它多少就业都在亚太。这个就很矛盾,既然要在这儿捞取资源,又要做买卖,又说中国在这个地方给你捣乱。
但是我们可以回过头来看,中国比如跟韩国2500亿一年的贸易额,我们是韩国最大的贸易国,跟日本3000亿美元,跟东盟十国现在已经超过 2500亿,到2015年是5000亿。所有的买卖都是围绕着中国在这儿做买卖,而且我们的军费占GDP只有1.6%,而美国占GDP的4%,它GDP又比我们高很多,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在这儿说什么意思呢?明显要吃霸王餐,就是解决你出口翻番,美国的东西要出口到这儿来解决国内的就业。
水均益:
美国经济又不行。
宋晓军:
对,美国拿这个事先指责这儿有坏人,我来打坏人,然后你们白给我吃,我打白条,来解决我的出口问题,压着别人给它出口,就是来吃霸王餐。
水均益:
高先生怎么解读中方的比较猛烈的一种回应?
专家观点:美通过制造麻烦强化安全保障形象
高祖贵 国际战略研究所教授:
这样的回应对美方释放一个非常清晰的声音,因为之前美国的学者有这样一种声音,认为中国的外交和国防因为主张不一样,显然两个部门同时发出声音告诉美国,把中国作为一个假想敌也好,或者对手也好,如果只是推进一个战略,势必会损害到两国间的战略互信,而且给两国关系带来很大的麻烦。
我们立场是一贯的,我们还是按照我们所有的外交,所有的国防现代化的发展,还是按我们的步骤,我们的既定政策走。现在是美国的政策做了调整,美国想利用所有的矛盾来强化在这个地区影响力,所以美国拿着中国既定的东西来说事。
目的就是它通过制造麻烦来强调,它是麻烦的解决者,显示了它在亚太地区作为一个安全保障的角色,这个意图应该向亚太地区发出来了,它的结果不仅中国要研究,恐怕所有的国家都要研究它的报告,包括它的盟国,使得亚太主要国家的政策都要好好看一下,美国如此投入亚太地区,他们这些国家应该怎么办。
正在评论:引亚洲战略恐慌 美欲浑水摸鱼?
专家观点:美极力利用各种矛盾牵制"中国崛起"
水均益:
其实中国的媒体也是在这几天也做出了非常强硬的回应,或者非常及时的回应,《人民日报》就说,美国这种举动实际上是要把地区安全局面给搅乱,等于搅局,来造成和放大地区各国对中国战略的恐慌。二位的意思我听出来是,美国实际上想要把这个局给搅乱,美国真正的意图,所谓项庄舞剑,意在何方呢?
高祖贵:
最重要的目的使中国和这些国家或者亚洲国家的矛盾变得更加突出,尽管三次提到中国,没有明确说中国是对手或者敌人,它主控亚太未来格局走向的里面,美国认为中国改变亚太格局的一个重要的因素,要利用各种矛盾牵制中国崛起是题中应有之义,尽管美国没有明说。
过去两年,美国做得是利用外交和经济的手段,这一次战略报告虽然是军事战略的形式,第一次把美国过去两年干的事全说出来了,给中国造成压力就是从经济到外交上,现在到军事上全方位而来的,美国在这个地区要应对中国崛起为目标的战略拉开了,中国应该怎么办,确实给我们带来一些思考。
水均益:
宋先生,我们注意到美国的报告高调出台之后,媒体是比较持续热度在关注,特别咱们亚太地区关注度很高,包括新加坡、越南、菲律宾、日本、韩国的媒体都在有一些专家,有一些评论员在分析。这个报告会在亚太掀起一种什么样的思潮,或者一种思维的转变?
专家观点:美国没钱还要在亚太吃霸王餐
专家观点:美国对华只有战法没有战略
宋晓军:
首先这些国家为什么原来靠着美国,无论是美国给他们提供市场,像日韩,包括东南亚一些国家提供大量的市场,在冷战期间,为了遏制苏联和中国,这样他们有一种习惯性的依赖。现在老大没有钱了,要过来吃霸王餐,这首先让他们心里不是很舒服,其实他们本来转向跟中国贸易做得很好,无论是日本、韩国还有东盟国家,中国是他们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而且上升空间非常大。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吃霸王餐其实是没有办法,它是怎么办,它是砸场子,它从2010年5月21日,美国出的国防部的防务报告,以及后来国会出来的2011财年整个的报告,包括奥巴马27号出了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奥巴马被军方推着要在亚太地区砸场子,因为美国有一个整体判断,就是美国重返亚太要跟大家重新做生意,不行,现在中国已经跟大家做得很好了,我要吃霸王餐,但是大家面子要敷衍他,但是美国下一步说,你们如果不让我吃霸王餐,你们再跟中国做生意,我就来砸场子,这个砸场子就是很典型的,2009年确定的,2010年具体细化的所谓的空气一体化,这只是一个战法,没有战略。比如原来对中国战略很清楚,遏制加接触,遏制、接触完了最后中国在这儿买卖做大了。美国拿出一个什么样的战略,又没有遏制,又没有战略合作关系。
水均益:
你的意思所谓空海一体化只是一个战法。
宋晓军:
只是一个战法,而且还是没边没沿的一个事。现在周边的国家就犹豫不定,到底美国对中国是一个什么态度,要不然我马上站队,美国要遏制,我觉得舍不得经济利益,有的国家国内议会是投票,我们接着跟中国做,人家就站到中国这边,所以就弄出一个模糊的东西,美国要砸场子,但是又没说真砸,这个时候让大家都很纠结,怎么站队,站到美国这一边,最后白拿像纸一样的美元。
正在评论:日媒鼓噪为这盘"美棋"做贡献
水均益:
但是我注意到有不纠结的,像日本在前面给介绍了,好像是高呼叫好,日本NHK说,对日本今后的防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意在要求日本在亚洲地区发挥更大的作用。然后《日经新闻》讲,美国单独担任"世界警察"的角色有点困难,奥巴马提出的军事战略凸显了这一点。言外之意就是日本是不是也可以做点贡献,《读卖新闻》说,必须在防卫上做出贡献。有的日本媒体甚至用了这样的词,日本可以在美国这盘要准备下的新军事战略的棋里边走出一步"美棋",高先生怎么来解读日本的鼓噪?
高祖贵:
美国的战略引来的变化可能各个国家影响不太一样,像日本为什么叫好,日本正好想增加它的防御,增加它的防卫,想在亚太地区做一个军事大国,前不久刚刚修改了它的武器三原则,要出口武器,要增加防卫,现在美国人说没有钱,要缩减军费,但是还要发挥领导地位,正好切合了日本的需要,所以日本叫好。
还有不叫好的,有的国家担心美国既然让这些盟国或者伙伴发挥更大作用的话,也担心让它选边站,在中美之间选感到很纠结,一个结果就使得亚太地区各个国家战略选择变得混乱,或者战略选择变得比较复杂,这个地区局势变得浑了。
水均益:
像刚才宋先生所说的,战略只是一个战法,而这个战法可能还是一个没法的战。我们这个话题就谈到这儿,《环球视线》稍后继续。
日本《产经新闻》1月7日文章,原题:今年的中国外交是否还要走强硬路线?
刚刚进入2012年,中国外交部就忙碌起来。杨洁篪外长从1月2日开始访问非洲3国,副外长崔天凯等官员从4日开始在京与美国助理国务卿坎贝尔会谈。同时有消息称,韩国总统李明博9日开始访华……出现这种历年来未曾有过的外交繁忙,是因为中国希望在今秋的领导层交接前建立起稳定的国际环境。
中国外交部负责人总结去年的中国外交说,那是"令人难忘的最坏一年"。南海问题上与越菲的对立不断加深。2009年撞船事件后日中关系恶化,去年几乎没任何改善。中国渔民刺杀韩国海警事件使中韩关系变冷。另外,深受中国影响的缅甸接近美国,金正日的突然去世,都使中国周边环境变得不稳定。非洲南部苏丹的分裂、卡扎菲政权的垮台等,也令中国在该地区影响力下降。
有分析称,中国外交面临四面楚歌的局面,是因为美国的回归亚洲战略和与中国的主权之争日益激化。而军队等对外强硬派势力抬头,则是中国国内原因。强硬派希望在今年政权交接时显示自身的存在,对中国稳健的外交路线提出强烈批评,同时通过扩大海上军演范围来刺激周边国家。
对于保守派和军队表现出的外交强势,在党代会召开前希望获得国内舆论支持的中央执行部门可能予以默认。最近,中国网络上出现越来越多批评美国霸权主义、主张对南海等动武的过激言论。
但北京看似并不准备与美国等采取对立态度。中国经济对境外投资依赖依然严重,北京担心外交孤立很快会影响到经济发展。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中国的外交姿态有所缓和,并开始修复对外关系。胡锦涛主席在新年贺词中提到中国与国际社会协调的几个方针,约5分钟的讲话10次提到"和平"这个词。中国外交部新年伊始积极展开全方位外交正是受到党中央的指示。
2012年中国外交面临的问题是实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因中美关系持续恶化而延期的访美之行,并通过访美打开以美国为主导的对华包围圈。
刚刚进入2012年,中国外交部就忙碌起来。杨洁篪外长从1月2日开始访问非洲3国,副外长崔天凯等官员从4日开始在京与美国助理国务卿坎贝尔会谈。同时有消息称,韩国总统李明博9日开始访华……出现这种历年来未曾有过的外交繁忙,是因为中国希望在今秋的领导层交接前建立起稳定的国际环境。
中国外交部负责人总结去年的中国外交说,那是"令人难忘的最坏一年"。南海问题上与越菲的对立不断加深。2009年撞船事件后日中关系恶化,去年几乎没任何改善。中国渔民刺杀韩国海警事件使中韩关系变冷。另外,深受中国影响的缅甸接近美国,金正日的突然去世,都使中国周边环境变得不稳定。非洲南部苏丹的分裂、卡扎菲政权的垮台等,也令中国在该地区影响力下降。
有分析称,中国外交面临四面楚歌的局面,是因为美国的回归亚洲战略和与中国的主权之争日益激化。而军队等对外强硬派势力抬头,则是中国国内原因。强硬派希望在今年政权交接时显示自身的存在,对中国稳健的外交路线提出强烈批评,同时通过扩大海上军演范围来刺激周边国家。
对于保守派和军队表现出的外交强势,在党代会召开前希望获得国内舆论支持的中央执行部门可能予以默认。最近,中国网络上出现越来越多批评美国霸权主义、主张对南海等动武的过激言论。
但北京看似并不准备与美国等采取对立态度。中国经济对境外投资依赖依然严重,北京担心外交孤立很快会影响到经济发展。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中国的外交姿态有所缓和,并开始修复对外关系。胡锦涛主席在新年贺词中提到中国与国际社会协调的几个方针,约5分钟的讲话10次提到"和平"这个词。中国外交部新年伊始积极展开全方位外交正是受到党中央的指示。
2012年中国外交面临的问题是实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因中美关系持续恶化而延期的访美之行,并通过访美打开以美国为主导的对华包围圈。
据千龙网援引美国大西洋月刊网站1月5日消息,美国最新公�的军事新战略到底意味著什�,军事专家们认�:首先,这意味著美军将�备应对新的不同威胁,特别是应对中国的反介入能力,必要时要能够击败中国的潜艇和导弹攻击。
美媒称,1月5日,奥巴马政府公�新战略,称中国正在努力遏制美国的军事力量,但美国还是以各种方式加大在中国「后院」的军事存在。五角大楼战 略观点的主要内容是,美国军队需要「重建亚太地区平衡」。不过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演讲表明,美国要使这一平衡向美国军队倾斜,他强调称,「美国的国防开 始削减不应以减少在亚太地区的存在�代价」。那�这究竟意味著什�?据军事专家称,这意味著美国要做好应对不同威胁的�备。美国一名政府官员称:「美国应 能够威慑任何新出现的反介入能力,如中国部署的常规攻击潜艇,以及中国和伊朗部署的反舰弹道导弹,必要时要能够击败中国的潜艇和导弹攻击。美国的新战略还 强调,加强陆军、空军和海军陆战队的合作,应对中国阻止美国进入南海或波斯湾的努力。
美媒称,美国的其他努力将集中在中国目前正在研发的新高科技武器上。例如,美国《华尔街日报》的就报道了一种新型弹道导弹,美国官员担心这种导弹会 使美国军队对航母的大量投资的效力降低。该报纸称:「中国正在建造一种新式弹道导弹,可沿弧线飞行,穿过大气层并在美国航母的甲板上爆炸,消灭航母人员, 破坏飞行甲板」。这种导弹的研发是中美两国「针锋相对的军事技术竞赛」的最新动态。据中国国有媒体称,中国新式东风-21D导弹可打击1700英里外的移 动船�。国防分析人士认�,该型导弹飞行非常难以拦截,对美国旨在拦截掠海飞行巡航导弹的反导系统来说,飞行高度过高;对於旨在应对其他弹道导弹的反导系 统来说又太低。
美媒称,因此,美国军队正在制定防御策略。《华尔街日报》称:「美国海军正在研发新式远程无人机。这种无人机可在远距离航母上起飞,且比有人机 的续航时间更长。此外,美国空军希望建立一支无人轰炸机编队,在广袤的太平洋上空进行巡航。」另外,美国还面临网络安全问题。据美国《信息�刊》报道,虽 然过去美国军事防御网络安全地位有了很大提升,但新的国防战略仍呼吁改进攻击性网络安全工具。该�刊称,「政府和军队越来越担心网军问题。这种担心使美国 制定了一个跨机构规划――《美国网络安全教育计划》,加快教育和�佣网络精英。除了�佣更多的网络战士外,该规划还授权国防部指定国外军事部队,由国防部 对他们进行网络战和网络防御训练。
美媒称,目前中国还未对这些新举措做出强烈回应。但新美国安全中心研究员特拉维斯-夏普指出,美国对亚洲的关注是必然的。「目前中国具备以前不 具备的资源和能力,能够发展自身军事实力。这并不是说中美之间会发生冷战,而意味著中国在该区可能会更自信、更果断、更具有民族精神」。
美媒称,1月5日,奥巴马政府公�新战略,称中国正在努力遏制美国的军事力量,但美国还是以各种方式加大在中国「后院」的军事存在。五角大楼战 略观点的主要内容是,美国军队需要「重建亚太地区平衡」。不过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演讲表明,美国要使这一平衡向美国军队倾斜,他强调称,「美国的国防开 始削减不应以减少在亚太地区的存在�代价」。那�这究竟意味著什�?据军事专家称,这意味著美国要做好应对不同威胁的�备。美国一名政府官员称:「美国应 能够威慑任何新出现的反介入能力,如中国部署的常规攻击潜艇,以及中国和伊朗部署的反舰弹道导弹,必要时要能够击败中国的潜艇和导弹攻击。美国的新战略还 强调,加强陆军、空军和海军陆战队的合作,应对中国阻止美国进入南海或波斯湾的努力。
美媒称,美国的其他努力将集中在中国目前正在研发的新高科技武器上。例如,美国《华尔街日报》的就报道了一种新型弹道导弹,美国官员担心这种导弹会 使美国军队对航母的大量投资的效力降低。该报纸称:「中国正在建造一种新式弹道导弹,可沿弧线飞行,穿过大气层并在美国航母的甲板上爆炸,消灭航母人员, 破坏飞行甲板」。这种导弹的研发是中美两国「针锋相对的军事技术竞赛」的最新动态。据中国国有媒体称,中国新式东风-21D导弹可打击1700英里外的移 动船�。国防分析人士认�,该型导弹飞行非常难以拦截,对美国旨在拦截掠海飞行巡航导弹的反导系统来说,飞行高度过高;对於旨在应对其他弹道导弹的反导系 统来说又太低。
美媒称,因此,美国军队正在制定防御策略。《华尔街日报》称:「美国海军正在研发新式远程无人机。这种无人机可在远距离航母上起飞,且比有人机 的续航时间更长。此外,美国空军希望建立一支无人轰炸机编队,在广袤的太平洋上空进行巡航。」另外,美国还面临网络安全问题。据美国《信息�刊》报道,虽 然过去美国军事防御网络安全地位有了很大提升,但新的国防战略仍呼吁改进攻击性网络安全工具。该�刊称,「政府和军队越来越担心网军问题。这种担心使美国 制定了一个跨机构规划――《美国网络安全教育计划》,加快教育和�佣网络精英。除了�佣更多的网络战士外,该规划还授权国防部指定国外军事部队,由国防部 对他们进行网络战和网络防御训练。
美媒称,目前中国还未对这些新举措做出强烈回应。但新美国安全中心研究员特拉维斯-夏普指出,美国对亚洲的关注是必然的。「目前中国具备以前不 具备的资源和能力,能够发展自身军事实力。这并不是说中美之间会发生冷战,而意味著中国在该区可能会更自信、更果断、更具有民族精神」。
登録:
投稿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