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25日水曜日

 日本首相野田佳彦24日在国会表示,目前政府内已开始着手筹措预算,正式启动将钓鱼岛国有化的程序。

  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周二在国会参议院回答质询时表示,日本政府已经正式开始着手收购钓鱼岛手续,目前正在准备筹措预算,争取在明年4月,政府同日本所谓土地所有者之间的合约到期之前,将钓鱼岛国有化。
  而日本外相玄叶光一郎也在同一天再次强调,钓鱼岛毫无疑问属于日美安保条约的适用范围,若钓鱼岛发生紧急事态,美国会与日本共同应对。他已同美国国务卿希拉里确认。

  12艘美国新型运输机鱼鹰战机23日已被运送至驻日美军岩国基地,但由于鱼鹰之前也事故频发,遭到当地居民强烈抗议。

  山口县岩国市长福田良彦表示:"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的信赖大打折扣,希望政府了解。"

  日本民众:"我们再怎么反对,最后鱼鹰还是会被部署在这里,真无奈。"

  不过日本政府的解释是,鱼鹰战机的部署,可以增强东亚地区的遏制力,当然也包括对钓鱼岛的牵制。

  美军专家:中国2大舰队准备夺取钓鱼岛

  《世界报》报道:"紧急临时召回日本驻华大使",这在最近几年的中日关系史上是十分罕见的。由于之前日本驻华大使丹羽宇一郎曾发表过"反对石原慎太郎购买钓鱼岛"的言论,有媒体猜测日本可能会考虑在这个节骨眼上更换一名更强硬的人物作为驻华大使。

  但是本已异常紧张的中日关系已经容不得半点"异动",日本前外交高官批评野田佳彦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挑衅中国是在"玩火"。

  然而,最具挑衅性的消息还不只是"铁了心要购买钓鱼岛",日本《现代日刊》7月14日撰文称,野田"正在策划8月15日参拜靖国神社"。对于在二战中曾经遭受过日本侵略的中国人民来说,此举无疑是"往伤口上撒盐"。另外,东京即将发表新一版《日本防卫白皮书》,对中国军事发展又来说三道四。

  中日钓鱼岛迟早擦枪走火

  中国渔政船在东海巡逻

  通常在两个国家发生外交争端时,一国将驻另一国的大使"急召回国"在外交中被视为是一种"对抗措施"。所以当日本驻华大使丹羽宇一郎被"临时召回"后,日本媒体纷纷解读称"东京此举是为了牵制在钓鱼岛问题上采取强硬姿态的中国政府"。

  也许是不想激化中日之间的矛盾,日本外务省的说法是"驻华大使临时召回主要是为了进一步了解情况"。7月15日下午,日本外相玄叶光一郎在外务省会见了被召回的丹羽宇一郎。共同社的报道称,就钓鱼岛问题招致中国抗议一事,玄叶光一郎要求丹羽"准确传达日本政府的立场"。据悉,丹羽宇一郎于7月 16日返回中国。

  据日本《朝日新闻》报道,本月11日、12日,中国渔政和海监船只驶入钓鱼岛海域后,日本外务省曾召见中国驻日大使程永华表示抗议。但是中国方面并没有予以理睬,而是宣布将进一步使钓鱼岛海域巡航常态化。

  清华大学国际问题专家齐云飞告诉《世界报》,"这令日本方面感觉到一丝非同寻常的气氛",因为这一次中国摆明了是以一种强硬的姿态面对日本,结合在东海海域举行实弹演习的举动,日本野田佳彦政府也对目前中国的态度"没了底",如果真的发生"应对失误",那么中日两国极有可能在钓鱼岛海域发生擦枪走火。

  所以,急召丹羽宇一郎回国,更多的是想深入了解野田政府"购买钓鱼岛"的行为在中国招致何种程度的抗议。

  在7月13日中方强硬拒绝日方就中国渔政船进入钓鱼岛附近海域提出的抗议后,日本海上自卫队的P-3C反潜巡逻机构成12个编组,对钓鱼岛海域执行日夜监视,其紧张程度可见一斑。

  然而中国方面并未被日本的行动所吓倒,中国国家海洋局中国海监总队党委书记孙书贤不久前喊出,"如果日本胆敢向钓鱼岛移民或建立永久性设施,我们应不惜一战"。在日本"买岛"、"登岛"的一再挑衅下,钓鱼岛海域的战争气氛史无前例得浓烈。

  面对中日关系的这种局势,日本内部也发生了分裂。在右翼政客石原慎太郎的领导下,已宣布准备购买钓鱼岛的东京都政府已开始印刷六千张"购买钓鱼岛"广告,即将在东京地铁等东京都管辖下的公共设施内张贴。

  广告样本是一张钓鱼岛的远眺照片,上面写着:"现在是问你,有没有说日本的岛屿是日本领土的勇气"。

  而前日本外务省"国际情报局"局长孙享,针对钓鱼岛问题一反政府既有立场。《朝日新闻》称,孙享发出警告"钓鱼岛和它的附属岛屿,其实并不是日本固有领土。如果日本一意孤行,挑衅中国,将会被国际社会孤立"。

  一旦中日两国因为钓鱼岛问题而爆发全面军事冲突,那么日本将必败无疑。此外,《日本时报》也发出社论指出,丹羽宇一郎此前的担忧是正确的,日本应在钓鱼岛问题上表现出克制。"必须指出的是,如果石原慎太郎的购岛计划被执行,日中紧张关系将会进一步加剧,后果可能不堪设想"。
  路透社报道,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官员18号在维也纳出席有关核裁军的讨论会时说,中国可能需要实现核武库现代化,以应对美国计划中的导弹防御系统将造成的破坏性影响。

  中国国防大学的朱成虎少将在谈到美国主导研发的导弹防御系统时说:它破坏了战略稳定。该系统也令俄罗斯警醒。
  参加有关核裁军小组讨论之余,朱成虎在接受路透社记者采访时说:我们要保持核威慑的可信性。在威胁使用核武器时,敌人将却步,因为其结果必将是被摧毁。

  朱成虎在研讨会上说,中国必须实现其核武库现代化,因为导弹防御系统的部署可能会降低其核威慑的可信性。

  外媒认为:朱成虎此番评论表明,这种论点在中国也有共鸣。他在2005年曾暗示,如果美国介入台湾军事冲突,中国可能使用核武器。这番话在当时引起争议。

  虽然外界一直在猜测中国的核武库规模及弹头数量,但是按照美国的评估,中国二炮所有的弹道导弹搭载的核弹头数量很低,美国国防部曾表示,中国部署了大约130枚至195枚可携带核弹头的弹道导弹,这个数量比以前的几十枚预测有所提高。

  尽管美国一直认为中国在积极进行核武器现代化改造,不过以美国口中透露的中国核武器数量基本符合中国有限核威慑的战略思路。但是如果美国成功部署NMD和TMD反导系统,将使中国的核威慑力大打折扣,而美国的最终目的是,以先发制人的手段摧毁中国境内核武器基地,再用反导系统拦截掉中国用来反击的漏网核弹头。

  如果把核武器比作矛,将反导系统比作盾,中国在矛的数量和盾的技术上都远逊于美国。而美国打造的反导系统或将证明,中国限制核武器数量的有限核威慑战略犯了历史性错误。与中国面临相同尴尬的还有俄罗斯,莫斯科表示,到2018年前后,美国和北约部署的拦截装置将能摧毁飞行中的俄罗斯弹头,破坏冷战后的势力平衡。不过俄罗斯相比中国还有核武器数量上的优势和成熟的核潜艇二次核反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