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7日火曜日

  马英九胜选后提出未来两岸政策三原则,分别是:先经济后政治、迫切的优先、容易的优先。
  此外,台当局相关部门16日举办说明会表示,两岸关系未来发展,将会更和谐、更有互信。强调即使马英九"内阁"会进行部分调整,未来四年,马策略仍延续不统、不"独"、不武的原则。
  马英九连任后,面临的局面其实并非康庄大道。在政治上,如何尽快推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内阁"?如何将"大选"政见化为"政策"尽速落实?在经济上,鉴于欧债危机仍在扩大,美国经济并未明显回温,全球可能陷入长期经济衰退,甚至台湾经济挑战将更为严峻。如何使ECFA效应继续发酵,使所有民众都能感受?都是必须正视的问题。
  两岸关系也面临是否要由经而政?马连任,固然意味两岸和平发展延续,但未来还有许多挑战与考验必须解决,一方面有赖于两岸领导人的智慧,一方面也要寄希望于两岸人民。
  国台办:愿继续在反"台独"方面与台湾合作
  新华网北京1月14日电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发言人今天就台湾地区领导人和民意代表选举结果发表谈话。全文如下:
  我们注意到台湾地区领导人和民意代表选举结果已经揭晓。近四年来的事实一再表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一条正确的道路,得到广大台湾同胞的支持。我们真诚希望台湾社会安定、人民生活幸福。我们愿意继续在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基础上,与台湾各界携手努力,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进一步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局面,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据新华社报道,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标準普尔公司16日发佈公告,将欧元区临时救助机制——欧洲金融稳定工具(EFSF)的信用评级下调一级,即从最高的AAA级下调至AA+级。
  这是标普继上周13日下调欧元区9国信用评级后又一次发佈重要预警,因而再次引发震动,欧元区权威人士纷纷就此给予回应,以平復各方紧张情绪。
  标普在公司网站上发佈的公告说,由于欧洲金融稳定工具的两个主要保证人法国与奥地利的评级由AAA级下调至 AA+级,且这两个国家的长期展望为负面,这意味着这两个国家信用评级在2012年或2013年内至少有叁分之一的可能性再次遭到下调。这也意味着欧洲金融稳定工具不能完全得到AAA评级的担保人或相同评级的流动性证券的担保。
  公告同时表示,目前欧洲金融稳定工具成员国正在採取强化其信用能力的措施。如果成员国的措施足够有效,特别是如果欧洲金融稳定工具担保成员国从长期角度看可能提供完全AAA级担保,标普会考虑恢復欧洲金融稳定工具的AAA评级。但如果成员国的信用能力下降,特别是如果法国与奥地利的情况恶化,标普会考虑将欧洲金融稳定工具的评级进一步下降。
  就在标普发佈公告后不久,欧元区方面迅速做出回应。欧元集团主席容克16日发佈声明表示,标普调降欧洲金融稳定工具评级不会影响其放贷能力。
  容克表示,到目前为止,欧洲金融稳定工具仍被另外两大评级机构穆迪和惠誉评为最高信用级别,而且这两家评级机构均表示近期不会修改对欧洲金融稳定工具的评级。
  容克强调,标普下调评级不会影响欧洲金融稳定工具4400亿欧元(5572亿美元)的放贷能力,欧洲金融稳定工具在当前及未来均有足够的办法实现其承诺。同时欧洲金融稳定工具将继续得到其成员国无条件的、不变的担保。
  容克表示,2011年12月9日的欧盟峰会已决定将欧洲稳定机制(ESM)投入运营的时间提前到2012年7 月。由于欧洲稳定机制有自己的资本金基础,因此受到欧元区成员国评级变化的影响要小得多。欧元区将在2012年3月对欧洲金融稳定工具和欧洲稳定机制 5000亿欧元(6332亿美元)的资金上限是否足够再次进行评估。
  欧洲中央银行行长德拉吉16日在欧洲议会经济及货币事务委员会的听证会上唿吁各界提高对信用的评估能力以降低对评级机构的依赖。他说:「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市场早已经预料到标準普尔会下调9个欧元区国家的主权信用评级,而且投资者早先已经据此预测调整了相应资产的价格。」
  德拉吉说:「欧洲央行将在维护欧元区价格稳定的前提下,在欧盟条约规定的权限範围内尽其所能确保金融稳定、抗击债务危机。」德拉吉反驳了关于「欧洲央行通过叁年期再融资提供的贷款并未流入信贷市场」的说法。他强调,欧元区银行将大量资金通过隔夜存款工具存回欧洲央行并不意味着欧洲央行此前发放的贷款没有流入经济活动中。
  从週一16日市场的反应来看,市场对标普13日下调9个国家评级的举动已有準备,市场走势基本稳定,没有太大的起伏。16日欧洲主要股市走势平稳,除马德里股市外主要股市均出现回升。同时欧元匯率也保持稳定,只是当欧洲金融稳定工具遭降的消息传出后,欧元匯率有所下跌。
  欧洲着名智库欧洲政策中心资深研究员埃马努伊利季斯认为,法国的降级主要会影响欧洲金融稳定工具的融资成本,但由于关键国家,特别是德国的评级未变,因此预计影响有限。
  另有分析人士认为,目前希腊债务减记的谈判面临破裂风险,加上今年第一季度欧元区国家面临偿债高峰,这些负面消息叠加在一起,会对市场信心造成一定影响,并会影响到欧洲金融稳定工具的融资能力。
  "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战略意图是一贯的、明确的,中国的和平发展对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社会是机遇而非挑战……我们希望美方顺应时代潮流,客观理性地看待中国和中国军队,谨言慎行,多做有利于两国两军关系发展和地区和平稳定的事情。"
  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耿雁生1月9日的这番表态,被外界理解为针对美国进行新一轮军事布局的最直接回应。
  1月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五角大楼公布了名为《维持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21世纪国防的优先任务》的报告,强调美军将继续强化在亚太地区的外交、经济和军事活动,并宣称中国崛起可能影响美国经济和安全,要求"中国澄清战略意图"。
  随后,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等军方高官又言辞激烈地警告竞争对手"不要误判形势"。联想到奥巴马以及美军方高官的挑衅性表态,就不难理解中国军方发言人为何要强调美国应该"谨言慎行"了。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军控与防扩散中心秘书长洪源在接受《世界新闻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谨言慎行"这种说法其实相当强硬,已是对美国新战略和以中国为假想敌立场的有力回击。
  军方出言警告分量重
  美国政府和军方时不时在报告、讲话中抛出些"中国威胁论"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不过由奥巴马在五角大楼对亚太军事战略现身说法,并亲自向中国叫板的情况却是极为少见。
  联系到美国高调宣布重返亚太,这可能意味着美国军事战略重心完全转向中国,对华施威加压的意图已不言自明。
  中国军方某专家在接受《世界新闻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这份报告是美国总统和国防部长同时签署的全方位、定调性文件,它把亚太地区作为"第一关注点",可以说这在二战以后都是绝无仅有的。对于其中的对华威慑言论,中国军方的相应表态自然倍受关注。
  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耿雁生表示,美国国防部5日发表的防务战略指南中对中方的指责是毫无根据的,"我们将密切关注美军事战略调整对亚太地区乃至全球安全形势的影响"。
  耿雁生强调,众所周知,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战略意图是一贯的、明确的,中国的和平发展对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社会是机遇而非挑战。
  耿雁生说,"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是大势所趋,发展繁荣是人心所向。我们希望美方顺应时代潮流,客观理性地看待中国和中国军队,谨言慎行,多做有利于两国两军关系发展和地区和平稳定的事情。"
  《今日美国报》认为这是"中国对美国防务政策聚焦亚太的批评";而英国《每日邮报》则认为,美国强化在亚太的军事存在,因此中国要警告"美国的行动要小心些"……
  无论西方媒体作何解读,中国军方对美出言警告的分量还是引起了西方的广泛关注,要传达的声音和意图自然也会为美国政府和美国军方深刻理解。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军控与防扩散中心秘书长洪源在接受《世界新闻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美国此次抛出新军事战略是首次将中国纳入到"瞄准器"当中,因此中国才会对中美关系、两军关系存在疑虑,进而对美国发出严厉的批评。
  洪源指出,"谨言慎行"这一说法虽然表面上比较客气,但却是对美国战略思维方式和以中国为假想敌这一说法提出的深刻批评,也是从本质上质疑美国针对中国抛出的新军事战略。
  不过,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余万里对本报记者指出,"谨言慎行"这一说法是留有余地的,有点像提醒。
  余万里强调,"这样的表态比较明确地表达了中方对这个事情的关注,当然还是留有余地的,毕竟中美关系还不至于闹到摊牌的地步"。
  与美较量要善于斗嘴
  中美两军关系是两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国重返亚太并进一步强化军事存在的大背景下,中国正常的军事现代化建设也被美国当成了回归障碍。
  不过,虽然美国军方多次渲染反舰弹道导弹威慑航母、歼-20令人震惊等"中国军事威胁论",但事实上中美两军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并不大,双方较量的战场已有转移至舆论阵地的趋势。
  也就是说,虽然针对性口号喊得响,但并不存在多大冲突风险,是一种"斗而不破"的较量。与此前的简单回应和表达"遗憾"不同,如今的中国军方越来越注重主动发声、主动定调。
  去年7月份,时任美军参联会主席马伦访华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陈炳德就曾对美军对华若干动作"直言不满"。对于美国在南海问题上指手画脚,陈炳德直接向马伦表示,中国对南海的主张是明确的,一贯的,原则是"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另外,"美国不用为南海地区自由航行的问题操心和担心,南海地区的自由航行不存在任何问题"。
  针对美国军舰和飞机在中国近海频繁实施侦察这一问题,陈炳德也表示,"美军没有必要对中国进行这样的侦察,希望美军从大局考虑,减少和停止这样的侦察活动。"
  不过,中美军方高层直接对话的机会毕竟不多,因此通过军方发言人定期针对一些特定问题发声自然是可选手段。
  中国军方此次及时就美国针对亚太的新军事战略高调表态,直接明了地表达了中方的不满情绪,就是一种善于"斗嘴"的体现。
  中国军方专家就此指出,"对于美国方面的不实之词,该反驳就反驳"。
  不再容忍美国我行我素
  美国在制定国家对外战略和军事战略时,一直有唯我独尊、唯我独大的自私心态,在优势军力的支持下,这种扭曲心态日益膨胀。具体而言,美国关注的战略利益、国际问题,也要求其他国家配合或策应,否则就成了与美国做对或为敌。"9・11"恐怖袭击发生后,美国以受恐怖主义危害为由对阿富汗、伊拉克大打出手。与西方盟友结成"反恐同盟"的同时,还要求巴基斯坦等国给予支持和策应。去年,美国突击队在不打招呼的情况下就渗透巴基斯坦领土击毙拉登,终于完成了 "反恐心愿"。随后,美国兵锋一转又要重返亚洲,并直言针对中国。
  由此可见,美国实施军事动作、调整战略方向完全是一种我行我素的做派,不仅丝毫不顾及别国利益和感受,甚至还要做出危险的伤害性动作。
  对于美国的"战略自私",像中国这样受到影响的国家自然应直言不讳地进行批驳。
  最近一阶段,美国在战略上对华所求颇多。据美国《华盛顿邮报》1月9日报道,美国财长盖特纳访问中国期间势必极力要求中国减少进口伊朗石油。
  不过,中国副外长崔天凯已在媒体吹风会上指出,中国同伊朗间正常的经贸关系和能源合作与伊朗核问题没有关系,不应该把不同性质的问题混在一起,"中国的合法关切和要求应该得到尊重"。
  中国外交部亚非司司长陈晓东近日表示,中方反对对伊动武,反对一些国家单方面对伊实施经济、能源制裁。"中伊经贸、能源等领域合作是正常透明的,不应受对伊制裁影响。"
  军方专家就此指出,"中国不参与美国对伊朗的制裁是很正常的,中国不能跟着美国跑,不可能是你让干什么我们就干什么,况且中国在伊朗还有石油利益"。
  余万里也指出,美国在一些国际问题上要求中国配合,但是其做出的动作却是自相违背的,"在伊朗问题上希望中国配合,又在中国周边做出一系列动作,这显然是背道而驰的"。
  可见,美国在一些重大国际问题上要求中国舍弃实实在在的利益进行配合,同时又在东北亚地区摆出针对中国的姿态,这种完全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的战略本身就是说不通的。如果美国继续这样的自私举动,势必会失信于别国,甚至加深敌意。
  因此,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近日对美表态很大程度上是在点醒美国――中国不仅不会对美国不合理要求和表态言听计从,还会有针对性地直言反驳。
  解放军射导弹显示强硬?
  在解决国际问题和维护利益时,美国有迷信武力的习惯。因此,当美国针对中国做出一些威慑性动作时,光靠批驳有时难以看见效果,而相应的军事现代化动作反而能起到奇效。
  美国近来针对亚太地区的军事动作越来越多。在此期间,中国的先进武器装备也适时亮相,歼-20隐形战机亮相、航母平台出海试航……等举动虽是中国军事现代化建设的正常举动,但客观上也起到了展示战斗力的效果,使那些想依靠武力制衡、围堵中国的国家不得不三思而后行。
  台湾《台北时报》1月10日又猜测,大陆解放军已在新年之前对"巨浪"-2型潜射弹道导弹进行了试射。报道称,解放军海军两艘核潜艇在中国东北某市附近海域试射了6枚"巨浪"-2型导弹。
  台湾"国防部新闻发言人"罗绍和已得知解放军试射潜射导弹的消息,不过他强调"解放军并未进行证实"。
  虽然此消息是当地渔民打捞出"圆柱状的不明物体"衍生而来,但如果真的进行了导弹试射,那么具备洲际打击能力的"巨浪"-2型导弹所威慑的对象自然不会是台湾海峡或是南海这样相对较近的区域,其所指的目标也就不言而喻了。
《人民日报》1月17日刊载署名作者为鐘声,题为「中国维护领土主权的意志不容试探」的文章称,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此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国捍卫钓鱼岛领土主权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
  2010年9月,日本巡逻船衝撞中国渔船。中方严正指出,日本巡逻船不得在钓鱼岛附近海域进行所谓「执法」活动,更不得採取任何危及中国渔船和人员安全的行为。企图对钓鱼岛附属岛屿命名,是明目张胆地损害中国核心利益之举。
  中国一贯坚持着眼大局,避免激化矛盾,避免钓鱼岛问题伤害中日两国整体关係。日本应以中日战略互惠关係为重,以东亚和平稳定为重,不要一意孤行,不要试探中国维护主权的意志和决心。
  相关新闻:日本拟命名钓鱼岛附近岛屿
  据人民日报报道,日本内阁官房长官籐村修16日在记者会上宣佈,将于3月底前确定39个无人岛的名称。
  据日本内阁官房综合海洋政策总部事务局介绍,这39个岛屿中,部分位于钓鱼岛附近,在这一海域2010年9月曾发生日中撞船事件。
希腊与私人债权人就削减至少五成债务的谈判上周五晚破裂,令该国在本周拟定削债大纲,以便取得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国际债权人的第二轮援助机会变得渺茫。希腊尚有10星期,需赎回144亿欧元国债,区内银行家普遍预期,除非希腊这几天出现转机,否则该国将无可避免在三月会出现债务违约,最终可能要退出欧元体制。

伦敦《星期日泰晤士报》指,希腊有意透过私人债权人通过换债来自愿承担部分损失、以达到至少削债五成的谈判破裂,破裂主要是双方无法就作为交换的新债年息取得协议。据消息人士透露,私人债权人的代表国际金融业组织(IIF)要求新债的每年票息为4至5厘,是自愿协议的底线,但由德国领导和IMF支持的部分欧元区政府代表,则寻求将年息压到4厘以下。
获第二轮援助机会渺茫
希腊财长维尼泽洛夫上周六晚对社会党议员表示,IIF的代表本周三将重返雅典,恢�削债谈判,目标是在下月23日欧元集团的财长会议前拟出协议大纲。该国原来希望在欧盟本月30日的峰会前拟出削债协议大纲。取得削债协议,将关系到希腊能否获得国际债权人的新一轮总额1300亿欧元援助,料足够该国到2015年的融资需求。而本周希腊代表将会晤欧盟、欧洲央行和IMF的代表,接受有关资格的进度评估。
现时希腊的现金储备,并不足以应付3月20日到期的144亿欧元国债,换言之债务违约已是无可避免;一旦违约,该国有可能要退出欧元体制,恢�使用旧有货币德拉克马,料会对葡萄牙以至爱尔兰等财政状况较差的其他欧猪国,构成更大的市场压力和冲击,甚至掀起新一轮欧债风暴。
英国外相夏伟林15日接受天空新闻访问时指出,英国政府对于欧元区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都已订立紧急应对计划。德国贝伦堡银行伦敦分行的高级经济师称,一旦现行的计划落空,便要迅速重新构思避免希腊违约的手段,目前而言,希腊退出欧元的风险相当高。
料欧洲金融稳定基金可保AAA
希腊削债谈判破裂的同一天,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宣布,下调欧元区九个成员国的信贷评级。商业电台报道,欧元区官员相信,在标普调低区内九个国家的主权信贷评级,包括令法国及奥地利失去最高的AAA评级后,欧洲金融稳定基金仍可保着AAA评级,条件是降低贷款能力,或者获其他保留最高评级的欧元区国家。欧元区官员指出,但这事先需要得到相关国家的国会通过。
法:毋须因降级再推紧缩措施
对于降级,法国财长巴鲁安说,法国毋须因失去标准普尔的AAA最高主权信贷评级,而推出进一步紧缩开支的措施。他接受德国报章访问时说,法国政府有信心,目前的措施足以达到在今年削减公共赤字的目标。法国会专注结构改革,加强竞争力,包括降低劳工成本。
朝鲜官方媒体1月15日公布了朝鲜新领导人金正恩在平壤观看了纪念金正日的歌舞演出,期间泪流满面,韩国媒体认为,自金正日去世之后,资历尚浅年纪轻轻的朝鲜新领导人金正恩痛感父亲过世太早,自己忧无力控制朝鲜政局而多次流泪。

演出内容以缅怀已故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为主,除赞颂金正日的歌曲外,还包括颂扬金正恩的歌曲《脚步》以及歌词有"誓死保卫金正恩将军"等内容的歌曲。朝鲜新领导人金正恩在演出后称赞"表演非常精彩",并表示观看部分节目时流下了眼泪。
朝鲜中央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金正恩去年12月28日在朝鲜国防委员长金正日的葬礼上,手扶父亲的灵车,一边流着泪,一边缓缓行走在雪地上。自2011年12月17日金正日去世以来,金正恩分别于当月20日、23日、24日、26日、28日共五次前往灵堂,每次都情不自禁地流下泪水。
韩国《朝鲜日报》报道称,金正恩每次拜谒金正日遗体时都释放真性情,泪流满面。一些观点认为,这是在表孝心。然而,1994年朝鲜前领导人金日成去世当时,金正日却没有公开落泪。1974年,金正日被确定为金日成的接班人,并在此后的20年里父子俩共同执政,使得金正日对未来掌权心有成竹。
韩国媒体认为,金正恩则是去年9月被内定为接班人后,仅仅1年多就继承了祖父金日成建立的金氏王朝,尚显稚嫩的金正恩几度公开落泪。朝鲜官方公布的金正恩年龄是29岁,但外界猜测金正恩的真实年龄为27岁。大多数观点认为,金正恩几度公开落泪,这表明对他来说,像金日成、金正日那样"神一般"行使绝对权力还有些"吃不消"。
据悉,这是继1月11日金正恩视察在建的民俗公园以来,朝鲜官方媒体首次有关金正恩活动的报道。辅佐金正恩的国防委员会副委员长张成泽、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长李英镐等也共同观看了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