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1日金曜日

中国的政治制度比美国的民主更灵活

【题记】本文是万维网友汤安推荐的一篇文章。原文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这个标题是该报的原题"China's political system is more flexible than US democracy"照译。因为这个
报纸历来以客观,公正,和"to injure no man, but to bless all mankind"的宗旨著称,在美国媒体中也算是有些影响的报纸。而该文的观点有些出奇,所以我想翻译介绍给中文读者。只是译到最后,发现作者(Eric X. Li)可能是一位中国人,使得这
篇文章的意义打了折扣。我并不同意本文的所有观点,但是以为这样的时候,这样的文章被介绍给民主体制下的美国人,有一些令人感兴趣的东西在。各位读者可以见仁见智,有砖尽管砸,我可能参与讨论,但请恕我不能为原作者回应您。为避免误解,特将英文原文附于每段译文之后。拖拽鼠标可看。

【原文提要】许多人认为,西方的民主制度是一种比一党制优越的体制,因为政治权力的轮换赋予政府以灵活性,以达成所必需的政策变化。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一党制已经明显证明其适应时代变化的巨大能力
(Many people believe the Western democracy is superior to a one-party
system because the rotation of political power gives government the
flexibility to make needed policy changes. But China's one-party system has
proven over time to be remarkably adaptable to changing times.)

变革无处不在。 通过革命,选举,和其他方法,整个世界的政府都在轮换。而这中间,只有美中这一对世上最重要的国家,是显著的和平继承。 在接下来的13个月,美国的两党制民主选举将选出一位总统和新一届
国会,而一党制的国家中国也将产生新的领导班子。 (Change is in the air. By
revolutions, elections, and other methods, governments are changing hands
across a wide swath of the world. Two of the most notable peaceful
successions are occurring in none other than the most important pair of
countries in the world,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In the next 13 months,
America's two-party electoral democracy will elect a president and a new
Congress, and China's one-party state will also produce new leadership.)

当世界各地的人类社会面临种种似乎无尽的棘手问题的时候,人们再次激烈辩论:什么是"最好的"管治制度?With the myriad of seemingly intractable problems facing human societies
everywhere, people are again hotly debating: What is the "best" system of
governance?

连像福山(Francis Fukuyama)这样的思想大师都加入了论战 。 在他的新大部头《政治秩序的起源》及其相关著作中,福山先生指出,中国的一党制的明显成功,还是不能解决"坏皇帝"这个问题。就是:你如何让皇帝在变"坏"之后离开历史舞台?(Intellectual giants no less
than Francis Fukuyama are entering the fray. In his new tome, "The Origins
of Political Order" and in related writings, Mr. Fukuyama points out that
the obvious success of China's one-party system does not solve the "bad
emperor" problem: How do you make the emperor go away if and when he turns
"bad"?)

一位报纸评论员曾经指出,尽管根据民意调查的结果,中国共产党享有广泛的民意支持,(中共一党体制)的致命缺陷是,当它失去人民支持的时候,没有办法"诱导"党放弃权力(A newspaper commentator has gone so far as to
pronounce that despite the wide popular support (as measured by opinion
surveys) enjoyed by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CCP), the fatal flaw in the
system is that there is no way to "induce" the party to give up power if
and when it loses the people's support.)

但是,这是一个虚假的命题。 中国有句古话:"夫君者舟也,人者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今天,民族国家已经取代了帝国和皇帝。 在这个比喻中,水仍然是人民。 然而,舟已不再仅仅是一个皇帝
和他的王朝,而是一个构成了现代民族国家的更大,也更为复杂的政治制度。(But this is
a faux proposition. There is an old Chinese saying: "The people are like
water, the ruler is a ship on that water. Water can carry the ship; water
can overturn the ship." Today, nation-states have replaced empires and
kingdoms. In this analogy, water is still the people. The ship, however, is
no longer just an emperor and his dynasty, but the larger and far more
sophisticated political system that constitutes the modern nation-state.)

中国的一党统治,是由其宪法所规定的,正如美国的民主选举制度是其宪法所规定的一样。始终体现在独立公众舆论调查中的,中国人民压倒性和持续性的对共产党的领导的支持,正是体现了这个国家的一党政治宪法的情形,因此也只能被解释为对这个基本政府体制的支持。(China's one-party
rule is enshrined in its constitution, just as America's electoral
democracy is in its. The Chinese people's overwhelming and sustained
support for the Communist Party's leadership, as consistently reflected in
independent public opinion surveys, is within the context of the nation's
one-party political constitution, and therefore can only be interpreted as
support for this fundamental system of government.)

美国人民对共和党或民主党的支持,潮涨潮落,但它并非必然表现了对美国选举民主这个根本制度的普遍支持。 目前,(中美)这两个国家的人民都支持各自的政治宪法。(Americans'
support for either the Republican Party or the Democratic Party ebbs and
flows, but it is not necessarily linked to popular support for its
fundamental system of electoral democracy. At the moment, both nations'
peoples support their respective political constitutions.)

有人说,在假设的情况下,比如中共失去民心,它就应该下台。只有确保了这一点,党在目前享有的人民的支持才具有合法性。 按照这样的说法,从逻辑上推论下去,其结论就意味着,在假设的情况下,如
果美国现有的民选的统治者失去了人民的支持,那么美国就必须停止选举,取消"人权法案
",并实行专制或别的什么统治制度。(Some say that in the hypothetical situation
in which the CCP lost popular support, it should step down from power, and
only when this is ensured could the support of the people the party
currently carries be rendered legitimate. Such an argument, if pushed to its
logical conclusion, would mean that if, in a hypothetical situation, the
current electoral regime in America lost the people's support, the US must
do away with elections, cancel the Bill of Rights, and install an
authoritarian or some other system of governance. )

这当然是荒谬的。 在一个已经巩固了的体制内,统治者可能成功地和平传承或者轮换。但是 政治制度本身不可能迅速改变。 几乎没有例外,政治制度只有通过革命才可能突变。 在美国的短暂历史
上,在其领土上就有过两次暴烈的战争,才建立和巩固了它目前的统治体制。(This, of
course, is absurd. Rulers may be succeeded or rotated peacefully within
established systems of governance. Political systems themselves cannot be
changed on a dime. With few exceptions, political systems change quickly
only through revolutions. In America's short history, it took two violent
wars on its soil to establish and consolidate its current governing
system.)

许多人认为,西方的民主制度更加优越。因为通过投票的政党轮换允许政府要求的灵活性,使政策得以改变,满足不断变化的时代需求,从而更好地体现人民的意志。 相比之下,中国的一党制是刚性的,中共的权力垄断使它与
人民相分离。(Many argue that Western democratic regimes are superior because
the rotation of political parties by voting allows the flexibility required
for the government to make policy changes that meet the demands of changing
times and thereby better reflect the will of the people. In contrast, China's one-party system is rigid, and the CCP's monopoly on power disconnects it
from the people.)

做一点最简单的思考就可以知道这样的说法十分荒谬。 自从共产党于1949年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以来,在共产党一党领导下,中国政府的政策和政治环境的变化可谓天翻地覆。 从最初的所谓"新民主主义"联盟,到20世纪50年代初
的激进的土地改革,从大跃进到20世纪60年代初的农田准私有化,从文化大革命到邓小平的"市场改革"、和江泽民的"三个代表"理论对党的重新定位,中国的国内政治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几乎面目全非。(The simplest exercise in
intellectual diligence would show such argument to be preposterous. Since
the party established the People's Republic in 1949,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a single political party, changes in China's government policies and
political environment have covered the widest possible spectrum. From the
so-called "New Democratic" coalition at the beginning to the dramatic land
reforms of the early 1950s, from the Great Leap Forward to the
quasi-privatization of farmland in the early 1960s, from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to Deng Xiaopin's market reform and Jiang Zemin's redefinition
of the Party through his "Theory of Three Represents," China's domestic
politics are almost unrecognizable from one period to another.)

在外交政策方面,中国实现了从20世纪50年代与苏联的紧密联盟关系,到20世纪7、80年代与美国的事实结盟以遏制苏联的转变。今天,它所追求的,是在一个日益多极化的世界里,与他国不同的、独立的道路。 没有人能够否认,其领导人,从毛泽东到邓
小平,从江泽民到胡锦涛,以及明年的习近平,无论是从政治前景还是政策的优先次序上,都存在着巨大的不同。比起其它政治制度下在政坛上下出入的政治家们的不同来,也毫不逊色。(In foreign policy, China moved from a
close alliance with the Soviet Union in the 1950s to a virtual alliance with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1970s and '80s to contain the former. Today, its
pursuit of an independent course in an increasingly multi-polar world is
distinctive among the nations of the world. No one could deny that its
leaders, from Mao to Deng, from Jiang to Hu and to Xi next year, differ as
widely in political outlooks and policy priorities as those who move in and
out of power under any other political systems.)

经过六十年来,已经出现了许多失误和相应的纠正。 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受到广泛的批判。 国家从它破碎的状态,走到我们都知道的今天的中国。 事实证明了一党制自我纠错和变革的非凡能力。(Through six
decades, there have been many blunders and corresponding course corrections.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 a disaster – was outright condemned. And the
country went from its shattered state to the China we know today. The facts
demonstrate the extraordinary capability of a one-party system for change
and self-correction.)

另一方面,世界各地的选举制度的记录表明,通过选举的政党轮换可能无法提供所需的灵活性或自我纠正。 在美国,选举可能产生新的总统和新的国会多数党,但他们似乎在对付美国的长期挑战上,
成就寥寥。(On the other hand, the records of electoral regimes around the
world indicate that party rotation through elections may not provide the
needed flexibility or self-correc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elections may
have produced new presidents and congressional majorities, but they do not
seem to have done much to tackle America's long-term challenges.)

在欧洲 ,各国政府在定期的选举中,你方唱罢我登场。但没有选举产生哪怕最小的一点改变,以解决他们的现实的巨大窘迫。 在一年换一任总理的日本,选举和政党的轮替也未能解除其国家20年的停滞。 这
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在这些国家,由选举产生的政府的民众认可率总是远远低于50%。而中国的一党政府几十年来都保持了80%以上的认可率。(In Europe, governments regularly get voted in and out, but
no elections have produced even the minimal corrections required to address
their monumental distress. In the one-prime-minster-per-year Japan,
elections and party rotations have failed to lift the country out of its
20-year stagnation. Perhaps this could explain why governments produced by
elections routinely fall substantially below 50 percent approval rating in
their countries, and China's one-party government has retained approval
rates above 80 percent for decades.)

在新一季世界各地的政局变化中,在中国,在西方,在日本和阿拉伯世界,是水载舟呢,还是水覆舟呢? 什么样的舟是水所真正想要承载的? 少一点意识形态的偏见,多几分理性的诚实,可能
会告诉我们一些简单的的真理:选举轮换并不一定会产生灵活性和合法性;一党统治并不意味着僵化或缺乏民众的支持。(n this season of political change around the globe, in China, in
the West, in Japan, and the Arab world, is water carrying the ship? Is water
overturning the ship? What kind of ship does the water truly want to carry?
A little less ideological bias and a little more intellectual honesty might
tell us some simple truths: Electoral rotations do not necessarily produce
flexibility or legitimacy; one-party rule does not mean rigidity or lack of
popular support.)

也许,只是也许,如果那些相信自己的政治制度的道德优越感的人们愿意从或者口沫横飞,或者以势压人的道德说教中分出些精力,做一点自我反省,说不定甚至可能会有助于他们自己的国家。 到底是谁真正有"坏皇帝"的问题?
(Perhaps, and just perhaps, if those who are convinced of the moral
superiority of their political system would spare the energy from lecturing,
verbally and militarily, and spend it on some self-reflection, it might even
help their own countries. Who is really having "bad emperor" problems?)

钓鱼岛若开战 美日将联手击败中国

  俄罗斯军工新闻网日前报道,日本首相野田佳彦10月16日声称,日本国家安全受到了中国和朝鲜的挑战,因为中国军事实力迅速增长,军费也不透明,而朝鲜则继续试验导弹。俄罗斯专家认为,日本对中国军事实力的迅速增长确实极其不安,其防卫重心已悄然转移到中国海军上来。

  

日本首相野田佳彦10月16日在东京附近茨城县小美玉市百里基地举行的三年一届的空中自卫队阅兵式上讲话时指出,日本应当警惕来自中国和朝鲜的威胁,要求自卫队必须做好在任何情况下保卫国家的准备。美联社评论指出,今年8月刚刚成为日本首相的野田佳彦已经赢得了"鹰派" 的声誉,他在
讲话时强调日本周边局势日益暗淡,安全环境的不透明性正在增加,因为中国军事实力正在迅速增长,中国海军积极加强在日本近海的活动,而朝鲜的军事演习则加剧了地区紧张局势。

  美国《华尔街日报》分析称,日本首相野田佳彦此次讲话措辞强硬,公开要求切实防范中国威胁。去年底公布的日本新防卫大纲同样要求重点防范中国,呼吁日本在安全问题上采取更加主动的立场,调整冷战期间形成的防卫重点。如果说此前日本的防卫重点是北方的俄罗斯的话,那么现在这种定位已对准中国,保护日本南部的海上航线。今年3月中国宣布2011年度军费增加13%,而且中国现在经常"展示肌肉",显示力量,以巩固自己的领土主张。相反,最近10年来日本的军事支出在逐年减少。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日本研究中心主任基斯塔诺夫在接受俄《独立报》采访时指出,日本的防卫重心确实有所转移,其重点开始由俄罗斯转向中国,因为日本对中国军事实力的迅速增长极其不安。基斯塔诺夫表示,日本现在对中国的态度和立场初看之下非常矛盾。一方面中国已经成为日本的主要经济伙伴,在华日本公司已多达3万家,与中国的联系帮助日本克服了全球金融危机;另一方面,日本声称中国的军事预算在迅速增加,而且还不透明,中国公布的官方数字不现实,实际上的军事支出是公开数字的两倍多。

  俄专家强调,现在最令日本人忧虑的是中国海军的实力不断增强。此前中国海军奉行近海防御战略,现在它已经开始走向远洋,中国护卫舰在直升机护航下已经出现在日本冲绳、琉球列岛附近水域。去年9月7日一艘中国渔船在钓鱼岛海域与日本巡逻船相撞,随即引发严重的外交冲突,中国针锋相对,毫不退让。日本媒体后来曾经披露称,一旦钓鱼岛事件引发武装冲突,日本可能会在第一阶段处于劣势。但在第二阶段,日本将在美国人帮助下打败中国。基斯塔诺夫指出,重点防范中国威胁的新现实战略已在日本新版国防白皮书中有所反应,它要求防卫重心由北向南转移,由俄罗斯改为中国。为此日本应当适当减少陆军人数和坦克数量,加强潜艇力量,增加侦察监视设备,认真应对中国海军。

浙江广告牌放十分钟A片 行人看得目瞪口呆

  太恐怖了!刚才瓯北罗浮大街的大型LED广告牌上,竟然放了十几分钟很生猛的欧美AV,过往行人看得目瞪口呆。"昨天,一个帖子在网上疯传。帖子里附上了3张有些模糊的图片,图片显示,在名为"大丰烟酒行"的店标上方,有个LED显示屏正在播放淫秽视频。

  发帖人说,图片是他用手机拍的,当时他正好路过。

  调查:

  LED广告牌放了十来分钟A片

  《都市快报》报道,永嘉县瓯北镇和温州市区隔江相望,而罗浮大街是瓯北镇最热闹的街道。发帖人所说的广告牌就在罗浮大街和双塔路的交叉路口。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这是事实。一开始我也不敢相信。"昨天,目击者王先生说,事发于10月19日晚上9点多,当时广告牌上播放的A片引来路人围观,不少人拿出手机拍照发微博,幸好现场没看到小孩。

  这一说法得到了永嘉警方的证实。据永嘉公安局瓯北派出所介绍,当晚9:55他们接到群众报警,但几分钟后赶到现场时,广告牌已经在正常播放汽车广告了。

  瓯北派出所立即介入调查,昨天下午有了初步的调查结果。据调查,这个LED广告牌是永嘉某广告公司的,当晚广告牌上确实播放了十来分钟A片。

  播放黄片因员工操作失误

  广告牌上的A片哪来的?该广告公司负责软件管理的员工解释说,他是被"黑客"攻击了。以前这个广告牌播放的内容由工作人员操作电脑控制,那晚他第一次试着在网络上控制显示屏,没想到就被黑客"黑"了几分钟。

  不过警方调查的结果并非如此。永嘉警方透露,这家广告公司有个员工宿舍在广告牌的后面,而操控LED显示屏的电脑就放在宿舍里。

  9月19日晚9点左右,有个员工竟然用起了这台电脑看A片。他不是负责软件管理的员工,根本不懂。他不知道,自己在电脑里看的A片,已经显示在了LED广告牌上。

  LED广告牌播放内容监督困难

  大街小巷随处可见LED广告牌,每天都在播放不同的信息。播放内容是否合法有序,又该谁来监管呢?

  昨天,永嘉工商局瓯北分局负责人表示,LED广告牌的设立由城管部门审批,而播放内容的审批则分别由工商部门和文化部门负责。工商部门管播放商业内容的LED广告牌,文化部门管工业、电视节目类的。

  "这个广告牌的情况我了解。以前是一家广告公司的,招来很多商家的广告在这里放,涉及产品销售、企业形象宣传等。"该负责人说,由于发布的广告内容未经审批,他们曾经对该广告公司进行了处罚。

  该负责人坦言,对LED广告牌播放内容的监管很难。"按道理,商业广告牌每次更换播放内容都要到工商部门审批,但播放内容变动很快,没几个广告公司会严格执行审批制度,常有漏批的。"

  虽然工商部门有巡查监督制度,但根本查不过来。

  他表示,由于这次广告牌涉及色情内容,主要由公安部门调查。如果涉及工商违法行为需要移交主管部门的,他们会积极接手处置。

  如何处罚让人头疼

  事情虽然调查清楚了,但如何处置这名播放黄片的员工,让民警犯了难。永嘉警方专门讨论了这个事。

  这名员工虽然传播了淫秽物品,但并非主观故意,他也不知道电脑连着LED显示屏。加上没有造成明显的社会危害,因此还够不上刑事责任。

  再查治安处罚法,关于传播淫秽物品的条款里,写的是故意传播的行为。像这种过失传播,并且没有借此营利的情形也没有明确规定。

  而国内也找不到处罚的先例。

  瓯北派出所后来决定从影响公共秩序方面着手,研究看看有没有处罚的依据。

  链接:

  电脑里的画面

  为什么会显示在LED广告牌上?

  据业内人士介绍,LED显示屏的整个系统由操控的电脑、电子显示屏、连接线路和系统软件等组成。


  电脑为控制处理中心,电子显示屏和电脑显示器窗口某一区域逐点对应,大小、方位可以调整。

  而在电脑上装有专用视频播放软件。电脑上播放视频后,显示屏的控制电路接收来自电脑的显示信号,驱动LED发光产生画面,同步显示视频内容。

示威升级 中俄国旗居然在开罗被当街焚毁

  阿盟各成员国外长16日在位于开罗的总部举行了闭门会议。在头3个小时的会谈中,叙利亚的代表没有出席。而在随后的会议中,各国外长与叙利亚的外交官进行了交谈。会议一直持续到当天夜间。

  卡塔尔首相兼外交大臣谢赫哈马德在会后的记者会上重申阿拉伯国家的立场:停止所有暴力行为,维护叙利亚的国家和平与统一。他还强调了叙就进行全面民族对话以及在阿拉伯框架内解决叙利亚危机的必要性,希望叙利亚在政府和人民的意愿基础上进行变革。

  会议决定成立由一个卡塔尔担任主席的部长级委员会,负责与叙利亚政府保持联系,参与叙政府与反对派的对话。但是,叙利亚代表团对卡塔尔担任该委员会主席持保留意见。

  此次紧急外长会议是应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海合会)的提议举行的。海合会13日发表声明说,叙利亚人道主义情况恶化,阿盟应立即召开外长级会议商讨对策,制止叙利亚的流血冲突和暴力升级。

  阿盟总部门外,反对叙利亚巴沙尔-阿萨德政权的示威民众聚集,高喊口号,要求阿萨德下台,并发生损毁中俄国旗的事件。

华裔孩子回中国读书:小学毕业再出去

  就像是一个围城,里面的想出去,外面的想进来。两位移民父母下了很大决心,将孩子带回中国接受基础教育,但国内的基础教育让他们又爱又恨。无论如何,小学一毕业,他们又都要把孩子再带出去。

  2011年9月刚开学,移民加拿大的老余和移民美国的陆太太,说起这几年带孩子回国读小学的事,感觉就像打了一场仗。

  就像一个围城,里面的想出去,外面的想进来。到2011年,Edmond回来读了五年小学,媛媛读了三年小学。国内的基础教育让老余和陆太太又恨又爱。无论如何,小学一毕业,他们又都要把孩子再带出去。

  美国:不提倡孩子学那么多东西


  2008年夏天,陆太太的女儿媛媛在美国读完了一年级,但陆太太开始觉得不满。

  陆太太1986年移民美国,住在美国东部新泽西州。在这个典型的美国小镇上,亚裔家庭不多,大部分美国父母都对年幼儿女的教育没什么计划,只是放任他们玩儿,很多孩子到了一年级时才开始接触学习。

  陆太太成长于严格的中式家庭教育,就像今年被热炒的"虎妈"一样,她理所当然也希望女儿和自己接受大体相同的教育。女儿媛媛很小就开始上一个离家很远的华人私人幼儿园,媛媛在上小学前已经学了很多,并养成了一些基本的学习习惯,媛媛自己也对这种方式很喜欢,觉得每天都过得"很有意思"。

  等媛媛上了一年级,问题来了。老师从26个英语字母开始教起——可是这些媛媛两岁时就会了,她甚至已经不再看图画书而改成读以字为主的故事书。媛媛已经会两位数的加减法,在陆太太的训练下,她可以一分钟做一百个1位数加减法。而美国小学里教的数字加法的进位有些"乱七八糟"。"美国的老师真的不会教数学。"陆太太说。

  媛媛一下子觉得一年级的课程没有挑战性,"这个学校怎么这么没意思?"她常常这样问妈妈。媛媛渐渐变得情绪低落,上课也坐不住,老师因此就在全班面前批评她,更伤了她的自尊心。陆太太去找校方,校长回答说:那是你的错,你为什么要教她那么多?

  在陆太太的坚持下,校方还是给媛媛做了一个学习能力测试,结果是:依照美国小学教学大纲标准,媛媛的数学程度已达到四年级下到五年级上的水平;英语程度在三年级下的水平。陆太太希望学校能让媛媛升级,但校方说,媛媛的确属于Gifted(天分高),但是我们不提倡让孩子在小时候学那么多东西,所以我们不同意让她跳级。

  这让陆太太很气愤和无奈。陆太太对美国小学的不满还有很多,比如,国内的小学老师会规范小学生握笔、坐姿,但美国老师明确告诉陆太太:我们不管这个,小孩自由就好。但在陆太太看来,这造成了很多美国孩子的字"难看得要死"。更糟的是,在美国,家长不能问孩子的成绩,因为这属于隐私。陆太太并不是想通过成绩来管制女儿,但还是想知道女儿的具体学习情况。

  陆太太的美国丈夫有时候也开玩笑说她是"虎妈"。陆太太就回道:"我就是中国妈妈。"还解释说,虎妈不是个别的,是我们中国的传统,很多亚洲人的孩子学习比较好,都不是天生的,都是家长工夫花下去的。

  陆太太认为,良好的基础教育能使孩子受益终身。因此,夫妻俩商量后决定:陆太太辞掉工作,带媛媛回到上海老家,边做志愿者,边带孩子上小学。

  家长:不希望孩子只剩一张华人面孔

  陆太太决定让女儿回国读小学,还基于一个重要考虑,学中文。

  陆太太移民到美国后虽然没在华人圈里生活和工作,但一直保持着中国情结:我从哪里来,语言从哪里来,"我总觉得我们要有根——我的孩子要有中国根"。

  老余和夫人坚持让Edmond回国上小学,也是这个原因。

  老余的大女儿是六年级毕业去的加拿大,中文基本保留了下来。但大多数不到十岁就移民的孩子,中文很快就忘记了。每次在聚会上,老余和夫人发现,从香港、台湾、东南亚移民去加拿大的华裔,不会中文的各个都想学。"三十岁左右的年轻人也很想学中文,但是已经很难了。"

  Edmond出生在加拿大,六岁了,不会说中文,搞不清楚外婆是谁,他理不清中国的亲戚关系。在老余看来,Edmond面临着两种选择,要么做根 "黄香蕉",要么"全盘西化,把中国忘了"。但老余不愿意接受第二
种选择,"总不能一个种族最重要的东西没有了,掏空了,只剩一张华人的面孔。"

  老余和夫人下决心不让中国文化在儿子这代丢掉。为了延续家族的中国文化,余太太不久前还考下了对外汉语教师的资格证,"不管儿子以后娶什么老婆,女儿嫁什么人,他们的孩子我会教,第三代也没问题。"余太太说。

  当然,中国经济的增长也使他们更坚定了回国的决心。加拿大几乎所有银行都有中文部,如果Edmond能学好中文,未来在职场也会多个选择。因此,老余把Edmond放在了北京市西城区一个地道的北京本地小学,希望孩子能跟大家学"纯粹的中文"。

  在成就感与挫折感之间

  为了接受正规的中式基础教育,陆太太没有选择使用西式教育的国际学校,而是选了上海一所实验小学,学校对传统的教育方法做了改进,但也保留了传统教育的一些精华。

  学校里的教育和陆太太想得一样,从握笔、坐姿等细节开始对孩子的习惯进行规范。媛媛在美国时已经算写字写得漂亮的孩子,回国后,老师还是说她写的"8"字一定要纠正,如果8、6写不好,数字就会出问题。陆太太觉得这就正是她希望女儿学习的东西。"我们中国的教育有很多好的地方,并不是说国外都是好的。"

  媛媛的作业不多,一般在学校做一部分,回家做一部分。"老师规定回家作业必须在半个小时内做完,最多四十五分钟。"而且老师要求如果到了规定的时间作业还做不完,家长也要让孩子停下来。每次做完功课,媛媛都觉得很有成就感。

  成就感还源自其他方面。媛媛成了学校的小主持人,学校也利用她流利标准的美式英语,录英语朗读带领同学们跟读,媛媛也经常帮助同学练习口语。为了适应媛媛的学习进度,校方在媛媛的课程上也主动地做了些调整,她跟一年级上语文,数学跟二年级上,英语则上四年级的课。

  Edmond却没这么幸运。

  进小学的第一天,因为完全听不懂老师说的中文,Edmond哭个不停。一个心理课老师过来安慰他:"你怎么哭啊,你是男子汉!"可是没有用,Edmond也不懂"男子汉"是什么意思,没人这样跟他说过话。

  在加拿大,小孩子上课不用规规矩矩地坐着,Edmond也没见过一排排桌椅的教室,因此,最初回国的时候,坐在第一排的Edmond常常上上课就走到讲台上去溜达一圈儿。

  尽管如此,一年级还算顺利地过去了,期末考试,Edmond还拿了全班第一。

  "每一个孩子都是九死一生"

  但几年之后,老余承认,他最初低估了国内的应试教育,直到亲身经历后,才明白,这套机制究竟是怎样的。

  最大的问题是抄写。Edmond的作业通常是把字抄很多遍,五遍、十遍,不停地写。Edmond不喜欢枯燥地写相同的字,他喜欢阅读,回国时已经能读《查理和巧克力工厂》这样的儿童小说,认识汉字后,Edmond开始读中文书,什么书都爱看。"把孩子完全禁锢在作业本上,那么浩如烟海的有趣故事就没有了。"老余和夫人于是帮儿子"做减法":老师说抄四个,他们只让抄两个。

  不仅中文要抄,英文也要抄,而且英文作业是英文单词和汉字意思都抄。Edmond妈妈尝试和老师沟通:这些英文孩子都会,能不能不抄?答:不可以。少抄?不可以。那中文可不可以不抄?不可以。"我可不可以让他用这些时间学点更有意思的,带书去学校看可以吗?"得到的回复还是:"不可以,你可以去跟校长打招呼。"

  妈妈后来才明白,因为领导经常要检查,所以老师必须保证全班作业的一致性,不能因为某一个学生会了就不写。

  从加拿大回国时,Edmond已经看了上百本英文读物,回国上一年级时,学校还允许他带自己的阅读书到学校,但升到二年级就不允许了。老余只好强化Edmond在家里的英文阅读,他对孩子设定的目标开始下降:从最初的打好基础,变成只把中文和数学学好就OK。

  到了三年级,老余家开始强烈地感受到,"小升初"的迫近改变了整个学习气氛:作业越来越多,Edmond每晚要写到十点、十一点。老余不断给 Edmond减压,告诉他不必做完所有作业,但Edmond却不愿意,"因
为他在那个环境里。"余太太因为不希望Edmond走进题海战术,不要求 Edmond做学校的模拟题,还把Edmond的数学老师得罪了。

  其实,Edmond对数学最感兴趣。小时候,他看数学会看得笑出来,学会阅读后,Edmond经常自己研究书里的问题,上到二年级时,Edmond已经自学了六年级的分数加减法,现在,Edmond已经开始能看大学生看的概率论了。

  老余从儿子身上发现,孩子天生就有学习的能力,老师最要紧的任务,是告诉孩子到哪里去学习,在哪里寻找知识。"我们全部的教学都是在扼杀孩子的兴趣,每一个孩子都是九死一生的。"

  到了三年级,Edmond的同学们就像是被放到了同一个模子里。整个生活的目的就是为了上一所好初中,然后上好高中,最后上所好大学。老余发现活蹦乱跳的孩子送到学校去,出来都是一个样。每个孩子看的、背的、写的全是一样的东西,说什么都说什么,不知道什么就都不知道什么,"把活生生的孩子装到模式里面了,这很可怕"。

  直到三年级,Edmond的成绩都是班里前三名,他很努力地去适应这个模子,"但是这个文化实在太残酷了。"老余说。

  最让老余一家无法接受的,是老师对待孩子的方式。有一天,Edmond怒气冲冲地回到家,原来一位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把一个同学的作业撕了,只因为那个同学写错了一个答案。在老余和余太太看来,老师还经常对孩子颐指气使,成绩不好,就会受到歧视,老余深切地感觉这些孩子"很可怜",而他认为教育是平等教育,孩子能够得到欢乐。余太太说,她甚至想写篇文章:《加拿大的校长是什么样的》。

  读完三年级,Edmond "一秒都不耽误"地转学到了一所国际学校。说到这里,老余攥了一下拳头,仿佛打了一场胜仗地说,"我挽救了Edmond。"

  在国际小学,没有全国统考,没有小升初,作业一下子就减轻了,Edmond多了很多阅读的时间。老余也开始带孩子出外游玩,增加更多的体育锻炼。

  国际学校的学生来自世界各地,英语、数学、语文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学校鼓励孩子,可以单科跳级。今年9月份开学,Edmond应该上五年级,但他自己报名参加跳级考试,获得了直接读六年级的机会。

  但老余也发现了国际学校的问题。国内的国际学校变成了贵族学校,但又与西方的贵族学校完全不同。"西方的贵族学校是培养贵族,要求严格,甚至苛刻;国内的贵族学校是伺候贵族,老师几乎不敢管孩子。"

  最终还是要出国

  除了教育上的反差,老余和陆太太也都发现孩子气质行为上的变化。

  "刚回来时更有礼貌一点。"老余说,Edmond以前不小心碰到谁都会说"对不起",现在经常想不起来说。Edmond四岁时回北京的第一天,还没有进家门,第一件事就是去捡门口的垃圾,但"现在再也不这样了"。

  回国一年后,媛媛中文进步很大,不仅能聊天,还能用中文写日记。她希望爸爸来中国时,可以去机场接爸爸,并当翻译,因为"路标上的中文我全都认识"。

  从这个角度说,陆太太很欣慰。她很庆幸能在女儿像海绵一样最能吸水的年龄,把基础打好。


  但在另一方面,媛媛开始变得叽叽喳喳,说话调门很高,一副要和人吵架的样子。陆太太觉得她"有些好习惯都没了"。比如,原来打喷嚏一定是用胳膊挡住嘴巴——不能用手,会因为摸东西造成细菌传染。但现在打喷嚏,媛媛不再这么做了。"请""谢谢"也很少说,跟别人说话总是"给我拿这个""给我拿那个"。走进电梯,也不再用"早""你好"和邻居打招呼。陆太太有些担心,但她也认为"在美国,可能也会学到别的坏习惯",关键在于家长的引导。

  媛媛现在中文读二年级,英语读五年级,陆太太觉得最晚四年级后必须要回美国。陆太太也已经看出,越向上读,孩子的压力会越大,因为被逼着读书、考试、升学,孩子的知识面会慢慢变狭窄。"美国教育的好处是,四年级以后,学校就开始真正地教了:会教你学习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倡有乐趣地学习。"

  除此之外,环境和食品安全是陆太太最为担心的问题。她平时很少带女儿出去玩,女儿吃的早餐、水果、肉类等也是她从美国大包小包带回来的,以至于她常常觉得自己有些夸张。

  老余也决定,Edmond上完小学六年级就回加拿大。在他们看来,国外的教育特点是,"年级越高,学得东西越多,主要是学东西的方法不同,他们学习很多调查研究的方法。"让余太太印象最深的是,女儿一个四年级同学的一份历史作业,为了讲述一段历史,做了大量的调查,作业完成得像出版物一样,有文字、图片,还装订成册。

  上六年级的Edmond看上去像个二年级的孩子,他会摆弄着客厅里的象棋和客人大声交流,说他喜欢中文多于英文。漂亮的混血儿媛媛,也表达着对中国和中文学校的喜爱。

  对于老余和陆太太来说,他们也渐渐摆脱了在两种教育制度中的摇摆,开始认识到,没有一种两全其美的教育,重要的是让孩子自己在成长中能够区分和识别,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

  "未来的很多孩子都会是没有国界的人,"陆太太说,"他们需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各种文化,各种模式,没有哪一种绝对的好。"

惊人发现:4S大拆解 英特尔芯片遭换角

研究机构IHS iSuppli拆解新机后发现,4S中没看见英飞凌(Infineon)制作的芯片,取而代之的是高通公司(Qualcomm Inc. US-QCOM)新芯片组。英特尔去年收购英飞凌的无线业务。

  执行这次拆解工作的IHS iSuppli分析师瑞斯威勒(Andrew Rassweiler)表示:「高通是大赢家。他们卖给苹果每支iPhone的整组芯片,加起来共达约14到15美元。」

  英飞凌之前提供苹果的芯片为基频处理器,负责连接电话的无线网络。瑞斯威勒表示,4S中还是有英飞凌的芯片,但是比起之前供应给苹果的份量,这个芯片小到没什么重要性,而且价格也便宜的多。

  芯片遭撤换对英特尔是个打击。尽管英特尔主宰桌上型计算机和服务器芯片市场,却仍面临在急速成长的智能型手机和平板计算机市场中脚跟力不稳的难题。英特尔去年以14亿美元收购英飞凌的无线芯片业务,力图缩小市场差距。

  英特尔发言人拒绝评论。苹果则未予以回应。

  瑞斯威勒估计,16GB版iPhone 4S零件成本达188美元,32GB版为207美元,64GB版则为245美元。苹果iPhone 4S在美国的售价分别为649、749和849美元,如果买家签订两年服务合约,电信公司将
补贴450美元。

  手机中最贵的零件是决定售价的关键:也就是存储器芯片。苹果以往主要依赖的芯片供应商,有全球最大存储器供应商─韩国叁星(Samsung KR-005930)及日本的东芝(Toshiba JP-6502),这是众所皆知的事。但
瑞斯威勒的拆机团队发现,4S的存储器芯片来自于叁星的竞争对手海力士半导体公司(Hynix
Semiconductor KR-000660)。

  4S得到高度评价的800万画素相机镜头,制造商为何方神圣仍旧是个谜。瑞斯威勒无法辨认出这个零件的供应商,而且苹果似乎也费尽苦心要隐藏这家供应商的身份。

  瑞斯威勒表示,不管供应商是谁,他们可能在这桩交易上花了一大笔钱。他预估4S相机镜头成本要17.60美元,而iSuppli预测苹果2012年在全球有望销售8100万支4S。

大三学生破解国际数学难题 明年可攻读博士

  中南大学数学科学与计算技术学院08级的学生刘嘉忆,成功破解了困扰数学界十几年的数理逻辑难题——西塔潘的猜想。不过,这个"爆炸性"的消息,起初并不为大家所熟知。因为刘嘉忆是个笔名,他的本名叫刘路。

  中南大学数学科学与计算技术学院院长刘再明告诉记者,经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校长黄伯云批示,学校决定让刘路提前大学毕业,并立即录取为硕、博连读的研究生或直接攻读博士学位。

  大学生破解西塔潘的猜想

  西塔潘的猜想是由英国数理逻辑学家西塔潘于上个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个猜想,十几年来许多学者一直努力都没有解决。

  2010年8月,酷爱数理逻辑的大学生刘路在自学反推数学的时候,第一次接触到这个问题。两个月后,他突然想到利用之前用到的一个方法稍作修改便可以证明这一结论。他连夜将证明写出,投给了数理逻辑国际权威杂志《符号逻辑杂志》。

  今年5月,由北大、南京大学和浙江师大联合举办的逻辑学术会议在浙江师范大学举行,刘路应邀参加了这次会议,报告了他对目前反推数学中的拉姆齐二染色定理的证明论强度的研究。刘路的报告给了这一悬而未决的公开问题一个否定式的回答,彻底解决了西塔潘的猜想。

  今年9月16日,美国芝加哥大学数理逻辑学术会议,刘路又应邀出席。作为亚洲高校唯一一位代表,刘路在会上作了40分钟报告。他在数理逻辑方面的研究成果,让与会专家、学者对这位来自中国的年轻学生赞许不已。

  "数学奇才"平时成绩不拔尖

  按说,这个"难得一见的杰出数学人才"应该在同学面前崭露头角,但每次数学考试,他的成绩并不拔尖。

  "这只怪我马虎惯了。考试过程中,我的演算过程太乱、解答不太标准,都影响加分。"刘路面对记者采访显得有些羞涩,他的身子很单薄,略显苍白的脸上架着一副近视眼镜。面对一拨又一拨记者的追问,刘路很淡定。

  "我出生在大连,小学的时候很淘气。"直到初中接触到平面几何,刘路才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一直坚持到现在。"数学是很好玩的,有的人觉得很高深,但喜欢它就不觉得了。"刘路认为,自己只是比较喜欢自学。从初中开始,他就开始自学数学课程。

  他明年有望成为新科博士

  今年7月,著名数学家、中南大学博士生导师侯振挺教授了解刘路的情况后,千方百计为他创造条件,鼓励他参加有代表性的学术会议,并收他为徒。中国科学院院士李邦河、丁夏畦、林群得知刘路的成就后,分别向教育部有关部门负责人写信推荐。在信中他们说,刘路同学在大三的时候就已经独立解决了重要的数学难题,可见他是难得一见的杰出数学人才。

  如果不出意外,刘路将出现在2012级新科博士生行列,于明年春天正式开始博士生课程的学习。不过,刘路所要攻读的博士生课程的方向和导师,目前都还没有完全确定。

  刘路向记者坦言,除了数学,他还喜欢物理,但他权衡了一下,物理需要做大量的试验,需要成本,对一个学生来说还没那么多资金。

  刘路还喜欢心理学,他曾设计了一组关于认知的心理实验。然而他更热衷于数理逻辑,他说其他感兴趣的东西等到40岁以后再来做,40岁前要专心攻数学。

  独家秘笈

  闭关修行的数学奇才

  刘路的同学高涛说,在课堂上,刘路并没有表现得与众不同。但每到课余时间,刘路就会去图书馆,一回来,准会带上一大堆全英文数学书籍,常常捧着看到深夜。同学问他题目,发现他的思路与他人不一样,还会用更简单的方法来计算或解释。

  刘路说,在思考这个命题时好像灵光一现,论证倒没有花费太多的时间。如果一定要总结点什么,可能与他平时的积累有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