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18大人事及何时举行,版本五花八门,大陆网路最近接连流传打油诗,其中提到「江潮平山强声已,高丽入阁云洋落」,指刘云山、汪洋入不了常,还指18大将在10月13日登场。
8月上旬,大陆先是有人利用电子邮件,四处寄送一首打油诗,内容是「今起半月北戴河,七星六定有微波。江潮平山强声已,高丽云山汪洋一」。
根据大陆网友解读,「今起半月北戴河」指的是北戴河会议登场,将举行半个月。事后证明,北戴河会议举行时间与打油诗所述,相去不远,使这首打油诗顿时让大陆网友眼睛一亮。
至于「七星六定有微波」,指的是18大政治局常委将定为7人,其中6人名单已定,另1人未定。
「江潮平山强声已,高丽云山汪洋一」则成为焦点,意指张德江、李源潮、习近平、王岐山、李克强、俞正声入常已定,剩下的1个空额由张高丽、刘云山、汪洋叁抢一。
8月下旬,大陆又有一首打油诗传出,内容则是「江潮平山强声已,高丽入阁云洋落;七星七定有共识,十月十叁奏凯歌」,意指政治局常委前6人同上,第7人为张高丽,刘云山、汪洋落榜,7名人选已达成共识,等待10月13日18大正式开幕。
对于这首打油诗,大陆网友反应不一。有人认为,这首诗点出的北戴河会议举行时间还算准确,至于入常人选应该「相去不远」;但也有人说,海外媒体每个星期就流传好几个入常人选及18大举行时间的版本,「看看就好」。
2012年9月6日木曜日
大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今天会见美国国务卿希拉蕊.柯林顿时表示,美方应尊重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在亚太地区维护和平。
温家宝表示,中美两国关系总体保持稳定发展,「这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
但谈到主权和领土问题时,温家宝说,历史证明,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完全可以和平共处,关键在于领导人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去思考和把握两国关系。
温家宝接着表示:「美方应切实尊重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照顾中国核心利益和国民感情,在亚太地域对话与合作中发挥建设性作用,维护和平、稳定、发展大局。」
希拉蕊昨晚抵达北京后,马上与大陆外交部长杨洁篪会晤,国家主席胡锦涛、国务委员戴秉国、温家宝今天则分别和希拉蕊会面,唯独塬本安排好的会晤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行程临时取消。
温家宝表示,中美两国关系总体保持稳定发展,「这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
但谈到主权和领土问题时,温家宝说,历史证明,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完全可以和平共处,关键在于领导人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去思考和把握两国关系。
温家宝接着表示:「美方应切实尊重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照顾中国核心利益和国民感情,在亚太地域对话与合作中发挥建设性作用,维护和平、稳定、发展大局。」
希拉蕊昨晚抵达北京后,马上与大陆外交部长杨洁篪会晤,国家主席胡锦涛、国务委员戴秉国、温家宝今天则分别和希拉蕊会面,唯独塬本安排好的会晤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行程临时取消。
中国官方媒体对希拉里访华评论尖刻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周二晚抵达北京,扑面而来的是中国官方媒体非同寻常的尖刻批评,称美国干涉地区领土争端―一但希拉里随后却受到中国外长高调的热烈欢迎。
两种对比鲜明的接待方式均来自官方,却截然不同,凸显了复杂且常常令人忧虑的中美关系。然而尽管两国在外交政策、贸易和人权问题上存有巨大分歧,却似乎决意维持这种关系。
在类似希拉里此行的高端访问中,幽默打趣与回避问题并不鲜见,但周二中国官方媒体刊登的文章与社论,以及中国分析人士发表的评论却包含了不同寻常的尖刻声音,甚至包括对希拉里个人的批评。
这种尖刻源于中国在与地区内其他国家的海上争端中日益自信的诉求,并且与中美两国许多人的一种感受相唿应,即美中正在竞争这一地区以及更广泛地区的主导权。一名长于外交政策分析的撰稿人在新华社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说:"美国应停止扮演鬼鬼祟祟的搅局者的角色,坐在地区内一些国家背后扯线。"这显然指的是美国国务院最近发表声明,批评中国在南中国海地区的有争议岛屿上建立军事驻地。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9月40文章】在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到访北京与中国领导人会晤之际,她面临中国政府和公众对美国加强在亚太的战略接触所持有的越来越大的怀疑。
中国官员和公众担心,在美国重返亚洲的战略似乎正越来越影响中国和包括越南与菲律宾在内的一些邻国关系之际,美国关于这一战略不是为了遏制中国的表态并不真诚。最近几日,中国官方媒体上接二连三的评论凸显了对美国战略的不信任。
【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月4日报道】国务卿希拉里周二抵达中国,展开也许是她对中国的最后一次重要访问,并利用最后的机会解释和强调奥巴马政府对美中关系的复杂态度。
纵观希拉里的整个任期,她一直是左右和贯彻奥巴马政府颇具争议的亚洲政策的主要力量之一。
在中国问题上,美国过去四年的努力多半带有―种左右兼顾的困难,即如何继续加强与其他亚洲国家的伙伴关系,同时不激怒中国或引来干涉指责。―位前奥巴马政府官员说:"任何时候你都在小心翼翼地尽力保持平衡。"
美国的这些努力并没有全部成功,就像希拉里来访前夕中国官方媒体上语气激烈的社论和报道所表明的那样。有一篇报道声称中国人讨厌希拉里这个人。另一篇称她是"大大加深美中之间相互猜忌的人"。中国官方通讯社的一篇专栏文章说,美国是"躲在本地区某些国家背后暗中操纵的卑鄙的麻烦制造者"。
当希拉里来到中国的时候,她面临一个麻烦问题,即向北京解释美国的行动是善意的,且并非针对中国。这是一个她已经面对了将近四年的挑战,也是她的继任者在今后几年内很可能面对的一个挑战。
两种对比鲜明的接待方式均来自官方,却截然不同,凸显了复杂且常常令人忧虑的中美关系。然而尽管两国在外交政策、贸易和人权问题上存有巨大分歧,却似乎决意维持这种关系。
在类似希拉里此行的高端访问中,幽默打趣与回避问题并不鲜见,但周二中国官方媒体刊登的文章与社论,以及中国分析人士发表的评论却包含了不同寻常的尖刻声音,甚至包括对希拉里个人的批评。
这种尖刻源于中国在与地区内其他国家的海上争端中日益自信的诉求,并且与中美两国许多人的一种感受相唿应,即美中正在竞争这一地区以及更广泛地区的主导权。一名长于外交政策分析的撰稿人在新华社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说:"美国应停止扮演鬼鬼祟祟的搅局者的角色,坐在地区内一些国家背后扯线。"这显然指的是美国国务院最近发表声明,批评中国在南中国海地区的有争议岛屿上建立军事驻地。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9月40文章】在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到访北京与中国领导人会晤之际,她面临中国政府和公众对美国加强在亚太的战略接触所持有的越来越大的怀疑。
中国官员和公众担心,在美国重返亚洲的战略似乎正越来越影响中国和包括越南与菲律宾在内的一些邻国关系之际,美国关于这一战略不是为了遏制中国的表态并不真诚。最近几日,中国官方媒体上接二连三的评论凸显了对美国战略的不信任。
【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月4日报道】国务卿希拉里周二抵达中国,展开也许是她对中国的最后一次重要访问,并利用最后的机会解释和强调奥巴马政府对美中关系的复杂态度。
纵观希拉里的整个任期,她一直是左右和贯彻奥巴马政府颇具争议的亚洲政策的主要力量之一。
在中国问题上,美国过去四年的努力多半带有―种左右兼顾的困难,即如何继续加强与其他亚洲国家的伙伴关系,同时不激怒中国或引来干涉指责。―位前奥巴马政府官员说:"任何时候你都在小心翼翼地尽力保持平衡。"
美国的这些努力并没有全部成功,就像希拉里来访前夕中国官方媒体上语气激烈的社论和报道所表明的那样。有一篇报道声称中国人讨厌希拉里这个人。另一篇称她是"大大加深美中之间相互猜忌的人"。中国官方通讯社的一篇专栏文章说,美国是"躲在本地区某些国家背后暗中操纵的卑鄙的麻烦制造者"。
当希拉里来到中国的时候,她面临一个麻烦问题,即向北京解释美国的行动是善意的,且并非针对中国。这是一个她已经面对了将近四年的挑战,也是她的继任者在今后几年内很可能面对的一个挑战。
登録:
投稿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