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9日木曜日

南水北调工程也需能够北水南调

  6月2日至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总指挥回良玉赶赴旱情严重的江西、湖南、湖北三省,到鄱阳湖、洞庭湖等湖区及丹江口水库实地察看水情、旱情、灾情,看望慰问干部群众,指导抗旱救灾工作。其中丹江口水库是汉江上游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4日上午,在丹江口水库坝顶,工作人员告诉温总理,目前水位是134.87米,比常年低8米。(6月6 日 新华社)

  60年一遇的大旱,让长江部分航道水位跌破了15米枯水线;洞庭湖、鄱阳湖也处于严重低水位状态;"千湖之省"湖北1300座水库也面临枯竭之危。而这些恰恰曾被视为南水北调的根基。如今,连水源地都旱得没水了,南水北调工程岂不是成了天方夜谭?当然今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旱情虽然很严重,但是从南方地区水资源整体状况来看,这可能只是一个短期的现象。而南水北调从其工程设计、论证起,就着眼于长远战略,充分考虑了整个水资源的配置。这样一个投入巨大的工程,未必可以因为仅仅因为一两年的气候异常就贸然停止。

  而温家宝总理也说南水北调工程是中央决策的重大工程,必须建设好。但是有四个重大问题也应该全面考虑:第一是水质问题。要保证一廊清水到北京,这既涉及库区周边水环境,也涉及到南水北调沿途输送环境;二是移民问题。要保障移民得到妥善安置和长期稳定就业。三是汉江水环境容量问题。要密切关注汉江水环境的变化,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四是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水利工程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影响,生态环境的变化也会给水利工程带来影响,要综合考虑。

  虽然温总理已经说的比较全面了,不过笔者觉得还是需要考虑到另一个问题,那就是未来长期气候变迁问题。多年前,外国科学家曾经预测2010年后中国很可能出现北涝南旱现象。而这两年南方屡屡发生旱情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其预测的正确性。因此未来南水北调工程虽然不能因为一两年的气候异常就停止工程建设,以免未来某些年份南方水又泛滥了,那时候想调也来不及;但是也宜修改工程设计,使之成为能够进行北水南调的全国性跨流域双向调水体系,以便将来无论仍是北旱南涝,还是变成北涝南旱都能发挥作用。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