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才的出现,是由于他先天的基因,还是后天的努力?理工科的思维,答案是"我不知道"。
高考制度是为的选出最优秀的人进大学学习。这里的最优秀,是后天努力的最优秀,是这个人要比别人努力得多的这种优秀呢?还是这个人的基因要比别人强的这种优秀?
如果高考是试图找到最努力的人,但是这么选择人可能错了。因为,如果历史上所有的着名科学家,重大发明者,确实都是人类社会中最努力的人,比方说吧,每天的工作时间是几十万人都做不到的,比如都有二十小时,而且拼命努力干,那你选择最努力的人也有道理。但是事实上不是,事实上重大的科学发明的发明人,都挺悠闲自在,甚至工作粗心大意,比如那个救了成千上万人生命的那个抗菌素的发明者,干脆就是因为工作粗心大意而发现了青霉素。
因此,通过高考找到最努力的人,然后对最努力的人进行培养,这个做法,找人就找错了,这么找到的人,难怪获得不了诺奖了,难怪没有重大科学发明了,因为他们太努力了,所以他们失败了。
因此,我下面就要假设,不是最努力的人,而是基因最好的人,应当把这些人找出来。
那么,如果一个人刻苦学习了三百天共二千四百小时的数学,然后数学考了一百分,还有一个人只学习了五天数学,数学考了八十分,谁更棒?我认为是后者。而现在高考的缺陷在于,无法对一个人的学习时间进行跟踪调查。这么一来要不就找不到天才,要不,就是这个天才早早地获得好成绩后,仍然要耗在无聊的数学里陪练,浪费了许多时间去学习别的学问。
所以我才假设,如果一个人是基因决定了他是不是天才,那么,我国应当统一在每一个人三周岁的时候,来一个全国统一高考。
当然,这样做的后果就是,所有的儿童在三周岁之前很受罪,父母要逼他学很多东西。但是,肯定也是有限的,因为有的时候逼也逼不来的,你逼他学,他号陶大哭,你也没有办法。
当然,这样的高考并不是考高中课程,而是考一般的三岁小孩应当知道的知识。
这个考试全国统一阅卷,给出分数排名。然后,这个分数终生有效,当这个孩子十八岁应当进入大学学习的时候,简单地用这个分数来报考志愿就行了。
这个孩子因为三岁考得好因此而产生优越感怎么办?不利于孩子成长。因此,这样的高考结束后,判分结束后,成为绝密材料,家长们都不知道,放进一个巨大的保险箱,到孩子十八岁的时候才解密。
那么三岁之后怎么办呢?这个时候各个幼儿园,小学,中学,都可以按正常的教学计划来了,就不会虐待学生了,而是注重德智体全面发展了,尤其是体育,能够让中国的少年体育上最棒,不要有那么多的近视眼。
当然要求那个高考考得好的人,中小学上得也必须比较顺利,不能够被开除,或者学习成绩特别差。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教育事业有可能会有很大的进步,各个中学校长也不必再围绕着高考转了,只管把中学生教育好就行了。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