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4日土曜日

参选代表,你想好了吗?

  近日微博上不断有人表示准备参选人大代表,纸媒体的关注迅速跟上,新快报为"微公益"发起人梁树新自荐参选广州市天河区人大代表造势,推出一整版报道。同时,南都为李承鹏 参选成都的区人大代表造势。各地人大的态度更值
得关注。广州市人大负责人说,今年官员代表将大减少。江苏27岁普通职工何鹏,发微博宣布参选常州新北区人大代表,并表示"参选就很 有意义,结果并不重要!"当地人大回应:这是好事,合法就欢迎。

  合乎法律和程序的,全国各地人大都应该欢迎。诚如也准备参选的五岳散人所言:"1、人代会制度本身是权力制衡、监督政府的,但没有达到预定的功效,这是在执行中出了问题,需 要有所改变;2、都说人大、政协是橡皮图章,认真执
行就能变成钢印;3、中国不是没有法,而是没有严格执行法律的环境,以及对于《宪法》权利的坚守,这要从每一个人做起。"

  但在这个过程中,笔者认为有一些概念需要澄清,有一些东西需要提醒。

  从概念上,个人参选人大代表并不是所谓独立候选人,而是依照《选举法》本身规定的争取选民十人以上联名推荐成为代表候选人。这一点,作为自愿参选人或者媒体在报道时,概念 应该清楚。法律有规定,只不过以前很少有人去自荐
并争取选民支持。根据选举法的规定,在我国,除了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者和因患精神病不能行使选举权利者外,凡年满18周岁的中 国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特别注意事项:包括关在牢里但未被剥夺政治权
利的公民)。由此可见,每一个选民不仅具有选举的权利,而且也有被选举的权利,自荐也是允许的。根据选 举法的规定,除组织提名外,选民或者代表10人以上联名,也可以推荐代表候选人。因
此,选民或代表自愿当候选人的,只要经选民或代表10人以上联名提出,就可以成为初步候选人。初步 代表候选人过多,属于直接选举的,还需经过酝酿、讨论、协商,为较多数的选民所接受才能成为正
式候选人。属于间接选举的,需先进行预选,根据预选时得票多少的顺序和具体的差额比 例,才能确定是否能成为正式代表候选人。

  在自荐参选的道路上,眼下这批人是先锋。先锋就是替别人开路的人,因此会遇到许多磨难和周折。可能成功的少,失败的多。这一点,一定要有心理准备。想开,看淡,重在过程, 不在结果;重在耕耘,不管收获。仔细关注细节,细节
决定成败。及时与社会通风,看哪些程序需要完善,哪些细节需要改进。能铺一小段路,也是成功。


  笑蜀说:"参选越来越多,兴奋也担忧。参选要尽可能去政治化,回到为选民服务的本源。但当下还真脱不了政治色彩。风险就是必然的。这风险李承鹏扛没问题,一般人难。风险之事就该 精英上阵,精英就是拿来趟雷的。一般人还是先当啦啦队
好。别出烈士。要早知刘萍参选,我也不同意。只是她已上阵,才不能不支持。"

  我也赞成"有钱有闲"的人去参选人大代表,眼前代表毕竟还没有专职化,同时法律上也没有明确规定可以公开募集参选经费。自己的生活都很艰难的就暂时不去了,还是先把自己的 日子搞好,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不要搞得苦大仇
深的样子,是合作,不是对抗;是一点一滴的进步改良,不是一夜之间的改天换地。在当下,个人自荐参选人大代表,更多的是付 出,是无偿的奉献。可能会很忙,可能会焦虑,可能会有很多委曲和
挫折。

  如果这些都看清楚想明白了,就不妨去做吧。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