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导致的粮食减产势必抬高粮价上涨预期,并会顺着粮食加工产业链向下延伸,给我国未来通胀形势造成新的压力。
与此同时4月份全球食品价格指数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36%,其中谷物价格指数同比增加了71%,创历史新高。况且在国内粮食减产的同时,国外许多国家也在因干旱等因素而导致粮食减产。法国西部和北部旱情严重,几乎影响全国1/3的地区,持续干旱促使市场分析师降低谷物产量预期。在世界最大小麦出口国美国,干旱正威胁占全国小麦出口量将近一半的硬质红冬小麦。得克萨斯州、俄克拉荷马州、堪萨斯州等冬小麦最主要生产区今年春天旱情严峻,产量可能减至15年来最低。在欧洲第二大小麦生产国德国,干旱迫使全国农场合作协会把小麦产量预期下调320万-2231万吨,相当于年产量下降7.2%。国际粮食继续因粮食减产而涨价又会进一步推高国内通胀预期。
但是美国等农产品生产和出口国作为粮价上涨的直接受益者,却不顾粮价上涨对需要进口粮食的发展中国家造成的压力,反对干预粮价。因此二十国集团国际初级农产品价格问题高官会议在如何稳定粮食价格等关键议题上未能达成一致,并把问题推给了6月将在巴黎举行的二十国集团农业部长会议。 所以我国除
了在国内加强抗旱等应对措施外,也需要大力加强对需要进口粮食的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援助,利用我国丰富的外汇储备资金和农业技术等尽量帮助这些国家扩大粮食产量,降低国际粮食涨价预期,以便减轻国内粮价上涨之预期压力等等。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