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2日木曜日

  近日看到《人民日报》刊登的卫兴华的文章说: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应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快速发展社会生产力,二是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这是社会主义本质 的要求和体现。快速发展社会生产力,就是致力于尽快把蛋糕做大,让广大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消除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就是要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我赞同卫兴华的观点。但我认为现阶段分好蛋糕比做大蛋糕更重要。
  历史的车轮是永远向前滚动的,社会是永远向前发展的。我们所在的地球村尽管区划不同,人种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宗教信仰不同,社会管理不同,但追求更好生活的目标是相同的 。
  发展社会生产力就是做大蛋糕,只有蛋糕做大了,社会积累的财富增加了,人们才能富裕,才能生活的更好。做大蛋糕是生活富裕的重要保障。为了做大蛋糕,发展经济,我国通过改 革开放,招商引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经济总量已经做到了世界第二强,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据中国社科院12月12日发布的《产业竞争力蓝皮书》,称按照2011年世 界银行的标准,中国已经成为中上等收入国家。2010年我国的GDP401202亿元,相当于人均4277美元。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是人均在3856美元--11905美元 之间,就是中等偏上收入的国家。 要知道十多年前我们还是低中收入的国家。
  为了做大蛋糕,片面的发展和增加GDP,我们破坏了环境,沦丧了道德,造成了地区发展不平衡,行业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人与人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拉大,两极分化严重 ,财富在向极少数人的手中集结,据统计,全国的亿万富翁所占的财富已经达到了社会总财富的60%以上。现在社会矛盾重重,与单纯的做大蛋糕而没有分好蛋糕是分不开的。我们要看到,做 大蛋糕而没有分好蛋糕所带来的危害。
  我们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人人享有蛋糕,快乐的吃到蛋糕,是继续做大蛋糕的根本保障。国家财富的增加,人们收入的增加,在改变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在改变着人们的思 想,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打开的国门,让人们看到了另一个不同的世界和生活方式,人们在向往自由的天空。人们在物质生活满足之后追求精神生活,是人类的进步。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 丰富,人们追求精神生活的愿望就会越强烈,追求精神生活的动力就会越大。公平正义、人格平等、机会均等、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按照这一本质属性,在做大蛋糕的同时 ,就应该分好蛋糕,只有分好蛋糕,才能继续做大蛋糕,否则,分不好蛋糕,就会有一部分人因为分不到蛋糕或分少了蛋糕,而失去继续做大蛋糕的动力和积极性。
  蛋糕如何分。这也是两个大人物在两个地区的两个不同执政理念的展示。重庆簿书记的执政理念是先分蛋糕后做大,而广东汪书记的执政理念是先做大后分蛋糕。我赞同重庆簿书记的 观点,应该先把蛋糕分好再做大。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了,蛋糕已经做到世界第二大了,可以说已经很大了,可我只闻蛋糕香,没尝过蛋糕味。既然蛋糕做的再大,我也吃不到,我为什么还 要做蛋糕,蛋糕做的再大又与我何干?蛋糕做大了只能是能吃到蛋糕的人贪的更多,吃不到的永远也吃不到。如果蛋糕只在体制内瓜分,体制外的人永远也吃不到蛋糕,那么吃不到蛋糕的人 就不会再做蛋糕。在物质极大丰富的前提下,分好蛋糕比做好蛋糕更重要。
  在当代,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非常重视分好蛋糕的问题,他们通过高额累进税、遗产税、慈善事业等来制约收入分配和财产占有上的差距扩大,通过较为成熟和有效的社会保障 制度来保障低收入者的生活水平、缩小初次分配中形成的过大差距。
  中央强调和重视分配公平,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特别是把民生问题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就是要求更加重视分好蛋糕。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