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期笔者一直在呼吁大幅减税降费让利。货币政策力度这么大,已经无形中伤及了实体经济,而通胀竟然毫无反应甚至仍在走高。说明目前中国通胀并不全是流动性过剩这么简单,说明仅仅依靠货币政策难以应对当前中国的复杂经济局面。必须思考深层次问题,必须进行深层次改革。货币政策无法应对的通胀是成本推动型,而在中国商品价格构成中,劳动力成本极低、中小企业利润很薄、运输户农户弄不好还赔钱,即:生产环节、运输经济体、流通销售环节利润都非常之低,在价格构成中额度都不大。这些环节压缩成本的空间已经非常小。那么,价格构成中一定存在难以下降的刚性成本。笔者认为是高税收、高收费、政府主导的高流通环节成本、垄断国企高利润。这两天的一些新闻报道佐证了笔者的观点。
网友以中国杭州与美国波士顿为例对中美日常生活中21中商品价格进行了比较,结果是:在21种商品的价格(人民币)中,杭州有12种商品贵过了波士顿,其中杭州93号汽油、0号柴油价格分别为每升6.27元、6.24元,波士顿分别为每升5.09、5.8元人民币。如果换一种比较方式,中美差距或更显眼:在美国,一杯咖啡2美元,看场电影10美元,分别占美国人均月收入万分之六和千分之三。而在国内,这一数据分别是百分之一点三和百分之三点五,相当于美国居民负担费用的45倍和12倍左右。其中原因之一是,中国商品中所含的税比任何一个发达国家都高:是美国的4.17倍,是日本的3.76倍,是欧盟15国的2.33倍。
的高流通环节成本、垄断国企高利润。这两天的一些新闻报道佐证了笔者的观点。 网友以中国杭州与美国波士顿为例对中美日常生活中21中商品价格进行了比较,结果是:在21种商品的价格(人民币)中,杭州有12种商品贵过了波士顿,其中杭州93号汽油、0号柴油价格分别为每升6.27元、6.24元,波士顿分别为每升5.09、5.8元人民币。如果换一种比较方式,中美差距或更显眼:在美国,一杯咖啡2美元,看场电影10美元,分别占美国人均月收入万分之六和千分之三。而在国内,这一数据分别是百分之一点三和百分之三点五,相当于美国居民负担费用的45倍和12倍左右。其中原因之一是,中国商品中所含的税比任何一个发达国家都高:是美国的4.17倍,是日本的3.76倍,是欧盟15国的2.33倍。 另一则报道也令人惊讶。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介绍说,目前整个物流成本占制造业生产成本的40%至60%,我国农产品物流环节的损耗平均比例是30%,而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则为3%、甚至更低,相差十倍之多(6月30日《经济参考报》)。这其中主要成本是高收费、高罚款、高过路费、高摊位费、入场费等五花八门。 垄断国企
利润过高正在把中国经济推向滞胀深渊。国有垄断企业、政府主导的各类收费的事业单位或者国企都是在产业链条的中间环节,都是上连生产者下连消费者的掐脖子咽喉要道。上游的生产者,如发电厂、菜农以及炼油厂等实体经济,市场化程度非常高,生产资料来源以及定价都是市场化的,但却不赚钱、不景气甚至生产经营难以为继。而下游的
另一则报道也令人惊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介绍说,目前整个物流成本占制造业生产成本的40%至60%,我国农产品物流环节的损耗平均比例是30%,而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则为3%、甚至更低,相差十倍之多(6月30日《经济参考报》)。这其中主要成本是高收费、高罚款、高过路费、高摊位费、入场费等五花八门。
垄断国企利润过高正在把中国经济推向滞胀深渊。国有垄断企业、政府主导的各类收费的事业单位或者国企都是在产业链条的中间环节,都是上连生产者下连消费者的掐脖子咽喉要道。上游的生产者,如发电厂、菜农以及炼油厂等实体经济,市场化程度非常高,生产资料来源以及定价都是市场化的,但却不赚钱、不景气甚至生产经营难以为继。而下游的消费者往往承担着高物价,高生活生产成本,高通胀压力。只有政府主导的、国企垄断的中间环节攫取着旱涝保收的高利润,因为这个环节都是政府定价,比如:过路费、上网电价、零售电价、炼油出场价格、成品油价格等。每一个产业链条:发电—供电—用电;菜农—物流—市场零售;原油进口—提炼—零售等,都是无形之手(市场机制)、有形之手(行政手段)两只手在混合、混乱挥舞指挥。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央企、国企收入利润越高越大将意味着上游生产实体企业利益被剥夺,生存经营环境恶劣;将意味着消费者承受过高物价,生活成本越来越越高。从根本上来说不利于经济协调发展,还可能助推通胀,贻害百姓。
因此,应对当前通胀与经济低迷交织并存的滞胀苗头,依靠货币政策单打独奏是不行的,笔者再次疾呼,迅速采取大幅减税降费和垄断国企让利的对策,迅速启动以打破垄断为主的深层次改革。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