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气象台于昨天15点15分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6小时内本市将出现雷雨天气,局地有短时大风和短时强降水。下午4点左右,城区内原本阴沉的天空变得更加昏暗,白昼如夜,不一会儿炸雷便在上空响起,大雨瓢泼而至。在大范围降雨的同时,莲花桥附近等局部地区还出现了短时冰雹。
昨天16点10分,市气象台发布今年首个暴雨蓝色预警信号,称北部已出现局地暴雨,部分地区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40多分钟后,市国土资源局、气象局联合发布地质灾害黄色预警:傍晚到夜间我市北部山区地质灾害预报等级3,发生泥石流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
市气象台的统计显示,截至19点,城区平均降水量57毫米,达到暴雨级别。丰台、石景山、紫竹院、五棵松等10个监测站的降水量均超过100毫米,属大暴雨级别。其中,最大降水量出现在石景山模式口,为182毫米。
孙继松介绍,像雷雨这种强对流天气,特点就是雨量不均、强度大,加之这次降水持续时间较长,所以降水量较大。他表示,北京10个监测站点同时出现超过100毫米的降水的状况并不多见,但也算不上罕见。
市防汛办主任王毅介绍,这次的降雨是今年入汛以来最大的一场雨。具备三个特点,导致了积水。一是雨量大;二是强度大,北京一小时的降雨量达到128毫米,超百年一遇;三是范围大。
暴雨如注晚来急 城区多处水成河
今年首发暴雨蓝色预警
城区平均降水量57毫米,部分地区达大暴雨级别,降雨强度超过百年一遇。
昨天15点,一场暴雨自北向南席卷京城。截至昨天19点,全市平均降水量为35毫米,城区降水量为57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了城区,部分地区降水量甚至超过100毫米,达大暴雨级别。市气象台于昨天16点发布今年首个暴雨蓝色预警,提醒市民注意防范暴雨带来的影响。
昨日下午,京城遭遇十年以来最大降雨,局部地区雨量达到百年一遇标准。大雨导致多条环路及主干道积水拥堵,部分环路断路,地铁1号线、13号线、亦庄线等线路部分区段停运。
公交车被淹只见车顶
昨日15时许,雨带先行落至延庆,此后逐步东移入城区。16时许,北京城区开始白昼变黑夜,大雨倾盆而下,同时伴有雷电。
17时许,记者沿南三环万芳桥向西南三环方向行走,途中几乎通过的每一个路口和立交桥,都要涉水而行,积水最深处可漫至大腿。玉泉营桥至万柳桥辅路两侧,随处可见倒地的树木、电杆和工地围挡。西南三环的铁路桥下,3米左右深的积水中,一辆300路公交车几乎被淹没,只可见车顶。
出现强降雨并非异常
据市气象局会商室统计,至19时,全市平均降雨量为35毫米,城区平均降雨量为57毫米。多处站点的降雨量大于100毫米,包括丰台体育中心、丽泽桥等。
市防汛指挥部办公室新闻发言人王毅说,这场降雨为近十年来是北京最大的降水,局部地区甚至达到百年一遇的水平。最大降水点是石景山区的模式口,降水达182毫米"根据我们分析这已经超过了百年一遇的标准。"
市气象局分析,此次降雨是受冷暖空气共同影响出现的典型蒙古东移低涡天气过程,在北压下抵达北京,加之冷空气配合,因此强度较大。不过,出现这种强降雨并非异常,往年均有这样强度的降雨发生。
地铁线路均延时收车
受大雨影响,昨日下午,1号线、13号线、亦庄线等地铁部分区段停运。同时,由于积水,京城多处断路。城西部地区拥堵路段首次打开主路应急掉头设施,允许车辆原地掉头从对向车道返回。据透露,昨天交管局122接警量打破近几年纪录,多以报堵点、寻求拖车帮助为主。
截至昨晚22时40分,记者在交管局指挥中心大屏幕上看到,西南三环丰益桥一直到南三环洋桥内环方向,仍有桥区积水情况。
为方便乘客,北京目前已开通的14条地铁线路昨晚均延长一小时收车。
发地质灾害黄色预警
另据了解,23日,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市气象局发布地质灾害黄色预警,当天傍晚到夜间,北京市北部山区发生泥石流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
不过,昨日的这场降雨,将给今明几天带来明显的降温。市气象台预计,24日至26日的中考,都普遍较为凉快,不会有高温天气出现。
应对
防汛办 城市河湖南北分洪
昨日,北京市防汛办有关负责人表示,昨日雨量过大,超过城市道路承载能力,因而出现积水。
据了解,昨日降雨之后,北京所有水泵全部打开,用于排水。昨日下午4时开始,城区开始降雨,局部地区雨量较大,市防汛办发布了蓝色汛情预警。
此外,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确定了北京城市防洪调度原则是"西蓄东排、南北分洪"。目的是控制西部山前的洪水进城,及时排除城区的雨水,消减洪水带来的灾害。
昨日,城市河湖南北分洪同时启动。市防汛办表示,这在近年来也是比较少见的。北分洪,即通过安河闸将西边的水排向清河;南分洪,则是通过右安门将水排往凉水河。
同时,北京的道路保障部门在昨日15时集合,进行应急处置;所有抢险队伍也全部上岗。
对于今日的天气,市防汛办表示,经过和气象部门会商,预计今天有阵雨,但大量的降雨,已经在昨天前半夜基本结束。
现场
副市长坐镇指挥排"积水"
昨晚7时,在北京市防汛办13楼的指挥部,办公室里灯火通明。北京市副市长夏占义、北京市防汛办有关负责人等20来人坐在办公室里,面对着大屏幕上的雨量图、雷达图,商量对策,指挥前线。
"这是今年第一场大暴雨,所以比较容易堵。事实上,每年的第一场雨都容易堵,因为可能有一些树叶之类的,会堵住下水道。"一工作人员说。
"那就应该提前到现场处理。"夏占义大声说。他表示,工作人员要尽职尽责,应该在一线时必须到一线。
"我就奇怪了,那树叶会堵管道,为什么就没有人看住树叶呢。"夏占义说着说着站了起来。
据了解,常务副市长吉林在市应急办、副市长苟仲文在市交管局坐镇指挥。
23日下午16时20许,北京的天空已漆黑如夜。瞬间,隆隆雷声夹杂着闪电,北京突降暴雨。截止记者发稿时,大雨依然倾盆如注,北京的不少路段由于严重积水已致瘫痪状态。
北京市气象台6月23日15时15分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6小时内北京将出现雷雨天气,局地有短时大风冰雹和短时强降水。一小时后,北京市气象台再次发布暴雨蓝色预警信号,称受强降雨云团影响,目前北京北部已出现局地暴雨,预计雷雨云团逐渐向城区移动,部分地区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气象预报显示,此次降雨很可能成为北京入汛以来最大降雨。
就在蓝色预警信号发出的同时,北京城区的白昼已漆黑如夜。稍后,雷雨大作。记者在公主坟桥看到,在大雨持续约20分钟时,桥下已出现大量积水,部分车辆"试水"未成功,难以前行亦或后退。而雨水越来越大,积水快及车窗。桥下有行人试图过马路,但水深至腰,还有人险些跌落水中。路边的人只好望路兴叹。
西三环上的公主坟桥一向车辆繁忙,此番遇到大雨,桥的东西南北车辆均被迫停驶。桥上的西三环中路已排出了长长的车龙。
由于路面交通受大雨影响,记者在公主坟地铁站看到,进站口已用木板拦截积水。站台内开始限制乘客进入。工作人员表示,由于1号线多个站台积聚了大量乘客,故只能根据车辆行驶状况适当放乘客进入。
据中国天气网消息,23日下午北京迎来大范围强降雨,截至16时30分,市区大部均出现明显降雨。受此影响,城区部分路段出现拥堵现象,首都国际机场所有进出港航班均被取消。
据北京交管局网站消息,截至16时45分,城区共计有39处路段出现拥堵排队现象,同时部分地区出现积水情况,其中西四环五路桥南北双方向、海淀香泉路口、石景山路上庄大街路口、以及居庸关景区门前道路因路面积水道路基本中断。
机场方面,本网记者从首都机场新闻中心了解到,截至目前,首都机场所有进出航班均取消,正飞往首都机场的航班均被通知备降异地机场。据不完全统计,共有20多架次航班被取消,80多架次航班延误。
晨报讯 昨日,记者从本市120急救中心获悉,大雨造成本市两人触电,一死一伤。
昨日18点53分,120急救中心接到报警,在小红门附近一处道路积水处有两人突然倒地。随后,急救医生赶至现场时,两人中已有一人死亡,另一伤者也已被送医。死者被送往垂杨柳医院。急救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初步判断两人是在积水处不慎触电。
此外,昨日17时左右,在西局附近有一地铁在建工棚倒塌,造成多人受伤。急救人员赶到现场时,伤者也已被送医。
昨天傍晚,市长郭金龙赶到市应急办现场指挥。市防汛指挥部副总指挥、副市长夏占义亲临市防汛指挥部安排工作,现场调度车辆处理积水点。副市长苟仲文赶到交通委指挥。对于此次暴雨造成多点严重积水情况,记者采访了北京市防汛办主任、总工王毅,以及排水集团和北京市水务局相关人员,他们对于积水原因等情况做出了分析和解释。
■释疑一
地势因素致城西易积水
是什么原因造成如此多处、如此严重的降雨积水,而且大部分积水点都位于京城西部?
王毅:涉及到积水的重点道路大约有10到20处,集中在西三环、西四环。比较严重的是五路居有60厘米的积水,还有莲花桥、丰益桥。截至昨天晚上9点半,五路居和莲花桥的水排干了,丰益桥还有积水,正在排。
北京市排水系统设计的是一到三年一遇,这个标准解释起来就是能够适应每小时36到45毫米的降雨,但是昨天的强度达到128毫米,远远超过这个标准。所以会发生积水,我们城市的排水管网只有天安门那样的重点地区排水能力比较高,其他地区的排水能力较低,也就导致近几年会频繁发生积水。如果要提升排水能力,需要综合多方面的条件,比如最初的管网建设、城市规划等等。但是我们总结下来,每次积水主要是发生在京城西部地区,这是由于京城的西部地势造成的。
■释疑二
之前已经启动应急预案
之前启动的应急预案是否发挥了作用?
王毅:我们前一天确实跟气象部门会商,昨天上午给各部门发通知,要求抢险队必须提前上岗,排水抢险,同时启动蓝色暴雨预警。因为暴雨信号分四级,级别从低到高依次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其中,蓝色预警意味着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已达50毫米以上,可能或已经造成影响且降雨可能持续。所以我们的预案和准备工作还是很充分的。
■释疑三
正在研究提高排水能力
是否考虑投入资金提高北京市的排水能力?
王毅:城市排水设施和排水能力也决定了积水的程度,目前相关部门正在研究,希望将最低排水标准从最低一年提高到最低三年,达到三到五年一遇的标准。但是仍在研究过程中。
■释疑四
部分抢险队员被堵路上
为何一些井盖无法排水?部分地点也无抢险人员排水?
排水集团:每年我们都进行井盖的清淘,但是一旦下雨或者遭遇暴雨,就可能被树叶、树枝等堵住排水孔,所以水流不畅,这样如果没有人及时赶到现场,急雨或暴雨会立刻导致积水。
按照预案,重点地区肯定有人值班。但因为人员有限,所以有些抢险队员和设备都是机动的,哪需要就调度到哪里,昨天很多都堵在路上动不了。
昨日,北京石景山区一道路积水,行驶于此的汽车就像在"游泳"。新华社发
昨日下午,苹果园南路苹果园办事处东五十米左右,一辆汽车因路面积水熄火,两名推车的青年男子不慎掉进排水井被冲走。至记者发稿时,这两名男子仍未被找到。
两男青年均20多岁
5点30分左右,事发路段因暴雨积水。据附近居民称,积水有30厘米深,一辆黑色轿车在路面熄火,车上人员从附近叫来两名男子推车,结果一男子不慎掉进排水井,另一名男子想去施救,结果也掉了进去,两人瞬间被冲得无影无踪。
据记者了解,这两名青年男子均20多岁,河北南皮县人,在附近一家名为"吕氏建业"的装饰工程公司打工已有两年。事发车辆就是该公司的车,因为单位离事发地不远,所以车上人员才将他们喊了过来一起推车。
事发后,市政人员和警察都来到现场,并将事发路段小范围封锁,由于井深约有8米,流水很急,无法下井查找。
昨晚10点半,记者赶到现场,市政工作人员表示,现场在半小时前已勘查完毕,而且还派出人员到最近河道的出水口查找失踪的两名青年。
排水井被指未盖井盖
到昨晚11点半,市政工作人员表示仍未找到失踪青年。此时井下已无水,吕氏建业装饰工程公司工作人员打着手电往井下四处查看,也未看到人。公司方面也表示暂未通知其家属。
井盖是被水冲走,还是有人搬开未盖上?记者从现场市政工作人员处未获明确说法。不过,据吕氏建业装饰工程公司人员说,井盖就在排水井不远处,事发时没有盖上。
■ 说法
律师称市政应担责
北京张浩然律师事务所张浩然律师表示,道路产权管理部门对此事负主要责任。因为根据天气预报可以预见将要迎来大雨,管理部门应该提前做好管理防范工作,如果因管理部门没有做好相关工作,而导致后果的产生,应负主要责任。如果井盖是被人挪走未盖上,那么如果能找到挪走井盖的人,也应该承担责任。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