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迎接各种评选,临时抱佛脚,对一些有碍观瞻的地方突击整理,想方设法地遮盖起来,这是迎接检查前很多单位和部门必做的工作,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因此是屡见不鲜了。不过现在有高校为了应付文明学校评估,竟然教育学生弄虚做假,这未免有点过份了!
要知道学校与别的单位不同,是一个教书育人的地方,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也要教育其如何做人。树立真、善、美的价值观,本应是教育必须坚持的原则。这一原则也应该在学校制订的规章制度等方面体现出来。
而福建某高校之所以在领导检查前出台"临时校规",其主旨显然并非为了提高校园风气,更多的还是出于功利观念考虑。能被评估为省级文明学校,学校无疑是上了一个等级,对于学校的领导来说就意味着级别和待遇的提高。 因此检查评估过后,一切都有可能回到了从前,校园风气难以得到根本的改观。
而且现在教育学生弄虚做假,将来学生走向社会又能多么诚实守信呢?现实中已经证明诚信对于社会正常运转、市场经济有序运行是十分重要的,我国也尝到了社会诚信缺失带来的痛苦。前些时候社会还在大谈如何挽救道德滑坡,如何严打食品安全中的弄虚做假行为。现在却有高校在教育学生弄虚做假,这样社会道德滑坡还能怎么挽救得回来啊。
这些高校平时不注意管理,临时再来抱佛脚,制定的临时校规有些内容又显得过份而不合时宜,甚至还教育学生弄虚做假。由此可见这些高校领导管理、教育素质何等之差。难道教育工作只有遇到评估才能去加强管理,平时就不需要严格管理来提高学校风气,学生文明素质等等了?俗话说得好,"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其道理还是值得借鉴的。因此我国的教育改革要想提高学生的教育质量,还是先提高这些校领导的"质量"吧。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