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13日金曜日

生命的本源认识

生命是指维持生命存在和生命成长与发展的最根本的因素。它表达的是一种生命的生存存在。它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发展能力,二是生存发展的后继延续能力。前者通过生长与成熟决定了生命个体的存在,后者通过繁衍决定了生命的种群存在。

现代科学认为生命的存在是由高分子的核酸蛋白体和其他物质组成的生物体所具有的特有现象。与非生物不同,生物能利用外界的物质形成自己的身体和繁殖后代,按照遗传的特点生长、发育运动,在环境变化时常表现出适应环境的能力。

那么,为什么相同物质结构的核酸情报蛋白体,在人体之外就没有生物特有的生命特有特征呢?人的生命结束之后,核酸蛋白体在人体内仍然存在,为什么没有生命特征了呢?所以,我们只能结论,核酸蛋白体只能是维持生命存在我生命成长与发展中的一个普通因素,而不能称为最根本的因素。

我们这里所指的根本因素,并不是普通的基础物质,因为物质在生命之前就有,在生命之后仍然存在。所以,它不是与生命同生同灭的东西。而我们这里指的根本因素,则是一种与生命同生,同灭的因素,在生命成长与发展过程中起最根本作用的因素。

那么,这个因素是什么呢?

其实许多跟读的读者已经认识到这个因素的存在了。正如我在给Govinda网友回复中说的那样。我们可以把生命与物质之间的关联关系一分为二,把物质运动过程与生命产生与死亡过程分离开来进行认识。一个个体生命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兴盛到衰落,最后死亡的过程来看物质进入生命的结构的过程也是一个由少到多的逐步变化过程。如果我们把这两个过程作为一个研究内容来看。从生命物质的有,到生命物质的小,到生命物质的大,形成生命赖以存在的躯壳。生命在这个躯壳中生长,强盛,然后衰老,死亡。但是,生命死亡后,躯壳仍然在。生命产生前,躯壳虽然不在,但是构成躯壳的物质是先于生命就已经存在了的。只不过这些物质是慢慢的有程序的进入了躯壳的构成罢了。那么,是什么程序使物质循序渐进的进入生命躯壳的构成呢?使物质进入人体躯壳并构成生命整体,且通过躯壳的生命属性特征不断发展状大的生长过程是一个什么样的因素形成的呢?中医认为,这才是生命的本质。也就是说,生命过程中的物质组成是依据生命根本因素的需要,而逐步渐入的。而不是物质堆栈后由物质之间的运动关联关系而形成的。我们把这个根本因素称为生命源因素。

生命源因素有一种把物质按需要构建成生命躯壳的特殊能力。形成展示生命存在属性的器官,组织,纤维,骨骼,神经……而这种神秘的构建能力,所展示出来的则是生命源因素与各种生命躯壳构建物质之间的关联关系。所以,我们可以说,生命源因素与各种不同物质元素之间的关联关系是生命产生的本源。也就是说,生命源因素的存在,并与构建人体躯壳的各种物质之间的关联关系,是物质渐入生命运动程序的最起始,最根本,最神秘的内容。为了表达简单,所以,我们称其生命源因素为源素。

生命源素,与构成生命躯壳的物质之间的关联关系形成,决定于生命源素与物质关联程序形成的有限链接周期。也就是说,物质运动抑扬,更相动薄是一个非常长的无限周期,现代科学称为物质不灭定律。而生命源素与它所需要物质产生的关联关系则是一个有限的短程关联关系链接。中国古代把这种关联关系的链接称为摄生。摄生,是一个源素与所需要吸取的物质构成关联关系的过程。它包括保养与维系这种关联关系的继续,或者新的源素被确立。有勾摄的渐进性。股摄的结构性,弦摄的三焦性。所以,在中国远古生命之认识中,有物质之摄生为三焦,生命之摄生为五行之说。显而易见,物质之摄生是一个长周期的摄生体系,而生命之摄生是一个有限周期的短期摄生体系。三焦摄生的物质进入生命摄生体系后,在短期摄生周期结束后,仍然在物质摄的三焦摄生体系中,而生命摄生体系则不复存在了。

而思维与精神是随同生命产生而同时产生的,它们属于生命摄生体系。所以思维与精神随着生命消亡而同时消亡的。在生命摄生体系的存在周期内,它同样有自己的发生,发展以及衰退,老化最后死亡。所以,思维与精神应该属于生命摄生的五行过程,而进入生命摄生体系的物质则只是与生命摄生体系的一个相关过程。它即在物质三焦摄生体系之中,又在生命五行摄生体系之中。但是,当生命摄生体系结束后,他们的生命五行摄生体系特征即随之消失了。而进入了大自然的物质三焦摄生循环体系。所以,物质并不可能成为生命的本质。而生命的本质则是能让物质源源不断进入生命摄生运行程序而展示生命存在属性的东西。而这种东西,只能是一种结构的方法与程序,是一种属性关联关系的摄生体系。这个关联关系体系的核心,只能是生命源素为核心的摄生关联关系形成的生命五行体系。而不可能是物质摄生的单纯三焦体系。所以,人体即有生命源素摄生形成的物质关联关系五行体系,也有物质摄生构成的物质体系。它不是纯粹的物质运动抑扬,更相动薄。而是物质三焦摄生与生命源因素共同构成的一个属性关联关系体系。但是,物质运动抑扬更相动薄,并不是停留在三焦摄生体系上一成不变的,它仍然存在一个属性连续的继续变化过程,生命源因素也不是停留在五行摄生体系上一成不变的,它也存在一个继续连续变化的一个过程。这样六气就变成了摄生的第一个二合而一起始点化认识的折节。所以,中医常常用六气的变化来诊断疾病,其理也在于摄生体系的形性数一体性与理法术一理性。用老百姓常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天地化生万物。

今天,我们先讲到这里了,明天我们继续讲天地化生万物观念下的生命认识理论。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