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产业升级?诸如"腾笼换鸟"这种提法很有问题。你说服装是低端产业吗?可是人家国外的品牌就可以在中国卖的很快,人家的时装就是畅销。机械手表是高科技吗?富有的瑞士还在做这些。高端产业与低端产业很难定位,企业做好了,所谓低端产业也很有利润,也能提高劳动者价值和做好节约环保;企业做的不好,就是进入所谓高端产业也会做砸,也可能创造污染浪费人才。所以说,我们更应该提倡企业升级,这样才准确、全面。
企业升级,首先要解决好生存问题,其次才是发展。这既需要企业的主观努力,也需要政府创造好的宏观环境,让企业更容易生存,让企业有机会有资源实现升级。环境激励企业升级,企业做好了,产业也自然就升级了。
宏观环境要升级
首先,金融要进一步放开。中国以国有大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机构,非常不利于中小企业发展。为什么?中小企业贷款数额少,企业不够规范,风险高,这样放贷成本就高,如此高成本低收益又麻烦,大银行自然看不上。不仅如此,这种金融结构,吸收过多资金进入创造就业岗位少数的大企业,加剧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信贷资源的两极分化。只有放开中小银行,放开银行利息限制,充分反映中小企业贷款少风险大成本高的特点,才能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
其次,中小企业负担要降低。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有4000万家,占企业总数的99%,贡献了中国60%的GDP、50%的税收和80%的城镇就业。但中国的中小企业背负着沉重的负担,据统计,目前向中小企业征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部门有18个,按收费项目分有69个大类,子项目上千。广东一家从事打印机组装和打印耗材回收企业,一项环评费用竟然高达12.73万,让企业非常吃惊。
第三,物流成本要降低。许多产品,本是中国制造,外国却比中国卖的更便宜。除了增值税问题外,很重要的是中国的物流与渠道成本太高。中国占据了世界上70%的收费公路,高速公路收费比房地产还暴利。广东展翠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树喜表示,欧美居民能够享受到如此低廉的产品,与这些国家发达的物流和销售渠道直接相关,强大销售网络让货物流通十分"平滑","可是你知道我打一个城市的渠道要多少成本吗?500万到1000万,全国打一遍要上亿元了,出场价做到30%到40%的利润,到最后我还要亏啊。"
第四,对内要进一步开放,给予经济体更多自由。政府管的越多,寻租也越大,经济的效率降低且成本提高。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就是放开人民群众的力量,让人民有创造和收获财富的自由。
在宏观环境方面,还需要改善分配,降低贫富差距,降低房价地价,完善法制,等等。显而易见,高房价提高成本,法制不足增加被寻租成本,民众缺乏购买力和消费档次低级化就难有中高端产品广阔的市场。宏观环境需要系统改变,才能有企业成长的良好土壤。
企业要升级
宏观环境改变了,企业的外部条件变好了,那就要企业自身努力做好了。首先要提高企业所有者和企业经营者发展企业的良好意识。因为许多民营企业家,尤其是改革开放初期兴起的民营企业家,文化素质不高,过去封闭的环境又缺乏现代企业意识。改革开放后,发展有很快,很容易产生思想观念赶不上发展需要,这方面需要坚强宣传、培训。
其次,政策要激励企业的发展升级。比如保护品牌支持品牌建设,保护知识产权支持研发,保护企业花费资源培养的人力资源并鼓励企业培养人力资源,支持联合发展,给职工提高更高工资和福利待遇的企业提供更多支持、优惠与表彰,等等。如果企业辛苦建立品牌得不到保护,谁还创造好企业呢?如果知识产权得不到保护,谁还投入创新?要形成全方位的支持企业升级的体系。
解决当下的民营企业问题和实业空心化问题,不能是救急,而必须是系统的长期解决根本性问题,创造一个支持、激励、鞭笞企业上进的体系,实现微观经济体的良好发展,这样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国民收入增长等随之都有了。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