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有个机械集团,我曾经把汽车配件卖给他们,因为我十年前在大陆做汽车,所以和他们还维持不错的关系。那个机械集团有一年过春节的时候,请客吃饭,那个老总给了我一张贴子,所以我也去了,可是他讲了一句话,我大吃一惊,喝春酒快要结束的时候,他突然讲了这么一句话:各位同仁谢谢了,今天大家来喝这场春酒,等下高级主管全部留下,我们谈谈今年的计划,应该要做些什么?这个话我大吃一惊,但是我没有吭气。一个公司是不能在过春节的时候,或1月来谈今年干什么?应该说明年做什么?今年都要想完了。
所以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小把戏,譬如说我们请5个中国人寿,比如说浙江分公司也可以,找5个主管出来,我们拿5个房间,一个房间请他们进去一个,给他一张A4的纸,再给仔一支笔,叫他写一下。中国人寿浙江分公司,未来两年做什么?未来3年要做什么?未来5年做什么?不要霁10年了,只要晓得5年就好了。如果他们5个写出来的答案完全一样,我就服气了。这表示这公司很厉害,大家对于未来的动向都有一致的看法。通常大部分的公司这东西好像有做,又好像没有做?给每个主管留下来的印象其实并不很深刻,原因就是因为,什么东西一习惯了,大家照这个模式继续的进行下去,对于未来就没有什么看法。
上海很多外企,尤其是中外合资企业,你看的出来,这两种不同文化在里面做的时候,想法就完全不一样了。你看看上海的西门子,还有上海的菲利浦,他们的10年计划统统就做完了,3年之内,一定要把产品拿出来重新整理,5年之内一定要发展策略联盟,10年之内一定要成立两个上中下流的连锁企业,现在就开始规划。那个上海贝尔也是这样做的,所以消息刚刚传过来,上个月刚刚签完字,阿尔卡特和中国上海贝尔合并。所以,从下个月开始,他们的名称叫上海贝尔阿尔卡特,但是英文里面是倒过来念的,阿尔卡特贝尔。不管谁在前面后面,最重要的是这个策略联盟开始了。其实贝尔的那个老总西国华,以前就是上海电信局的局长。我跟他也算是蛮熟的,他请我吃过3次饭,其实他在3年前就跟我在讲,他说我们这个贝尔在中国单打独斗是不行的,我们需要有个策略联盟的对手。所以他在3年前讲过的这句话,今年就实现了,他们跟阿尔卡特策略联盟。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