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有三大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墓地、会意。中国有些人对这些评级机构崇拜有余,这些评级机构把欧洲国家比如希腊、西班牙等的主权信用评级不断下调,对美国的主权信用评级就没有什么反应,这是典型的双重标准。
那么有没有人想过这些评级机构是怎么评级的呢?这些评级机构评级客观吗?2008年的次贷危机告诉我们,这些评级机构的评级没有任何意义。
所谓评级就是选定一些指标,然后给不同的指标不同的权重,最后得出一个结论。现在问题来了,选那些指标?这些指标有代表意义吗?如果这些指标今天有代表意义,明年有没有代表意义?每个指标的权重怎么设定?权重给定的依据是什么?
如果评级机构要评级,可以,至少要它公布它的评级过程吧,否则,就不能让评级机构评级。
说点题外话,我曾经给企业评过级,由于是内部评级,用的就是自己的标准。这些标准涉及企业的所有方面,总分是100分,80分以上为优,70分以上为良,60分以上为及格。评级优的企业可以不要任何担保赊销,其他都需要担保,不及格的企业就必须是一手钱一手货了。
美国的评级机构是人在评级,迷信它们可以,但叫它们把它们评级的依据拿出来总是应该的吧。
评级机构的评级可以比较客观,也可能非常主观。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