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11日土曜日

但愿人事招聘中的公平公正能迅速蔓延

  老甘最近直接参与了一次公务员招考、间接参与了一次小学老师招考。感觉这两场大规模的人事招聘,凸显了公平与公正,并指望这样的公平与公正,能迅速蔓延至各行各业、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阶层、各项社会事务和社会活动。

  老甘所在单位今年招考一名公务员,从浙江省人事部门发布招聘信息到考生资格审查,在140多名报名者中最后确定101名应征者参加理论考试,最后确定3名考生进入面试,录取1名。

  1、资格审查。所有应征者均在网上报名,并提供应征者的相关资料,如学历证明、身份证明。对不符合报考条件的报名者,招考单位在实施资格审查中必须提出剔除的具体原因,并允许报名者重新提供相关证明或申诉。

  2、理论考试。理论考试的试题在全省公务员考试题库中随机抽选,这和全国高校招生没什么两样。

  3、进入面试。面试是弹性最大、争议最大的阶段,也是最容易出现舞弊(疏通)的阶段,也是最能体现公平公正的阶段,老甘在此要重点说的也就是这个阶段。

  按照择优录取的原则,我单位选取了总分前三名考生,作为面试对象。期间获总分第一名的考生因为出国(服务于一企业)主动放弃面试资格,按照招考规定,由原来的第四名补充进入面试。我被通知作为考官之一,参加本单位的三选一面试。

  到达面试现场,首先是考务会议,会议的内容除了常规的面试纪律及有关注意事项通报外,重要的就是考官分组。因为招考面大、数量多,设了4个面试考场,每一个考场由7名考官组成,其中6名考官为固定考官(来自人事部门),1名考官为流动考官(来自用人单位),老甘显然属于流动考官,也就是仅参加对本单位3名考生的面试。

  程序1:固定考官来源。本次4个考场面试共需要24名固定考官。在面试的前一天,由省人事部门在全省考官资源库中随机抽取24面人事干部,在规定的时间到考场报到,相互之间基本不认识,当地官员、名流更不可能认识参加面试的考官。

  程序2:考前分组。把24名考官的名字装在一个信封里,公开抽取4名作为各考场的主考官,然后由4名主考官,轮流在信封里抽取5名考官,作为本考场的主考人员,人员确定后即从保密员处领取试卷直接进入考场。

  程序3:考场考务。除考官外,每一个考场安排2名纪检干部负责考场事务,其主要工作是:统一保管考官手机和考生答题计时,并收取考官评分记录,在第三方监督下统计考分。此外,每一个考场均配置一台摄像机和一支录音笔,全程记录考生答题及考场的整个过程(现场),备查。

  实例:老甘有位朋友是某局的党委书记,其女报考另一局公务员,并获理论考试总分第一,但面试被刷下。

  公务员招考结束后,紧接着是小学老师的公开招聘,因老甘有一朋友之妻参加了招聘,理论考试通过后(也获第一),朋友找到老甘,意欲疏通关系,以期能顺利通过面试。老师招考和公务员招考遵循的是同样的程序,并且不设"流动考官",朋友之妻能不能通过面试,那就得看她的能力水平了,老甘只能给朋友一份美好的祝愿!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