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日木曜日

人民币近期缘何走强?北京从不屈服?

  中国人民银行连续第三个交易日将人民币汇率中间价设定在创纪录的水平,似乎表明有意引导人民币走高。我们在此讨论的不是人民币大幅升值——当日人民币升幅仅为0.06%,但考虑到中国的默认模式是持续的渐进主义,人民币汇率连续创新高有着极大的象征意义。

  人民币升值的推动力量显而易见:通胀水平仍高得令人不安。人民币走强既能缓解进口的价格压力,又能降低央行为压低汇率而继续印钞的必要性。由于通货膨胀预计会在5月和6月进一步加剧,因此加快人民币升值的政策将在政府内得到比平日更多的支持。

  中国的一名银行交易员对路透社记者说:"央行肯定想要启动新一轮升值。"


  在国际方面,道路也同样明确。27日,美国财政部扫除了一个潜在的障碍:在半年发表一次的报告中拒绝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这一决定丝毫不出人意料;美国长期以来的惯例是要求人民币进一步升值,但避免正式将中国列为操纵国而引发的外交战。

  比较出人意料的是,政界、媒体和市场对美国财政部的汇率报告相对缺乏关注。这与对上一份报告不断的猜测大相径庭,猜测最终迫使财政部推迟4个月才发布报告。中国从不愿表现出屈服于外界要求的姿态。对中国而言,没有外国压力使其拥有更大的自由来推行升值政策。

  但在被前景迷住之前,应评估一下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由于所有人都把目光集中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人们往往忽视了人民币对其他货币的汇率。值得欣慰的是,国际清算银行每月编制的贸易加权汇率指数提供了有帮助的衡量手段。根据该指数,今年以来,人民币已跟随疲软的美元下跌了近2%。

  换言之,一小轮突然升值难以使人民币的实际汇率回到今年初的水平。这更像是逆水行舟。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