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16日月曜日

认识生命的多角度

我们在前面文章中,讲了中国属性科学对生命认识的几个不同的角度。他们分别可以称为自然与人物生命活身之间的物质摄生关联关系,称为摄生,或者生命。也有生命属性与自然属性构成的关联关系,我们称为性命。也有人的生命时间长短与自然时间的周而复始之间形成的数字关系,我们称为寿命。显而易见,中国传统文化对生命的认识并不是唯一角度认识产生的一个定式结果。它以天地化生万物为主线。汇聚了多视角的共同认识,形成了一个形性数综合表达体系。

从时间角度来认识生命,任何生命都是有诞命,而一致发展到没命的。也就是说,寿命的有限性是生命的时间特征。这与大自然中物质不灭的天地永昌来比对,物质的存在状态是长期的,永远的,而生命则是短期的,短暂的。所以,寿命表达的生命含意,是天地自然界中的物质存在状态的长期稳定性,与生命躯壳中的物质存在状态的短期不稳定性。寿命的时限一到,寿终正寝,身体躯壳中的物质,就再也不具有生命属性特征了。

从空间角度来认识生命,生命躯壳具有自己的形,性,数的结构形式。躯壳中的所有物质,包括器官,组织,纤维,骨骼,神经……的结构形式都是固定的一种生产模式。但是,这种固定的产生模式,我们仍然可以对其物质化认识。因为生命不存在之后,他们仍然存在。随着生命消失的只有精神与思维反射。现代科学称为条件反射。与心脏的跳动,肺部的呼吸,胃肠的蠕动,……也就是说生命存在时躯壳是一个运动的机器,生命消失了就是一具僵尸。在这个意义上来讲,生命的躯壳在生命存在期间是一个物质构成的运动体系,而在生命停止后,躯壳中的物质,就变成了与大自然中没有什么两样的物质。所以,躯壳中的物质,不是生命的关键因素。

那么,什么是生命的关键构成元素呢?我们在前面文章中假定了,生命源因素的存在。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假定一个生命源因素的存在呢?这完全是为了讲述的方便,因为生命源因素对我们现在掌握的知识认识能力,它是属于未知范畴,但是,这个未知范畴在人类的知识的相对论圆圈中,是可以通过已知圆圈的扩大而变成已知的。要想把未知变成已知,我们必需建立一个已知与未知之间的相对关联关系体系。通过我们讲过的相对,相反,相通,相变的认识方法与程序,把它转换为我们的已知。也就是说,现在未知的东西,我们通过定己动巳,定巳动己的动定,定变,变通的属性认识方法,与属性认识程序。在知识圆圈的扩大过程中,完全可以把它变成已知。所以,我们对生命源因素,没有具体的定义,没有具体的概念,因为它完全属于未知。

所以,我们要用一段文字来对它作出一个比较。这种假设方法与现代科学中的假设法并不一样,现代科学中对生命的研究也同样存在多种假设,如超能力,超自然力,或者灵力等多种的说法。但是,他们都是有具体定义的,都是有具体的概念的,而且在具体的理论中,都是起到决定性的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的。也就是说,这种假设是假设了一个主导因素的存在。而对这个主导因素则存在无法认识性。所以往往最后归结为神的力量或者上帝的缔造。

相反,属性数学中假定的生命源因素的存在,只是作为生命起始的一个标志,是生命初始中的一个状态,是生命过程中的一种原始结构形式。而且必然要通过相对论的知识圆圈扩大而把它变成已知的。所以,这样一个假定只是一个未知事物的一个符号。仅仅是为了相对知识圆圈扩大过程中的顺畅表达而已。它与现代科学中的假定经过逻辑推理之后,必然成为规律或者真理的结果并不相同。

解释完了生命源因素的假定作用与意义之后,我们还继续来分析什么是生命。

前面的文章中已经讲了,物质并不是生命源因素的最本质构成,而寿命的短程性,则是有别于大自然中物质与生命躯壳中物质的不同。那么,我们再从其它角度对生命来进行再认识呢?

我们发现,生命运动中有强烈的形规律变化性。生命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强壮到衰老,无一不是形变化的一个过程,也就是说生命的全过程,是一个形变化的全息过程。这种形变化不存在存在于整个生命过程之中,而且在生命的存在状态中,这种形变化无处不在。

尽管每个人器官,组织,纤维,骨骼,神经……结构都是一样的,但是,他们表现出来的行为,即存在彼此的相同,也存在彼此的千差万别,形态不同。形的生命特征有以下几个特点:1、生理行为引发的形变化,如呼吸,心搏,血液循环,消化系统蠕动……2、条件反射的反映引起的形变化,强光闭眼,吃东西张嘴……,3、意识支配发生的形变化,走路,跑步,写字,弹琴……

当生命结束后,这些形变化的现象也随之而结束或者停止。所以,我们可以说,形变化是属于生命源因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具有从无形到有形,由小形到大形,由简单的形变化到复杂的形变化,……,从胚胎到婴儿,从幼儿,到童年,青年,壮年,老年则通过形态可辨。喜怒哀乐皆需要通过形的变化来作出表达。

继而,我们又发现,性命也是一个生命源因素。躯壳的雌雄,虽然不能因为生命的结束而消失。但是,雌雄交合而繁衍生息则是生命的主要属性特征之一。没有雌雄的交合,就没有生命的繁衍。所以,这里讲的生命源因素,不能是雌雄的躯壳。而是雌雄交合的繁衍能力形成的关联关系。这种关联关系一是生命从无到有的过程中,同时产生了雌雄两分的性存在特征。以及成熟后的雌雄交合的繁衍能力。

不仅如此,生命对声色味属性的分辨能力,对明暗,虚实,内外,冷热的博物辨识,都来源于对属性的有觉有悟。而且这种觉悟与生命的成长过程有其同步性。当生命结束的时候,这种属性功能也随之消失了。

讲到这里,大家是不是可以归纳一下生命源因素应该包括哪些内容了?还需要定义吗?

今天,我们先讲到这里,明天我们继续讲传统文化对生命的认识。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