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罕见旱灾仍在持续中。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五省已有3483.3万人遭受旱灾,农作物受灾面积3705.1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49.4亿元。据中央气象台昨晚17时天气预报称,今明两天,长江中下游沿江各省市仍无有效降水,31日鄂西南、湘西北有小到中雨,旱区其余部分地区有阵雨,气象乾旱将持续发展。
3483.3万人遭受旱灾 直接经济损失149.4亿
民政部救灾司消息称,据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5省民政厅报告,截至5月27日,共有3483.3万人遭受旱灾,423.6万人发生饮水困难,506.5万人需救助;饮水困难大小牲畜107万头(只);农作物受灾面积3705.1千公顷,其中绝收面积166.8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49.4亿元。其中,湖北、湖南两省受灾较为严重。
此次旱灾主要呈现持续时间长、农作物、养殖业损失严重、人畜饮水受到严重影响叁大特点。因水源枯竭,部分丘陵岗地和山区的群众已完全靠送水或需远距离取水解决饮水困难。由于水库供水能力不足,城镇居民生活供水形势十分严峻。
民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将继续加强与气象、农业、水利等部门的密切沟通,关注各地旱情的发展,及时掌握因旱造成生活困难需救助人员数量情况,及时瞭解各地救灾工作开展情况。同时,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将适时启动国家救灾预案,派出工作组,协助地方政府做好救灾工作。视各地旱情发展,及时会商财政部,安排下拨中央救灾资金。
三峽加大洩量補水旱區 五省863萬畝農田受益
28日20時,三峽水庫水位為150.97米,較27日8時下降了約1米,繼續為遭旱的長江中下遊地區補水。為應對旱情,三峽大幅提高水庫洩量。自20日起直到下月10日,三峽水庫的洩量提高至每秒1萬立方米以上。借助三峽水庫之水,長江中下遊幹流河道和洞庭湖、鄱陽湖的水位開始回升。長江沿岸以及洞庭湖、鄱陽湖周邊地區,正在利用三峽水庫加大洩流,長江、兩湖水位抬升的時機,開動一切設施設備全力引水、提水,增加抗旱水源。
國家防總辦公室28日公佈的統計數據顯示,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蘇5省長江沿岸以及兩湖周邊地區,共開啟涵閘344處、啟動泵站3360處、架設臨時提水設施1.6萬處,累已累計從長江幹流和湖區引水、提水66億立方米,完成抗旱澆地863萬畝。
截至5月28日統計,自旱情發生以來,5省共投入抗旱勞力649萬人,啟動機電井30多萬眼、機動抗旱設備138萬台套,開啟涵閘1.05萬處、啟動泵站1.9萬處、架設臨時提水設施16.7萬處、應急打井9604眼,抗旱用電5億度、用油4.5萬噸,累計提供抗旱水源238億立方米,完成抗旱澆地4790萬畝。
洞庭湖大幅「缩水」 湖北局地人畜饮水困难
自今年一月以来,洞庭湖区累计降水比歷年同期偏少五至六成,通过气象遥感卫星监测到17日洞庭湖水体面积仅为382平方公里,经过21-24日的降水过程,和叁峡放水的作用显现,5月27日,通过卫星遥感监测到洞庭湖水体面积增加到577平方公里,但水面积仍处于低值範围。洞庭湖腹地昔日一望无际水域的地方,现在却变成了一片辽阔的绿色草地,犹如南方的「唿伦贝尔草塬」。
洞庭湖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洪水时期面积可达2800-3900平方公里,而今年的春夏连旱,使得湖区水面锐减,与歷年同期平均面积比较偏小六成,洞庭湖的湿地生态也将受到严重影响。
而湖北方面的抗旱形势也依然严峻。据气象预报,未来一周该省大部地区将维持晴热高温天气,最高温度将达到35度以上,形势仍然严峻。而由于蓄水锐减,部分地方甚至发生人畜饮水困难。如洪湖周边的4个乡镇(办)、18个村、813户、2533人,因为饮水困难,被迫临时动迁;十堰市已有61个集镇供水工程出现水源短缺,占供水工程总数的一半。
目前,湖北全省有1555座水库低于死水位运行、21.6万口塘堰乾涸、近千条山沟河溪断流、2340眼机电井不能出水,已无水可调。而随着旱情发展、水源进一步短缺和中稻抢插用水高峰的到来,水事纠纷可能多发,协调水事矛盾的难度也将进一步加大。
而安徽省也面临着旱灾的形势。据安徽省农委介绍,2010年10月1日-2011年5月24日,全省平均降水量277毫米,较常年偏少五成,为1961年以来最少;全省平均无降水日数186天,为1961年以来最长时间。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