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歼20的横空出世一样,媒体打了先锋,官方还是保持低调。这延续了中国一贯的低调作风,也象征性地向世界表明,对于中国这样的世界级大国而言,拥有航母实在是很正常的事情,亚洲不必莫名惊诧,世界不要大惊小怪。
中国的航母梦,始自上世纪40年代的民国时期。作为海陆兼备的太平洋沿岸大国,过去70年的全球政治博弈格局足以说明,中国局促于大陆"黄土文明",不仅导致中国被世界列强欺凌,而且不利于世界地缘政治的平衡。很简单,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化缘于中日甲午海战失败(马关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为八国联军侵华而签订辛丑条约。"二战"时将美国牵扯进去的太平洋战争,也是因为日本侵占中国之后野心大涨所致。
1840年后的一个世纪,是"蓝色文明"的东西洋海洋大国用炮舰政策侵略欺凌中国的时期,这不仅是中国的屈辱史,也改变了亚洲和世界的地缘均衡格局。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各国带来了深重灾难。1949年之后的东北亚格局,由于中国依然没有外向的蓝水战略,缺乏远洋海军的博弈能力,至今被美国设计的盗链围堵战略所困扰,从南亚次大陆到南海、东海和黄海,中国的周边海域并不安全。尤其是去年朝鲜半岛的天安舰事件以后,美国航母游弋到中国黄海海域军演,对中国政治腹地和经济重地构成了现实威胁。历史和现实的教训足以说明,中国拥有强大的海军实力,具备远洋航行的能力,不仅能够保全中国的海洋利益,够有助于平衡亚太区域的地缘架构。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是世界能源消费大国,所需能源除了源自中东,也遍及非洲和南美。加之中国投资者遍布全球,基于中国能源安全和国家利益的全球布局考量,中国也亟需一只强大的蓝水海军力量来保驾护航。拥有航母,拥有"移动国土"的强大威慑力量,是全球化时代中国利益的最佳护佑力量。考虑到中国从2008年开始,中国向索马里海域投入三艘军舰打击海盗,彰显中国负责任大国的态度和远洋能力。在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大国要求中国承担更多全球责任的时候,中国进入航母时代,也是为了响应全球号召,为世界和平尽责分忧的体现。
长期以来,西方大国嘲弄中国保守的"黄土文明",鼓吹中国走向"蓝色文明"。这种从黄到蓝的转变,不能局限于意识形态层面,还应升华到远洋战略层面。2009年,中国海军战略已经从"近海防御"升华到"远洋防御",中国拥有航母恰恰意味着着中国"全球行走"的决心和意志。总是呼吁中国融入世界的西方世界应该拥抱和欢呼中国的远洋战略,又何必惊呼担忧。更重要的是,中国30年的强国之路,也是在规则和体制上全球化转型的过程。既然欢迎中国融入世界,世界也要有宽广的胸怀接纳崛起的中国;而缺乏航母的中国只能是停滞于"黄色文明"的短板阶段,无法升华到"蓝色文明"的海洋强国层面。缺少航母的中国,就像一个太平绅士,不啻于赤着脚丫子去穿西装革履,无法参与到大国俱乐部中。
其实,中国拥有自己的航母,不过是大国转型的象征。当今世界,不仅全球性的大国拥有航母,连泰国、阿根廷这样的小国也拥有航母。作为政治、经济和贸易"三位一体"的全球大国,中国没有航母反而不太正常,也不匹配。在刚刚出炉的《2010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中,文本中虽未提到"航母",但也明确提出"海军形成以新型潜艇、水面舰艇和对海攻击飞机为骨干的海上作战装备体系"。逻辑很清晰----"航母"自然属于"新型水面舰艇"的范畴。但不管如何,中国拥有的第一艘航母,并不属于自主知识产权,是半山寨的产品,因此仅具象征意义,宣示和平威慑的意味浓厚,而并非向全球示威。
地球是个蔚蓝色的水球,世界各国博弈的大舞台就是海洋。作为全球主要大国,中国拥有航母是责任所系,也是全球期盼。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