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汇报驻东北办事处前首席记者�因撰文揭露薄熙来贪腐而入狱多年的姜维平,获释后近年居住在多伦多。他对中国政局一直密切关注,并大量撰文加以剖析。在中共十八大召开前的众说纷纭中,他接受本报访问,分享他对中共政局的观察与分析。
总体上,姜维平对中共十八大后,中国的前景抱持乐观态度。他认为目前的一系列迹象表明,习近平接班后会开启政治体制改革。姜维平在采访中不断提及「大禹治水」的典故。大禹的父亲鲧在治理洪水时采取堵的办法结果惨遭失败,禹则用了疏导的办法获得成功。这正映射了中国的形势。
他认为尽管目前中共政权内部似派系斗争激烈,但其实关起门来,大家还是有一个共识,即在维护中共一党统治的前提下,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对薄熙来事件的处理,标志着中共执政思维正从高压维稳,转向比较宽容�怀柔�开明。中国的治国思维一直以来不外乎两种,即堵与疏。薄熙来正是前者的代表,即封堵�高压�恐怖�没有言论自由。现在中共最高统治者已经从薄代表的这种僵化思维中走出来。胡锦涛作为从草根阶层上来执政的领导人,能够有勇气力阻薄熙来代表的极左势力的上升,使中国免于倒退,对依法治国做出贡献,这是他执政以来留下的惊鸿一瞥。
中共一直在寻找一种治国的方略,从六四以来,采取的是高压方法,当时似乎很有效,但现在中共最高领导层即没有邓小平时代的绝对权威,六四镇压的馀威也已经逐渐消逝。90后一代,已经不怎麽知道六四,社会上每年又有十几万宗群体事件发生,人民对法治和安定的渴望越来越强烈。这说明高压维稳的那种执政思维的失败。但中共正在寻找新的道路期间,由于内部依然存在的阻力巨大,因而,许多事情现在仍不明朗。
如对薄熙来的处理,外界有对其双开或软着陆的不同揣测,但姜维平认为,薄熙来一定会受到惩处,现在只不过是在党内走程序的阶段。一旦程序走完,就会宣布对他开除党籍和公职,并会提交司法机关处理。那时就会审理他的经济问题和其他问题。
中国只能走自上而下的改革,而不是茉莉花革命式的道路,否则,中国就会走向分裂而不是民主。薄熙来事件给中国敲响警钟,不改革不行,至于如何改,中共党内还面临很大分歧。有人认为十八大一再推迟召开的原因,是人事安排不能定下来,姜维平则认为更重要的因素,是在政治体制改革方向和路径上的分歧。对于汪洋是否能进入政治局常委的问题,姜维平认为,希望很大且非常值得期待。
北温卡比兰奴大学商学院教授朱欣研表示,比起十七大,十八大的结果充满了不确定性,至于薄熙来,已不可能官复原职,而令计划调离中央办公厅主任,也是政治的必然。
朱欣研进一步指出,胡温上台前,大家都肯定他们两人比较温和,经济上会有改革,政治上没有太大期望,但以习近平为首的官二代,今后会否延续改革开放,并伴随适当的政治和体制改革,或是按照薄熙来思路,唱红打黑向左转,从习近平的个性来看,不确定性很大。
他说:「习近平没有很大的成绩,就能稳当地拿到大位,说明了政治的不明朗,这也让国际间在观察中国政局时,增加了焦虑。若事情不确定,世界各国就会做出很多猜疑,然后采取对自己最有利的政策,如此一来,对中国的军事、经济、外交发展带来很多的担忧和成本。」
另外就是贪官污吏的惩处,朱欣研说,江泽民上台后,惩办了北京市委书记陈希同,胡锦涛上台后,惩办了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这两次惩办都是江、胡上位,政情稳定之后,才开始所谓「打击异己或腐败」,但薄熙来却是习近平在上台前即惩办,这也让十八大增加了不确定性。
他还提到,就是因为充满不确定性,各省市就趁着中央政府未成立之前,把能干的都干了,例如大卖土地,这对往后的经济政策会是一大挑战,因此,朱欣研说:「中国共产党在决定未来走向和命运时,无故增加不确定性,实际上给自己带来很多麻烦,也给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必要的痛苦,且会带来巨大损失。」
朱欣研认为,现在仍难判定习近平未来对政经会采取甚麽样策略,「中国市场经济要深化,若无适当的政治、法律及新闻自由的配合,几乎不可能。」正因为一切都很不明确,所以,朱欣研认为,要对未来数年的发展做研判,是徒劳无功,「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不论谁上台,都不希望共产党失去统治权,从这角度判断,中国的经济改革不会有积极往前走的可能,因为政治改革如果不提到议程来的话,经济改革就没有深化的馀地了。」习近平有一次出国访问时,针对「中国出了很多问题」的提问做出的回答是:「林子大了,甚麽鸟都有。」朱欣研说,这态度让人摸不清他到底要做甚麽,另外,9月初突然取消会见到访的美国国务卿希拉莉,造成传言不断,就是因为大家没有确定性,这很令人担忧。
而薄熙来,他就认为不可能重出江湖,至于薄的党籍问题,乃是因为胡、温不会蠢到在下台前去处理,不如留给习近平「自己看着办」,朱欣研说:「薄熙来仍有很大机会被开除党籍,这要看习近平是否放心自己的掌权,如果觉得受到威胁,他会惩处薄的,因为,真正能够威胁习近平的,最终还是太子党。」
令计划调到统战部长,乃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朱欣研举赵紫阳时代中办主任是温家宝、江泽民时代换了曾庆红为例说:「如果这是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公式,那麽,习近平上台后,肯定也要把胡锦涛时代的令计划挪开,不论他儿子令古是否撞车身亡,令计划早晚得走,这中间没有猜疑的必要。」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