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民网援引《华尔街日报》29日报道,预计人民币不太可能再大幅升值,中国的很多出口企业开始囤积美元收入,这种策略正在对中国的金融系统产生影响。
文章引用一家位于江苏的服装出口企业的董事长的话说,过去公司在收到付款的同一天会把美元兑换成人民币,现在却不着急兑换,宁愿等等。该企业向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和欧洲市场出口服装。
文章称,这种变化不仅对于中国企业,对于中国银行业也有广泛影响。中国的银行的外汇储备正变得越来越少。过去八个月中,银行有四个月都是出售外汇多于买入外汇,这意味着中国企业界在朝着持有美元的方向转变。由于企业不把美元兑换成人民币,流入经济领域的人民币减少,促使中国央行从去年11月以来三次下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帮助银行贷出更多资金。
当人民币强劲升值时,用美元支付款项的中国进口企业倾向从银行借入而不是买入美元。一个典型的操作手法是,一家公司将人民币存在内地,并将此作为抵押品向银行借入美元。这家企业能够赚取较高的人民币存款利率和较低的美元贷款利率之间的息差,同时还能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升值中获益。
花旗集团驻上海分析师贺伟晟估计,在过去十年中,中国企业向银行借入美元而产生的债务规模累计达到约8,000亿美元。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