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9日月曜日

  一、盲目的城市化
  维基百科中的定义,"城市化是指人口不断向城市聚集,城市数量和规模不断膨胀的现象。"现代多数地区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似乎是由工业发展和商业发展共同被动推动的人口转移和人 口集中地扩大。中国的城市化更像是依据主动规划,是根据整个区域或国家的发展需要,先行改善城市的功能、环境、效率,等等来满足即将发生的城市工商业变化。像中国这种迫切寻求发展速度的 发展中国家,主动推动城市化进程没有什么不好甚至是必要的,但是这个推动型城市化的整个过程应该是谨慎的,被计划的,可控的。至少要考虑两个条件:第一,根据经济发展的质量来计划适度的 城市化,乃至该不该城市化,第二,根据国情来计划城市化的进程,乃至该不该城市化。
  在被动推动城市化的情况下,城市化实际上是资本效率扩大的需要,放任自由的城市化进程,会让强调效率和逐利的资本破坏式的牺牲对环境的保护和弱势群体的利益,比如国外为数不少的贫民窟城 市。在主动城市化的情况下,如果不考虑经济发展事实头脑发热决定某一区域的城市化,很容易城市化过程变质为泡沫化过程,小在区域大则国家产生严重的债务问题,所以主动规划下的城市化不能 与客观上的城市化需求脱节。可悲的是,中国的城市化看似有所主导的进程当中,既没有为弱势群体设定一个比较完整的保障措施,又在盲目的攀比性质的城市化建设中产生了大量的泡沫与负债,看 似主动的行为却又没有比较周全的控制与规划,两种城市化脚步的恶果兼具。我们们要求城市化,甚至把城市化作为国家建设目标推进,在行政上几乎是必然的导致了根本就不具备城市化需求的地方 也跟进城市化。我们经常看到各地气势磅礴的行政办公大楼,一个贫困县有广场有大厦,但讽刺的是几乎所有的高楼都是行政机构!这种怪诞的事情层出不穷,主导城市化的中国精英对于城市化的肤 浅理解似乎就是"连房地产价格都上不去的地方怎么能叫城市化了呢?"
  面对城市化的问题,也不应该仅是应与经济现状联系,更重要的是我们是否急迫需要城市化?想当然的说"当然应该"?中国对于城市化的热切追求除了过去二十年经济剧变造成的需求(这种需求也 是有限的或者说是循序渐进的)似乎很大程度上缘于对发达国家现代城市的眼红,在专家海龟的吹嘘下迫不及待地打造出高楼大厦,繁华庙宇。可是我们落后的工业能力,落魄的消费能力能否支撑这 样空洞的城市化?今年夏天,去了一趟城市周围的农村,看到离国家保护耕地不远处都开始大兴土木开发商品房,而一边的"国家保护耕地"简直就是名存实亡!整片田地里全部是淤泥和杂草!一个 逾十几亿人口的国家,怎么能这么轻易地就挖掉田地填补给商品房?怎么能这么轻易地荒废耕地?我们的国情根本就不能允许我们浪费那么多土地在水泥森林上!
  二、自虐性的外交
  中国最让网民嘲笑的政府部门大概就是国家统计局和中国外交部,并列第一没有第二。这个在无数次对外纠纷事件里诞生的观点,在广大网民心中早已是"固有的、一贯的、明确的"。关于领土纠纷 天下皆知,外交部怎么说的,前一句话刚刚重复了一遍,也是天下皆知就不再提了。
  要说的是,关于日本军力。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战后虽然战胜国一大堆,但是一塌糊涂的亚洲国家几乎没有从战胜国这个事实上付出巨大牺牲才换来的名号里获得多少实质性利益,对战败国的一系列约 束也多从名义上的约束时至今日沦为笑柄。时至今日,谁还敢质疑日本是否拥有进攻性力量?今日的海上自卫队难道称不上日本海军?将近两万吨的"日向"级难道不能称上大型战舰或者航空母舰? 曾经的(刚刚过去的曾经)战争发起国和战败国军力发展已经完全失去任何约束,航母,导弹,巨量的核材料储备,运载火箭,反导系统,先进飞机,曾经的约束条件根本连象征意义都已经不存在, 日本自卫队已然就是日本国家军队!强邻崛起之时,中国对日本军力的再一次空前提高,几乎没有表示出一点点关心,从来就没有对日本军力增长之快发出自己的担忧,甚至不敢对此表示疑虑,倒是 日本居然让中国对军队发展做出解释!中国外交奉行的政策是不是可以概括为:美国不管我也不管。完全丧失警觉性的外交,战略意识里根本就没有对要产生的安全威胁的担忧,甚至于中国外交意识 里有没有基于国家安全战略的考量都是令人怀疑的。
  三、病态的普世迷恋
  "民主――人民统治,多数人广泛的参与国家事务同时兼顾少数人的权利等等等等"这很理想,但是没有哪里实现。现在没有,将来只要国家存在着,有人"执政",也不会有哪里能"人民统治", 如果国家不存在了(所谓全球化),那就更不会有哪里是"人民统治"。对于西方式的"民主",我觉得"民众授权的政府"和"人民统治"根本是两回事,前者更具有操作性但同时更容易沦为形式 上的,我们能看到的"民主"社会显然如此,几乎所有"民主社会"里,"民众通过选举投票授权给政府"这个看似民主无误的过程使得从人民选票中窃取公共权利这个过程合法化了。
  同步的,为了使这个看似合法化的过程实际操作合法化,那么只需要"向公众行贿",在我看来这也就是这个所谓福利时代,西方社会绝大部分福利的由来。那么,难道履行选举承诺难道不好么?" 向公众行贿"难道不值得提倡么?我觉得,不好,也是不值得提倡的。沦为资本控制下的社会收入被区分,社会收入的大多数被纳入"资本家"(也就是精英集团)的手中,多数人的群众财富与"资 本家群体"的财富绝无法相提并论,依靠多数人的那一小部分社会收入作为兑现选举时的公共福利行贿承诺显然不够,于是甚至掌握社会财富分配的少数人还能够通过公共福利开支形成的债务敛财, 这由公共福利债务产生的"国家债务"可以被称为永远的生息发财渠道,永远的权力来源(如欧洲,美国)。试问,扭曲社会财富分配,创造社会不同阶级拥有绝对不同数量的财富,这样的社会能否 称之为"民主社会",靠掌握"国家债务"来获得永远的利益,永远的权力,这样的社会制度能否称之为"人民统治"?我以为"民主",则至少多数人民应该广泛地平均分配社会财富和社会利益, 任何公共行为需要以人民利益为本位。所有被冠以普世之名的追求,几乎都是在这个黑暗资本时代所看不见摸不着的,当然这值得人们追求,我们可以也应该追求真正的普世价值,而不是邪教般痴狂 的迷恋"通过选票窃取权利"和"为了窃取权力而向公众行贿"。
  "普世的xx"在今天已经成为了一种近乎宗教般性质的东西。对于"普世XX"的病态迷恋,倒是很好的证明了马克思对宗教的定义。可悲的是,能够无限创造自卑感的中国精英面对"普世"更是激动 的不能自已,一只只虫子跟在西方后面亦步亦趋。从这个角度看"文艺青年"跟"X13青年"之间的界限,似乎没有什么界限吧,呵呵。
  "盲目的城镇化,自虐的外交,病态的普世迷恋"这当然只是中国社会太多太多问题中随意张望看到的几件,以上关于"城镇化,外交,普世"的看法当然都只是从某一个角度去观察的结论,从这些 角度看去,令人感到奇怪:我们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应该大规模城市化;我们的人民很诧异于我们的外交;我们的媒体、专家天天都在告诉我们"普世",我们面对的是几乎覆盖全社会的不知所云和不 知所为。
  何以至此?因为,我们没有灵魂。灵魂,看似泛泛,实则具体。我们没有自己的文化崇拜,没有自己的独立人格,没有自己的精神自尊,所以我们没有独立于世的思考,我们能看到几乎全部的专家都 只发出同一种声音,而且是鹦鹉的声音。最重要的是:因为没有灵魂,我们的专家和他们倡导的"主流价值"注定不可能以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人民利益为本位进行思考和服务!
  我们完全可以想到,如果我们的政府表达对于外部安全环境的担忧,在中国(注意只是在中国)一定会有一帮汉奸头子站出来说"你们这帮傻X就是有阴谋论";如果我们因为"人民需要粮食保障" 而拒绝没有节制的泡沫城市化,那一定会有某个脑残经济学家站出来说,"房价这么高怎么能不建房子呢?""粮食没有了可以从外国买嘛";如果我们要追求真正的自由而不是资本的高墙下的选票 ,又一定会有一帮孙子跳出来说:"你反对普世价值,你反美国,你反人类"。为什么我们要像只有几千万人口的国家一样城市化,为什么我们的民族没有与强邻争战的战略考量,为什么我们都要被 迫去追逐"普世"进入令人窒息的资本高墙?
  今年某些城市开始的汽车限购和最近的中国渔民与韩国海警冲突事件,表面上似乎只是源起北京市对道路,环境的整治和中国渔民捕渔活动引起的纠纷,但是这些事件,根本上无不是在证明:从资源 的角度,中国人绝没有可能享受到与西方国家相同的高福利生活水平或者高质量的生活条件,甚至连如今仍然低水平的生活状态都是无法保障的。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可能会有N种处理方式,比如汽车 限购,划定海洋经济区捕渔界限等等,但是我们永远都无法回避更无法解决缺乏长远思考带来的手忙脚乱和重重危机,因为
  我们本就没有思考,
  所以我们没有对策,
  源起我们没有灵魂。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