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5日金曜日

  2012年秋天召开的中共十八大,中共高层将经历一个大规模的世代交替,其中几位重量级竞争者已�据有利的重要位置。美国布鲁金斯研究所资深研究员李成(Cheng Li)在《中国领导箴言》季刊(China Leadership Monitor)发表长篇分析文章指出,尤其是中组部和中宣部,事实上已成为控制中国政治制度的最重要的部门。

  负责监督或协调中共五级官员(镇、县、市、省和中央)的中组部,已在2011年年初展开新一轮更换,这个过程涉及到成千上万年轻的中共官员。同时,如何把中共的意识形态灌输给民众或各级中共官员,对中共宣传官员尤其是中宣部来说,无疑是个重大挑战。
  没有新机制和合法化框架
  对于中共组织部门和宣传部门来说,即将到来的十八大已构成一个严峻的挑战。对20世纪共产主义世界有着开创性研究的杰出政治学家布热津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揭示了在共产主义国家掌控官员命运的组织部门和进行思想灌输的宣传部门 ,都是极其重要的。一方面,它凝聚着一大批政治精英,另一方面塑造公众的思考,这两点都经常被看作共产主义制度的两大支柱。历史上的派拉蒙共产主义领导人--从俄国的列宁到斯大林,从中国的毛泽东到邓小平--都从未毫不犹豫地承认,共产主义的统治最终都依赖于它对精英的选择和对舆论宣传的垄断。
  在中国,毛泽东有句名言:"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这句话一直是中共的一个主要方针。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历届中共党代会召开前,最高领导层都要对组织和宣传这两个工作组进行精心挑选。第一,组织部门要对新的中央委员会和政治局提名人和潜在的代表,进行政治审核和评估;第二,宣传部门要负责起草由总书记将在党代会上发表的政治报告,该报告会设置思想主题和会议的政治议程。正是中共组织和宣传这两大部门的努力,才确保了中共领导层实现有序的更迭,同时也维护着中共对国家统治的合法性。
  这个在过去被如此严密控制和效彷的程序,可能很快就会复原。在中共十八大召开前夕,中共领导层所面临的挑战,尤其是中共的高层官员,显然是压倒性的。这个国家从来没有目睹过这种异常开放的政治游说,比如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所积极展开的自我宣传运动,主要有两大实质举措:"唱红"和"打黑"。
  李成在文章中指出,其实,薄熙来的两大举措并无新意。许多评论家认为,这些举措的形式和内容都是"文革式的社会动员"。让重庆成为中国的一个政治模式,可能是薄熙来的政治目标之一,可谓路人皆知,即便在街上散步的民众似乎也都认识到薄熙来的政治野心:就是在未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获得一席之地。
  在过去几个月中,目前的中共九大常委就有五人视察了重庆并为其背书。太子党兴风作浪已令民众明显不满。与此同时,代表"精英分子"的太子党与代表"民粹主义"的团派,正展开一场激烈的政治竞争,已毫无争议地成为当今中共领导集体的主体,而中国的政治体系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在派系竞争和利益集团的政治制度方面,还没有找到新的机制和合法化的框架。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