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关学者指出,中共十八大的最大看点是最高领导层换代。如果没有大的意外,中共十八大将会在明年10月中下旬举行。届时,中共将推出新一届政治局及其常委会,现任中共政治局常委习近平将接替胡锦涛出任中共总书记,并于2013年3月接替胡锦涛出任国家主席;目前在常委会中排名仅次于习近平的李克强将在2013年3月接替温家宝出任总理,从而完成"胡温体制"向"习李共治"的交接。
对于有中国境外媒体称六中全会可能讨论了新一代中共政治局常委会的人选,有关学者认为,六中全会的主要议题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不大可能讨论高层人事问题。按照中共这些年形成的惯例,高层人事问题首先要由政治局常委会提名"酝酿",达成多数常委都能接受的意见后才提交政治局和中央全会讨论。由于高层人事问题复杂敏感,不到中共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前一两个月难以最后定案。目前离十八大还有一年左右的时间,中共高层不会现在就"酝酿"出新一代政治局的人选拿到六中全会上讨论。
分析人士:通过提高国民素质
应对严重道德危机
中央电视台等官方媒体引述六中全会公报说,十八大是中共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对中共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全会号召中共各级组织和全体中共党员要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以优异成绩迎接十八大召开。
昨天闭幕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也是中共继1996年十四届六中全会讨论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问题之后,中共最高决策层机构再次集中探讨文化课题。
北京分析人士认为,近年来道德和诚信问题备受舆论关注,包括近日舆论关注的老人跌倒不敢扶、小孩子被车轧倒没人救等拷问公众道德的事件屡见不鲜,这些问题说到底与文化堕落有关。六中全会大力倡导"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也明显含有通过推进文化繁荣来提高国民素质,应对严重的道德危机,以继续维护中共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
六中全会公报强调,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创新文化管理体制,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
有关学者指出,中国文化体制存在的最大问题其实就是政企不分,官方管控太多,市场功能不全。长期以来,无论是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都由政府统包统揽,文化体制机制混沌,造成本应由政府主导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因长期投入不足而滞后;应由市场主导的经营性文化产业,也只能依赖政府支持,放不开手脚。六中全会所说的文化体制改革其实就是要在文化领域引入更多的市场因素,在不违背中共意识形态的前提下,让市场来来引导和检验经营性文化产品。
近几年来,官方已将许多出版社、文化演出院团、影视制作单位等经营性文化单位从塬来的"国家养"模式,改制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官方计划在2012年前基本完成文化体制改革任务,也就是让所有国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基本完成转制,非经营性的文化单位,以事业单位形式存在。
六中全会还提出,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中共建设全过程,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不过,对于官方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愿望,中共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前研究员姚监复近日在德国之声撰文指出,如果没有思想自由,文化不可能繁荣。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