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敦福对《明镜》指出,微博在推动中国社会改革上有助益,因为微博让不少人知道自己还有一个表达观点的渠道,而且有参与温州事故讨论的权利、义务、自由,通过阅读或撰写微博,许多人从中锻鍊了自己的公民精神,与关注公共事务的程度。
《中国青年报》报导,武汉大学传播学教授沈阳在微博点评,博友和传统媒体最早报道隔40分鐘,提示微博塬生态报道的"黄金1小时"优势,微博是"网络人民大会堂","到了用网络倒逼改革的时候了"。
但在民间发声的同时,官方的管制也未鬆懈,因此张敦福认为,舆论对于改革有推动作用,但若说"到了用网络倒逼改革的时候",张敦福还持保留态度。"一是中国老百姓的舆论受到比较严格的控制,因此微博没有充分发挥作用。有关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的改革,哪些地方动、哪些地方不动,更大程度取决于中央领导。"
张敦福对《明镜》表示,有关重大事件的一些文章、链接与视频,不是看不到,就是隔一阵子就被删,但在发帖与删帖的过程中,公民社会仍会透过微博逐渐建立起来。"这是一个长期的锻鍊与过程,肯定不是经过一、两次的大事件,或几次的微博围观运动就能实现,但微博给了老百姓一个做中国公民的机会。"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