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17日金曜日

解决南海问题的策略思考

  长期争议不断的南海问题近期又出现了紧张气氛,中越争端正在急剧升级。6月5日,越南河内和胡志明市发生大规模反华示威,中国大使馆遭到围堵。另据法新社6月13日消息,越南一名匿名的海军官员透露,越南已于13日早晨在南海相关海域举行了第一阶段的海上实弹演习。

  为何我国一直不去收复南沙群岛呢?据有关专家分析,南沙群岛夺取容易守卫难的现实,是中国军事行动的最大顾虑:

  位于南海南部的南沙群岛是南海诸岛中分布海域最广,岛礁最多,但平均每个岛礁面积最小的一个珊瑚岛群。陆域面积合计约2平方公里。虽然台湾驻守的太平岛最大,面积也只有0。43平方公里。因而难以建立有效防御力量。同时南沙群岛远离祖国大陆,与南海各国相距近尺。我们劳师远征,他们以逸待劳。这样虽然我国海军有绝对优势收复南沙,但如果他们把海军龟缩起来,待中国占领海岛之后用空军袭击中方的漫长的运输线,则将给防空力量薄弱的海军造成很大问题。防空能力一直是困扰中国海军走向远洋的难题,虽然近年来有所进步,但终究还是难以令人满意,而想靠航母力量,则也面临较大技术、财政压力。而中国岸基海军航空力量由于距离远,几乎无法进行比较有效的空中支援和掩护。这样我们撤退之后他们又会卷土重来,容易形成一系列的拉锯战,战争的规模不容易控制。而让现有海军力量去长期守卫南沙,则会造成较大的维持负担,并影响海军执行其他方面的任务。

  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南沙群岛易攻难守这个难题呢?笔者觉得,采取以下策略,或许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那就是收购大量廉价的废弃大型商船(尤为集装箱船,大型油船,旧航母等),经适当修复,加固等维护处理后,在其上面加装先进的区域防空系统,以及近程自卫系统相应配套装备,设施。部份船只则可安装对地巡航导弹,短程弹道导弹等等反击威慑武器系统。另外部份船只加装直升机起降设施,机库等,使之成为反潜等直升机海上基地。然后在海,空军掩护下,或航行,或拖行(动力被拆除的旧船)至南沙群岛,组成南沙海上常驻防御阵地,并沿运输线布置防卫节点,保卫运输线的安全(和平时期也可用于防海盗)。

  一方面,以这些改装船上的区域防空导弹为我海军收复南沙提供一定的防空掩护,以便成功收复南沙群岛;另一方面,海军收复南沙后,可由这些改装船常驻守卫南沙群岛。同时配置一定数量的驱逐、护卫舰,巡逻舰,常规潜艇,以这些改装船组成的海上防御阵地为基地(因为这些大型船只可以存放较多的补给品而作为补给基地),与直升机海上基地的直升机一起机动巡护南沙海域。同时用这些改装船上的对地巡航导弹,短程弹道导弹等,作为反击报复威慑武器,使敌国不敢用空军等大规模攻击我南沙守卫力量,而改装船上的防空导弹,反舰导弹,反潜直升机等则与护卫舰,常规潜艇等配合作战,保护上述反击报复威慑武器及收复的海岛等不致被敌袭击摧毁。

  这样一来,由于可利用现有陆基相关武器系统,以及那些旧船进行改装,成本相对较低;同时采取长期固守,也比用大量海空军巡逻守卫南沙节省航行开支等,且更有能力抗衡敌方攻击;也比填海造地扩大我方控制岛礁面积等更为可行一些,从而能以较低成本完成守卫南沙的任务。那么或许就能解决上述南沙群岛易攻难守这个难题了。

  当然,解决了上述难题,也不是就要马上用武力去收复南沙南沙群岛。毕竟一但开战,对我国来说,将丧失发展经济的大好环境,会造成外交,财政方面的诸多麻烦。

  因此最好是以上述策略等为压力,迫使越南等各国与我国谈判,"和平收复主权,共同开发资源"。比如主权归还我国后,再允许上述各国以外资身份与我国共同开发南海资源。除了相关资源开发的税收(资源税等)一定要由我国收取外(因为税收代表着主权),资源开发所得利润、外汇等则可共同分享。现有非法的油气开发也改为按此方案分配税收、利润。

  虽然这样我国会损失部份利益。但若能换取上述各国同意和平解决争端,那么我国既能避免开战的麻烦,损失;同时也能更快地从南海资源开发中取得利益,回报。毕竟我国离南沙太远,独立开发比较困难。而若按上述方案解决争端后,则马上就能从其现有油气开发所得中抽取到相当资金来减轻财政负担等等了。

  如果越南等各国真的不愿坐下来谈判,那么我国也可以用打击海盗,保护航运等名义,逐步在南海布置海上防卫基地,等有足够实力后再一举武力收复南沙群岛。若是越南等各国胆敢在中途以武力阻扰,那么我国固然不愿主动发起战争,但终究不会不敢反击,还是会以武力保护海上防卫基地的建成等等吧!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