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所有的东西,但是当你看到他们的财政状况的潜在问题时,你会发现一个黑洞。日本人在90年代陷入了这样一个黑洞,至今还在努力地爬出 来。中国人很多年后仍将会为目前这种无节制的狂热的购买行为感到心痛。
刘泰特评论:为什么说中国企业大量的是"垂死"的企业,因为这些消耗大量能源和铁、铜、铝、水泥等原材料的企业,是基于世界工厂的规划而匆忙建立的,而世界工厂是有赖于人民币低 估金融政策支撑的,而人民币低估、廉价劳动力政
策丑恶的真相最终会原形毕露的,就像泡沫会吹破的,我希望这一天早早的到来,来的越早,中国就越是少受损失。
日本去除经济泡沫情况比中国好很多很多,中国迟迟执迷不悟,而日本20年前就另辟发展蹊径。请阅读刘泰特文章《日本经济衰退的另一种解读》、《日本经济的泡沫和挤泡沫》、《日本地 震的遐想:文化、汇率等》、《日元升值是历史性
的国民工资倍增》。
吴先生文章中曾称道日本现代发展的极是,此处对日本近20年的发展肯定不足,彼此评论似乎矛盾。
吴谢冈:中国的银行是我们所知道的世界上最糟糕的银行(为了支持政府无限制的鼓吹泡沫经济而无节制地放贷)。
刘泰特评论:外国人奇怪,为什么中国的银行不断的为各级政府不负责任的投资坏账买单,而依然稳如泰山,而且越战越勇?
当然地球人都清楚,中国政府有钱,这个钱来自于政府垄断的铸币收入,而中国政府有恃无恐的利用这个特权去实现雄心勃勃的泡沫,是因为人民币有巨大的升值潜力,而牺牲掉这种潜力, 就能换取成倍增加的人民币的铸币收入。因此人民币对
外不升值(即提升"铸币"的含金量,福泽全体国民),却能创造人民币对内可以贬值的有利经济形势,轻松的实现政府的敛财之道, 政府获得天文数字的"铸币税",才能使政府财政资源绰绰有余,从容的应对不断膨
胀的公务人员的开支,当然为中国银行的坏账买单也不在话下。
中国的银行为什么无节制的放贷?因为有需求,为什么有源源不断的需求?因为地球人都知道中国劳动工资这么低,人民币就一定会因为外贸顺差而大幅升值,升值预期必然导致中国的通胀 预期,通胀预期必然刺激社会投资,恶性循环,资产泡沫越来越
大,银行贷款风险跟着也越来越大,这种风险大到始作俑者明知会爆炸但也不敢把它揭穿,只能眼睁睁的带着一丝侥幸,摸着 石头,听其自然,也是听天由命!
时下央行通过利率、准备金之类的货币政策来应对,如同杀牛拿错了用来杀鸡的剪刀。而这种后果,很可能是失控的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一起群魔乱舞,最后少不了摆平混乱的强权政府的登 场。
中国的银行无节制放贷,还因为利用人民币低估,创造了中国商品出口竞争能力的畸形优势,只要这种优势存在一天,中国外贸企业征战无尽的世界市场就仍然是任重道远,对贷款的需求就 仍然是多多益善,这种自残性的出口政策,一旦被纠
正,外贸企业的贷款坏账就成雪崩之势,对银行贷款无理性的需求,才被釜底抽薪。
口无遮拦的日本着名管理学家、经济评论家大前研一,2010年在他的《低智商社会:如何从智商衰退中跳脱出来》一书中,发表了评论中国的耸人听闻的宏论,他说:"一个国家的未来取决 于该国人的头脑,而头脑则取决于读书多少。在中国旅
行时我发现:城市遍街按摩店而书店寥寥无几,中国人均每天读书不足15分钟,人均阅读量只有日本的几十分之一。中国是典型的'低 智商社会',未来毫无希望成为发达国家。"
大前研一还曾出版《中国,岀租中》一书,认为中国是"租位子经济",中国经济快速成长全靠"租位子",他把中国比喻成一个超级大卖场,中国欢迎所有的国际企业来租个摊位卖产品, 而全球没有一个国家具有中国经营"租位子"买卖的
超级优势。
笔者认为,大前研一通俗易懂的一针见血,是寻根究底的抓住了本质,是国内所有精英经济学家远远不及的。
什么叫"租位子"?就是中国的发展依靠的是卖资源、卖环境、卖苦力。
中国发展的实质是什么?是没有文化的,是数量的,是靠压低价格的,一切价格都不计后果的竞相压低:从资源,到土地,到环境,到劳动力,最后万物归一:归结到人民币。
中国发展的悲剧可以用大前研一的"低智商社会"一词来一以贯之。中国人不喜欢读书,而这与把人作为廉价劳动工具的文化价值观是多么臭味相投!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